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4187U - 一种平板清障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清障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4187U
CN220884187U CN202322949231.4U CN202322949231U CN220884187U CN 220884187 U CN220884187 U CN 220884187U CN 202322949231 U CN202322949231 U CN 202322949231U CN 220884187 U CN220884187 U CN 220884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frame
flat
range
roll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492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卓利
龚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xi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492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4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4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障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平板清障车,至少包括底盘、副车架、支座、第一油缸、滑动座、平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油缸、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本实施例的平板清障车,以第二油缸作为驱动滑动座及平板移动的动力源,运动过程更加平稳,并且驱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缸径规格进行适配,应用更加的灵活;伸缩部的行程决定了其极限位置,无需特别设置驱动机构的位置控制机构,不会产生冲击力,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更好,且成本更低。此外,第二油缸与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伸缩部的行程为滑动座行程的一半,拖车作业过程中,平板的运动速度更快,拖车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清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清障车。
背景技术
平板清障车是一种道路清障车、道路救援车,主要用于故障、事故及违章车辆的救援和清障作业,它是利用牵引机构将车辆拉上平板并进行运输的专用车辆。
公告号为CN2191339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滑轨式全落地平板清障车,其中,副车架上设置有链条驱动装置,链条驱动装置上安装有连接座,链条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以及液压蜗轮蜗杆驱动机构,其中,连接座安装于链条上,平板与该连接座铰接。
上述专利公开的滑轨式全落地平板清障车的缺陷如下:
(1)主动链轮分别位于副车架的两端,通过驱动主动链轮旋转,带动连接座移动,进而带动平板移动,平板的移动速度较慢。
(2)链条驱动装置的构造使得其难以准确控制停止的位置,尤其是平板上有车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控制停止位置会形成冲击,从而损伤平板上的车或者清障车自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移动速度慢以及不能准确控制停止位置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板清障车,至少包括:
底盘;
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远端与所述底盘的远端铰接;
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设置于所述底盘与副车架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副车架绕铰接处相对底盘翻转;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副车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具有位于所述副车架近端的第一位置和位于所述副车架远端的第二位置;
平板,所述平板的近端与所述滑动座旋转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支座,所述支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副车架上并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方,所述支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括:
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伸缩行程为所述滑动座的滑动行程的一半,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近端或远端;
第一增程机构,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包括第一拉锁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伸缩部的一端并随所述伸缩部沿伸缩行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拉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绕经第一滚轮后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
第二增程机构,所述第二增程机构包括第二拉锁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伸缩部远离第一滚轮的一端并随所述伸缩部沿伸缩行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拉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绕经第二滚轮后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为固定部,所述伸缩部包括活塞杆和与活塞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缸体一侧延伸,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活塞杆的伸缩行程。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为固定部,所述缸体为伸缩部,所述缸体的两端设置有自缸体向副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滚轮轴,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安装于所述滚轮轴上。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在副车架的宽度方向上错位设置或共线设置。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同一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各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靠近近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板铰接的铰接座,所述平板覆盖于所述滑动座上并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副车架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座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动座包括位于副车架上方的座体,所述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拉锁和第二拉锁为链条,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为链轮。
本实施例的平板清障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以第二油缸作为驱动滑动座及平板移动的动力源,运动过程更加平稳,并且驱动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缸径规格进行适配,应用更加的灵活。
(2)第二油缸作为动力源,其伸缩行程决定了其极限位置,无需特别设置驱动机构的位置控制机构,不会产生冲击力,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更好,且成本更低。
(3)第二油缸与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伸缩部的伸缩行程为滑动座行程的一半,拖车作业过程中,平板的运动速度更快,拖车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在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在拖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在图1所示状态下,副车架与滑动座、驱动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结构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在图2所示状态下,副车架与滑动座、驱动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中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滑动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中活塞杆、横杆以及第一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中第一增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所示平板清障车中第二增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所示平板清障车中副车架与滑动座、驱动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所示平板清障车中第一增程机构与第二增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三所示平板清障车中副车架与滑动座、驱动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三所示平板清障车中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三所示平板清障车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近端”是指靠近驾驶室一端,术语“远端”是指远离驾驶室一端。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平板清障车,在驾驶室的后侧设置有底盘10,该底盘10上方设置有副车架20,其中,副车架20的远端与底盘10的远端铰接,并在副车架20与底盘10之间设置第一油缸50,用于驱动上述副车架20绕铰接处相对底盘10翻转。
本实施例中,副车架20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40,该滑动座40在副车架20上具有位于副车架近端的第一位置和位于副车架远端的第二位置,其中,在图1所示状态中,滑动座40位于第一位置,在图2所示状态中,滑动座40位于第二位置,平板清障车在需要拖车作业时,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座40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作为优选,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副车架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杆23,两个纵向杆23的端部之间通过横向杆24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其中,在两个纵向杆23之间还设置有支座21,该支座21在副车架长度方向的位置基本为前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该支座21在副车架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滑动座40的下方。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20两侧的纵向杆23作为与滑动座40滑动配合的滑轨,相应地,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座40包括位于副车架20上方的座体41,该座体41的两侧设置有与上述滑轨适配的滑槽42。其中,滑槽42设置于所述座体41的底部,该滑槽42位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缸50则连接于所述底盘与该支座21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副车架20的底部靠近远端的位置设置有支撑腿32,该支撑腿32与所述副车架2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作为优选,上述支撑腿3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33,该支撑脚33与所述支撑腿32铰接,以自适应支撑路面的平整情况。
本实施例中,副车架上方设置有平板30,该平板30的近端与所述滑动座40旋转活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座运动的过程中,由滑动座带动平板运动。其中,该平板30的近端设置有牵引机构31。需要说明的是,牵引机构31采用现有技术中平板清障车中使用的常规牵引机构,例如液压绞盘。
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如图8所示,所述滑动座40的上表面靠近近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板30铰接的铰接座4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铰接座43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滑动座的两端。如图1、图2所示,其中,所述平板30覆盖于所述滑动座40上并与所述铰接座43铰接。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由于平板30覆盖于滑动座40上,且铰接座43位于滑动座40的近端,相较于传统的三段式平板(相当于平板的近端与滑动座的远端铰接)结构,在图2所示状态中,平板与地面的倾角更小,被拖车辆可以更容易上到平板上,尤其是对于底盘较低的车型(例如跑车)更加适宜。此外,由于平板覆盖于滑动座上,活动座不占用平板的长度方向空间,相较于传统的三段式平板,平板的长度更长,空间利用率更高。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平板30远端的尾板60。需要说明的是,尾板60采用现有成熟结构,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点。故对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唯一限制。例如,可采用CN219133967U中的伸缩式尾板,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图示的翻转式尾板。
作为本实施例的特别之处,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驱动滑动座40运动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油缸70、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第二油缸70包括缸体71和活塞杆72,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41为固定部,缸体71的尾端固定连接于副车架远端的横向杆24上,缸体71的开口端连接于所述支座21上的缸体安装座213上。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等同的实施方式,缸体71的尾端也可以固定连接于副车架近端的横向杆24上,缸体71的开口端连接于所述支座21上的缸体安装座213上。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72为伸缩部,该活塞杆的伸缩行程为所述滑动座的滑动行程的一半。本实施例中,伸缩部还包括与活塞杆72平行设置的支撑杆80。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活塞杆72的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横杆81,支撑杆80一端(近端)与所述横杆81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端)向缸体71一侧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8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活塞杆72的伸缩行程。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横杆81的端部设置有装配柱83,相应地,如图12所示,支撑杆80的近端设置于上述装配柱83适配的装配孔82。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6及图10-图11所示,第一增程机构包括第一拉索91和第一滚轮93,其中,所述第一滚轮93设置于所述横杆81上,所述第一拉索9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21上,另一端绕经第一滚轮93后连接于所述滑动座40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6及图12-图13所示,所述第二增程机构包括第二拉索92和第二滚轮94,其中,所述第二滚轮94设置于所述支撑杆80上远离第一滚轮93的一端,所述第二拉索9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21上,另一端绕经第二滚轮94后连接于所述滑动座40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锁和第二拉锁为链条,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为链轮,这只是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唯一限制。作为等同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拉锁和第二拉锁可以采用钢丝绳,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采用可以滚动的旋转轮。
本实施例的平板清障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为本实施例平板清障车在常态下如图1所示,该状态下滑动座40以及驱动机构的状态如图3所示,其中,滑动座处于第一位置,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
在需要拖车作业时,首先,第一油缸驱动副车架翻转至图2所示的倾斜状态,接着活塞杆回缩,带动支撑杆向远端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基于第二增程机构的第二拉索与第二滚轮的配合关系,滑动座的行程为活塞杆行程的二倍,即活塞杆的行程为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距离的一半。活塞杆回缩至极限位置时,平板清障车的状态如图2所示,此状态下,如图6所示,滑动座运动至第二位置。
在图2所示状态,将车辆固定在平板上后,第二油缸驱动活塞杆伸出,带动滑动座向近端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基于第一增程机构的第一拉索与第一滚轮的配合关系,滑动座的行程为活塞杆行程的二倍,滑动座直至运动至图3所示状态,平板清障车恢复至图1所示状态,完成拖车作业。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在副车架的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如此设置的优势在于,可以防止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之间发生运动干涉。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缸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各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缸的两侧,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作业过程中稳定性更好,第二油缸的受力更加均衡,使得使用寿命更长。
相应地,如图7所示,支座21上用于与第一拉索91连接的第一支座211和用于第二拉索92连接的第二支座212各自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
相应地,如图9所示,滑动座的座体底部用于第一拉索91连接的第三支座44和用于第二拉索92连接的第四支座45各自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各设置有两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即使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各设置一组,依然可以满足功能需求。在第一增程机构以及第二增程机构各设置一组的情况下,可以分布于缸体的两侧,也可以分布于缸体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副车架近端横向杆24上设置有限位板22,该限位板2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二油缸并用于与横杆81适配的限位槽221。作为优选,该限位槽221的槽口设置有导引部222,例如,导引部可以为导引斜面。
实施例二
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在副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共线设置。即第一滚轮93与第二滚轮94设置于所述支撑杆80的两端,并在宽度方向上处于平齐状态,第一拉索91和第二拉索92在宽度方向上处于平齐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16-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中,第二油缸70的活塞杆72为固定部,其端部固定连接于副车架远端的横向杆24上,缸体71为伸缩部。
本实施例中,缸体71作为伸缩部,其两端设置有自缸体71向副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滚轮轴711,所述第一滚轮93和第二滚轮94安装于所述滚轮轴71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油缸70也可反向安装,即活塞杆72的端部固定连接于副车架近端的横向杆24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中,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在副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共线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也可以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支座2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引导缸体71的导引滚轮26,该导引滚轮26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的连接座27。
进一步地,在支座21与副车架近端和远端的横向杆24之间还可以设置支撑座25,该支撑座25上设置导引滚轮26。其中,支撑座25和导引滚轮26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的支撑导引方式。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板清障车,至少包括:
底盘;
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远端与所述底盘的远端铰接;
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设置于所述底盘与副车架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副车架绕铰接处相对底盘翻转;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副车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具有位于所述副车架近端的第一位置和位于所述副车架远端的第二位置;
平板,所述平板的近端与所述滑动座旋转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支座,所述支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副车架上并位于所述滑动座的下方,所述支座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至少包括:
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伸缩行程为所述滑动座的滑动行程的一半,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近端或远端;
第一增程机构,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包括第一拉锁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伸缩部的一端并随所述伸缩部沿伸缩行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拉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绕经第一滚轮后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
第二增程机构,所述第二增程机构包括第二拉锁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伸缩部远离第一滚轮的一端并随所述伸缩部沿伸缩行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拉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座上,另一端绕经第二滚轮后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为固定部,所述伸缩部包括活塞杆和与活塞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缸体一侧延伸,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活塞杆的伸缩行程。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为固定部,所述缸体为伸缩部,所述缸体的两端设置有自缸体向副车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滚轮轴,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安装于所述滚轮轴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在副车架的宽度方向上错位设置或共线设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同一侧。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各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
7.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程机构和第二增程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两侧。
8.按照权利要求1-3或5-6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靠近近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板铰接的铰接座,所述平板覆盖于所述滑动座上并与所述铰接座铰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座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动座包括位于副车架上方的座体,所述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
10.按照权利要求1-3或5-6或9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锁和第二拉锁为链条,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为链轮。
CN202322949231.4U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平板清障车 Active CN220884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9231.4U CN220884187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平板清障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49231.4U CN220884187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平板清障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4187U true CN220884187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49231.4U Active CN220884187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平板清障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4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75087C (en) Cargo handling apparatus
CN105751954B (zh)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US7422262B2 (en) Power operated retractable tailgate assembly
US20070154295A1 (en) Side loading vehicle system
US4184425A (en) Self-propelled module builder
KR101592363B1 (ko) 사다리차용 운반대차 장치
CN110979146A (zh) 一种多功能全路况车辆救援装置及使用它的清障车
US4815915A (en) Under-vehicle towing apparatus
CN220884187U (zh) 一种平板清障车
CN205661356U (zh)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US3360280A (en)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movable fifth wheel for truck-tractors
CN214986151U (zh) 两级伸缩登机梯及登机车
KR100615920B1 (ko) 견인차량의 측면 리프트장치
CN216359984U (zh) 一种低平板半挂车可伸缩式车架
CN110962726A (zh) 一种车辆运输车
CN205344662U (zh) 一种特种移动救援智能服务车
CN210029923U (zh) 一种随车叉车
CN113511345A (zh) 一种两级伸缩登机梯及登机车
CN211874373U (zh) 车载修井机钻工操作台爬梯
FI112627B (fi) Menetelmä tie- ja kiskoajoon tarkoitetun ajoneuvon muuntamiseksi tiekäytöstä kiskokäyttöön
CN210366851U (zh) 一种叉车
CN209835514U (zh) 一种装卸车用升降台
CN209737646U (zh) 一种立拱架台车用操作臂装置
CN220842329U (zh) 一种全落地平板清障车
CN215850938U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厢式一拖二清障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