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3067U -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 Google Patents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3067U
CN212243067U CN202020206812.2U CN202020206812U CN212243067U CN 212243067 U CN212243067 U CN 212243067U CN 202020206812 U CN202020206812 U CN 202020206812U CN 212243067 U CN212243067 U CN 21224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wheel
commentaries
mounting seat
spring
class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68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068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3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30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包括轴架、摆轮机构、转顶机构,其中轴架包括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和连接板,一号安装座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至二号安装座,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结构相同,摆轮轴横向穿过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的中部固定连接至轴架,转顶轴穿过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靠近连接板一端下部固定连接至轴架,摆轮轴、转顶轴互相平行,一号安装座底部设有一号插杆、二号安装座底部设有二号插杆,摆轮机构通过摆轮轴铰接至轴架,转顶机构通过转顶轴铰接至轴架。本实用新型使得头靠与坐椅靠背之间角度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调整,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

Description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背景技术
车辆坐椅或者部分办公和家庭坐椅上均附有供乘坐人头部倚靠的头靠,大多数头靠与坐椅的连接方式都是直接连接,不能调整角度,,头靠的两个插杆插入坐椅的两个预设孔,头靠与坐椅的安装结构不能实现头靠与坐椅靠背的角度调整,因此不能满足乘坐人的多种需求,例如年龄,身高,头颈和身体部位的疲劳程度等等。尤其是当乘坐人感到疲劳,调整坐椅靠背角度,使得身体向坐椅靠背靠仰时,由于头靠与坐椅靠背的角度不能调整,对乘坐人的头部倚靠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座椅头靠调角组合,以使得头靠与坐椅靠背之间角度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调整,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包括轴架、摆轮机构、转顶机构,其中轴架包括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和连接板,一号安装座的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至二号安装座,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结构相同,摆轮轴横向穿过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的中部固定连接至轴架,转顶轴穿过一号安装座、二号安装座靠近连接板一端下部固定连接至轴架,摆轮轴、转顶轴互相平行,一号安装座底部设有一号插杆、二号安装座底部设有二号插杆,摆轮机构通过摆轮轴铰接至轴架,转顶机构通过转顶轴铰接至轴架。
进一步的,摆轮机构包括一号摆轮组和二号摆轮组,其中一号摆轮组包括一号齿轮、一号连接杆、一号插座,一号齿轮通过一号连接杆连接至一号插座,一号连接杆与一号齿轮相切;二号摆轮组包括二号齿轮、二号连接杆、二号插座,二号齿轮通过二号连接杆连接至二号插座,二号连接杆与二号齿轮相切,一号连接杆通过摆轮连杆与二号连接杆固定连接,实现一号摆轮组和二号摆轮组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结构相同,一号齿轮远离一号连接杆的圆周表面设有若干齿牙,靠近一号连接杆的圆周表面为光滑平面,且一号齿轮靠近光滑圆周表面的位置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其中远离一号连接杆的第一个定位孔为回位定位孔,回位定位孔内设有一号定位柱,其余定位孔其中之一设有二号定位柱。
进一步的,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两侧均设有一个卡片,卡片设有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形成限位槽,第一点和第三点之间侧边为平面,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侧边为弧形,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上的若干定位孔在限位槽之间,一号摆轮组及两侧卡片设置在一号安装座内,二号摆轮组及两侧卡片设置在二号安装座内,摆轮轴依次穿过一号摆轮组、二号摆轮组和若干卡片实现摆轮机构与轴架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一号安装座内侧设有一号摆轮弹簧,二号安装座内侧设有二号摆轮弹簧,一号摆轮弹簧、二号摆轮弹簧均套接在摆轮轴上,且一号摆轮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轮连杆,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底部接触设置;二号摆轮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轮连杆,另一端与二号安装座底部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顶机构包括一号转顶、二号转顶和转顶连杆,一号转顶、二号转顶结构相同,呈L型结构,一号转顶、二号转顶中部拐角处均设有转顶孔,一号转顶的第一端设有与一号齿轮相对的一号缺口,二号转顶的第一端设有与二号齿轮相对的二号缺口,一号转顶的第二端通过转顶连杆连接至二号转顶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一号转顶设置在一号安装座内,二号转顶设置在二号安装座内,转顶轴依次穿过一号安装座、一号转顶、二号安装座、二号转顶,实现转顶机构与轴架的固定连接,且一号转顶的一号缺口与一号齿轮啮合,二号转顶的二号缺口与二号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一号转顶内侧设有一号簧柱,二号转顶内侧设有二号簧柱,转顶轴上设有一号转顶簧、二号转顶簧,一号转顶簧一端连接至一号簧柱,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底部接触设置;二号转顶簧一端连接至二号簧柱,另一端与二号安装座底部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板中部设有电磁吸合装置,转顶连杆中部设有导杆,导杆与电磁吸合装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摆轮连杆通过拉带连接至转顶连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可在原有坐椅与头靠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和拆卸,调角组合上部有与原头靠对应的插孔,下部有原坐椅对应的插杆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可以实现头靠的角度调整,使用时由乘坐人随时用手扳动头靠使得调角组合旋转,实现大范围角度调整,也可以按照乘坐人的需要事先设定调整角度范围,当需要头靠复位时,有三种复位方式,方便乘用人选择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轴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摆轮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摆轮机构与二号摆轮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顶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片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号转顶与一号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片将一号转顶顶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轴架;11-一号安装座;12-二号安装座;13-连接板;15-二号摆轮弹簧;2-摆轮机构;21-一号摆轮组;211-一号齿轮;212-一号连接杆;213- 一号插座;214-一号定位柱;215-二号定位柱;22-二号摆轮组;221-二号齿轮;222-二号连接杆;223-二号插座;23-摆轮连杆;3-转顶机构;31-一号转顶;311-一号簧柱;32-二号转顶;321-二号簧柱;33-转顶连杆;331- 导杆;35-二号转顶簧;4-摆轮轴;5-转顶轴;6-卡片;61-限位槽;7-电磁吸合装置;8-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轴架1、摆轮机构2、转顶机构3,其中轴架1包括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和连接板13,一号安装座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13固定连接至二号安装座12,一号安装座 11、二号安装座12结构相同,横截面均呈U字型,摆轮轴4横向穿过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的中部固定连接至轴架1,转顶轴5穿过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靠近连接板13一端下部固定连接至轴架1,摆轮轴 4、转顶轴5互相平行,一号安装座11底部设有一号插杆、二号安装座12 底部设有二号插杆,一号插杆、二号插杆直接插接到座椅上的预留孔中,摆轮机构2通过摆轮轴4铰接至轴架1,转顶机构3通过转顶轴5铰接至轴架 1。
摆轮机构2包括一号摆轮组21和二号摆轮组22,其中一号摆轮组21 包括一号齿轮211、一号连接杆212、一号插座213,一号齿轮211通过一号连接杆212连接至一号插座213,一号连接杆212与一号齿轮211相切;二号摆轮组22包括二号齿轮221、二号连接杆222、二号插座223,二号齿轮 221通过二号连接杆222连接至二号插座223,二号连接杆222与二号齿轮 221相切,一号连接杆212通过摆轮连杆23与二号连接杆222固定连接,实现一号摆轮组21和二号摆轮组22的固定连接。
所述一号齿轮211和二号齿轮221结构相同,一号齿轮211远离一号连接杆212的圆周表面设有若干齿牙,靠近一号连接杆212的圆周表面为光滑平面,且一号齿轮211靠近光滑圆周表面的位置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远离一号连接杆212的第一个定位孔为回位定位孔,最后一个孔为极值孔,回位定位孔内设有一号定位柱214,其余定位孔其中之一设有二号定位柱215,二号定位柱215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插接到不同位置的定位孔中,以此来改变摆轮的最大摆动幅角。
一号齿轮211、二号齿轮221两侧均设有一个卡片6,卡片6为不规则形状,设有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根据图7可以看出,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形成限位槽61,第一点和第三点之间侧边为平面,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侧边为弧形,一号齿轮211和二号齿轮221上的若干定位孔在限位槽61之间,一号摆轮组21及两侧卡片6设置在一号安装座11内,二号摆轮组22 及两侧卡片6设置在二号安装座12内,摆轮轴4依次穿过一号摆轮组21、二号摆轮组22和若干卡片6实现摆轮机构2与轴架1的固定连接,当一号定位柱214在随一号齿轮211转动而顶在卡片6的第一点时,使得卡片旋转, 当二号定位柱215随一号齿轮211转动而顶在第二点时,使得卡片转动。
一号安装座11内侧设有一号摆轮弹簧,二号安装座12内侧设有二号摆轮弹簧15,一号摆轮弹簧、二号摆轮弹簧15均套接在摆轮轴4上,且一号摆轮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轮连杆23,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11底部接触设置;二号摆轮弹簧15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轮连杆23,另一端与二号安装座12 底部接触设置,当一号摆轮组21被乘坐者用手扳动头靠转动时,一号摆轮弹簧将被拉伸,乘坐者扳动一号摆轮组21松手后使得一号摆轮组21复位。
所述转顶机构3包括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和转顶连杆33,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结构相同,呈L型结构,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中部拐角处均设有转顶孔,一号转顶31的第一端设有与一号齿轮211相对的一号缺口,二号转顶32的第一端设有与二号齿轮221相对的二号缺口,一号转顶31的第二端通过转顶连杆33连接至二号转顶32的第二端。
一号转顶31设置在一号安装座11内,二号转顶32设置在二号安装座 12内,转顶轴5依次穿过一号安装座11、一号转顶31、二号安装座12、二号转顶32,实现转顶机构3与轴架1的固定连接,且一号转顶31的一号缺口与一号齿轮211啮合,二号转顶32的二号缺口与二号齿轮221啮合。
一号转顶31内侧设有一号簧柱311,二号转顶32内侧设有二号簧柱321,转顶轴5上设有一号转顶簧、二号转顶簧35,一号转顶簧一端连接至一号簧柱311,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11底部接触设置;二号转顶簧35一端连接至二号簧柱321,另一端与二号安装座12底部接触设置,当一号转顶31绕转顶轴5旋转时,一号转顶簧产生形变,产生使得一号转顶31复位的作用
连接板13中部设有电磁吸合装置7,转顶连杆33中部设有导杆331,导杆331与电磁吸合装置7相对应,通电之后,电磁吸合装置7用于吸引导杆331,使转顶连杆33产生轴向位移。
摆轮连杆23通过拉带8连接至转顶连杆33,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初始状态,一号摆轮组21处于零度角位置,拉带8用于防止意外发生。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工作原理,座椅头靠调角组合上的一号插杆、二号插杆插接到座椅预留孔中,然后再将头靠插接到一号插座213、二号插座223 中,使用时,乘坐者先摘掉拉带8,用手搬动头靠,一号摆轮组21、二号摆轮组22开始转动,然后带动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转动,由于一号摆轮组21和二号摆轮组22结构相同,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机构相同,且工作方式相同,后面只对一号摆轮组21和一号转顶31进行原理说明,一号转顶31在一号转顶簧的作用下,始终与一号摆轮组21保持啮合,重复上述动作,可完成一号摆轮组21的旋转,并到达所要求的角度位置,完成每一次转动后,由于一号转顶31和一号摆轮组21的啮合作用,使得一号摆轮组21 不能够回位,又有一号摆轮簧的作用,使得一号摆轮组21不能向前转动,
上述动作的重复直至二号定位柱215接触到卡片6的第二点,并带动卡片6绕摆轮轴4旋转,随着卡片4在一号摆轮组21带动下旋转,直至卡片6 第三点接触到转顶,并顶开一号转顶31,此时一号摆轮组21已经到达可以转动的极限位置,乘坐者用手反方向转动头靠,使得一号摆轮组21反方向转动,同时,由于卡片6的第三点已经顶开一号转顶31,而卡片6与一号转顶31接触点产生的作用力方向通过转顶轴5,没有使得卡6转动的力矩,所以卡片6与一号转顶31相对保持不动,如图8、图9所示,
在乘坐者操作下,一号摆轮组21反方向转动直至一号定位柱214接触到卡片的第一点,继续转动一号摆轮组21,卡片6得到转动力矩转动后,与一号转顶31脱离接触,一号转顶31在一号转顶簧的作用下,绕转顶轴5返回到原位,与一号摆轮组21啮合,如果在一号摆轮组21已经旋转到某一角度位置后,乘坐者可以扳动转顶连杆33,使得一号转顶31反方向转动,脱离与一号摆轮组21的啮合,一号摆轮组21在一号摆轮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上述动作是一号摆轮组21和一号转顶31同时动作,至此,摆轮机构2和转顶机构3回复到初始位置,
电磁吸合装置7通电,产生电磁力,对导杆331进行轴向的吸引,进而带动转顶连杆31运动;断电后,电磁力消失,在一号转顶簧的作用下,一号转顶31回复到原位,电磁吸合装置7可以代替乘坐者手动扳动头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架(1)、摆轮机构(2)、转顶机构(3),其中轴架(1)包括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和连接板(13),一号安装座(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13)固定连接至二号安装座(12),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结构相同,摆轮轴(4)横向穿过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的中部固定连接至轴架(1),转顶轴(5)穿过一号安装座(11)、二号安装座(12)靠近连接板(13)一端下部固定连接至轴架(1),摆轮轴(4)、转顶轴(5)互相平行,一号安装座(11)底部设有一号插杆、二号安装座(12)底部设有二号插杆,
摆轮机构(2)通过摆轮轴(4)铰接至轴架(1),转顶机构(3)通过转顶轴(5)铰接至轴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摆轮机构(2)包括一号摆轮组(21)和二号摆轮组(22),其中一号摆轮组(21)包括一号齿轮(211)、一号连接杆(212)、一号插座(213),一号齿轮(211)通过一号连接杆(212)连接至一号插座(213),一号连接杆(212)与一号齿轮(211)相切;二号摆轮组(22)包括二号齿轮(221)、二号连接杆(222)、二号插座(223),二号齿轮(221)通过二号连接杆(222)连接至二号插座(223),二号连接杆(222)与二号齿轮(221)相切,一号连接杆(212)通过摆轮连杆(23)与二号连接杆(222)固定连接,实现一号摆轮组(21)和二号摆轮组(22)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轮(211)和二号齿轮(221)结构相同,一号齿轮(211)远离一号连接杆(212)的圆周表面设有若干齿牙,靠近一号连接杆(212)的圆周表面为光滑平面,且一号齿轮(211)靠近光滑圆周表面的位置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其中远离一号连接杆(212)的第一个定位孔为回位定位孔,回位定位孔内设有一号定位柱(214),其余定位孔其中之一设有二号定位柱(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一号齿轮(211)、二号齿轮(221)两侧均设有一个卡片(6),卡片(6)设有第一点、第二点和第三点,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形成限位槽(61),第一点和第三点之间侧边为平面,第二点和第三点之间侧边为弧形,一号齿轮(211)和二号齿轮(221)上的若干定位孔在限位槽(61)之间,一号摆轮组(21)及两侧卡片(6)设置在一号安装座(11)内,二号摆轮组(22)及两侧卡片(6)设置在二号安装座(12)内,摆轮轴(4)依次穿过一号摆轮组(21)、二号摆轮组(22)和若干卡片(6)实现摆轮机构(2)与轴架(1)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一号安装座(11)内侧设有一号摆轮弹簧,二号安装座(12)内侧设有二号摆轮弹簧(15),一号摆轮弹簧、二号摆轮弹簧(15)均套接在摆轮轴(4)上,且一号摆轮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轮连杆(23),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11)底部接触设置;二号摆轮弹簧(15)一端固定连接至摆轮连杆(23),另一端与二号安装座(12)底部接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顶机构(3)包括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和转顶连杆(33),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结构相同,呈L型结构,一号转顶(31)、二号转顶(32)中部拐角处均设有转顶孔,一号转顶(31)的第一端设有与一号齿轮(211)相对的一号缺口,二号转顶(32)的第一端设有与二号齿轮(221)相对的二号缺口,一号转顶(31)的第二端通过转顶连杆(33)连接至二号转顶(32)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一号转顶(31)设置在一号安装座(11)内,二号转顶(32)设置在二号安装座(12)内,转顶轴(5)依次穿过一号安装座(11)、一号转顶(31)、二号安装座(12)、二号转顶(32),实现转顶机构(3)与轴架(1)的固定连接,且一号转顶(31)的一号缺口与一号齿轮(211)啮合,二号转顶(32)的二号缺口与二号齿轮(22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一号转顶(31)内侧设有一号簧柱(311),二号转顶(32)内侧设有二号簧柱(321),转顶轴(5)上设有一号转顶簧、二号转顶簧(35),一号转顶簧一端连接至一号簧柱(311),另一端与一号安装座(11)底部接触设置;二号转顶簧(35)一端连接至二号簧柱(321),另一端与二号安装座(12)底部接触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3)中部设有电磁吸合装置(7),转顶连杆(33)中部设有导杆(331),导杆(331)与电磁吸合装置(7)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靠调角组合,其特征在于:摆轮连杆(23)通过拉带(8)连接至转顶连杆(33)。
CN202020206812.2U 2020-02-25 2020-02-25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3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6812.2U CN212243067U (zh) 2020-02-25 2020-02-25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6812.2U CN212243067U (zh) 2020-02-25 2020-02-25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3067U true CN212243067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0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681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43067U (zh) 2020-02-25 2020-02-25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3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62767B2 (ja) 格納式ヘッドレスト
US5145233A (en) Arrangement of headrest in seat
US7963607B2 (en) Reclining device for seats in vehicles
CN100425470C (zh) 车辆座椅装置
CN107406014B (zh) 车辆的座椅倾斜装置
US20170080835A1 (en) Motor vehicle seat having an armrest
JP2003125891A (ja)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CN102673430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
US4889386A (en) Rear seat for motor vehicles
CN212243067U (zh) 座椅头靠调角组合
CN109305073A (zh) 儿童安全座椅
JP2019077240A (ja) 椅子用シートバック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KR100457396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조절장치
KR20120090685A (ko) 럼버서포트 어셈블리
CN109703427A (zh) 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汽车靠枕
KR20120047421A (ko) 럼버 서포트 어셈블리
CN216660118U (zh) 一种坐垫可折叠的滑板车
JP2016078625A (ja) ヘッドレスト
CN214874343U (zh) 一种汽车座椅
GB2430616A (en) Recliner Mechanism
CN2148743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JP4889374B2 (ja) シートバックの荷重調整構造を備えた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H0321638Y2 (zh)
CN112977195B (zh) 车辆及其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CN219782045U (zh) 一种头靠腰脱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