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7884U -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7884U
CN220887884U CN202322320126.4U CN202322320126U CN220887884U CN 220887884 U CN220887884 U CN 220887884U CN 202322320126 U CN202322320126 U CN 202322320126U CN 220887884 U CN220887884 U CN 220887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knitting
braiding
needle
kn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01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辉
孙丽
李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Yuli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Yuli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Yuli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Yuli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01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7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7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7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包括起口编织区、袖口主体编织区和尾部编织区;袖口主体编织区是是由化纤长丝与弹性长丝平行喂入编织而成,包括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且正面面料的编织密度小于反面面料的编织密度;正面面料与反面面料通过集圈相连接;袖口编织区包括第一平转编织区、加针编织区和第二平转编织区;加针编织区是指编织n转后在前后针床的左右两侧均加一针。在袖口主体编织区内采用加针编织的方式,通过依次加一针的方式,使得针织袖口大致呈梯形。在将袖口与POLO衫裤子相缝合时,袖口的接头处不会出现拷边痕迹,车缝出来的袖口无痕,加持细节,使衣服更有品质感和设计感。

Description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属于横机针织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OLO衫作为夏季服装,由于其穿着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现有的POLO衫的袖口所使用的是直边袖口,即所使用的袖口为类似矩形,上面的宽度相同,在将直边袖口与POLO衫的袖子进行缝合,由于POLO衫对于袖口的要求外侧稍紧,内侧稍松。现有的直边袖口在缝合时,在接头处会出现拷边的痕迹,使得直边袖口在接头处较厚,穿着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并且在夏季,所穿着的服装经常需要每天换洗,频繁的洗涤会使得袖口处变形松垮,造成POLO衫袖口处易变形而影响服装的美观。
如何解决POLO衫袖口在接头处的拷边痕迹,提高穿着舒适性,且不易变形,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通过加针工艺可以使得袖口大致呈梯形,在与POLO衫缝合连接时,车缝出来的袖口无痕,加持细节,使衣服更有品质感和设计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包括起口编织区、袖口主体编织区和尾部编织区;所述起口编织区和尾部编织区为单面编织;
所述起口编织区由弹性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袖口主体编织区是是由化纤长丝与弹性长丝平行喂入编织而成,包括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且所述正面面料的编织密度小于反面面料的编织密度;所述正面面料与反面面料通过集圈相连接;
所述袖口编织区包括第一平转编织区、加针编织区和第二平转编织区;所述加针编织区是指编织n转后在前后针床的左右两侧均加一针;所述第二平转编织区与最后一个加针编织区的针数相同;所述尾部编织区与第二平转编织区的针数相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起口编织区编织2.5转。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平转编织区编织25转,所述第二平转编织区编织8转。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针编织区的数量为五个,包括三个三转加针编织区域和二个四转加针编织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长丝为氨纶长丝,细度为70D或40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在袖口主体编织区内采用加针编织的方式,通过依次加一针的方式,使得针织袖口大致呈梯形。在将袖口与POLO衫裤子相缝合时,袖口的接头处不会出现拷边痕迹,车缝出来的袖口无痕,加持细节,使衣服更有品质感和设计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起口编织区;2-袖口主体编织区;3-尾部编织区;21-第一平转编织区;22-加针编织区;23-第二平转编织区;221-三转加针编织区;222-四转加针编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包括起口编织区1、袖口主体编织区2和尾部编织区3;所述起口编织区1和尾部编织区3为单面编织。
所述起口编织区1由弹性长丝编织而成。所使用的弹性长丝可以为氨纶长丝,细度为40D。所使用的化纤长丝为尼龙长丝或涤纶长丝。由于起口编织区1使用弹性长丝,使得袖口在该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弹性,将袖口与POLO衫相缝合时,由于具有弹性,可以解决不同使用者胳膊结构不同的束紧,从而提高穿着舒适性。并且由于具有弹性,在经过洗涤后仍能具有良好的形状,不易变形。
所述袖口主体编织区2是由化纤长丝与弹性长丝平行喂入编织而成,包括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且所述正面面料的编织密度小于反面面料的编织密度;所述正面面料与反面面料通过集圈相连接。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通过吊目集圈相连接,可以使得连接更为的紧密。在整个袖口主体编织区2内,正面面料比反面面料的长度短0.1cm,由于正反面面料的横行数相同,即正面面料的编织密度小于反面面料的编织密度。
所述袖口编织区2包括第一平转编织区21、设定数量的加针编织区22和第二平转编织区23;所述加针编织区22是指编织n转后在前后针床的左右两侧均加一针;第一平转编织区221的针数与起口编织区1的针数相同。所述第二平转编织区23与最后一个加针编织区22的针数相同;所述尾部编织区3与第二平转编织区23的针数相同。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设备至少具有五把纱嘴,一号至五号纱嘴。三号纱嘴和五号纱嘴为主纱附带宽纱嘴穿弹性长丝。二号纱嘴为起口用纱嘴,其内穿40D氨纶。四号纱嘴为吊目,用于形成集圈连接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一号纱嘴用于抽线。
所述起口编织区1编织2.5转,即二号纱嘴转2.5转后,二号纱嘴停位在纱嘴位。接下来进行第一平转编织区21的编织,在第一平转编织区21内,三号纱嘴、四号纱嘴和五号纱嘴同时进行编织,前后针床同时进纱,分别形成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并且通过吊目相连接。所述第一平转编织区21编织25转。
在编织完第一平转编织区21后,进行加针编织区22的编织。加针编织区22的数量为五个,包括三个三转加针编织区域221和二个四转加针编织区222。即先编织三个三转加针编织区221,再编织二个四转加针编织区222。在三转加针编织区221内,是编织三转后进行加针,所述的加针是指在编织区内的前后针床的左右两侧均加一针。即后一个四转加针编织区222的针数比起口编织区1的针数多10针。
在编织完最后一个四转加针编织区222后,进行第二平转编织区的编织。所述第二平转编织区23编织8转,至此袖口主体编织区编织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制备的袖口在与POLO衫的袖子相缝合后,没有拷边痕边,可以做至平整,不会由于凸出的拷边痕迹而引起不适。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口编织区(1)、袖口主体编织区(2)和尾部编织区(3);所述起口编织区(1)和尾部编织区(3)为单面编织;
所述起口编织区(1)由弹性长丝编织而成;所述袖口主体编织区(2)是由化纤长丝与弹性长丝平行喂入编织而成,包括正面面料和反面面料,且所述正面面料的编织密度小于反面面料的编织密度;所述正面面料与反面面料通过集圈相连接;
所述袖口主体编织区(2)包括第一平转编织区(21)、加针编织区(22)和第二平转编织区(23);所述加针编织区(22)是指编织n转后在前后针床的左右两侧均加一针;所述第二平转编织区(23)与最后一个加针编织区(22)的针数相同;所述尾部编织区(3)与第二平转编织区(23)的针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口编织区(1)编织2.5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转编织区(21)编织25转,所述第二平转编织区编织8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针编织区(22)的数量为五个,包括三个三转加针编织区域(221)和二个四转加针编织区(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长丝为氨纶长丝,细度为70D或40D。
CN202322320126.4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Active CN220887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0126.4U CN2208878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0126.4U CN2208878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7884U true CN22088788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0126.4U Active CN2208878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7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9306B (zh) 一种全成型横机服装的夹位结构编织方法及其夹位结构
CN102471962B (zh) 紧身裤之类的服装的针织方法、相应的针织机及服装
KR20080003348A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Z2005293A3 (cs) Pletený výrobek
KR101232701B1 (ko) 몸통 통모양부에 트임부를 구비하는 니트웨어 및 그편성방법
CN111778621B (zh) 具有附件的一体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2760796B (zh) 一种两个双层片的套针拼合方法和装置
EP0569159B1 (en) A method of forming piping at the end of a knitted fabric and a knitted fabric having piping formed at its fabric end
JPH0457942A (ja) 接合された編地の編成方法
JPH07138850A (ja) 伸縮性二重丸編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伸縮性二重丸編地
CN113699667A (zh) 一种全自动双针床电脑横机的毛衫全成型织法
CN220887884U (zh) 一种防变形加针针织袖口
CN100362155C (zh) 具有前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带前领的针织物
CN110670221A (zh) 全成型针织面料及其在成衣中应用
EP2208814B1 (en) End-connecting method for doubly-cylindrical fabric
CN104687273A (zh) 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60696A (ja) 高機能衣類
CN113073418B (zh) 一种控制筒状织物边缘线圈大小均匀的编织方法
JP2009242956A (ja) 筒状生地パーツ及び下着製作方法
CN216427555U (zh) 一种针织双面集圈防变形收针尖角领
JP7279290B2 (ja) 臀部被覆部を含んだ製編衣類
JP2562123B2 (ja) 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9032525U (zh) 一种全成型服装肩部弹性平收结构
JP2004124345A (ja) 端末編組織および該端末編組織を備えた衣類
JPS584946Y2 (ja) デニム調編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