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2866U - 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72866U CN220872866U CN202322504391.8U CN202322504391U CN220872866U CN 220872866 U CN220872866 U CN 220872866U CN 202322504391 U CN202322504391 U CN 202322504391U CN 220872866 U CN220872866 U CN 220872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projection device
- heat conduction
- bracket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投影装置,其中,投影装置包括导热支架、集成电路板以及光机组件,所述集成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集成电路板与导热支架导热连接;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光机组件与导热支架导热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利用投影装置内的支架实现整体散热和零部件固定,提高投影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投影装置中,通常需要针对投影装置内的光机和控制单元等发热零部件分别设置独立的散热系统,以满足投影装置的整体散热需求,保障投影装置的正常运作。
可是,分别针对每个发热零部件设置独立的散热系统会使得投影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繁杂,不便于投影装置的轻便化设计,增大了投影装置的装配难度,降低了投影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旨在利用投影装置内的支架实现整体散热和零部件固定,提高投影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投影装置包括导热支架、集成电路板以及光机组件,所述集成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集成电路板与导热支架导热连接;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光机组件与导热支架导热连接。
可选地,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散热风机用以驱动气流流经所述导热支架和所述光机组件。
可选地,所述光机组件包括光机本体和第一散热器,所述光机本体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光机本体包括光源部和光调制部;所述第一散热器设于所述光机本体和所述散热风机之间,并与所述光源部和/或所述光调制部导热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机组件与所述导热支架的表面间隔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机用以驱动气流在所述散热风道内流动。
可选地,所述导热支架设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与所述光机组件导热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机组件朝向导热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设于所述光机组件与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并抵接所述光机组件与所述第二散热器。
可选地,所述导热支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集成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支撑柱,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有导热凸台,所述导热凸台抵接于所述集成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二导热垫抵接所述处理单元。
可选地,所述投影装置还设有音箱设备,所述音箱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集成电路板设于所述导热支架与所述音箱设备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导热支架连接固定集成电路板和光机组件,可以利用导热支架自身具备的导热特性使集成电路板和光机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在导热支架上,进而可以通过对导热支架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实现对集成电路板和光机组件的协同散热,使得可以在投影装置的各个零部件连接固定在导热支架的同时,利用导热支架的导热特性使各零部件将产生的热量共同传递到导热支架上实现投影装置的一体散热效果,有效简化了投影装置内的散热系统,便于投影装置的轻便化设计和生产装配。而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支架上再对导热支架进行散热,可以在导热支架的作用下有效增大投影装置的整体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的整体散热效果,提高了投影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影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投影装置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3为图1的投影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1的投影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投影装置 | 30 | 集成电路板 |
10 | 导热支架 | 50 | 光机组件 |
11 | 第一表面 | 51 | 光机本体 |
111 | 第二散热器 | 511 | 光源 |
113 | 散热风道 | 513 | 光调制部 |
13 | 第二表面 | 515 | 第一导热垫 |
131 | 支撑柱 | 53 | 第一散热器 |
133 | 导热凸台 | 70 | 散热风机 |
135 | 第二导热垫 | 90 | 音箱设备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现有的投影装置中,通常需要针对投影装置内的光机和控制单元等发热零部件分别设置独立的散热系统,以满足投影装置的整体散热需求,保障投影装置的正常运作。可是,分别针对每个发热零部件设置独立的散热系统会使得投影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繁杂,不便于投影装置的轻便化设计,增大了投影装置的装配难度,降低了投影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100。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投影装置100包括导热支架10、集成电路板30以及光机组件50,集成电路板30安装于导热支架10,所述集成电路板30与导热支架10导热连接;光机组件50安装于导热支架10所述光机组件50与导热支架10导热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投影装置100中可以利用导热支架10对投影装置100内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安装固定,以保障投影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稳定,避免投影装置100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生摇晃而导致内部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断开,保障投影装置100的稳定运作。其中,导热支架10可以采用具有较好导热效果的材质制作形成,比如铜合金、铝合金或者导热树脂材料等等,此时,通过将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安装固定在导热支架10的同时,可以使导热支架10靠近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的发热部位设置;或者使导热支架10的部分抵接在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的发热部位,使得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上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导热支架10上,进而有利于利用导热支架10在固定投影装置100的各个零部件时,使导热支架10还可以起到集中各个零部件所产生热量的效果。通过利用导热支架10的导热特性将集成电路板30、光机组件50等零部件的热量集中传导在导热支架10上,可以将投影装置100内的散热设备针对导热支架10设置,使得在导热支架10的作用下更便捷地实现投影装置100的整体散热,简化投影装置100内的散热系统,便于投影装置100的轻便化设计。其中,散热设备可以为风冷散热设备或者液冷散热设备,可以使散热设备与导热支架10之间通过流体介质发生热交换实现对导热支架10的散热。而由于导热支架10的面积较大,利用导热支架10集中各个零部件上的热量可以更好地增大散热的面积,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投影装置100内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保障投影装置100可以更好地在较低热量的环境下运作,提高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中,导热支架10不仅可以对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进行固定安装,还可以将投影装置100内的其他零部件集成装配到导热支架10上,例如音箱设备90等等,同时在导热支架10固定其他零部件时,也可以将导热支架10靠近或者直接抵接其他零部件的发热部件设置,以使导热支架10可以更好地集中投影装置100内各个零部件所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投影装置100的一体导热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导热支架10连接固定集成电路板30和光机组件50,可以利用导热支架10自身具备的导热特性使集成电路板30和光机组件50产生的热量传导在导热支架10上,进而通过对导热支架10上的热量进行散热实现对集成电路板30和光机组件50的协同散热,使得可以在投影装置100的各个零部件连接固定在导热支架10的同时,利用导热支架10的导热特性使各零部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支架10上实现投影装置100的一体散热效果,有效简化了投影装置100内的散热系统,便于投影装置100的轻便化设计和生产装配。而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支架10上再对导热支架10进行散热,可以在导热支架10的作用下有效增大投影装置100的整体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整体散热效果,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0还包括散热风机70,散热风机70安装于导热支架10,散热风机70用以驱动气流流经导热支架10和光机组件5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热支架10上安装设置散热风机70,利用散热风机70带动气流扰动可以使气流在投影装置100内外流动,使气流可以流经导热支架10,进而在气流的流动作用下可以带走导热支架10上的热量,实现对导热支架10进行散热的效果。此时,通过增大散热风机70的进出风面积以及散热风机的功率,可以使散热气流在投影装置100内流动的区域更大,使得部分气流在流经导热支架10的同时可以流经安装在导热支架10上的光机组件50,使得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同时带走导热支架10和光机组件50上的热量,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光机组件50包括光机本体51和第一散热器53,光机本体51安装于导热支架10,光机本体51包括光源511和光调制部513;第一散热器53设于光机本体51和散热风机70之间,并与所述光源部511和/或所述光调制部513导热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光机组件50可以包括有光机本体51和第一散热器53,该光机本体51可以包括有光源511和光调制部513,该光源511可以朝向投影装置100的投影镜头发射光线,该光调制部513上可以设有DMD(数字微反射镜)等的光调制元件,光调制元件能够将光源511发射的光线调制成投影图像,镜头将投影图像投射至待投影平面,光源511与光调制部513在工作时由于高功率运作容易产生大量的热。此时,通过在光机本体51上和散热风机70之间设置第一散热器53,可以将第一散热器53单独贴近光源511的发热位置或者光调制部513的发热位置设置;或者使第一散热器53同时贴近光源511的发热位置和光调制部513的发热位置设置,并利用导热材料填充第一散热器53与光源511和/或光调制器513之间的间隙;或者利用金属导热结构连接第一散热器53与光源511和/或光调制器513,使得光源511和/或光调制器513上的热量可以传导至第一散热器53上,保障光机本体51的整体散热。通过调节散热风机70的功率和进出风面积,可以使散热风机70驱动的散热气流更好地覆盖第一散热器53流动,使得散热气流在投影装置100内流动时可以更好地带走导热支架10和第一散热器53上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光机组件50的散热效果,保障投影装置100的正常运作,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光机组件50与导热支架10的表面间隔形成散热风道113,散热风机70用以驱动气流在散热风道113内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支架10的表面上可以设置凸起柱体或者凸台支撑固定光机组件50,使得光机组件50可以与导热支架10的表面支架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空隙,进而在装配时可以使光机组件50与导热支架10的表面之间间隔形成散热风道113,此时,可以使散热风机70所驱动的散热气流在流动过程中进入散热风道113,并使气流在散热风道113内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导热支架10和光机组件50,以使气流带走导热支架10上的热量和光机组件50释放的热量,保障投影装置100的稳定散热。其中,通过将光机组件50与导热支架10之间间隔设置,还有利于减少导热支架10上集中的热量传导至光机组件50上影响光机组件50的正常运作,进一步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支架10设有第二散热器111,第二散热器111设于散热风道113内,并与光机组件50导热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热支架10上设置第二散热器111,可以使第二散热器111设置在散热风道113内,利用第二散热器111将其他零部件传递至导热支架10上热量更好地释放扩散到散热风道113中,使得在散热风道113内流动的气流可以更好地带走导热支架10上的热量,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整体散热效率。其中,可以将第二散热器111在散热风道113内与光机组件50上发热量较大的区域直接抵接;或者可以利用导热材料连接第二散热器111和光机组件50上发热量较大的区域,使得发热量较大的光机组件50能更便捷地将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器111上进行散热,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导热支架10对光机组件50的导热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次,导热支架10连接固定光机组件50的杆状结构或者柱状结构可以采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质制作形成,使光机组件50可以从多个位置向导热支架10传导热量,使得光机组件50整体的热量可以更充分地传导至导热支架10上进行集中散热,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投影装置100对光机组件50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光机组件50朝向导热支架10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热垫515,第一导热垫515设于光机组件50与第二散热器111之间,并抵接光机组件50与第二散热器1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垫515可以采用导热陶瓷、导热硅胶等具有较好导热效果的材质制作形成,使得在第一导热垫515抵接光机组件50和第二散热器111的作用下可以更快捷地将光机组件5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器111上,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光机组件50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结构可靠性。其次,通过利用第一导热垫515抵接光机组件50和第二散热器111,还可以利用第二散热器111和第一导热垫515对光机组件50进行更好的支撑固定,提高导热支架10对光机组件50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支架10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3,光机组件50安装于第一表面11,集成电路板30安装于第二表面13。
在本实施例中,光机组件50可以通过螺栓或者卡扣等装配件安装固定在第一表面11上,并使集成电路板30通过螺栓或者卡扣等装配件安装固定在第二表面13上,使得通过将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分别安装连接在导热支架10的相背对两个表面上,可以更好地利用导热支架10的多个表面对投影装置100的多个零部件进行安装固定,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导热支架10的整体安装面积,更好地实现投影装置100的轻便化设计。而通过将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分别安装在导热支架10的相背对两个表面上,有利于使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分别从两个方向向导热支架10传递热量,使得光机组件50和集成电路板30上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递到导热支架10上,使导热支架10利用散热风机70的作用更好地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散热效率和实用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3设有支撑柱131,集成电路板30连接于支撑柱131。第二表面13上还设有导热凸台133,导热凸台133抵接于集成电路板3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集成电路板30上通常集成有较多的电路元件,使得集成电路板30的表面凹凸不平,此时,通过在导热支架10的第二表面13上设置支撑柱131,可以通过利用支撑柱131连接在集成电路板30距离第二表面13上较远的位置,使集成在集成电路板30上的元器件可以更好地靠近或者抵接在第二表面13上;而通过在第二表面13上设置导热凸台133,可以使导热凸台133对应集成电路板30上各个元器件的位置设置,在集成电路板30安装到导热支架10时,可以利用导热凸台133直接抵接集成电路板30上的各个元器件,保障集成电路板30上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递到导热支架10上进行散热,实现投影装置100的一体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集成电路板30上设有处理单元,第二表面13上设有第二导热垫135,第二导热垫135抵接处理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对投影装置100内的元器件进行协调控制的处理单元,保障投影装置100的正常运作。处理单元在运作时大多产生较大的热量,此时通过在第二表面13上设置第二导热垫135,第二导热垫135可以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胶等导热材料,通过使处理单元抵接在第二导热垫135上,可以更好地利用第二导热垫135将处理单元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支架10上,进一步提高导热支架10对集成电路板30的导热效率和导热效果,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0还设有音箱设备90,音箱设备90安装于第二表面13,集成电路板30设于导热支架10与音箱设备9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0可以设置有音箱设备90实现投影装置100的音频输出,使得投影装置100可以具有更好的视听效果,此时,可以将音箱设备90安装在导热支架10上,使导热支架10可以更好地集中安装固定投影装置100上的多个元器件,有利于更好地减少投影装置100内的安装构件,进一步提高投影装置100的装配便利性。其中,音箱设备90可以安装在导热支架10的第二表面13上,并使集成电路板30设置在音箱设备90与导热支架10之间,有利于使投影装置100内的元器件安装更加紧凑,便于投影装置100的小型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0还设有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导热支架10连接于容置腔的墙内壁,集成电路板30和光机组件50设于容置腔,壳体设有连通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支架10可以在安装固定投影装置100的多个部件后,通过将导热支架10利用螺栓或者卡槽卡栓等结构连接固定在壳体的容置腔中,使得在导热支架10和壳体的支撑固定作用下可以更好地维持投影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稳定,避免投影装置100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生零件脱落甚至部件连接断开等清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投影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壳体上可以设置有对应光机组件50出光端的避让口,以保障光机组件50所形成的画面可以投射待投影表面上实现投影装置100的投影成像功能。同时,在壳体上还可以形成有连通到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利用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供气流在容置腔内外流动,可以更好地使投影装置100外温度较低的气流经进风口进入容置腔,并带走导热支架10和光机组件50释放在容置腔内的热量,然后使温度较高的散热气流经出风口释放到投影装置100外,保障投影装置100可以持续利用环境中较低温度的气流对投影装置100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投影装置100的整体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投影装置100的结构可靠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支架;
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集成电路板与导热支架导热连接;以及
光机组件,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光机组件与导热支架导热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散热风机用以驱动气流流经所述导热支架和所述光机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组件包括:
光机本体,所述光机本体安装于所述导热支架,所述光机本体包括光源部和光调制部;和
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设于所述光机本体和所述散热风机之间,并与所述光源部和/或所述光调制部导热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组件与所述导热支架的表面间隔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机用以驱动气流在所述散热风道内流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支架设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设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与所述光机组件导热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组件朝向导热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设于所述光机组件与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并抵接所述光机组件与所述第二散热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支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光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集成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支撑柱,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柱;
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有导热凸台,所述导热凸台抵接于所述集成电路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二导热垫抵接所述处理单元。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还设有音箱设备,所述音箱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集成电路板设于所述导热支架与所述音箱设备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04391.8U CN220872866U (zh) | 2023-09-14 | 2023-09-14 | 投影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04391.8U CN220872866U (zh) | 2023-09-14 | 2023-09-14 | 投影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72866U true CN220872866U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81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04391.8U Active CN220872866U (zh) | 2023-09-14 | 2023-09-14 | 投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72866U (zh) |
-
2023
- 2023-09-14 CN CN202322504391.8U patent/CN2208728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61917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 | |
JP5310625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 | |
CN114019754A (zh) | 一种投影设备 | |
JP2017188256A (ja) | Led照明装置 | |
CN213040403U (zh) | 一种摄影灯 | |
CN211502460U (zh) | 一种灯具 | |
CN220872866U (zh) | 投影装置 | |
CN117784505A (zh) | 一种投影设备 | |
JP2013093697A (ja) | 撮像装置 | |
CN219494027U (zh) | 一种散热器及灯具 | |
JPH11355623A (ja) | ビデオカメラの放熱装置 | |
CN215769316U (zh) | 一种散热机构及投影仪 | |
JP4717603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一体型電子装置 | |
CN215954053U (zh) | 一种投影仪散热机构及投影仪 | |
CN212259664U (zh) | 散热装置、散热组件及移动平台 | |
WO2022077240A1 (zh) | 散热结构、相机及无人飞行器 | |
JP2006236984A (ja) | 光源冷却装置 | |
TWI623803B (zh) | 投影裝置 | |
CN113917771B (zh) | 一种投影机 | |
CN221765918U (zh) | 投影机 | |
JP2021081620A (ja) | 電子機器 | |
CN112789958A (zh) | 散热装置、散热组件及移动平台 | |
CN219592522U (zh) | 一种相机散热装置 | |
CN219758647U (zh) | 投影光机 | |
CN219320636U (zh) | 散热组件、系统及投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