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946U -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2946U
CN220852946U CN202322505898.5U CN202322505898U CN220852946U CN 220852946 U CN220852946 U CN 220852946U CN 202322505898 U CN202322505898 U CN 202322505898U CN 220852946 U CN220852946 U CN 220852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onveying
waste heat
heat utilization
pre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58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一凡
孔繁和
陈宝琪
武崇满
张豪
张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aoha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Haoha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Haoha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Haohai Cera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58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2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2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2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模具传送机构以及余热利用机构。烘干室包括烘干外壳、转动轴以及若干层烘干盘,烘干室的下端设有供热室;模具传送机构包括若干层用于一一对应向各层烘干盘输送模具的传送框架、传送辊以及随传送辊运行的传送带;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若干个一一对应的横跨在传送框架上方的预热罩以及用于将烘干室内热气导入到预热罩内的余热利用管道,预热罩内形成有预热通道,预热通道的顶部设有热风输送腔,两侧设有排风过滤腔。本实用新型不但可通过收集烘干室余热用以模具预烘干,而且通过排风过滤腔过滤后排出的热气还可用于车间取暖,一举多得,满足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制品。在陶瓷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陶瓷注浆完成后,注浆后的模具需要放入到烘房内进行烘干,待陶瓷泥浆在模具中成型后形成陶瓷坯。但是,一方面,目前的操作一般是在注浆之后直接进入烘房烘干,温度骤升不利于模具内湿气完全排出,严重的还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若在烘房烘干前经过预烘干工序则不但可以提高烘干效率还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目前的烘房内的热量仅用于烘干,热量利用率较低,若将烘房的余热能源充分利用还可节约能源。
因此,基于以上问题,设计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但可通过收集烘干室余热用以模具预烘干,而且通过排风过滤腔过滤后排出的热气还可用于车间取暖的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包括:
烘干室,其包括烘干外壳、转动安装在烘干外壳内的转动轴以及若干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转动轴上并随转动轴转动的烘干盘,所述烘干室的下端设有用于向烘干室内供热的供热室;
模具传送机构,其包括若干层用于一一对应向各层烘干盘输送模具的传送框架、转动安装在传送框架上的传送辊以及环绕于传送框架上并随传送辊运行的传送带;
余热利用机构,其包括若干个一一对应的横跨在传送框架上方的预热罩以及用于将烘干室内热气导入到预热罩内的余热利用管道,所述预热罩内形成有供装载模具的传送带通过的预热通道,所述预热通道的顶部设有热风输送腔,所述预热通道的两侧设有排风过滤腔。
优选的,所述烘干外壳为外部设有隔热层的柱形壳体结构,所述烘干外壳的底部为圆盘形篦板结构,所述烘干外壳的底部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篦孔,所述转动轴沿烘干外壳的中心轴向转动安装在烘干外壳内,所述烘干外壳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烘干盘为圆盘形篦板结构,所述烘干盘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篦孔,所述烘干盘的中轴线与烘干外壳、转动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烘干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烘干入口,所述烘干入口上安装有入口门,所述烘干外壳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烘干出口,所述烘干出口上安装有出口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具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各层传送框架的支撑框架,所述传送辊包括主动传送辊和从动传送辊,所述传送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带动主动传送辊转动的传送电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送框架靠近烘干室的一侧还设有倾斜设置的递送板,所述递送板的一侧略低于传送带的上端面,另一侧略高于烘干盘的上端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热罩是由上罩板和成型在上罩板两侧的侧罩板围设形成的前后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上罩板的底壁上开设有热风输送腔,所述热风输送腔的开放端安装有带有通风孔的上隔板,两个所述侧罩板的内侧开设有排风过滤腔,所述排风过滤腔内设有除湿过滤组件,所述排风过滤腔的开放端安装有带有通风孔的侧隔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罩板上设有输送风机,所述输送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罩,两个所述侧罩板的内侧设有排风孔或排风风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管道包括输送主管,所述输送主管的一端固定在烘干外壳的顶部与烘干外壳内的余热利用螺旋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输送分管与各个输送风机的进风口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主管上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分管上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预烘干时,烘干室内的热气通过余热利用管道导入到预热罩的热风输送腔内,再经热风输送腔输出,热风经过模具时可置换模具内湿气与热气,实现模具的预烘干,增加预烘干过程可加快模具的烘干效率与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不但可通过收集烘干室余热用以模具预烘干,而且通过排风过滤腔过滤后排出的热气还可用于车间取暖,一举多得,满足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中,烘干室内烘干盘设置有多层,传送框架也设置多层,传送框架用于一一对应的向各层烘干盘输送模具,能够大大提高输送和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烘干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主视图;
图8是图1中模具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中预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爆炸图;
图13是预热罩另一个角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爆炸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烘干外壳;2-转动轴;3-烘干盘;4-供热室;5-传送框架;6-传送辊;7-传送带;8-预热罩;801-上罩板;802-侧罩板;9-热风输送腔;10-排风过滤腔;11-驱动电机;12-烘干入口;13-入口门;14-出口门;15-支撑框架;16-递送板;17-上隔板;18-侧隔板;19-输送风机;20-输送主管;21-输送分管;22-输送泵;23-控制阀;24-余热利用螺旋管。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就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模具传送机构以及余热利用机构,其中:
烘干室,其包括烘干外壳1、转动安装在烘干外壳1内的转动轴2以及若干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转动轴2上并随转动轴2转动的烘干盘3,所述烘干室的下端设有用于向烘干室内供热的供热室4;
模具传送机构,其包括若干层用于一一对应向各层烘干盘3输送模具的传送框架5、转动安装在传送框架5上的传送辊6以及环绕于传送框架5上并随传送辊6运行的传送带7;
余热利用机构,其包括若干个一一对应的横跨在传送框架5上方的预热罩8以及用于将烘干室内热气导入到预热罩8内的余热利用管道,所述预热罩8内形成有供装载模具的传送带7通过的预热通道,所述预热通道的顶部设有热风输送腔9,所述预热通道的两侧设有排风过滤腔10。
本实施例中,注浆完成后的模具需要入烘房烘干,以本实施例为例,包括烘干室和供热室,供热室用于向烘干时供热,待陶瓷泥浆在模具中成型后形成陶瓷坯。而到达烘干工序之前,如图1-15所示,注浆完成后的模具被传送到模具传送机构的传送带7上,跟随传送带7通过预热罩8的预热通道的顶部设有热风输送腔9,所述预热通道的两侧设有排风过滤腔10,当需要预烘干时,烘干室内的热气通过余热利用管道导入到预热罩8的热风输送腔9内,再经热风输送腔9输出,热风经过模具时可置换模具内湿气与热气,实现模具的预烘干,增加预烘干过程可加快模具的烘干效率与使用寿命,而热气和湿气可通过排风过滤腔10过滤后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此预烘干工序可根据温度选择是否使用,比如夏天时,车间内温度高则无需预烘干,而冬天时,车间内温度低,使用预烘干,不但可通过收集烘干室余热用以模具预烘干,而且通过排风过滤腔10过滤后排出的热气还可用于车间取暖,一举多得,满足实用性。预烘干后的模具再继续跟随传送带7被传递至烘干室内进一步烘干,模具进入烘干室后,随烘干盘3转动,当烘干盘3上被传递适宜数量的模具之后,停止转动并关闭入口门,烘干室内的模具静止烘干,烘干完成后陶瓷泥浆在模具中成型后形成陶瓷坯,开启出口门,烘干盘3继续转动,烘干室内的模具通过烘干出口被一一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烘干室内烘干盘3设置有多层,传送框架5也设置多层,传送框架5用于一一对应的向各层烘干盘3输送模具,能够大大提高输送和烘干效率,以本实施例为例,烘干盘3、传送框架5均为上下两层。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烘干外壳1为外部设有隔热层的柱形壳体结构,所述烘干外壳1的底部为圆盘形篦板结构,所述烘干外壳的底部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篦孔,供热室内的热量通过篦孔传递至烘干室内。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转动轴2沿烘干外壳1的中心轴向转动安装在烘干外壳1内,所述烘干外壳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11,通过驱动电机11可带动烘干室内各层烘干盘同时转动。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烘干盘3为圆盘形篦板结构,所述烘干盘3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篦孔,所述烘干盘3的中轴线与烘干外壳1、转动轴2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烘干外壳1的侧壁上对应烘干盘3开设有烘干入口12,所述烘干入口12上安装有入口门13,所述烘干外壳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烘干出口,所述烘干出口上安装有出口门14。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模具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各层传送框架5的支撑框架15,所述传送辊6包括主动传送辊和从动传送辊,所述传送框架5上还安装有用于带动主动传送辊转动的传送电机。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传送框架5靠近烘干室的一侧还设有倾斜设置的递送板16,所述递送板16的一侧略低于传送带7的上端面,另一侧略高于烘干盘3的上端面,传送带上的模具被传送至靠近烘干室一侧后,通过递送板16滑入到烘干室内的烘干盘3上,继续随烘干盘3转动。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预热罩8是由上罩板801和成型在上罩板801两侧的侧罩板802围设形成的前后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上罩板801的底壁上开设有热风输送腔9,所述热风输送腔9的开放端安装有带有通风孔的上隔板17,两个所述侧罩板802的内侧开设有排风过滤腔10,所述排风过滤腔10内设有除湿过滤组件,所述排风过滤腔10的开放端安装有带有通风孔的侧隔板18。以本实施例为例,烘干室内的热气通过余热利用管道、输送风机导入到预热罩8的热风输送腔9内,再经热风输送腔9下部上隔板17上的通风孔输出,热风经过模具时可置换模具内湿气与热气,实现模具的预烘干,而热气和湿气可通过排风过滤腔10内的除湿过滤组件过滤后排出。其中:除湿过滤组件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过滤网、过滤棉等过滤结构,装有可吸附湿气的干燥剂的除湿盒等除湿结构。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上罩板801上设有输送风机19,所述输送风机19的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罩,过滤罩内安装有过滤滤芯,两个所述侧罩板802的内侧设有排风孔或排风风机。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余热利用管道包括输送主管20,所述输送主管20的一端固定在烘干外壳1的顶部与烘干外壳内的余热利用螺旋管24相连,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输送分管21与各个输送风机19的进风口相连。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余热利用螺旋管为盘旋在烘干室内顶部的螺旋管道,余热利用螺旋管的一端与输送主管20相连,另一端伸出到烘干室以外与外界相连,当开启输送泵22时,烘干室外界冷空气进入到余热利用螺旋管,经烘干室加热后变为热空气通过输送主管20、输送分管21进入到预热罩内,实现烘干室余热的再利用。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所述输送主管20上设有输送泵22,所述输送分管21上设有控制阀23。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室,其包括烘干外壳、转动安装在烘干外壳内的转动轴以及若干层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在转动轴上并随转动轴转动的烘干盘,所述烘干室的下端设有用于向烘干室内供热的供热室;
模具传送机构,其包括若干层用于一一对应向各层烘干盘输送模具的传送框架、转动安装在传送框架上的传送辊以及环绕于传送框架上并随传送辊运行的传送带;
余热利用机构,其包括若干个一一对应的横跨在传送框架上方的预热罩以及用于将烘干室内热气导入到预热罩内的余热利用管道,所述预热罩内形成有供装载模具的传送带通过的预热通道,所述预热通道的顶部设有热风输送腔,所述预热通道的两侧设有排风过滤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外壳为外部设有隔热层的柱形壳体结构,所述烘干外壳的底部为圆盘形篦板结构,所述烘干外壳的底部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篦孔,所述转动轴沿烘干外壳的中心轴向转动安装在烘干外壳内,所述烘干外壳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盘为圆盘形篦板结构,所述烘干盘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个篦孔,所述烘干盘的中轴线与烘干外壳、转动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烘干入口,所述烘干入口上安装有入口门,所述烘干外壳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烘干出口,所述烘干出口上安装有出口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各层传送框架的支撑框架,所述传送辊包括主动传送辊和从动传送辊,所述传送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带动主动传送辊转动的传送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框架靠近烘干室的一侧还设有倾斜设置的递送板,所述递送板的一侧略低于传送带的上端面,另一侧略高于烘干盘的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罩是由上罩板和成型在上罩板两侧的侧罩板围设形成的前后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上罩板的底壁上开设有热风输送腔,所述热风输送腔的开放端安装有带有通风孔的上隔板,两个所述侧罩板的内侧开设有排风过滤腔,所述排风过滤腔内设有除湿过滤组件,所述排风过滤腔的开放端安装有带有通风孔的侧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板上设有输送风机,所述输送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罩,两个所述侧罩板的内侧设有排风孔或排风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管道包括输送主管,所述输送主管的一端固定在烘干外壳的顶部与烘干外壳内的余热利用螺旋管相连,另一端通过若干个输送分管与各个输送风机的进风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管上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分管上设有控制阀。
CN202322505898.5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Active CN220852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5898.5U CN220852946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5898.5U CN220852946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2946U true CN22085294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2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5898.5U Active CN220852946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2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4986U (zh) 一种高效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
CN106885460A (zh) 一种饲料干燥装置
CN108286882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粮食烘干机
CN211012341U (zh) 一种智能烘干机
CN110743746A (zh) 一种塑料花自动上色装置
CN220852946U (zh) 一种余热利用型陶瓷烘干设备
CN101408369A (zh) 一种物料的快速真空干燥的方法和装置
CN205482182U (zh) 一种内循环式高效陶瓷烘干房
CN112378188A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原料干燥装置
CN208887280U (zh) 一种用于化肥生产中的烘干装置
CN217154875U (zh) 无纺布快速烘干装置
CN208006053U (zh) 一种塑胶颗粒烘干搅拌装置
CN212006650U (zh) 空心桨叶干燥机
CN109609234B (zh)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生物质燃料的设备
CN220864274U (zh) 一种加快模具烘干的陶瓷注浆机
CN214582250U (zh) 一种原料药中间体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8227404U (zh) 一种用于低析出热塑性弹性体加工的烘料装置
CN117722836B (zh) 一种具有智能调节风量功能的紫胶生产用烘干设备
CN111623608A (zh) 一种建筑材料用循环烘干装置
CN218196453U (zh) 一种浇注托盘的预热装置
CN110953857A (zh) 一种环保型秸秆刨花干燥机
CN117232223B (zh) 一种石英砂制备用高效脱水机
CN220534655U (zh) 一种物料欧化干燥机
CN218660098U (zh) 一种具有循环干燥功能的预热装置
CN212512371U (zh) 一种农业用粮食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