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981U -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981U
CN220856981U CN202322653767.1U CN202322653767U CN220856981U CN 220856981 U CN220856981 U CN 220856981U CN 202322653767 U CN202322653767 U CN 202322653767U CN 220856981 U CN220856981 U CN 220856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wall
power receiving
electrode
circumferential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37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玉柱
徐智宇
毛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37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充电座的壳体包括顶壁和与周向侧壁,周向侧壁与顶壁成角度连接,周向侧壁上设有开口,顶壁与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设置电极限位部,充电电极包括定位部和接触部,定位部与电极限位部连接,接触部嵌设于开口内,且不凸出于周向侧壁的外表面。受电座的壳体内形成插槽,插槽用于容纳充电座的壳体,插槽的周向内壁上设置受电电极,受电电极用于与充电电极接触以进行充电。本方案能够减小充电座的尺寸,提高充电座的抗污染性能,提高充电系统的充电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辆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不同类型的充电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大。充电系统是指对电动车辆等需要使用电能的设备进行充电的系统。举例来说,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受电装置,受电装置设置于车体上、并跟随车体移动,当电动车辆需要充电时,充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连接,以对车辆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毕后,充电装置与受电装置相互分离。
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采用充电枪头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充电枪头采用国标枪头,尺寸大,无法满足车辆底部充电空间狭窄的需求。同时,国标枪头的电极插针为圆柱式,且内陷于枪头座内部,在车辆底部充电使用过程中,泥沙、尘土等杂物容易堆积在枪头座的插针孔内,堵塞插针孔,最终导致充电枪头失效。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减小充电座的尺寸,提高充电座的抗污染性能,提高充电系统的充电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
壳体,其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连接的周向侧壁,所述周向侧壁与所述顶壁成角度连接,所述周向侧壁上设有开口;
电极限位部,其设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
充电电极,其包括定位部和接触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电极限位部连接,所述接触部嵌设于所述开口内且不凸出于所述周向侧壁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向侧壁自所述顶壁的周向边缘向所述顶壁的下侧延伸,所述周向侧壁在位于所述顶壁的不同侧上设有供所述充电电极伸入的多个所述开口,所述充电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电极的接触部与多个所述开口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所述周向侧壁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之间的第一圆弧壁、第二圆弧壁;
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圆弧壁、以及所述第二圆弧壁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充电电极伸入的所述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倾斜面,多个所述倾斜面自所述周向侧壁的上边缘斜向上延伸;
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侧的上边缘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倾斜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极的外端与所述周向侧壁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对于所述顶壁,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电极限位部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受电座,用于与如上所述的充电座连接,以进行充电,所述受电座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插槽,所述插槽用于容纳所述充电座的壳体;
受电电极,其设于所述插槽的周向内壁上,所述受电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电极接触以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电电极为弹簧铜片,所述充电座插入所述受电座内时,所述弹簧铜片受挤压发生形变以与所述充电电极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电座还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插槽的敞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
受电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受电座;
充电装置,其包括充电座和伸缩组件,所述充电座为如上所述的充电座,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受电座的方向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身申请所公开的充电座将充电电极的接触端布置在充电座的周向侧壁上,受电座的插槽周向内壁上设置受电电极,充电电极与受电电极对应设置,且充电电极的定位部与充电座内的电极限位部配合,充电电极不凸出出充电座的侧壁,可有效减小充电座沿插接方向的尺寸,以满足电动车辆底部空间狭窄时的充电需求;同时,由于充电电极不凸出于所述周向侧壁的外表面,能够有效避免污物在充电电极处堆积,提高充电座的抗污染性能,从而提高充电可靠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从顶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从底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的主视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的侧视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受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与受电座插接前沿第一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与受电座插接后沿第一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与受电座插接前沿第二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座与受电座插接后沿第二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与受电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与受电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充电装置;
20、受电装置;
100、充电座;110、第一壳体;111、顶壁;1111、第一倾斜面;1112、第二倾斜面;1113、第三倾斜面;1114、第四倾斜面;112、周向侧壁;1121、第一立壁;1122、第二立壁;1123、第一圆弧壁;1124、第二圆弧壁;113、开口;120、固定板;130、电极限位部;140、充电电极;141、定位部;142、接触部;
200、受电座;210、第二壳体;220、插槽;230、受电电极;
300、伸缩组件;310、驱动件;320、传动链;330、伸缩壳体;
400、底座;
500、容差调节机构;
610、第一防护门;620、第二防护门;
700、导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座100,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与充电座100配合使用的受电座200,受电座200设于电动车辆上,随电动车辆移动。当需要对电动车辆充电时,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连接,以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毕后,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分离。
充电座100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受电座200的结构如图5所示;图6为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插接前沿第一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图7为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插接后沿第一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图8为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插接前沿第二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图9为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插接前沿第二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参照图1,第一方向记为X,为沿充电座10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记为Y,为沿充电座100的宽度方向。
以下对充电座100进行具体阐述。
参照图1至图4,充电座100包括壳体(记为第一壳体110)、电极限位部130、充电电极140等组成。
第一壳体110包括顶壁111和周向侧壁112,周向侧壁112与顶壁111连接,周向侧壁112与顶壁111向顶壁111成角度连接。周向侧壁112上设有开口113。
电极限位部130设于顶壁111与周向侧壁112所围空间区域内。顶壁111与周向侧壁112所围空间区域的底部敞口,以便电极限位部130的装入。
充电电极140包括定位部141和接触部142。定位部141与接触部142相对设置。定位部141与电极限位部130配合。接触部142嵌设于开口113内,且不凸出于周向侧壁112的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座100中,将充电电极140布置在周向侧壁112上,也即将充电电极140布置在充电座100的侧部,且充电电极140不凸出充电座100的侧部外表面,可有效减小充电座100沿插接方向的尺寸,以满足电动车辆底部充电空间狭窄的需求;同时,有效避免污物在充电电极140处堆积,提高充电座100的抗污染性能,从而提高充电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电极140的外端(即用于与受电座200上的受电电极230接触的一端)与周向侧壁112平齐,既保证充电电极140的外端不伸出周向侧壁112,又保证充电电极140的外端与周向侧壁112之间不存在凹腔结构,从而进一步有效避免充电电极140的外端处堆积杂物,保证充电电极140与受电座200的受电电极230之间的有效电连接,提高充电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111与周向侧壁112所围空间区域内设有固定板120,固定板120正对于顶壁111的下方,固定板120与顶壁1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极限位部130的安装空间。
一方面,固定板120有助于提高电极限位部130的安装可靠性;另一方面,固定板120作为连接件,用于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充电座100与其他部件连接。
优选地,电极限位部130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充电电极140的定位部141插设于与对应的限位槽内,如此设置便于提高充电电极140的安装准确性。本实施例中,电极限位部130整体上呈块状设置,以便提高对充电电极140的限位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111的长度尺寸L大于顶壁111的宽度尺寸W,周向侧壁112自顶壁111的周向边缘向顶壁111的下侧延伸,周向侧壁112与顶壁111的汇接处呈倒角设置,便于充电座100向受电座200内的插入或拔出,且倒角处不易污物堆积。
周向侧壁112在位于顶壁111的不同侧上分别设有供充电电极140伸入的多个开口113,也即周向侧壁112的不同侧上都设有开口113,对应的,充电电极140的数量设置多个,多个充电电极140的接触部142与多个开口113一一对应插接。
将多个充电电极140布置在周向侧壁112的不同侧,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插接后,保证各侧的充电电极140能够可靠地与受电座200上对应的受电电极230可靠接触,以保证充电可靠性。
进一步的,顶壁111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周向侧壁112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1121和第二立壁1122,以及连接在第一立壁1121和第二立壁1122之间的第一圆弧壁1123、第二圆弧壁1124,第一圆弧壁1123与第二圆弧壁1124相对设置。第一圆弧壁1123与第一立壁1121、第二立壁1122之间弧形过渡,第二圆弧壁1124与第一立壁1121、第二立壁1122之间弧形过渡。如此,充电座100的整体外型轮廓的周向侧部为光滑曲面,便于与受电座200之间的插接及拔出。
第一立壁1121、第二立壁1122、第一圆弧壁1123、以及第二圆弧壁1124上设有供充电电极140伸入的开口113。
多个充电电极140分别为DC+、DC-、CC1、CC2、PE、S+、S-、A+,其中,DC+充电电极140嵌设于第一立壁1121上,DC-充电电极140嵌设于第二立壁1122上,CC1、CC2、A+充电电极140嵌设于第一圆弧壁1123上,PE、S+、S-嵌设于第二圆弧壁112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111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倾斜面,多个倾斜面自周向侧壁112的上边缘斜向上延伸。周向侧壁112的不同侧的上边缘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连接,多个倾斜面朝向充电座100的上方延伸。
具体的说,第一立壁1121的上边缘连接第一倾斜面1111,第二立壁1122的上边缘连接第二倾斜面1112,第一圆弧壁1123的上边缘连接第三倾斜面1113,第二圆弧壁1124的上边缘连接第四倾斜面1114。四个倾斜面均向充电座100的上方中心位置延伸并汇接,构成顶壁111。
倾斜面的设置,使充电座100的顶部呈斜坡结构,不易堆积杂物,充电座100由下至上向受电座200内插入时,不易把杂物带入受电座200内部。
以下对受电座200进行具体阐述。
参照图5,受电座200包括壳体(记为第二壳体210),壳体内形成插槽220,插槽220用于容纳充电座100的第一壳体110。
插槽220的周向内壁上设有受电电极230,受电电极230设置多个,多个受电电极230与多个充电电极140一一对应,受电电极230用于与充电电极140接触以进行充电。
插槽220的内部轮廓与充电座100第一壳体110的外部轮廓适配,参照图7和图9,充电座100插入插槽220内后,插槽220的周向内壁与充电座100的周向侧壁112贴合,以保证充电电极140与受电电极230一一对应可靠接触,保证充电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电电极230为弹簧铜片,充电座100插入受电座200内时,充电座100的周向侧壁112挤压弹簧铜片,弹簧铜片发生形变,以与充电电极140接触,充电座100插接到位后,弹簧铜片始终与充电电极140之间存在一定的挤压力,保证二者的接触及导电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电座200还包括防护门,防护门用于关闭或打开插槽220的敞口。参照图10中防护门处于打开状态。
电动汽车不充电时,防护门关闭,将受电座200的底部敞口封闭,防止外部异物进入插槽220内。
图10中的防护门为对开式平动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护门610和第二防护门620,第一防护门610和第二防护门620相互远离以打开插槽220的底部敞口,第一防护门610和第二防护门620相互靠近以封闭插槽220的底部敞口。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充电装置10,参照图10和图11,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充电座100和伸缩组件300。伸缩组件300用于驱动充电座100朝靠近受电座200的方向运动以使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连接;或者驱动充电座100朝远离受电座200的方向运动以使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100设于伸缩组件300的顶部,利用伸缩组件300来调节充电座100的高度位置。伸缩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传动链320、及伸缩壳体330。驱动件310可以为齿轮,齿轮连接电机,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齿轮转动,齿轮与传动链320啮合,从而调整传动链32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伸缩壳体330跟随传动链320实现在竖直方向的伸缩运动,从而达到伸缩组件300伸出以使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连接、伸缩组件300缩回以使充电座100与受电座200分离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充电装置10还包括底座400,底座400内设有容差调节机构500,容差调节机构500用于向伸缩组件300提供弹性力,以使伸缩组件300具有复位至底座400中心位置的趋势。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受电装置20,参照图11,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受电座200。受电座200还包括导向罩700,导向罩700设于防护门的下方。导向罩700对充电座100的向上插入动作起到运动导向作用,使充电座100顺利地插入受电座200的插槽220内。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充电系统,参照图11,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充电装置10和受电装置2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连接的周向侧壁,所述周向侧壁与所述顶壁成角度连接,所述周向侧壁上设有开口;
电极限位部,其设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
充电电极,其包括定位部和接触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电极限位部连接,所述接触部嵌设于所述开口内且不凸出于所述周向侧壁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侧壁自所述顶壁的周向边缘向所述顶壁的下侧延伸,所述周向侧壁在位于所述顶壁的不同侧上设有供所述充电电极伸入的多个所述开口,所述充电电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电极的所述接触部与多个所述开口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所述周向侧壁包括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和第二立壁,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立壁和所述第二立壁之间的第一圆弧壁、第二圆弧壁;
所述第一立壁、所述第二立壁、所述第一圆弧壁、以及所述第二圆弧壁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充电电极伸入的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倾斜面,多个所述倾斜面自所述周向侧壁的上边缘斜向上延伸;
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侧的上边缘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倾斜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极的外端与所述周向侧壁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与所述周向侧壁所围空间区域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对于所述顶壁,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电极限位部的安装空间。
7.一种受电座,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连接,以进行充电,所述受电座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插槽,所述插槽用于容纳所述充电座的壳体;
受电电极,其设于所述插槽的周向内壁上,所述受电电极用于与所述充电电极接触以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电极为弹簧铜片,所述充电座插入所述受电座内时,所述弹簧铜片受挤压发生形变以与所述充电电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座还包括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插槽的敞口。
10.一种充电系统,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电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受电座;
充电装置,其包括充电座和伸缩组件,所述充电座为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座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受电座的方向运动。
CN202322653767.1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Active CN220856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3767.1U CN22085698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3767.1U CN22085698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981U true CN22085698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3767.1U Active CN22085698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7394B (zh) 充电弓
CN211809112U (zh) 充电终端
CN108215921B (zh) 立体车库及充电接驳装置
CN220856981U (zh) 一种充电座、受电座、及充电系统
CN109532531A (zh) 一种自适应充电系统
CN11231925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地端充电组件
CN217649312U (zh) Agv车充电装置
CN110667416A (zh) 电极板组件及电弓、充电装置
CN110667391A (zh) 轨道受流装置、轨道车辆转向架以及供电轨道
CN215552648U (zh) 一种agv车辆的充电桩
CN214380206U (zh) 一种电池充电装置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01639083U (zh) 电动汽车用大电流快速连接器
CN212579640U (zh) 充电装置和车辆
CN221305127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210047347U (zh) 一种与车辆搬运器相匹配的充电装置及应用其的充电系统
CN109638563B (zh) 一种自动对位充电连接装置
CN209757007U (zh) 车门用调光玻璃的线束布置结构
CN218141121U (zh) 充电装置及用于无人机的停机设备
CN215552594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口
CN220682303U (zh) 滑移门线束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18141120U (zh) 充电装置及用于无人机的停机设备
CN215153984U (zh) 电动车辆及车辆充电装置
CN220220425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口装置
CN212277473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母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