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0575U -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0575U
CN220880575U CN202322708145.4U CN202322708145U CN220880575U CN 220880575 U CN220880575 U CN 220880575U CN 202322708145 U CN202322708145 U CN 202322708145U CN 220880575 U CN220880575 U CN 220880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otor
control lathe
bevel ge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081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Jinyichang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Jinyicha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Jinyichang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Jinyicha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081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0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0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0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属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包括数控车床本体,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固定组件,数控车床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内部开设有移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电机一驱动传动杆旋转,在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之间的啮合传动下可带动两个螺杆同步旋转,因传动杆两端表面螺纹方向相反,四个传动块可分别带动防滑夹垫同步内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固定,单电机取代三个气缸驱动充分降低了装置的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组件,电机二驱动直齿轮旋转,在直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传动下,电机二通过滑块带动升降电动钻滑动可使使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又称为CNC车床,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015875.4公开了一种具备侧开孔功能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侧开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侧开孔装置包含有连接环、第一横移驱动气缸、第二横移驱动气缸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横移驱动气缸和第二横移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均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子与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移驱动气缸、第二横移驱动气缸和直线导轨均与数控车床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卡盘穿过连接环设置,所述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紧气缸、第二夹紧气缸、第三夹紧气缸和进给气缸,所述进给气缸上设置有电动钻,所述电动钻与进给气缸固定连接;该具备侧开孔功能的数控车床可以在工件不拆卸下来的情况下开侧孔。
上述公开专利中,通过设置三个夹紧气缸对工件实施夹持安装固定,三个夹紧气缸驱动致使装置的成本过高,而电动钻通过进给气缸安装在直线导轨上,需手动移动电动钻来调节开孔点位,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具有降低成本,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数控车床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侧面连接有防滑夹垫,数控车床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内部开设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底部连接有升降电动钻。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电机一、传动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螺杆、传动块和通槽,其中,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嵌有四个传动块,转动盘的侧面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侧面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表面套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两侧均设置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侧面连接有螺杆,传动杆两端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内部的螺杆侧端连接有圆盘状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传动块的表面与通槽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四个传动块于通槽的内部呈正方形四角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直齿轮、齿条、滑槽、滑块和电机二,其中,固定组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嵌有滑块,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侧面连接有直齿轮,导轨的顶部设置有齿条。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滑槽呈十字形结构,直齿轮与齿条之间紧密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电机一驱动传动杆旋转,定位套对定位块实施限位,在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之间的啮合传动下可带动两个螺杆同步旋转,因传动杆两端表面螺纹方向相反,通槽对传动块实施限位,四个传动块可分别带动防滑夹垫同步内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固定,单电机取代三个气缸驱动充分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组件,电机二驱动直齿轮旋转,在直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传动下,电机二可通过滑块两侧的连接块于滑槽内限位滑动,便于调节升降电动钻的位置可使装置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组件主视图
图中:1、数控车床本体;2、控制装置;3、固定组件;31、电机一;32、传动杆;33、锥齿轮一;34、锥齿轮二;35、定位块;36、定位套;37、螺杆;38、传动块;39、通槽;4、转动盘;5、防滑夹垫;6、导轨;7、移动组件;71、直齿轮;72、齿条;73、滑槽;74、连接块;75、滑块;76、电机二;8、升降电动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1,数控车床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2,数控车床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转动盘4,转动盘4的内部开设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的侧面连接有防滑夹垫5,数控车床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导轨6,导轨6的内部开设有移动组件7,移动组件7的底部连接有升降电动钻8。
具体的,固定组件3包括有电机一31、传动杆32、锥齿轮一33、锥齿轮二34、螺杆37、传动块38和通槽39,转动盘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39,通槽39的内部嵌有四个传动块38,转动盘4的侧面安装有电机一31,电机一31的侧面连接有传动杆32,传动杆32的表面套有锥齿轮一33,锥齿轮一33的两侧均设置有锥齿轮二34,锥齿轮二34的侧面连接有螺杆37,传动杆32两端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一31驱动传动杆32旋转,在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4之间的啮合传动下可带动两个螺杆37同步旋转,因传动杆32两端表面螺纹方向相反,通槽39对传动块38实施限位,四个传动块38可分别带动防滑夹垫5同步内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固定,单电机取代三个气缸驱动充分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具体的,转动盘4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套36,定位套36内部的螺杆37侧端连接有圆盘状定位块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套36对定位块35实施限位,可使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4之间的啮合传动更加稳定牢固。
具体的,传动块38的表面与通槽39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四个传动块38于通槽39的内部呈正方形四角等距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四个传动块38可分别带动防滑夹垫5同步限位移动,可使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更加的牢固。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转动盘4的一侧,启动电机一31驱动传动杆32旋转,定位套36对定位块35实施限位,在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4之间的啮合传动下可带动两个螺杆37同步旋转,因传动杆32两端表面螺纹方向相反,通槽39对传动块38实施限位,四个传动块38可分别带动防滑夹垫5同步内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固定,单电机取代三个气缸驱动充分降低了装置的成本,然后通过数控车床本体1上的控制装置2控制导轨6上的升降电动钻8启动,升降电动钻8下移便可对工件实施侧面开孔加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移动组件7包括有直齿轮71、齿条72、滑槽73、滑块75和电机二76,固定组件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73,滑槽73的内部嵌有滑块75,滑块75的顶部设置有电机二76,电机二76的侧面连接有直齿轮71,导轨6的顶部设置有齿条72。
具体的,滑块75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74,滑槽73呈十字形结构,直齿轮71与齿条72之间紧密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二76驱动直齿轮71旋转,在直齿轮71与齿条72之间的啮合传动下,电机二76可通过滑块75两侧的连接块74于滑槽73内限位滑动,便于调节升降电动钻8的位置可使装置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使用时,启动电机二76驱动直齿轮71旋转,在直齿轮71与齿条72之间的啮合传动下,电机二76可通过滑块75两侧的连接块74于滑槽73内限位滑动,便于调节升降电动钻8的位置可使装置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一31为现有已公开技术,选用的型号为Z2D15W;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二76为现有已公开技术,选用的型号为KM040F17RN。
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控车床本体1、控制装置2、转动盘4、防滑夹垫5、导轨6和升降电动钻8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015875.4公开了一种具备侧开孔功能的数控车床中已经公开,其工作原理是将工件放置在转动盘4的一侧通过三个夹紧气缸驱动防滑夹垫5对工件实施加持固定,然后通过数控车床本体1上的控制装置2控制导轨6上的升降电动钻8启动,升降电动钻8下移便可对工件实施侧面开孔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转动盘4的一侧,启动电机一31驱动传动杆32旋转,定位套36对定位块35实施限位,在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4之间的啮合传动下可带动两个螺杆37同步旋转,因传动杆32两端表面螺纹方向相反,通槽39对传动块38实施限位,四个传动块38可分别带动防滑夹垫5同步内移完成对工件的夹持固定,单电机取代三个气缸驱动充分降低了装置的成本,然后通过数控车床本体1上的控制装置2控制导轨6上的升降电动钻8启动,升降电动钻8下移便可对工件实施侧面开孔加工,启动电机二76驱动直齿轮71旋转,在直齿轮71与齿条72之间的啮合传动下,电机二76可通过滑块75两侧的连接块74于滑槽73内限位滑动,便于调节升降电动钻8的位置可使装置使用效果更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包括数控车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数控车床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侧面连接有防滑夹垫,数控车床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导轨,导轨的内部开设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底部连接有升降电动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电机一、传动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螺杆、传动块和通槽,其中,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嵌有四个传动块,转动盘的侧面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侧面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表面套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两侧均设置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侧面连接有螺杆,传动杆两端表面的螺纹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内部的螺杆侧端连接有圆盘状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的表面与通槽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四个传动块于通槽的内部呈正方形四角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直齿轮、齿条、滑槽、滑块和电机二,其中,固定组件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嵌有滑块,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电机二,电机二的侧面连接有直齿轮,导轨的顶部设置有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块,滑槽呈十字形结构,直齿轮与齿条之间紧密啮合。
CN202322708145.4U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Active CN220880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08145.4U CN220880575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08145.4U CN220880575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0575U true CN220880575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08145.4U Active CN220880575U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0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7854Y (zh) 卧立式多轴自动控制钻孔攻牙机
CN220880575U (zh) 一种可侧开孔的数控车床
CN202951892U (zh) 智能化多主轴单动与连动可调数控钻镗系统
CN203390552U (zh) 一种金属加工中心机
CN210649627U (zh) 一种数控铣床上夹持长棒料的夹紧支撑装置
CN219325090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磨削机构
CN204397371U (zh) 牙盘分度回转工作台
CN203418157U (zh) 一种数控卧式凸轮轴铣床
CN213164478U (zh) 一种防护型轴承加工机床
CN210024660U (zh) 万能分度卡盘
CN210498401U (zh) 一种数控车床可调式刀架
CN101518832B (zh) 数控钻床
CN211976298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位置的工业自动化设备
CN215469530U (zh) 一种油穴轴套加工辅助装置
CN104057303B (zh) 一种具有超大型油马达驱动的双工作台与铣削龙门床身的滚齿机
CN201231317Y (zh) 一种用于加工棱柱的车床
CN219684739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电气传动机构
CN101332517A (zh) 一种用于加工棱柱的车床
CN112658899A (zh) 一种调节阀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480912U (zh) 一种钣金加工中心夹紧机构
CN214559119U (zh) 一种车床用固定工装
CN220407866U (zh) 一种具有夹持机构的cnc机床
CN220161331U (zh) 一种电机座打孔装置
CN220462976U (zh) 一种动环加工用固定工具
CN219787445U (zh) 一种多轴联动的移动载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