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9979U -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9979U
CN220869979U CN202322451740.4U CN202322451740U CN220869979U CN 220869979 U CN220869979 U CN 220869979U CN 202322451740 U CN202322451740 U CN 202322451740U CN 220869979 U CN220869979 U CN 220869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stage
wheel
side plate
plane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517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涛
韩军
于河波
孙利锋
陶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517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9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9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9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其中减速结构包括一级减速和二级减速,所述一级减速包括一级行星架、一级行星轮、一级齿圈和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转动设置在一级行星架上,一级齿圈绕设在一级行星架的外周,一级太阳轮位于一级行星架内部,一级行星轮啮合于一级太阳轮和一级齿圈之间;二级减速包括二级行星架、二级行星轮、二级齿圈和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转动设置在二级行星架上,二级齿圈绕设在二级行星架的外周,二级太阳轮位于二级行星架内部,二级行星轮啮合于二级太阳轮和二级齿圈之间;一级行星架插入于二级行星架内部,并且一级行星架与二级太阳轮连接,结构简单,且提升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边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边驱动属于纯电动汽车的一种驱动方式,其具有动力传递路线短、布置灵活、使车辆的底板低等优点。现有的轮边驱动电动汽车结构中,电机经过减速器与半轴相连最为常见,动力传递顺序为:电机经过减速器减速,把动力传递给后桥的半轴来驱动车辆行驶。
其中减速器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驱动力,以满足或修正整个传动系统的力匹配。例如公开号CN110671472A公开的轮边减速器,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一级减速和二级减速,一级减速包括一级行星轮,二级减速包括二级行星轮,并且一级行星轮和二级行星轮集成在一起,在组装时,需要逐一将一级行星轮和二级行星轮装配至箱体内部,这样加大了装配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使提供了一种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减速结构的一级减速和二级减速为分体式结构,降低装配难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结构,包括:
一级减速,所述一级减速包括一级行星架、一级行星轮、一级齿圈和一级太阳轮,所述一级行星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一级行星架上,所述一级齿圈绕设在所述一级行星架的外周,所述一级太阳轮位于所述一级行星架内部,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和所述一级齿圈之间;
二级减速,所述二级减速包括二级行星架、二级行星轮、二级齿圈和二级太阳轮,所述二级行星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二级行星架上,所述二级齿圈绕设在所述二级行星架的外周,所述二级太阳轮位于所述二级行星架内部,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于所述二级太阳轮和所述二级齿圈之间;
所述一级行星架插入于所述二级行星架内部,并且所述一级行星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一级行星架包括一级左侧板、一级右侧板和一级右管,所述一级行星轮转动设置于所述一级左侧板和所述一级右侧板之间,所述一级右侧板的内圈与所述一级右管连接;
所述二级行星架包括二级右架体,所述二级右架体包括二级左侧板和二级右侧板,所述二级行星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二级左侧板和二级右侧板之间;
所述一级右管通过所述二级左侧板的内圈,并连接所述二级太阳轮,所述二级太阳轮位于所述二级左侧板和二级右侧板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二级太阳轮通过花键套接于所述一级右管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二级行星架还包括二级左架体,所述二级左架体的左侧为二级减速的传动输出,所述二级左架体右侧与所述二级右架体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二级右架体还包括二级左管,所述二级左管连接于所述二级左侧板和所述二级左架体之间,所述一级减速位于所述二级左管内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一级齿圈固定在所述二级左管内壁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二级行星轮包括二级第一轮和二级第二轮,所述二级第一轮和所述二级第二轮沿轴向并一体连接,所述二级第一轮和所述二级太阳轮啮合,所述二级第二轮和所述二级齿圈啮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减速结构,所述轮边驱动装置还包括轴向磁通电机和支撑臂,所述减速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撑臂和所述轴向磁通电机之间,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和所述一级太阳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二级减速位于所述一级减速和所述轴向磁通电机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减速结构内嵌于所述支撑臂内部,所述二级齿圈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一级减速和所述二级减速为分体式结构,在装配形成所述减速结构,其中直接将所述一级行星架插入于所述二级行星架内部,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连接即可,结构简单,且提升装配效率。
所述减速结构内嵌于所述支撑臂内部,省略了减速器壳体,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缩短整体轴向尺寸。
所述电机、所述一级减速和所述二级减速依次传动连接,并且所述二级减速位于所述一级减速和所述电机之间,布置新颖,充分利用机构空间,提高强度以及优化整车空间布置。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速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级减速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级减速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级减速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级减速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二级左架体的立体图。
图中:100支撑臂、100a输入面、100b输出面、100c装配通孔、200轴向磁通电机、300一级减速、310一级行星架、311一级左侧板、312一级右侧板、313一级外侧板、313a一级缺口、314一级连接轴、314a一级油通道、314b一级孔洞、315一级右管、315a花键槽、316一级轴承、317一级左管、320一级行星轮、330一级齿圈、340一级太阳轮、400二级减速、410二级行星架、411二级右架体、411a二级左侧板、411b二级右侧板、411c二级外侧板、411c1二级缺口、411d二级连接轴、411d1二级油通道、411d2二级孔洞、411e二级右管、411f二级左管、411f1卡槽、411f2二级台阶、411g二级轴承、412二级左架体、412a二级左输出管、412b二级左法兰盘、412c第二盘卡环、420二级行星轮、421二级第一轮、422二级第二轮、430二级齿圈、440二级太阳轮、500减速轴、710第一轴承、720第二轴承、730第三轴承、740第四轴承、750第五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减速结构,包括:
一级减速300,所述一级减速300包括一级行星架310、一级行星轮320、一级齿圈330和一级太阳轮340,所述一级行星轮320转动设置在所述一级行星架310上,所述一级齿圈330绕设在所述一级行星架310的外周,所述一级太阳轮340位于所述一级行星架310内部,所述一级行星轮320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340和所述一级齿圈330之间;
二级减速400,所述二级减速400包括二级行星架410、二级行星轮420、二级齿圈430和二级太阳轮440,所述二级行星轮420转动设置在所述二级行星架410上,所述二级齿圈430绕设在所述二级行星架410的外周,所述二级太阳轮440位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内部,所述二级行星轮420啮合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和所述二级齿圈430之间;
所述一级行星架310插入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内部,并且所述一级行星架310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连接。
所述一级减速300和所述二级减速400为分体式结构,在装配形成所述减速结构,其中直接将所述一级行星架310插入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内部,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连接即可,结构简单,且提升装配效率。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一级行星架310包括一级左侧板311、一级右侧板312和一级右管315,所述一级行星轮320转动设置于所述一级左侧板311和所述一级右侧板312之间,所述一级右侧板312的内圈与所述一级右管315连接;
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包括二级右架体411,所述二级右架体411包括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所述二级行星轮420转动设置在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之间;
所述一级右管315通过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的内圈,并连接所述二级太阳轮440,所述二级太阳轮440位于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一级行星架310包括一级左侧板311、一级右侧板312、一级外侧板313和一级连接轴314,所述一级外侧板313分别连接于所述一级左侧板311和一级右侧板312的外圈,所述一级连接轴314连接于所述一级左侧板311和一级右侧板312之间,所述一级连接轴314的数量可为三个,并呈圆周间隔排列,每个所述一级连接轴314分别套设一个所述一级行星轮320,所述一级行星轮320保持在所述一级左侧板311和一级右侧板312之间,并且所述一级外侧板313上开设有一级缺口313a,以供所述一级行星轮320露出来与所述一级齿圈330啮合。并且所述一级连接轴314和所述一级行星轮320之间可设置一级轴承316。
参考图3,所述一级连接轴314可插接在所述一级左侧板311和一级右侧板312上,并且所述一级连接轴314的右端面可暴露在所述一级右侧板312上,可在所述一级连接轴314的右端面开设一级油通道314a,并且所述一级油通道314a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级孔洞314b,所述润滑油可从所述一级连接轴314的右端面进入所述一级油通道314a内,然后通过所述一级孔洞314b,来对所述一级连接轴314和所述一级行星轮320之间的一级轴承316进行润滑,提升润滑性,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所述一级行星架310还包括一级右管315,所述一级右管315连接于所述一级右侧板312的内圈,所述一级右管315作为一级减速300的输出端。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一级行星架310还包括一级左管317,所述一级左管317连接于所述一级左侧板311的内圈,所述减速轴500穿设所述一级右管315和所述一级左管317,所述减速轴500和所述一级左管317之间可设置第一轴承710,所述第一轴承710可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以使所述一级行星架310相对所述减速轴500转动。
参考图1和图2,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可一体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一级行星架310的一级右管315。以可拆卸为例,所述二级太阳轮440通过花键套接于所述一级右管315上,其中所述一级右管315的外壁上可开设花键槽315a,所述二级太阳轮440从右至左,利用花键槽315a插接在所述一级右管315,最后通过螺栓固定。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包括:
二级右架体411,所述二级右架体411上转动设置所述二级行星轮420;
二级左架体412,所述二级左架体412的左侧在所述支撑臂100的输出面100b进行传动输出,所述二级左架体412的右侧与所述二级右架体411连接,并且所述一级齿圈330被轴向限位于所述二级右架体411和所述二级左架体412之间。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二级右架体411包括二级左侧板411a、二级右侧板411b、二级外侧板411c和二级连接轴411d,所述二级外侧板411c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的外圈,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连接于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之间,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的数量也可为三个,并呈圆周间隔排列,每个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分别套设一个所述二级行星轮420,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和所述二级行星轮420之间设置二级轴承411g,所述二级行星轮420保持在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之间,所述二级外侧板411c上开设有二级缺口411c1,以供所述二级行星轮420露出来与所述二级齿圈430啮合。
参考图5,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插接在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上,并且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的右端面暴露在所述二级右侧板411b上,此时可在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的右端面上开设二级油通道411d1,并且所述二级油通道411d1的内壁上开设有二级孔洞411d2,润滑油可从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的右端面进入所述二级油通道411d1内,然后通过所述二级孔洞411d2,来对所述二级连接轴411d和所述二级行星轮420之间的二级轴承411g进行润滑。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二级右架体411还包括二级右管411e,所述二级右管411e与所述二级右侧板411b的内圈连接,并且所述二级右管411e插接于所述电机200的壳体内,所述二级右管411e和所述电机200的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720。同时所述二级右管411e套设在所述减速轴500外部,并且两者之间可设置第三轴承730,提升结构可靠性,同时保证转动的平稳性。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二级右架体411还包括二级左管411f,所述二级左管411f与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的外圈连接,所述一级减速300可容置在所述二级左管411f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其中所述一级行星架310的一级右管315通过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内圈,并深入所述二级外侧板411c内部,并在所述一级右管315上套接二级太阳轮440,来与所述二级行星轮420啮合。同时所述一级右管315和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之间设置第四轴承740。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二级行星轮420为双轮齿轮,包括二级第一轮421和二级第二轮422,所述二级第一轮421和所述二级第二轮422沿轴向并一体连接,所述二级第一轮421和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啮合,所述二级第二轮422和所述二级齿圈430啮合。
所述二级第一轮421和二级第二轮422从左至右布置,所述二级第一轮421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二级第二轮422的周向尺寸,所述二级第一轮421和二级第二轮422可采用斜齿结构。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二级左架体412包括二级左输出管412a和二级左法兰盘412b,所述二级左输出管412a与所述二级左法兰盘412b的内圈连接,所述二级左法兰盘412b与所述二级左管411f左侧连接,并可通过螺栓等固定。所述二级左输出管412a可从所述支撑臂100的输出面100b伸出,作为传动输出,即所述二级左输出管412a可连接半轴。参考图2,所述二级左输出管412a和所述支撑臂100之间可设置第五轴承750,所述第五轴承750可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二级左管411f的内壁上设置有二级台阶411f2,所述二级左管411f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卡槽411f1,所述卡槽411f1从所述二级台阶411f2延伸至所述二级左管411f的左端面。所述二级左法兰盘412b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二盘卡环412c,其中所述二级左法兰盘412b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盘卡环412c的外径尺寸,所述一级齿圈330的外圈设置有齿圈卡环,所述齿圈卡环与所述卡槽411f1相适配,以使所述一级齿圈330从所述二级左管411f的左端面插入,并布置在所述二级左管411f内部,然后将所述第二盘卡环412c插入所述卡槽411f1内,直至所述第二盘卡环412c抵接在所述二级左管411f的左端面,以使所述一级齿圈330轴向限位在第二盘卡环412c和所述二级台阶411f2之间。可见所述二级行星架410为分体结构,以便于整体装配。
如图1所示,所述一级太阳轮340可一体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减速轴500上,所述一级行星架310转动设置于所述减速轴500外壁上,以使所述减速轴500带动所述一级太阳轮340转动,所述一级行星轮320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340和所述一级齿圈330之间,而由于所述一级太阳轮340和所述一级齿圈330均为转动,并且所述一级行星轮320转动设置在所述一级行星架310上,因此带动所述一级行星架310转动,以使所述一级行星架310通过右侧的输出端进行传动输出。
所述一级行星架310带动所述二级太阳轮440转动,所述二级行星轮420啮合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和所述二级齿圈430之间,其中所述二级齿圈430为固定,因此所述二级行星轮420在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和所述二级齿圈430的作用发生转动,以使二级行星架410的左端进行传动输出。
综上所述,所述一级减速300和所述二级减速400为分体式结构,在装配形成所述减速结构,其中直接将所述一级行星架310插入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内部,并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连接即可,结构简单,且提升装配效率。
第二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轮边驱动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减速结构,所述轮边驱动装置还包括轴向磁通电机200和支撑臂100,所述减速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撑臂100和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之间,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和所述一级太阳轮340传动连接。
所述轴向磁通电机具有轴向尺寸小、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因此采用所述轴向磁通电机,进一步减小整体的轴向尺寸。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带动所述减速轴500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减速结构内嵌于所述支撑臂100内部,所述二级齿圈430固定在所述支撑臂100的内壁,进一步缩小轴向尺寸,充分利用机构空间,提高强度以及优化整车空间布置。
所述支撑臂100具有相对的输入面100a和输出面100b,以及贯穿所述输入面100a和所述输出面100b的装配通孔100c,并且所述二级减速400位于所述一级减速300和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之间,所述电机200与所述支撑臂100的输入面100a连接,以使所述二级减速400在所述支撑臂100的输出面100b进行传动输出。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臂100包括臂主体,所述臂主体大致呈柱状结构,所述臂主体110的轴向两侧分别为输入面100a和输出面100b,所述装配通孔100c贯穿所述输入面100a和所述输出面100b。所述臂主体110可设计为臂主体110的横截面尺寸从所述输入面100a至输出面100b方向逐渐减小,不会影响所述气囊的布置,同时提供足够的装配通孔100c空间,来容置所述一级减速300和所述二级减速400。其中所述装配通孔100c的形状与所述臂主体110的形状相适配,即所述装配通孔100c的横截面尺寸从所述输入面100a至输出面100b方向逐渐减小。可见所述装配通孔100c的右侧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装配通孔100c左侧的横截面尺寸,而其中所述二级减速400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一级减速300,因此将所述二级减速400布置在所述一级减速300和所述电机200之间,充分利用结构空间,优化了整车空间布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减速(300),所述一级减速(300)包括一级行星架(310)、一级行星轮(320)、一级齿圈(330)和一级太阳轮(340),所述一级行星轮(320)转动设置在所述一级行星架(310)上,所述一级齿圈(330)绕设在所述一级行星架(310)的外周,所述一级太阳轮(340)位于所述一级行星架(310)内部,所述一级行星轮(320)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340)和所述一级齿圈(330)之间;
二级减速(400),所述二级减速(400)包括二级行星架(410)、二级行星轮(420)、二级齿圈(430)和二级太阳轮(440),所述二级行星轮(420)转动设置在所述二级行星架(410)上,所述二级齿圈(430)绕设在所述二级行星架(410)的外周,所述二级太阳轮(440)位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内部,所述二级行星轮(420)啮合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和所述二级齿圈(430)之间;
所述一级行星架(310)插入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内部,并且所述一级行星架(310)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行星架(310)包括一级左侧板(311)、一级右侧板(312)和一级右管(315),所述一级行星轮(320)转动设置于所述一级左侧板(311)和所述一级右侧板(312)之间,所述一级右侧板(312)的内圈与所述一级右管(315)连接;
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包括二级右架体(411),所述二级右架体(411)包括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所述二级行星轮(420)转动设置在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之间;
所述一级右管(315)通过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的内圈,并连接所述二级太阳轮(440),所述二级太阳轮(440)位于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二级右侧板(411b)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太阳轮(440)通过花键套接于所述一级右管(315)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行星架(410)包括二级左架体(412),所述二级左架体(412)的左侧为二级减速的传动输出,所述二级左架体(412)右侧与所述二级右架体(4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右架体(411)还包括二级左管(411f),所述二级左管(411f)连接于所述二级左侧板(411a)和所述二级左架体(412)之间,所述一级减速(300)位于所述二级左管(411f)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齿圈(330)固定在所述二级左管(411f)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行星轮(420)包括二级第一轮(421)和二级第二轮(422),所述二级第一轮(421)和所述二级第二轮(422)沿轴向并一体连接,所述二级第一轮(421)和所述二级太阳轮(440)啮合,所述二级第二轮(422)和所述二级齿圈(430)啮合。
8.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结构,所述轮边驱动装置还包括轴向磁通电机(200)和支撑臂(100),所述减速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撑臂(100)和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之间,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和所述一级太阳轮(340)传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速(400)位于所述一级减速(300)和所述轴向磁通电机(20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结构内嵌于所述支撑臂(100)内部,所述二级齿圈(430)固定在所述支撑臂(100)的内壁。
CN202322451740.4U 2023-09-08 2023-09-08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Active CN220869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1740.4U CN220869979U (zh) 2023-09-08 2023-09-08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51740.4U CN220869979U (zh) 2023-09-08 2023-09-08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9979U true CN220869979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51740.4U Active CN220869979U (zh) 2023-09-08 2023-09-08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9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22386A (ja) 電動式車輪駆動装置
JP2011102639A (ja) 電動機用減速機
US11376952B1 (en) In-wheel dri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9578524A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用单级斜齿行星减速器
CN220869979U (zh) 减速结构及轮边驱动装置
CN217301458U (zh) 一种双级行走减速机
CN207466352U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轮边驱动机构
CN113580848A (zh) 一种桥箱一体式驱动桥
CN220870016U (zh) 一种减速结构
CN211693389U (zh) 一种agv小车专用行星减速机
CN220865125U (zh) 一种支撑臂及轮边驱动总成
CN219712210U (zh)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减速机
CN215970951U (zh) 一种桥箱一体式驱动桥
WO2020181519A1 (zh) 轮内驱动系统及机动车
CN219154220U (zh) 同轴电驱系统
CN217301455U (zh) 一种重载agv小车用减速机
CN220220391U (zh) 电动叉车轮边驱动装置
CN109910605A (zh) 动力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20242987U (zh) 一种轮边驱动总成
CN211942962U (zh) 一种同轴两级行星排减速电驱桥
CN117656702B (zh) 一种商用车用电驱动桥
CN111439109A (zh) 一种车辆及其驱动系统和车辆驱动轮
CN218777404U (zh) 三挡电驱动桥系统
CN220273454U (zh) 电动车轮毂减速电机的减速装置
CN220904666U (zh) 一种同轴电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