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5271U - 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65271U CN220865271U CN202322632221.8U CN202322632221U CN220865271U CN 220865271 U CN220865271 U CN 220865271U CN 202322632221 U CN202322632221 U CN 202322632221U CN 220865271 U CN220865271 U CN 220865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lamping
- adjusting
- base body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调节件和操作件,底座本体的第一底面具有与车辆座椅接触的第一支撑区域;调节件中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本体且与第一支撑区域间隔设置,第二端用于与车辆座椅相接触,调节件与第三端相邻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档位;操作件的卡合部设于底座本体,卡合部用于卡接或脱离档位。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调节件与操作件,使得在垂直于第一底面的方向,调节件可以调节第二端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即调节件可以调节底座本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操作件可以控制调节件的锁定及解锁,使得底座本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调节,由此方便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座椅是一种专门为不同年龄段或体型的小孩设计的安全装置,安装在汽车内的车辆座椅上,能有效提高小孩的乘车安全。安全座椅的底座固定不动,用户无法根据具体的需要来调节底座倾斜度,难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能够便于调节安全座椅中底座结构的倾斜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调节件和操作件,底座本体具有第一底面,第一底面具有用于与车辆座椅相接触的第一支撑区域;调节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端两两的连线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本体且与第一支撑区域间隔设置,第二端用于与车辆座椅相接触,调节件与第三端相邻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档位;及,操作件包括卡合部,卡合部设于底座本体,卡合部用于卡接或脱离档位;
其中,卡合部卡接于档位,以固定调节件相对底座本体的位置;卡合部脱离档位,调节件能够绕第一端转动,以在垂直于第一底面的方向,调节第二端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进而实现卡合部由其中一个档位切换至另一个档位时,底座本体能够绕第一支撑区域转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绕平行于第一底面的第一方向转动设于底座本体,多个档位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当调节件转动时,调节件与卡合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此使得卡合部可以与不同的档位卡接,进而将调节件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档位包括中间档位、分设于中间档位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边缘档位和第二边缘档位;中间档位和第一边缘档位为卡位槽,第二边缘档位设有卡位面,在垂直于第一底面的方向,第二端至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卡合部于远离中间档位的一侧与卡位面抵接。设置卡位槽和卡位面来实现锁定调节件的目的,从而减少卡位槽的数量,使得调节件可以被锁定的同时,还可以减小调节件与第三端相邻的壁面所需的尺寸,也即减小调节件的整体尺寸。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缘档位处设有卡位开口,卡位开口的其中部分壁面形成卡位面,且卡位开口自卡位面向远离中间档位的方向延伸至调节件的边缘;和/或,底座本体具有凸起部,调节件具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第二端以及第三端之间;在垂直于第一底面的方向,第二端至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限位件于靠近第二端的一侧与凸起部相接触。凸起部可以阻止调节件绕第一端向远离承载面的方向转动,由此使得调节件的位置更稳定。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包括卡合凸起,卡合凸起具有第一卡接面,第一卡接面垂直于第二方向,卡合凸起卡接于档位时,第一卡接面于靠近第二端的一侧与档位的壁面抵接,第一卡接面与档位的壁面之间可以形成直角卡合,在实现卡合部卡接于档位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卡合部与档位的卡接稳定性,减少卡合部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座本体具有第一枢接部;卡合部包括卡合主体、设于卡合主体的卡合凸起,卡合凸起用于卡接或脱离档位;操作件还包括第二枢接部,第二枢接部与卡合主体连接并沿平行于第一底面的方向延伸,且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枢接部,以使卡合主体绕第二枢接部的延伸方向转动,进而使卡合凸起卡接或脱离档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呈中空结构,操作件还包括设于第二枢接部内部的第一加强肋,以提高中空结构的强度;和/或,第二枢接部具有与第一枢接部接触的枢接面,枢接面为绕第二枢接部的延伸方向的C型面,以提高第二枢接部的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包括两个卡合部、与两个卡合部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枢接部,操作件还包括操作部、第二加强肋和第三加强肋,操作部设于第二枢接部背离卡合部的一侧;其中,第二加强肋连接于操作部和第二枢接部,以加强操作部与第二枢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或,第三加强肋连接于第二枢接部和卡合主体,以加强第二枢接部与卡合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底座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操作部连接,在操作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第一弹性件收缩,以使操作件能够转动,进而使卡合部脱离档位;在解除外部作用力时,第一弹性件伸展并抵接操作部,进而使卡合部卡接于档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和第二弹性件,第一调节部的其中一端形成第一端且转动连接于底座本体;第二调节部呈夹角连接于第一调节部远离第一端的一端,第二调节部与第一调节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端,第二调节部远离第二端的一端形成第三端,档位设于第二调节部;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底座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调节部连接,在卡合部卡接于档位时,调节件与底座本体锁定,在卡合部脱离档位时,第二弹性件伸展并推动调节件绕第一端转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结构,座椅本体安装于底座本体背离第一底面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调节件与操作件,使得在垂直于第一底面的方向,调节件可以调节第二端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也即调节件可以调节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且操作件可以控制调节件的锁定以及解锁,使得底座结构中底座本体的倾斜角度可以调节,由此便于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底座本体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底座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结构;
10、底座本体;11、第一底面;111、第一支撑区域;12、承载面;13、凸起部;14、第一枢接部;
20、调节件;21、第一端;22、第二端;23、第三端;24、档位;241、第一边缘档位;242、第二边缘档位、2421、卡位开口;2422、卡位面;243、中间档位;25、限位件;26、第一调节部;27、第二调节部;28、第一壁面;
30、操作件;31、卡合部;311、卡合凸起;3111、第一卡接面;312、卡合主体;32、第二枢接部;33、第一加强肋;34、操作部;35、第二加强肋;36、第三加强肋;
41、第一弹性件;42、第二弹性件;
51、指示标识;52、指示孔;L1、第一方向;L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来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般儿童的安全座椅是由底座和座椅本体组成,一般座椅本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座上,座椅本体包括座位、靠背和头靠组成,车辆座椅上具有儿童安全座椅固定系统(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FIX,ISOFIX),底座用于与车辆座椅上的固定系统固定连接,底座固定后,将座椅本体连接在底座上,儿童坐于座椅上,不同体型的儿童,对座椅本体的角度需求不一样,例如体型较小的儿童适合座椅本体处于较平的角度,体型较大的儿童适合座椅本体处于较直立的角度,因此可以在底座上设置角度调整结构,以通过对底座进行角度调整,进而实现对座椅本体的角度进行调整,以使不同体型的儿童都可以较为舒适、安全地乘坐于儿童安全座椅上。
针对上述情况,第一方面,请参见图1-图2,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底座结构1,包括底座本体10、调节件20和操作件30。
底座本体10具有第一底面11,第一底面11具有用于与车辆座椅相接触的第一支撑区域111,具体的,底座本体10还具有背离第一底面11的承载面12,承载面12上可以用于放置座椅本体或提篮等部件,第一支撑区域111可以支撑底座本体10和放置于承载面12上的部件。
调节件20包括第一端21、第二端22和第三端23,第一端21、第二端22与第三端23两两的连线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构(如图5所示),以加强调节件20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端21转动连接于底座本体10且与第一支撑区域111间隔设置,第二端22用于与车辆座椅相接触,如图3所示,调节件20上与第三端23相邻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档位24,当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时,调节件20的档位24相对底座本体10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优选的,调节件20具有与第三端23相邻的第一壁面28,多个档位24设于第一壁面28。
如图4-图6所示,操作件30包括卡合部31,卡合部31设于底座本体10内,当卡合部31卡接于档位24,卡合部31可以锁定调节件20,以固定调节件20相对底座本体10的位置,也即阻止调节件20继续绕第一端21转动;当卡合部31脱离档位24,则调节件20被解锁,也即调节件20可以绕第一端21转动,调节件20的第二端22与车辆座椅相接触,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能够将底座本体10远离第一支撑区域111的部分顶起,从而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使得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能够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底座本体10绕第一支撑区域111转动,调节承载面12相对车辆座椅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调节承载面12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例如,调节件20每次转动一个第一预设角度,卡合部31从卡接于其中一个档位变化到卡接于另一个档位,对应的底座本体10的承载面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改变一个第二预设角度。
底座本体10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第一支撑区域111与第二端22在底座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例如,第一支撑区域111与第二端22沿底座本体10的长度方向分设于底座本体10的相对两边缘区域。其中,第一支撑区域111与第二端22两者在底座本体10的宽度方向均具有宽度,如此,第一支撑区域111与第二端22两者与车辆座椅接触能够将底座结构1稳定地放置于车辆座椅,在调节卡合部31由其中一个档位24卡接于另一个档位24的过程中,第一支撑区域111与第二端22在底座本体10的长度方向远离或靠近,依然能够具有良好的支撑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区域111以及第二端22与车辆座椅相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弧形面,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区域111以及第二端22处的弧形面与车辆座椅相接触,便于调节件20和底座本体10顺畅地转动。
示例性的,调节件20多个档位24包括第一档位、第二档位,卡合部31卡接于第一档位,此时第一端21、第二端22与第一底面11位于同一平面内,然后卡合部31脱离第一档位,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一个第一预设角度,此时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所在平面与第一底面11之间形成夹角,随后卡合部31卡接于第二档位,锁定调节件20,此时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变大,承载面12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也变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底座本体10上设置调节件20与操作件30,使得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调节件20可以调节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也即调节件20可以调节承载面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且操作件30可以控制调节件20的锁定以及解锁,使得底座结构1中底座本体10的倾斜角度可以调节,由此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底座结构1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来选择性调节。
请参见图1和图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20绕平行于第一底面11的第一方向L1(底座本体10的宽度方向)转动设于底座本体10,也即第一端21绕第一方向L1与底座本体10转动连接,多个档位24沿垂直于第一方向L1的第二方向L2依次间隔排布,当调节件20转动时,调节件20与卡合部3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此使得卡合部31可以与不同的档位24卡接,进而将调节件20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3和图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31包括卡合凸起311,卡合凸起311具有第一卡接面3111,第一卡接面3111垂直于第二方向L2,也就是说,第一卡接面3111与第一壁面28垂直,当卡合凸起311卡接于档位24时,第一卡接面3111于靠近第二端22的一侧与第一壁面28抵接,第一卡接面3111与第一壁面28之间可以形成直角卡合,在实现卡合部31卡接于档位24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卡合部31与档位24的卡接稳定性,减少卡合部31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请参见图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档位24包括中间档位243、分设于中间档位243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边缘档位241和第二边缘档位242,其中,第一边缘档位241邻近第二端22,第二边缘档位242邻近第三端23。中间档位243和第一边缘档位241处设有卡位槽,卡合部31的卡合凸起311可以伸入卡位槽中以卡接于对应的档位24,第二边缘档位242设有卡位面2422,卡合部31的卡合凸起311可以与卡位面2422抵接。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第二端22至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卡合部31上的卡合凸起311于远离中间档位243的一侧与卡位面2422抵接,从而使得卡合部31可以阻止调节件20发生反方向转动。
可选地,当卡合凸起311卡接于卡位槽时,调节件20被锁定,卡合部31阻止调节件20继续绕第一端21转动,当卡合凸起311脱离卡位槽时,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以第二端22绕第一端21向远离承载面12的方向转动为例,也即,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逐渐增大,当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卡合部31上的卡合凸起311与卡位面2422抵接,调节件20被锁定,此时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的转动行程已到达最大值,卡合部31可以阻止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向靠近承载面12的方向转动。示例性的,卡位槽可以为L型槽,且卡合凸起311可以为对应形状的凸起,当卡合凸起311与L型槽卡接时,L型槽可以增大两者之间的卡合面积,从而增强两者的卡合强度。
请参见图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缘档位242处设有卡位开口2421,卡位开口2421的其中部分壁面形成卡位面2422,卡位开口2421自卡位面2422向远离中间档位243的方向延伸至调节件20的边缘,卡合凸起311伸至卡位开口2421内,且卡合凸起311的第一卡接面3111与卡位面2422接触,卡合凸起311的其它侧壁与卡位开口2421的侧壁接触,以限制卡合凸起311在卡位开口2421的位置,使卡合凸起311能够稳定地卡接于卡位开口2421处。
其中,卡合凸起311伸入卡位开口2421内,且卡合凸起311的第一卡接面3111与卡位面2422接触,能够实现将卡合凸起311卡接于第二边缘档位242处,第二边缘档位242处无需类似中间档位243和第一边缘档位241处设置卡位槽来卡接卡合凸起311,直接设置卡位开口2421呈半开口状,有助于缩减调节件20在多个档位24排布方向上的尺寸,进而有助于缩减整个底座结构1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7-图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座本体10具有凸起部13,调节件20具有限位件25,限位件25位于第二端22以及第三端23之间。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第二端22至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也即在卡合部31与卡位面2422抵接时,限位件25于靠近第二端22的一侧与凸起部13相接触,此时,操作件30的卡合部31可以阻止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向靠近承载面12的方向转动,底座本体10的凸起部13可以阻止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向远离承载面12的方向过度转动,由此使得调节件20的位置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3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结构,限位件25靠近所述第二端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台阶结构,在限位件25与凸起部13接触时,第一台阶结构与第二台阶结构卡合,由此使得限位件25与凸起部13的接触更稳定,减少调节件20发生偏移的情况。
请参见图4-图6和图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31包括卡合主体312、设于卡合主体312的卡合凸起311,卡合凸起311用于卡接或脱离档位24。底座本体10具有第一枢接部14,操作件30还包括第二枢接部32,第二枢接部32与卡合主体312连接并沿平行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延伸,且第二枢接部32枢接于第一枢接部14,从而使得卡合主体312绕第二枢接部32的延伸方向转动,进而使卡合凸起311卡接或脱离档位24。示例性的,第一枢接部14具有枢接孔,第二枢接部32可以为枢接柱,枢接柱伸入枢接孔中,以实现操作件30与底座本体10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32呈中空结构,例如,第二枢接部32可以为中空的柱状体,卡合主体312绕中空的柱状体转动,操作件30还包括设于第二枢接部32内部的第一加强肋33,第一加强肋33与中空结构中的侧壁连接,以提高中空结构的强度,减少中空结构受到的损坏,从而延长卡合部31的使用寿命;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32具有与第一枢接部14接触的枢接面,枢接面为绕第二枢接部32的延伸方向的C型面,以提高第二枢接部32的强度;又或者,第二枢接部32不仅呈中空结构,而且还具有与第一枢接部14接触的C型面,由此进一步提高第二枢接部32的强度。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见图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30包括两个卡合部31、与两个卡合部31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枢接部32,其中,底座本体10具有两个第一枢接部14,第一枢接部14与第二枢接部32一一对应枢接。
操作件30还包括操作部34,操作部34连接于两个卡合部31之间,且操作部34设于第二枢接部32背离卡合部31的一侧,操作部34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驱动两个第二枢接部32相对于第一枢接部14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卡合部31发生同步活动,以同步卡接或脱离档位24。其中,操作件30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备,且操作件30上的各个部分可以一体成型。
操作件30还包括第二加强肋35和第三加强肋36,第二加强肋35与操作部34以及第二枢接部32连接,以加强操作部34与第二枢接部32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三加强肋36与第二枢接部32以及卡合主体312连接,以加强第二枢接部32与卡合主体312之间的连接强度,与此同时,操作部34、第二枢接部32以及卡合主体312三者之间彼此连接,在操作件30局部受力时,操作部34、第二枢接部32以及卡合主体312这三者通过第二加强肋35和第三加强肋36彼此连接牵制,以增加操作件30的整体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的,请参见图5-图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结构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1,第一弹性件41一端与底座本体10连接,另一端与操作部34连接,在操作部34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第一弹性件41收缩,以使操作件30能够绕第二枢接部32转动,进而使卡合部31脱离档位24,由此解锁调节件20;在解除外部作用力时,第一弹性件41伸展并抵接操作部34,使得操作部34复位,进而使卡合部31卡接于档位24,由此锁定调节件20。其中,第一弹性件41可以为弹簧或弹片。
具体的,在卡合部31卡接于档位24时,第一弹性件41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以使卡合部31更紧密的卡接于档位24;在卡合部31脱离档位24时,操作部34绕第二枢接部32转动,以使第一弹性件41变为第二压缩状态,以便于卡合部31的后续复位;其中,操作部34在第二压缩状态时受到的弹性力大于操作部34在第一压缩状态时受到的弹性力,由此使得在解除外部作用力后,操作部34可以更快的从第二压缩状态变为第一压缩状态。
请参见图3和图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20包括第一调节部26和第二调节部27,第一调节部26的其中一端形成第一端21且转动连接于底座本体10,第二调节部27呈夹角连接于第一调节部26远离第一端21的一端,第二调节部27与第一调节部26的连接处形成第二端22,第二调节部27远离第二端22的一端形成第三端23,档位24设于第二调节部27。当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时,第一调节部26与第一底面11之间的夹角变化,以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调节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第二调节部27相对于卡合部31的位置变化,从而使得卡合部31与不同的档位24卡接。
具体的,调节件2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2,第二弹性件42一端与底座本体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调节部26连接,在卡合部31卡接于档位24时,调节件20与底座本体10锁定,在卡合部31脱离档位24时,第二弹性件42可自由伸展并推动调节件20绕第一端21转动,也就是说,第二弹性件42可以自动弹出调节件20,或者,第二弹性件42也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以便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整调节件20的具体档位24。其中,第二弹性件42可以为弹簧或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档位24可以设置于第二调节部27上,且调节件20的侧壁面上可以设置多个档位的指示标识51,或者,第二调节部27上设置有多个档位的指示标识51,例如文字、数字或字母等,底座本体10与档位的指示标识5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指示孔52,当操作件30的卡合部31卡接于不同的档位24时,指示孔52可以对应不同的档位指示标识51,用户可以根据指示孔52中指示的标识来了解此时档位24。例如,当调节件20未转动,卡合部31与第一档位卡合时,指示孔52与表示第一的指示标识51对应,以显示底座本体10的倾斜角度此时处于第一档位;当调节件20转动一个第一预设角度,卡合部31与第二档位卡合时,指示孔52与表示第二的指示标识51对应,以显示底座本体10的倾斜角度此时处于第二档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图中未示出)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结构1,座椅本体安装于底座本体10背离第一底面11的一侧,也即座椅本体安装于座椅本体的承载面12。当承载面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座椅本体的倾斜角度也可以发生变化,底座结构1可以为座椅本体提供角度调整功能,以便于不同身高或体型的儿童使用。示例性的,当用户通过向操作件30施加外力时,卡合部31脱离第一档位,调节件20可以绕第一端21转动,以在垂直于第一底面11的方向,调节第二端22到第一底面11所在平面的距离,由此调节座椅本体的倾斜度。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本体,具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具有用于与车辆座椅相接触的第一支撑区域;
调节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两两的连线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构,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车辆座椅相接触,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三端相邻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档位;及,
操作件,包括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底座本体,所述卡合部用于卡接或脱离所述档位;
其中,所述卡合部卡接于所述档位,以固定所述调节件相对所述底座本体的位置;所述卡合部脱离所述档位,所述调节件能够绕所述第一端转动,以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的方向,调节所述第二端到所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进而实现所述卡合部由其中一个所述档位切换至另一个所述档位时,所述底座本体能够绕所述第一支撑区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绕平行于所述第一底面的第一方向转动设于所述底座本体,多个所述档位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包括中间档位、分设于所述中间档位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边缘档位和第二边缘档位;
所述中间档位和所述第一边缘档位为卡位槽,所述第二边缘档位设有卡位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的方向,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所述卡合部于远离所述中间档位的一侧与所述卡位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档位处设有卡位开口,所述卡位开口的其中部分壁面形成所述卡位面,且所述卡位开口自所述卡位面向远离所述中间档位的方向延伸至所述调节件的边缘;和/或,
所述底座本体具有凸起部,所述调节件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端之间;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的方向,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最大时,所述限位件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凸起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具有第一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卡合凸起卡接于所述档位时,所述第一卡接面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与所述档位的壁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具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卡合部包括卡合主体、设于所述卡合主体的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用于卡接或脱离所述档位;所述操作件还包括:
第二枢接部,与所述卡合主体连接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以使所述卡合主体绕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延伸方向转动,进而使所述卡合凸起卡接或脱离所述档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接部呈中空结构,所述操作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枢接部内部的第一加强肋;和/或,
所述第二枢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接触的枢接面,所述枢接面为绕所述第二枢接部的延伸方向的C型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两个所述卡合部、与两个所述卡合部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枢接部,所述操作件还包括:
操作部,连接于两个所述卡合部之间,且所述操作部设于所述第二枢接部背离所述卡合部的一侧;
第二加强肋,连接于所述操作部和所述第二枢接部;和/或,
第三加强肋,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部和所述卡合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在所述操作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收缩,以使所述操作件能够转动,进而使所述卡合部脱离所述档位;在解除外部作用力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伸展并抵接所述操作部,进而使所述卡合部卡接于所述档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
第一调节部,其中一端形成第一端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
第二调节部,呈夹角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部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部与所述第一调节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端,所述第二调节部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端形成第三端,所述档位设于所述第二调节部;
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部连接,在所述卡合部卡接于所述档位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底座本体锁定,在所述卡合部脱离所述档位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展并推动所述调节件绕所述第一端转动。
11.一种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所述座椅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背离所述第一底面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2221.8U CN220865271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2221.8U CN220865271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65271U true CN220865271U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81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32221.8U Active CN220865271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65271U (zh)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22632221.8U patent/CN2208652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20579B2 (en) | Vehicular child safety seat | |
US7284799B2 (en) | Armrest tilting device | |
US7384102B2 (en) | Armrest device | |
KR20180133902A (ko) | 위치변경이 가능한 유아용 카시트 | |
US7503626B2 (en) | Chair having a tiltable seat | |
EP3560381B1 (en) | Elastic seesaw-type tilting mechanism and swivel chair having the same | |
CN220865271U (zh) | 底座结构及安全座椅 | |
CN102030026A (zh) | 具有双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3306468A (zh) |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 |
JP3967150B2 (ja) | 椅子 | |
CN103538504B (zh) | 一种可调倾斜式儿童安全座椅 | |
KR200465274Y1 (ko) | 좌판 기울기 각도가 조절되는 의자 | |
JP4810301B2 (ja) | 高さ調整機構及び子供用椅子 | |
KR102025620B1 (ko) | 무단 업다운 헤드레스트 | |
KR100488574B1 (ko) | 유아용좌석장치 | |
CN113306464A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 |
CN2905543Y (zh) | 儿童座椅底座调整机构 | |
CN217455763U (zh) | 一种汽车肘枕结构 | |
CN221179916U (zh) | 一种扶手升降扳手调节机构 | |
CN220314802U (zh) | 一种车辆座椅的头枕结构 | |
JP4097186B2 (ja) | 椅子の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 |
CN220053610U (zh) | 一种头枕角度自适应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 |
CN203460732U (zh) | 一种可调倾斜式儿童安全座椅 | |
CN212243067U (zh) |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 |
CN212447211U (zh) | 儿童安全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