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5541U - 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95541U CN220895541U CN202322540866.9U CN202322540866U CN220895541U CN 220895541 U CN220895541 U CN 220895541U CN 202322540866 U CN202322540866 U CN 202322540866U CN 220895541 U CN220895541 U CN 2208955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ooling roller
- water inlet
- pipe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冷却辊、进水管、出水管、旋转接头、DD马达,冷却辊的两端分别设置为驱动侧和水路连接侧,DD马达同轴设置在冷却辊的驱动侧,以驱动冷却辊自转;冷却辊的水路连接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辊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连通的输送水路;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在冷却辊的水路连接侧,进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的内水管与进水口连通,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的外水管与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冷却辊的同一侧,冷却辊的另一侧作为驱动侧,实现水电分离,提高安全性;冷却辊采用DD马达直接驱动,提高了控制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电芯由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卷绕用的电芯极片是由金属箔涂布浆料后经烘干制作而成,现有的生产工艺中,极片在进行烘干后采用冷却辊对极片进行冷却定型,便于收卷。目前,参考图1,现在的冷却辊的结构设计采用不同侧进出水的方式,结合在单侧布设电机驱动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上述的结构带来了一些问题,如:1、冷却辊(Y1)驱动由伺服电机(Y7)驱动,传动机构有减速机(Y2)、同步带(Y3),由于减速机(Y2)齿轮间隙、同步带齿轮(Y4)间隙等因素,导致冷却辊的响应慢,速度控制精度低,同步带易磨损,更换周期短,不利于设备长时间运行,增加设备人工及调试成本;2、冷却辊在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Y5)、出水管(Y6)连接,因水管接头处可能存在漏水,并会渗透到同一侧安装的伺服电机(Y7)上,导致伺服电机(Y7)损坏,水电分离设计较难,分离成本大且安全性低;3、冷却辊驱动侧结构复杂,且为规避安全隐患需增设隔离护罩,安装困难,易产生干涉。
为此,有必要对冷却辊的结构进行优化,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进水管、出水管、旋转接头、DD马达,所述冷却辊的两端分别设置为驱动侧和水路连接侧,所述DD马达同轴设置在冷却辊的驱动侧,以驱动冷却辊自转;所述冷却辊的水路连接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辊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连通的输送水路;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在冷却辊的水路连接侧,所述进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的内水管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的外水管与出水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辊包括辊体、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同轴设置在辊体两端,作为驱动侧的第一轴头与DD马达传动连接,作为水路连接侧的第二轴头与旋转接头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上均设置有带座轴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水路包括靠近进水口的进水水路和靠近出水口的回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与回水水路相互连通;所述冷却辊的第一轴头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冷却辊的第二轴头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没有贯穿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孔分为进水段和回水段,所述旋转接头的内水管与进水段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外水管与回水段连通,所述进水段靠近所述冷却辊的辊体设置,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进水段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回水段处;所述辊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壳,所述内管设置在辊体轴心处,所述第一轴孔的进水段、内管的管腔以及第二轴孔依次连通形成进水水路;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第一轴头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水路,所述第一连接水路与第一轴孔的进水段以及外壳的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轴头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水路,所述第二连接水路与第二轴孔以及外壳的腔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水路、外壳的腔室、第一连接水路、第一轴孔进水段依次连通形成回水水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接头的内水管插设在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轴孔的进水段和回水段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隔开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密封圈固定在内水管外壁与第一轴孔内壁之间,所述旋转接头的内水管延伸至进水口,并与第一轴孔的进水段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外水管延伸至出水口,并与第一轴孔的回水段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孔设置有第一内台阶,所述第二轴孔设置有第二内台阶,所述内管的两端卡接在第一内台阶和第二内台阶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水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第一轴头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轴头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轴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别与第一轴孔的回水段、外壳的腔室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水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沿第二轴头的径向设置,所述第四连接孔与第二轴头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二轴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分别与第二轴孔、外壳的腔室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接头为H型旋转接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冷却辊,所述冷却辊为第一方面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在冷却辊的同一侧,冷却辊的另一侧作为驱动侧,将驱动侧和水路连接侧分开设置,实现水电分离,提高安全性;冷却辊采用DD马达直接驱动,简化了驱动及传动机构,提高了控制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冷却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却辊;11、驱动侧;12、水路连接侧;13、辊体;131、内管;132、管腔;133、外壳;134、腔室;135、第一固定台阶;136、第二固定台阶;14、第一轴头;141、第一轴孔;142、进水段;143、回水段;144、第一内台阶;145、第一外台阶;146、第一连接孔;147、第二连接孔;15、第二轴头;151、第二轴孔;152、第二内台阶;153、第二外台阶;154、第三连接孔;155、第四连接孔;
2、进水管;
3、出水管;
4、旋转接头;41、内水管;42、外水管;43、密封圈;
5、DD马达;
61、第一带座轴承;62、第二带座轴承;
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输送水路;104、进水水路;105、回水水路;106、第一连接水路;107、第二连接水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图中为同侧进出水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整体结构用于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的极片冷却,冷却辊1的两端分别为驱动侧11和水路连接侧12,从而实现水电分离,可以很好的保护驱动侧11的DD马达5,避免DD马达5被水渗透。
参考图2至图5,一种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包括冷却辊1、进水管2、出水管3、旋转接头4、DD马达5,冷却辊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驱动侧11和水路连接侧12,DD马达5同轴设置在冷却辊1的驱动侧11,以驱动冷却辊1自转;冷却辊1的水路连接侧12设置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冷却辊1内设置有与进水口101、出水口102连通的输送水路103;进水管2和出水管3通过旋转接头4连接在冷却辊1的水路连接侧12,进水管2通过旋转接头4的内水管41与进水口101连通,出水管3通过旋转接头4的外水管42与出水口102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通过将进水口101、出水口102设置在冷却辊1的同一侧,冷却辊1的另一侧作为驱动侧11,将驱动侧11和水路连接侧12分开设置,实现水电分离,提高安全性;冷却辊1采用DD马达5直接驱动,简化了驱动及传动机构,提高了控制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了冷却辊1可以更好的与DD马达5、进水管2、出水管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4,冷却辊1包括辊体13、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同轴设置在辊体13两端,作为驱动侧11的第一轴头14与DD马达5传动连接,作为水路连接侧12的第二轴头15与旋转接头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冷却辊1由辊体13、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组装而成,便于在辊体13、第一轴头14、第二轴头15内加工输送水路103,为了实现水电分离,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的结构有所不同,第一轴头14需要设置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来与旋转接头4连接,第二轴头15作为驱动侧11就需要末端直接与DD马达5连接,第二轴头15与DD马达5同轴设置。
为了实现往冷却辊1内输送冷却水,使冷却辊1对热加工后的极片携带的热量进行快速传导和散热,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输送水路103包括靠近进水口101的进水水路104和靠近出水口102的回水水路105,进水水路104与回水水路105相互连通;第一轴头14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轴孔141,第二轴头15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轴孔151,第二轴孔151没有贯穿第二轴头15;第一轴孔141分为进水段142和回水段143,进水段142靠近辊体13设置,进水口101设置在进水段142处,出水口102设置在回水段143处;辊体13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管131和外壳133,内管131设置在辊体13轴心处,第一轴孔141的进水段142、内管131的管腔132以及第二轴孔151依次连通形成进水水路104;外壳133内部设置有腔室134,第一轴头14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水路106,第一连接水路106与第一轴孔141的进水段142以及外壳133的腔室134连通,第二轴头15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水路107,第二连接水路107与第二轴孔151以及外壳133的腔室134连接,第二连接水路107、外壳133的腔室134、第一连接水路106、第一轴孔141进水段142依次连通形成回水水路105。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冷却水在外壳133的腔室134内与外壳13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带走从极片传导至辊体13外壳133上的热量,帮助冷却辊1散热,维持冷却辊1的温度;进水管2输送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却辊1内圈的进水水路104,然后通过冷却辊1外圈的回水水路105流到出水管3内,进水管2和出水管3都是外接在冷水机(附图未图示)上的,从而形成一个冷却水的循环。
为了实现冷却辊1与旋转接头4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5,旋转接头4的内水管41插设在第一轴孔141内,第一轴孔141的进水段142和回水段14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3,以隔开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密封圈43固定在内水管41外壁与第一轴孔141内壁之间,旋转接头4的内水管41延伸至进水口101,并与第一轴孔141的进水段142连通;旋转接头4的外水管42与第一轴头14螺纹连接并延伸至出水口102,外水管42与第一轴孔141的回水段143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旋转接头4的内水管41设置在外水管42内,内水管41比外水管42长,从而方便在第一轴头14上设置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并且有足够的空间来隔开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
为了加强第一轴头14、内管131和第二轴头15之间的连接,保证进水水路104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轴孔141设置有第一内台阶144,第二轴孔151设置有第二内台阶152,内管131的两端卡接在第一内台阶144和第二内台阶152之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内管131的长度小于外壳133的长度,外壳133内壁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台阶135和第二固定台阶136,外壳133的腔室134位于第一固定台阶135与第二固定台阶136之间,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相应的设置有第一外台阶145和第二外台阶153,第一轴头14的外侧壁与外壳133内壁卡接,第一外台阶145抵靠于第一固定台阶135,第二轴头15的外侧壁与外壳133内壁卡接,第二外台阶153抵靠于第二固定台阶136,使得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堵住辊体13的两端,以密封辊体13,保证水路的密封性,避免冷却辊1内部的水路发生泄漏。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通过将内管131的两端插在第一轴孔141和第二轴孔151之间,使得内管131与第一轴头14、第二轴头15同轴设置,内管131两端的管口深入到第一轴孔141、第二轴孔151内,有效的保证了进水水路104的密封性。
为了优化回水水路105,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至图5,第一连接水路106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146和第二连接孔147,第一连接孔146沿第一轴头14的径向设置,第二连接孔147与第一轴头14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连接孔146与第二连接相互垂直,第一连接孔146与第一轴孔141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连接孔146、第二连接孔147分别与第一轴孔141的回水段143、外壳133的腔室134连接。
还有,第二连接水路107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连接孔154和第四连接孔155,第三连接孔154沿第二轴头15的径向设置,第四连接孔155与第二轴头15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第三连接孔154与第四连接孔155相互垂直,第三连接孔154与第二轴孔151相互垂直设置,第三连接孔154、第四连接孔155分别与第二轴孔151、外壳133的腔室13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第一轴头14通过布设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孔146和第二连接孔147来形成第一连接水路106,第二轴头15通过布设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孔154和第四连接孔155形成第二连接水路107,通过第一连接水路106和第二连接水路107来连通内管131和外壳133腔室134,使的冷却水可以从冷却辊1中内圈进入,从外圈回流,可以形成较合理的水路结构。
为了便于将冷却辊1安装在设备上,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轴头14和第二轴头15上均设置有带座轴承,第一轴头14上的为第一带座轴承61,第二轴头15上的为第二带座轴承62。
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通过带座轴承上的螺孔,可以方便的将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整体安装在设备上,DD马达5驱动冷却辊1相对带座轴承转动,在第一带座轴承61、第二带座轴承62的承托下,冷却辊1可以稳定的自转。
为了更好的将进水管2和出水管3安装在冷却辊1的第一轴头14上,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4,旋转接头4为H型旋转接头4,进水管2和出水管3相互平行的安装在H型旋转接头4上。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旋转接头4安装在第一轴头14的末端,第一带座轴承61位于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之间,旋转接头4的内水管41深入第一轴孔141,以延伸至第一轴孔141内部的进水口101处,旋转接头4的外水管42安装在第一带座轴承61背离辊体13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冷却水循环路径:进水管2和出水管3都外接在冷水机上,冷水机的冷却水经进水管2流入旋转接头4内管131,然后从进水口101进入冷却辊1内圈的进水水路104,然后通过冷却辊1外圈的回水水路105回流至出水口102,经旋转接头4外管和出水管3流回冷水机,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冷却水在外壳133的腔室134内与外壳13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带走从极片传导至辊体13外壳133上的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却辊1驱动由原有的伺服电机驱动、减速机、同步带传动改为DD马达5直接驱动,较原结构精度高、响应快、成本低;在安全性方面,冷却辊1的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同侧设置,与驱动侧11分开安装,解决了原结构水电分离的难题;冷却辊1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修周期长;相比原结构缩短了水路路径,节省了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通过第一带座轴承61和第二带座轴承62安装在设备上,通过水电分离的设计可以很好的保护DD马达5,提高安全性;冷却辊1采用DD马达5直接驱动,简化了驱动及传动机构,提高了控制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循环的冷却水持续对冷却辊1进行冷却,冷却水在冷却辊1外壳133的腔室134内与外壳133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带走从极片传导至辊体13外壳133上的热量,从而对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加工的极片进行冷却。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辊、进水管、出水管、旋转接头、DD马达,所述冷却辊的两端分别设置为驱动侧和水路连接侧,所述DD马达同轴设置在冷却辊的驱动侧,以驱动冷却辊自转;所述冷却辊的水路连接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辊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出水口连通的输送水路;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在冷却辊的水路连接侧,所述进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的内水管与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旋转接头的外水管与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包括辊体、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同轴设置在辊体两端,作为驱动侧的第一轴头与DD马达传动连接,作为水路连接侧的第二轴头与旋转接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头和第二轴头上均设置有带座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水路包括靠近进水口的进水水路和靠近出水口的回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与回水水路相互连通;所述冷却辊的第一轴头轴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冷却辊的第二轴头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没有贯穿第二轴头;所述第一轴孔分为进水段和回水段,所述旋转接头的内水管与进水段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外水管与回水段连通,所述进水段靠近所述冷却辊的辊体设置,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进水段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回水段处;所述辊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壳,所述内管设置在辊体轴心处,所述第一轴孔的进水段、内管的管腔以及第二轴孔依次连通形成进水水路;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第一轴头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水路,所述第一连接水路与第一轴孔的进水段以及外壳的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轴头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水路,所述第二连接水路与第二轴孔以及外壳的腔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水路、外壳的腔室、第一连接水路、第一轴孔进水段依次连通形成回水水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的内水管插设在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一轴孔的进水段和回水段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隔开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密封圈固定在内水管外壁与第一轴孔内壁之间,所述旋转接头的内水管延伸至进水口,并与第一轴孔的进水段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外水管延伸至出水口,并与第一轴孔的回水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孔设置有第一内台阶,所述第二轴孔设置有第二内台阶,所述内管的两端卡接在第一内台阶和第二内台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水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第一轴头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轴头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轴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别与第一轴孔的回水段、外壳的腔室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水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沿第二轴头的径向设置,所述第四连接孔与第二轴头的轴向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连接孔与第二轴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分别与第二轴孔、外壳的腔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为H型旋转接头。
10.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0866.9U CN220895541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0866.9U CN220895541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95541U true CN220895541U (zh) | 2024-05-03 |
Family
ID=90879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40866.9U Active CN220895541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95541U (zh) |
-
2023
- 2023-09-19 CN CN202322540866.9U patent/CN2208955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244023A1 (zh) | 气浮主轴和机床 | |
CN111112652B (zh) | 一种内外冷却系统、冷却方法、电主轴及加工中心 | |
CN101123380A (zh) | 转子空冷定子蒸发冷却的汽轮发电机 | |
CN220895541U (zh) | Dd马达驱动的冷却辊结构及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 | |
CN108880022B (zh) | 一种外转子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 |
CN116792328B (zh) | 一种内置水冷及风冷的单级高速离心空压机 | |
CN110668690B (zh) | 一种岩棉成纤离心机 | |
CN215039493U (zh) | 一种单端循环冷却辊 | |
CN116436187A (zh) | 一种以主轴为油冷通道的油冷却轮毂电机 | |
CN114679001A (zh) | 一种动力总成和车辆 | |
CN219018662U (zh) | 一种导体转子组件及筒式永磁调速器 | |
CN220227532U (zh) | 一种高速离心空压机的径向轴套结构 | |
CN116464654B (zh) | 一种可拼接加压的离心风机 | |
CN219124033U (zh) | 电机端部结构、电机、电驱系统及动力装置 | |
CN111765175B (zh) | 一种轴承冷却结构 | |
CN221467489U (zh) | 一种磁悬浮电机壳水冷结构 | |
CN221709590U (zh) | 同轴插管油冷电驱桥 | |
CN217956898U (zh) | 一种电机 | |
CN220687539U (zh) | 一种压缩机主轴结构 | |
CN116696812B (zh) | 一种高速离心空压机内部循环水路冷却系统 | |
CN219627516U (zh) | 电机结构、电驱系统、动力装置及车辆 | |
CN216356138U (zh) | 一种带冷却水道的定子铁芯支架 | |
CN221057515U (zh) | 一种储能电池包 | |
CN216263498U (zh) | 具有转子冷却的电主轴 | |
CN220421565U (zh) | 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驱动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