CN220898506U - 一种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8506U
CN220898506U CN202320678151.7U CN202320678151U CN220898506U CN 220898506 U CN220898506 U CN 220898506U CN 202320678151 U CN202320678151 U CN 202320678151U CN 220898506 U CN220898506 U CN 220898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air
cooking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81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泽选
费玉敏
丁佳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81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8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8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8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箱体、热风模块以及风机组件,箱体具有烹饪空间,热风模块设置于箱体的顶部,热风模块设置有具有热风出口的热风风道,热风风道与烹饪空间通过热风出口连通;风机组件包括热风风扇,热风风扇设置于热风风道。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通过将热风风道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可以使得烹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烹饪装置的体积,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具设备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电烤箱等烹饪装置作为日常烹饪的主要厨房电器,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厨房中必不可少的一员。相关技术中,烤箱的热风风道一般设置在烤箱的背部,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使得烤箱体积增大,从而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烹饪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烹饪空间;
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热风模块,所述热风模块设置有具有热风出口的热风风道,所述热风风道与所述烹饪空间通过所述热风出口连通;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热风风扇,所述热风风扇设置于所述热风风道。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加热管的加热组件,至少所述加热管的加热部位于所述烹饪空间内,所述热风风道中的气流经所述热风出口流向所述加热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具有所述烹饪空间的腔体模块,所述腔体模块包括腔体上板,所述热风模块包括盖设在所述腔体上板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腔体上板围设形成所述热风风道,所述腔体上板具有所述热风出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上板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并形成第一避让区,所述热风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避让区。
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热风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一避让区的侧壁上。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上板包括位于所述热风出口远离所述热风风扇一侧的导向部,所述热风出口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能够经所述导向部导向所述加热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风扇相连。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装置的宽度尺寸为600±10mm,深度尺寸为425±5mm,高度尺寸为600±10m,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积大于或等于55L。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形成有具有散热出风口的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散热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热风道通中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排气管,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烹饪空间通过所述排气管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装置为烤箱、空气炸锅、蒸箱和蒸烤箱的其中之一。
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箱体、热风模块以及风机组件,箱体具有烹饪空间,通过在箱体的顶部设置热风模块,热风模块设置有具有热风出口的热风风道,热风风道与烹饪空间通过热风出口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将热风风道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可以使得烹饪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烹饪装置体积(即减小烹饪装置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省略了门体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F-F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烹饪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腔体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腔体上板与加热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图,其中,虚线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0a、烹饪空间;11、腔体模块;11a、取放口;111、腔体上板;111a、热风出口;111b、第一避让区;111c、导向部;111d、过风口;111e、导向凹槽;112、腔体下板;113、腔体右侧板;114、腔体左侧板;115、腔体后板;116、腔体前板;12、门体;20、热风模块;20a、热风风道;30、散热模块;30a、散热风道;30b、散热出风口;40、加热组件;41、加热管;411、加热部;412、连接端;50、盖板;60、风机组件;61、热风风扇;62、散热风扇;63、电机;70、外罩模块;71、右外罩;72、后外罩;73、上外罩;74、下外罩;75、左外罩;80、加热管罩;100、烹饪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上”、“下”、“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高度方向”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顶底方向,“背部”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后侧,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9,包括箱体10、热风模块20以及风机组件60,热风模块20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烹饪装置10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实施例中,烹饪装置100为烤箱、空气炸锅、蒸箱和蒸烤箱的其中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以烹饪装置100为电烤箱为例进行描述。
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不同功能的烹饪装置100上集成微波加热功能,实现微波与烤箱、蒸箱或蒸烤箱的分离,提高厨房使用便利性。示例性地,例如为微波蒸烤箱一体机。
请参阅图3和图4,热风模块20设置有具有热风出口111a的热风风道20a,热风风道20a与烹饪空间10a通过热风出口111a连通,风机组件60包括热风风扇61,热风风扇61设置于热风风道20a,也就是说,在热风风扇61的作用下,热风风道20a中的气流能够经热风出口111a流向烹饪空间10a。
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箱体10、热风模块20以及风机组件60,箱体10具有烹饪空间10a,通过在箱体10的顶部设置热风模块20,热风模块20设置有具有热风出口111a的热风风道20a,热风风道20a与烹饪空间10a通过热风出口111a连通,也就是说,通过将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相比于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背部,可以减小烹饪装置100的体积(即减小烹饪装置100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使得烹饪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再者,通过将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热风风道20a中的热风经热风出口111a流向烹饪空间10a,并在烹饪空间10a内循环流动,可以使得烹饪空间10a内部的温场更加均匀,可以提高对食材实现热风烹饪的效果。另外,通过将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可以使得携带热量的气流垂直吹向食材,相比于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背部,本申请实施例的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提高了烹饪效率以及烹饪效果。
相关技术中,烹饪装置的宽度尺寸(W)600±10mm、容积(V)在55L以上,且带有热风烹饪功能的传统嵌入式电大烤箱产品,热风模块位于箱体的背部,当热风模块工作时,带动热风风扇旋转,使烹饪空间内热空气实现循环流动,均匀烹饪腔体内食物。而由于热风模块位于箱体的背部,当宽度尺寸(W)为600±10mm,高度尺寸(H)为600±10mm,容积(V)为55L,且带有热风烹饪功能的传统嵌入式电大烤箱,其产品深度尺寸(D)均大于430mm,不适用如今的小厨房家庭,运输成本亦较高。(腔体有效容积测量参考《EN60350:2010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炉、烤箱性能测试方法》)
而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示例性地,通过将热风模块20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在实现热风烹饪等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烹饪装置100的宽度尺寸(W)为600±10mm,深度尺寸(D)为425±5mm,高度尺寸(H)为600±10m,且烹饪空间10a的容积大于或等于55L。在具有足够大的烹饪空间10a的容积的同时,减小了烹饪装置100的深度尺寸,即减小了烹饪装置100的体积。
请参阅图2至图9,烹饪装置10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加热管41的加热组件40,至少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位于烹饪空间10a内,即通过加热部411加热产生热量,用于加热烹饪空间10a内的食物,或者,用于加热热风风道20a吹向加热部411的气流,以实现热风烹饪功能。能增大烹饪装置100的容积比,使得相同容积的烹饪空间10a具有更小的外观尺寸,能匹配小厨房浅橱柜。同时,烹饪装置100的装柜量也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烹饪装置100的运输成本。
加热组件40具有至少一个加热管41,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包括1个加热管41。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40包括多个加热管41。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加热管41的数量为2个为例进行描述。
其中,多个是指数量为2个或者多于2个。
至少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位于烹饪空间10a内指的是,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直接设置于烹饪空间10a,加热部411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至烹饪空间10a,减小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传递至烹饪空间10a周侧零部件的热量,例如可以减少传递至烤箱顶部的热量。
相关技术中,热风风道设置在箱体的背部,且热风风扇以及加热管均设置在热风风道内,热风风道的气流不是直接吹向加热管,且热风风道的携带热量的气流平行吹向食物,烹饪效率以及烹饪效果较差。
而本申请实施例的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箱体10的顶部,在热风风扇61的作用下,热风风道20a中的气流经热风出口111a流向加热部411,一方面,热风风道20a中的气流经热风出口111a流向加热部411,能够更好地携带加热部411的热量吹向食物,提高热量利用率,另一方面,携带热量的气流可以垂直吹向食物,提高了烹饪效率以及烹饪效果。
请参阅图3、图4、图7以及图8,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位于烹饪空间10a内,加热管41的连接端412可以设置在烹饪空间10a的外侧,便于与烹饪装置100的电控盒电连接。另外,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位于烹饪空间10a内,减少了传递至烤箱顶部的热量,进而可以降低电控盒的温度,提高烤箱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感。
在热风风扇61的作用下,热风风道20a中的气流经热风出口111a流向加热管41。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热风风道20a,以使热风风道20a内的气流吹向加热管41,而加热管41通过产生热量用于加热热风风道20a吹向加热部411的气流,提高了烹饪空间10a内的热循环效率,使得烹饪空间10a内的温场更加均匀,以实现热风烹饪功能,提高烹饪效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箱体10包括具有烹饪空间10a的腔体模块11,腔体模块11包括腔体上板111,也就是说,腔体模块11围设形成烹饪空间10a,腔体上板111位于烹饪空间10a的顶部,即腔体上板111位于箱体10的顶部。
示例性地,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5,腔体模块11还可以包括腔体前板116、腔体下板112、腔体右侧板113、腔体左侧板114以及腔体后板115,腔体前板116、腔体下板112、腔体右侧板113、腔体左侧板114以及腔体后板115共同围设形成烹饪空间10a。
需要说明的是,腔体前板116、腔体下板112、腔体右侧板113、腔体左侧板114以及腔体后板115可以均是可拆卸地连接。如此,使得腔体模块11能够拆卸为腔体前板116、腔体下板112、腔体右侧板113、腔体左侧板114以及腔体后板115进行运输。当然,腔体模块11也可以是部分零部件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部分为一体式结构,例如腔体前板116与腔体后板115为一体冲压结构。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腔体模块11的腔体前板116具有与烹饪空间10a连通的取放口11a,食物自取放口11a送入烹饪空间10a或自取放口11a移出烹饪空间10a。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箱体10包括门体12,门体12可开闭地设置在取放口11a处。即可以通过设置门体12,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烹饪空间10a,便于用户进行烹饪。
热风模块20包括盖设在腔体上板111上的盖板50,盖板50与腔体上板111围设形成热风风道20a。至少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位于腔体上板111的下方,由于至少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位于烹饪空间10a内,而至少加热管41加热部411位于腔体上板111的下方,即热风风道20a设置在烹饪空间10a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热风出口111a的具体形成方式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腔体上板111具有热风出口111a,即热风出口111a设置在腔体上板111上。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盖板50与腔体上板111共同限定出热风出口111a。又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盖板50上设置有热风出口111a。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腔体上板111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并形成第一避让区111b,热风风扇61设置于第一避让区111b。一方面,腔体上板111形成第一避让区111b,即为热风风扇61提供安装位置,此外,还可以增加热风风道20a的空间,提高风量,进一步地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场更加均匀,提高烹饪效果。另一方面,腔体上板111只要局部凹陷形成避让区,其他区域可以做的尽量小,进而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盖板50对应第一避让区111b的区域向上凹陷并形成第二避让区,第一避让区111b与第二避让区围设形成热风风道20a。也就是说,热风风扇61设置在第一避让区111b与第二避让区之间。如此,一方面,腔体上板111形成第一避让区111b,盖板50形成第二避让区,可以避让热风风扇61,即为热风风扇61提供安装位置,此外,还可以增加热风风道20a的空间,提高风量,进一步地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场更加均匀,提高烹饪效果。另一方面,腔体上板111以及盖板50只要局部凹陷形成避让区,其他区域可以做的尽量小,进而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6至图9,至少部分热风出口111a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热风出口111a的开口方向对热风风道20a的气流的流向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在热风风扇61转动的时候,热风风道20a的气流经由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的热风出口111a吹出。通过将至少部分热风出口111a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更有利于热风风道20a的气流呈一定角度流向烹饪腔,并吹向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部分热风出口111a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指的是,可以是部分热风出口111a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也可以是全部的热风出口111a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当部分热风出口111a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侧壁上时,另一部分热风出口111a可以形成在第一避让区111b的底壁上,或者,另一部分热风出口111a可以形成在腔体上板111的非凹陷区域。
相关技术中,热风风道设置在箱体的背部,且热风风扇以及加热管均设置在热风风道内,需要通过设置热风罩与腔体上板,以对热风风道的气流进行导向,存在零部件数量多,且影响生产装配效率。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9,腔体上板111包括位于热风出口111a远离热风风扇61一侧的导向部111c,即腔体上板111位于热风出口111a的外侧设置有导向部111c,热风出口111a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能够经导向部111c导向加热部411,如此,通过导向部111c的设置,使得吹向导向部111c的气流在导向部111c的作用下导向加热管41的加热部411。也就是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热风罩对热风风道20a的气流进行导向,本申请直接在腔体上板111上设置导向部111c进行导向,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9,导向部111c为腔体上板111位于热风出口111a远离热风风扇61的一侧向下凹陷并形成导向凹槽111e,导向凹槽111e靠近热风出口111a一侧的侧面为导向面,即热风风道20a的气流经热风出口111a流出后,部分会流向导向凹槽111e的导向面,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气流流向加热部411。该结构简单,易于成型。
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腔体上板111的边缘向下翻折形成翻边,翻边靠近热风出口111a一侧的侧面为导向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导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90°-160°。例如为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等。
当导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可能导致降低气流的流速,不利于气流流向烹饪空间10a,从而不利于使得烹饪空间10a内的温场均匀。
当导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60°时,可能导致导向面的导向效果较差,可能会有部分气流从导向面与加热部411之间的间隙流走,即会导致部分气流不能吹向加热部411,从而不利于使得烹饪空间10a内的温场均匀。
而导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160°,在不影响热风风道20a吹向烹饪空间10a的风量的同时,还能够使得进入烹饪空间10a的气流尽可能多地流向加热部411,有利于使得烹饪空间10a内的温场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8,L1为热风出口111a的宽度,L1的尺寸关系热风风道20a进入烹饪空间10a的风量,L1越大,则热风风道20a进入烹饪空间10a的风量越大,L1越小,则热风风道20a进入烹饪空间10a的风量越小。
请参阅图9,H1为腔体上板111的第一避让区111b的深度,该避让空间用于安装热风扇叶。H2为腔体上板111的导向凹槽111e的深度,导向凹槽111e的导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140°,L2为相邻两个加热管之间的间距,D为热风风道20a内的气流经腔体上板111的热风出口111a流出的辐射范围,而加热部411须在此范围内。而可以通过设置H1、H2、A、L2以及D的数值,用于使热风风道20a中的气流经热风出口111a尽可能多的流向加热部41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第一避让区111b的底壁设置有与烹饪空间10a连通的过风口111d,热风风扇61设置在过风口111d的上方,即热风风道20a通过过风口111d与烹饪空间10a连通,过风口111d的设置,进一步地有利于热风风道20a与烹饪空间10a之间的气流的流动。
在与烹饪装置100的高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热风风扇61与过风口111d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制,示例性地,热风风扇61的中心轴与过风口111d的中心线重合,如此,进一步地有利于热风风道20a与烹饪空间10a之间的气流的流动。
风机组件60包括电机63,电机63的输出端与热风风扇61相连。电机63驱动热风风扇61转动,使得箱体10外部的空气被热风风扇61吸入,空气经过热风风扇61的转动提速形成气流,并从热风风扇61的出风端流入烹饪空间10a内,在气流经热风风扇61的出风端流入烹饪空间10a的过程中,气流会流经发热体的发热部411,并吸收发热部411所产生的热量,以形成热风气流,热风气流在烹饪空间10a内向下流动,与食物的上下对射关系,并与食物的表面接触,以带走食物烹饪出的水汽,从而较好地提升烹饪的效率和提升食材口感。
烹饪装置100包括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的散热模块30,散热模块30形成有具有散热出风口30b的散热风道30a,散热风道30a通过散热出风口30b与外界连通,风机组件60包括设置于热风道通中的散热风扇6231。
在散热风扇6231的作用下,散热风道30a中的气流经散热出风口30b流向外界,如此,在散热风扇6231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空气流速,使得散乱的气流更加集中顺畅,箱体10顶部的热量被顺利引入到散热风道30a,并经散热出风口30b流向外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有效降低了箱体10顶部以及位于箱体10顶部的主板等零部件的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箱体10顶部以及位于箱体10顶部的主板等零部件的温度,提高了烹饪电器的使用寿命。
一实施例中,散热模块30包括排气管,散热风道30a与烹饪空间10a通过排气管连通。即烹饪空间10a内的热风是通过与腔体上板111连通的排气管流入散热风道30a,再经散热出风口30b流向外界,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排气管连通散热风道30a与烹饪空间10a,烹饪空间10a内的热风也可以通过散热风道30a排除。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烹饪装置100包括加热管罩80,加热管罩80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加热管41设置于加热管罩80面向烹饪空间10a的一侧。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加热管罩80,用于安装固定烹饪空间10a底部的加热管41。加热管41设置在加热管罩80上,加热管罩80安装在箱体10的底部,加热管41设置于加热管罩80面向烹饪空间10a的一侧,加热管41用于对烹饪空间10a进行加热以烘烤食物。
请参阅图2至图5,箱体10包括罩设于腔体模块11外侧的外罩模块70,即外罩模块70设置腔体模块11以及加热管罩80的外侧,外罩模块70包括右外罩71、后外罩72、上外罩73、下外罩74以及左外罩75。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烹饪空间,所述箱体包括腔体上板,所述腔体上板设置有热风出口和导向部;
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热风模块,所述热风模块设置有热风风道,所述热风风道与所述烹饪空间通过所述热风出口连通;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热风风扇,所述热风风扇设置于所述热风风道;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加热管,至少所述加热管的加热部位于所述烹饪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烹饪空间的顶部,所述热风风道中的气流经所述热风出口流向所述加热部;
所述导向部为所述腔体上板位于所述热风出口远离所述热风风扇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靠近所述热风出口一侧的侧面为导向面,所述热风出口流出的至少部分气流能够经所述导向面导向所述加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具有所述烹饪空间的腔体模块,所述腔体模块包括所述腔体上板,所述热风模块包括盖设在所述腔体上板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腔体上板围设形成所述热风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板的部分区域向下凹陷并形成第一避让区,所述热风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避让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热风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一避让区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热风风扇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的宽度尺寸为600±10mm,深度尺寸为425±5 mm,高度尺寸为600±10m,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积大于或等于55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形成有具有散热出风口的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散热出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热风道通中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排气管,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烹饪空间通过所述排气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为烤箱、空气炸锅、蒸箱和蒸烤箱的其中之一。
CN202320678151.7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装置 Active CN220898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8151.7U CN22089850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8151.7U CN22089850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8506U true CN220898506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8151.7U Active CN220898506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8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9850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112628807A (zh) 烹饪装置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A3133509A1 (en) Drawer type microwave oven
CN112696714A (zh) 烹饪装置
CN112205889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906080U (zh) 烹饪器具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992087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US20230254950A1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microwave heating function
KR101411760B1 (ko) 전기오븐
CN211722846U (zh) 嵌入式烤箱
CN219920875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9813869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9846173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20859922U (zh) 烹饪设备、集成灶
CN216079908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20293478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20859923U (zh) 烹饪设备
CN214370421U (zh) 烹饪装置
CN214370410U (zh) 烹饪装置
CN219088988U (zh) 热风加热设备
CN214370422U (zh) 烹饪装置
CN220713699U (zh) 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