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9979U - 擦窗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擦窗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9979U
CN220859979U CN202322095966.5U CN202322095966U CN220859979U CN 220859979 U CN220859979 U CN 220859979U CN 202322095966 U CN202322095966 U CN 202322095966U CN 220859979 U CN220859979 U CN 220859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ssembly
wheel
cleaning robo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59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广庆
黄锐锋
彭齐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59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9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9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9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擦窗机器人。其中,擦窗机器人包括:机体,其底部具有凹陷的吸附腔,所述吸附腔的外侧为擦拭面;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擦拭面与工作面接触,所述风机组件启动工作,所述吸附腔内产生负压将所述机体吸附在工作面上;行进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吸附腔外侧。所述机体上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行进轮,将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至少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行进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将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吹向行进轮,可对行进轮进行风干,降低行进轮表面的水分含量,减小水膜厚度,改善打滑情况。

Description

擦窗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擦窗机器人。
背景技术
擦窗机器人能够通过自身内置的风机组件产生的负压将机身牢牢的吸附在玻璃上,通过自身的行进轮在玻璃上行进以对玻璃进行擦洗。
如果擦窗机器人的行进轮上沾水,极易出现打滑现象。出现打滑后,机身姿态可能发生变化,规划擦洗路径就会产生偏差,进而造成擦拭遗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行进轮打滑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擦窗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包括:
机体,其底部具有凹陷的吸附腔,所述吸附腔的外侧为擦拭面;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擦拭面与工作面接触,所述风机组件启动工作,所述吸附腔内产生负压将所述机体吸附在工作面上;
行进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吸附腔外侧;
其中,所述机体上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行进轮,将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至少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行进轮。
可选的,所述擦窗机器人还可包括:
第一盖板,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
第二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上方,与所述第一盖板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所述行进轮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盖板的对应所述行进轮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适配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座底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处,所述风机组件的抽吸端朝向所述吸附腔的腔底板,出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行进轮的上方设有轮壳;所述轮壳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自所述行进轮的上方延伸至所述行进轮的前侧和/或后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朝所述轮壳延伸的第一导风筋,所述第一导风筋的端部与所述轮壳的表面形状适配,以与所述轮壳表面贴合,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包围在内侧;和/或
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朝所述第一盖板延伸的第二导风筋;所述第二导风筋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包围在内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导风筋,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所述第二导风筋时,所述第一导风筋与所述第二导风筋插接配合,将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密封连通。
可选的,所述轮壳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沿所述行进轮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布。
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或者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风道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风道分割出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数量相同的多个子风道;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一进风口后,分别进入所述多个子风道,以分别从各子风道对应的第一出风口流出。
可选的,所述机体的顶部或侧部设有排风口;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气流,部分通过所述风道引流至所述行进轮,另一部分通过所述排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体内设置风道,该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行进轮,将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至少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行进轮。气流吹向行进轮,可对行进轮进行风干,降低行进轮表面的水分含量,减小水膜厚度,改善打滑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底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中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形成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中第一导风筋和第二导风筋插接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中行进轮及轮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中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擦窗机器人中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风道中设置隔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擦窗机器人包括:机体1、风机组件4及行进轮2。机体1的底部具有凹陷的吸附腔3,所述吸附腔3的外侧为擦拭面5。例如,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有抹布安装板,抹布安装板对应所述吸附腔3的位置镂空,抹布可拆卸的安装在该安装板上。如图2所示,风机组件4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所述擦拭面5与工作面接触,风机组件4启动工作,吸附腔3内产生负压将机体1吸附在工作面上。行进轮2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所述吸附腔3外侧。如图1所示的实例,行进轮2对称地设置在吸附腔3的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机体1上设有风道6,所述风道6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4的出风端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行进轮2,将所述风机组件4出风端的至少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行进轮2。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体1内设置风道6,该风道6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4的出风端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行进轮2,将所述风机组件4出风端的至少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行进轮2。气流吹向行进轮2,可对行进轮2进行风干,降低行进轮2表面的水分含量,减小水膜厚度,改善打滑情况。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擦窗机器人还包括第一盖板61和第二盖板62。第一盖板61具有第一进风口7和第一出风口8。所述第一进风口7与所述风机组件4的出风端连通。第二盖板62位于所述第一盖板61的上方,与所述第一盖板61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风道6。如图4所述,所述行进轮2位于所述第一盖板61的下方,所述第一盖板61的对应所述行进轮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8。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盖板61上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4适配的安装座70。所述安装座70的座底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7。所述风机组件4安装于所述安装座70处,所述风机组件4的抽吸端朝向所述吸附腔3的腔底板,出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7连通。更具体的,风机组件4设置在第一盖板61与所述吸附腔3的腔底板之间。所述吸附腔的腔底板上可设有多个通孔,以在风机组件启动工作时通过多个通孔抽吸擦拭面5与工作面间的空气以产生负压。
参见图2和图4,所述行进轮2的上方设有轮壳20。所述轮壳20上设有第二进风口9。所述第二进风口9与所述第一出风口8连通。如图5所示的例子,所述第二进风口9自所述行进轮2的上方延伸至所述行进轮2的前侧和/或后侧。这里的前侧和后侧是参照行进轮2行进方向来确定的。行进轮前行方向的一侧即为前侧,相对的另一侧即后侧。图5示出的实例,轮壳上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假设前侧和后侧如图中所示,处于后侧的第二进风口9自行进轮2的上方延伸至行进轮2的后侧,处于前侧的第二进风口9自行进轮2的上方延伸至行进轮2的前侧。或者,轮壳20上设有一个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可自行进轮2的上方,向两侧延伸至行进轮2的前侧和后侧。
第二进风口自行进轮2上方延伸至行进轮前侧和/或后侧,增大了行进轮与气流的接触面,加快了风干速率。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出风口8处设有朝所述轮壳20延伸的第一导风筋611。所述第一导风筋611的端部可与所述轮壳的表面形状适配,以与所述轮壳表面贴合,将所述第一出风口8及所述第二进风口9包围在内侧。在具体实施时,可在第一导风筋611的端部与所述轮壳对应的表面之间设置密封圈,使得由第一导风筋611构成的延伸风道密封。
例如图2和3所示的例子,轮壳20的前侧和后侧为弧形表面。相应的,如图3所示,第一导风筋611的端部为与弧形轮壳表面适配的弧形端部。
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进风口9处设有朝所述第一盖板延伸的第二导风筋201;所述第二导风筋201可与所述第一盖板61连接,将所述第一出风口8及所述第二进风口9包围在内侧。
又或者,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8处设有所述第一导风筋611,所述第二进风口9处设有所述第二导风筋201。相应的,所述第一导风筋611与所述第二导风筋201插接配合,将所述第一出风口8与所述第二进风口9密封连通。如图4所示,第一导风筋611插接在第二导风筋201内,这种插接配合结构安装简单,且能起到密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壳20上可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9,所述第二进风口沿所述行进轮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布。例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轮壳20上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9,这两个第二进风口9沿行进轮的行进方向间隔开一定距离。
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盖板61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8。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8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9。例如,一个第一出风口8对应2个、3个或更多第二进风口9。或者,在另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9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8。例如,2个、3个或更多个第一出风口8对应一个第二进风口9。
例如图5所示的实例,行进轮2的轮壳20上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9,机体1的吸附腔3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行进轮2。为了方便描述,将两个行进轮2分别称为左行进轮和右行进轮。相应的,第一盖板61包括中部的安装座70,以位于安装座70两侧的左子板612及右子板613。左子板612的端部设有两个第一出风口8,右子板613的端部设有两个第一出风口8。左子板612上的两个第一出风口8分别与左行进轮2的轮壳20上的两个第二进风口9对应连通。同样的,右子板613上的两个第一出风口8分别与右行进轮2的轮壳20上的两个第二进风口9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参见图8,所述风道6内可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将所述风道6分割出与所述第一出风口8数量相同的多个子风道。所述风机组件4出风端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一进风口后,分别进入所述多个子风道,以分别从各子风道对应的第一出风口8流出。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对应一侧行进轮,风道具有两个子风道,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出风口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组件启动产生的气流至少部分地吹向行进轮。比如,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全部引流至行进轮,以吹向行进轮,对行进轮进行风干。或者,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部分吹向行进轮,部分从机体上方或侧壁排出。
为了保证擦窗机器人的吸附力,所有出风口的风口面积是需要保证其不低于一个安全阈值,比如600mm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安全阈值需基于机身重量等来确定的。这样才可以保证擦窗机器人与工作面之间的吸附力,避免由于出风面积过小造成吸附力的不足。若本实施例中所有第一出风口的风口面积可以配置为等于或大于安全阈值,则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风道将风机组件出风端所有气流均引流至行进轮。若本实施例中因为结构的限制,所有第一出风口的风口面积达不到安全阈值,则需要在机体上设置排风口。排风口可设置在机体的顶部或侧部。
排风口设置在机体侧部的情况可具体为:机体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排风口,排风口斜向设置以朝向机体旁侧的工作面,这样可吹干工作面上多余的水分。例如,机体为四方行,机体四周的侧壁上均设有排风口,且排风口均斜向设置以朝向机体旁侧的工作面。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擦窗机器人行进轮防打滑方案,借助机体本身具有的风机组件,将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引入到行进轮表面,对行进轮持续风干,可降低行进轮表面的水分含量,减小水膜厚度,改善打滑情况;还不增加新的附件和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其底部具有凹陷的吸附腔,所述吸附腔的外侧为擦拭面;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擦拭面与工作面接触,所述风机组件启动工作,所述吸附腔内产生负压将所述机体吸附在工作面上;
行进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吸附腔外侧;
其中,所述机体上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行进轮,将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至少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行进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盖板,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连通;
第二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上方,与所述第一盖板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所述行进轮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盖板的对应所述行进轮的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适配的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的座底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
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处,所述风机组件的抽吸端朝向所述吸附腔的腔底板,出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轮的上方设有轮壳;
所述轮壳上设有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口自所述行进轮的上方延伸至所述行进轮的前侧和/或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朝所述轮壳延伸的第一导风筋,所述第一导风筋的端部与所述轮壳的表面形状适配,以与所述轮壳表面贴合,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包围在内侧;和/或
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朝所述第一盖板延伸的第二导风筋;所述第二导风筋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将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进风口包围在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导风筋,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所述第二导风筋时,
所述第一导风筋与所述第二导风筋插接配合,将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密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壳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
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沿所述行进轮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
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或者
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有隔板,将所述风道分割出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数量相同的多个子风道;
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一进风口后,分别进入所述多个子风道,以分别从各子风道对应的第一出风口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顶部或侧部设有排风口;
所述风机组件出风端的气流,部分通过所述风道引流至所述行进轮,另一部分通过所述排风口排出。
CN202322095966.5U 2023-08-04 2023-08-04 擦窗机器人 Active CN220859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5966.5U CN220859979U (zh) 2023-08-04 2023-08-04 擦窗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5966.5U CN220859979U (zh) 2023-08-04 2023-08-04 擦窗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9979U true CN220859979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5966.5U Active CN220859979U (zh) 2023-08-04 2023-08-04 擦窗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9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40918A (e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EP3450769A1 (en) Motor module and vacuum cleaner
CN220859979U (zh) 擦窗机器人
CN215838749U (zh) 清洁机器人
CN108150420B (zh) 一种汽车的无刷电子真空泵装置
KR101264623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104701586A (zh) 一种车载电池包风道冷却系统
CN207892834U (zh) 一种汽车的无刷电子真空泵装置
JPH11348781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8501665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空调风加湿装置
CN116211159B (zh) 擦窗机器人
CN216082035U (zh) 一种整车下线检测设备转毂隔音间
CN221242773U (zh) 清洁设备
CN215584023U (zh) 清洁组件及自动清洁装置
CN220229319U (zh) 一种新型自吸导风装置
JP3829272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5479081U (zh) 一种电梯的隔音轿壁结构
CN212476043U (zh) 一种蓄热式转体炉加速升降装置
CN116062391B (zh) 一种干式喷房内输送机动态密封装置
JPH09135794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
CN217137951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7458380U (zh) 一种节能电梯
JP3018454B2 (ja) 電気掃除機
KR100726729B1 (ko) 언더커버를 이용한 리어 범퍼의 환기구조
JPH052062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