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9877U -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9877U
CN220849877U CN202320479965.8U CN202320479965U CN220849877U CN 220849877 U CN220849877 U CN 220849877U CN 202320479965 U CN202320479965 U CN 202320479965U CN 220849877 U CN220849877 U CN 220849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ignition unit
ignition
frame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99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贤
曹文晋
张书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99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9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9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9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包括有一车架、一动力单元、多个点火单元、一套筒、一固定板以及一锁固件。车架包括一主车架及一副车架,主车架包括一左侧主车架及一右侧主车架,副车架包括一左侧副车架及一右侧副车架;动力单元组设于车架上,包括一与一汽缸连接的汽缸头及一邻近汽缸头的链条室,汽缸头开设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多个点火单元,包括一插设于第一通孔的第一点火单元以及一插设于第二通孔的第二点火单元,第一通孔开设于汽缸头的链条室侧,第二通孔开设于汽缸头的链条室的相对侧,其中,套筒的外壳具有一凸缘板,固定板与凸缘板相对应前后毗邻设置,固定板具有一贯孔,锁固件穿设贯孔以压迫固定板与凸缘板,进而压迫套筒固设于第一通孔。由此,可提升燃烧效率,并提供维修便利性。

Description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尤指一种适用于使用燃油引擎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与能源危机的问题,因此各汽摩托车制造厂积极地研发低污染、低油耗与高性能的引擎,而中国台湾就属速克达摩托车为最大宗。过去,引擎的一汽缸头使用一个点火单元进行点火,但在各操作与负载下已无法应付未来愈来愈严格的法规,以致于油耗与污染无法兼顾。
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点火单元的车辆,通过在动力单元上配置多个点火单元,使动力单元于燃烧作动行程下提升燃烧效率。此外,多个点火单元的配置可有效解决在操作部分油门开度时,混合气不均匀,需要燃烧得更有效率,以避免排气污染严重,进而减少排气后处理的触媒转换器中的贵金属使用量,因此可降低动力单元的油耗与污染。
再者,将多个点火单元分别配置于汽缸头的两侧及中心,从车辆的侧视观察,多个点火单元皆配置于车架所包围的区域内,可提供组装或维修便利性。当安装链条室侧的点火单元时,只需要外力压迫套筒上的凸缘板,将不会造成套筒变形的问题。当维修拆卸时,只需要在凸缘板与汽缸头之间的凹槽处使用工具(例如一字起子)轻松扳动,即可进行拆卸,有助于改善组装或维修方便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包括有一车架、一动力单元、多个点火单元、一套筒、一固定板以及一锁固件。其中,车架包括一主车架及一副车架,主车架包括一左侧主车架及一右侧主车架,用以承载动力单元,副车架包括一左侧副车架及一右侧副车架,用以承载一排气单元与动力单元。动力单元组设于车架上,用以提供一驱动动力,包括一与一汽缸连接的汽缸头及一邻近汽缸头的链条室,汽缸头开设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链条室配置有一正时链条,以驱使一凸轮轴正常运作。此外,动力单元所提供的一驱动动力带动一曲轴作动后,经一无段变速器传递至一驱动轮。多个点火单元包括一插设于第一通孔的第一点火单元以及一插设于第二通孔的第二点火单元,用以点燃动力单元内部的混合油气。
上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的特征在于:第一通孔开设于汽缸头的链条室侧,套筒固设于第一通孔,用以容纳第一点火单元,第二通孔开设于汽缸头的链条室的相对侧,用以容纳第二点火单元。通过将第一点火单元及第二点火单元分别设置于汽缸头的两侧,可提供足够的维修与拆卸空间,以提升组装或维修便利性,且在汽缸头配置双点火单元可改善燃烧效率,减少排气污染,进而降低引擎油耗与污染。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左侧主车架可包括一第一左侧主车架及一第二左侧主车架,上述的右侧主车架可包括一第一右侧主车架及一第二右侧主车架,上述的左侧副车架可包括一第一左侧副车架及一第二左侧副车架,且上述的右侧副车架可包括一第一右侧副车架及一第二右侧副车架。此外,由车辆的侧视观察,上述的第一点火单元可配置于第一左侧主车架与第二左侧主车架所包围的区域内,上述的第二点火单元可配置于第一右侧主车架与第二右侧主车架所包围的区域内。由此,由车辆的侧视观察,第一点火单元不与第一左侧主车架及第二左侧主车架重叠,第二点火单元不与第一右侧主车架及第二右侧主车架重叠,使之具有足够的维修与拆卸空间。
另一方面,上述的多个点火单元可还包括一第三点火单元,可插设于汽缸头的一第三通孔,其中第三通孔开设于汽缸头沿汽缸的一汽缸轴线上。因此,第一点火单元及第二点火单元分别设置于汽缸头的两侧,第三点火单元设置于汽缸头的中心点。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套筒的外壳可具有一凸缘板,固定板与凸缘板相对应前后毗邻设置,固定板可具有一贯孔,锁固件穿设贯孔以压迫固定板与凸缘板,进而压迫套筒固设于第一通孔。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套筒可套设有一第一环形密封件,第一环形密封件位于第一点火单元的锁固端;上述套筒可套设有第二环形密封件,第二环形密封件位于套筒的凸缘板的下方。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凸缘板的下缘可具有一凹槽,于拆卸引擎时,仅需简单工具轻松搬动凸缘板下缘的凹槽,即可轻松拆卸套筒。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点火单元及第二点火单元分别电连接一第一点火线圈及一第二点火线圈。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点火单元、第二点火单元及第三点火单元可分别电连接一第一点火线圈、一第二点火线圈及一第三点火线圈,用以提供点火单元所需的工作电压。此外,上述的第一点火单元、第二点火单元及第三点火单元可为火星塞。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的右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B-B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车架
11 主车架
111 左侧主车架
1111 第一左侧主车架
1112 第二左侧主车架
112 右侧主车架
1121 第一右侧主车架
1122 第二右侧主车架
12 副车架
121 左侧副车架
1211 第一左侧副车架
1212 第二左侧副车架
122 右侧副车架
1221 第一右侧副车架
1222 第二右侧副车架
13 车架连接固定处
2a,2b 动力单元
20 曲轴
21 汽缸头
211 第一通孔
212 第二通孔
213 第三通孔
22 汽缸
23 链条室
24 套筒
241 凸缘板
25 固定板
26 锁固件
291 第一环形密封件
292 第二环形密封件
3 点火单元
31 第一点火单元
32 第二点火单元
33 第三点火单元
4 点火线圈
41 第一点火线圈
42 第二点火线圈
43 第三点火线圈
5 排气单元
6 无段变速器
7 后轮
100 车辆
L 汽缸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的前视图、右侧视图以及左侧视图。图中出示一种具点火单元的车辆100,包括有一车架1、一动力单元2a、多个点火单元3(如图4所示)、多个点火线圈4、一套筒24、一固定板25以及一锁固件26。其中,车架1包括一主车架11、一副车架12及一连接主车架11与副车架12的车架连接固定处13,主车架11用以承载动力单元2a且包括一左侧主车架111及一右侧主车架112,其中左侧主车架111包括一第一左侧主车架1111及一第二左侧主车架1112,右侧主车架112包括一第一右侧主车架1121及一第二右侧主车架1122;副车架12用以承载一排气单元5及动力单元2a且包括一左侧副车架121及一右侧副车架122,其中左侧副车架121包括一第一左侧副车架1211及一第二左侧副车架1212,右侧副车架122包括一第一右侧副车架1221及一第二右侧副车架1222。
图4及图5分别为图2的A-A剖面图以及图2的B-B剖面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2a为一引擎且组设于车架1上,包括一汽缸头21、一汽缸22及一链条室23,其中汽缸头21与汽缸22连接并开设有一第一通孔211、一第二通孔212及一第三通孔213,链条室23邻近汽缸头21且配置有一正时链条(图未示),以驱使一凸轮轴正常运作。此外,动力单元2a所提供的一驱动动力带动一曲轴20作动后,经一无段变速器6传递至一后轮7(如图2及图3所示)。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多个点火单元3包括一第一点火单元31、一第二点火单元32及一第三点火单元33,其中第一点火单元31、第二点火单元32及第三点火单元33分别插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12及第三通孔213内,并分别电连接一第一点火线圈41、一第二点火线圈42及一第三点火线圈43(如图1所示),通过点火线圈4提供第一点火单元31、第二点火单元32及第三点火单元33所需的工作电压,使之点燃动力单元2a内部的混合油气,并通过在汽缸头21内配置三个点火单元以提升燃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点火单元31、第二点火单元32及第三点火单元33为火星塞。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由车辆100的左侧观察,插设于第一通孔211内的第一点火单元31配置于第一左侧主车架1111与第二左侧主车架1112所包围的区域内,换句话说,第一点火单元31不与第一左侧主车架1111及第二左侧主车架1112重叠;如图2及图4所示,由车辆100的右侧观察,插设于第二通孔212内的第二点火单元32配置于第一右侧主车架1121与第二右侧主车架1122所包围的区域内,换句话说,第二点火单元32不与第一右侧主车架1121与第二右侧主车架1122重叠。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通孔211开设于链条室23侧,第二通孔212开设于链条室23的相对侧,第三通孔213开设于汽缸头21沿汽缸22的一汽缸轴线L上,也就是说,第一通孔211及第二通孔212分别设置于汽缸头21的相对侧,第三通孔213设置于汽缸头21的中心点。由此,分别插设于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12及第三通孔213中的第一点火单元31、第二点火单元32及第三点火单元33为错开设置,可提供足够的维修或拆卸空间。
如图4及图5所示,套筒24固设于第一通孔211,其中,套筒24的外壳具有一凸缘板241,固定板25与凸缘板241相对应前后毗邻设置,固定板25具有一贯孔(图未示),锁固件26穿设贯孔以压迫固定板25与凸缘板241,进而压迫套筒24固设于第一通孔211。套筒24可套设有一第一环形密封件291,第一环形密封件291位于第一点火单元31的锁固端;套筒24可套设有一第二环形密封件292,第二环形密封件292位于套筒24的凸缘板241的下方。上述凸缘板241的下缘可具有一凹槽(图未示),于拆卸引擎时,仅需简单工具轻松搬动凸缘板241下缘的凹槽,即可轻松拆卸套筒24,不会造成套筒24产生变形的问题,也不会造成有第一及第二环形密封件291,292无法密封。
图6及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A-A剖面图以及B-B剖面图。图中出示一种具点火单元的车辆100的动力单元2b,其与动力单元2a相似,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汽缸头21开设有第一通孔211及第二通孔212,多个点火单元3包括第一点火单元31及第二点火单元32,也就是说,动力单元2b的汽缸22内设置有双点火单元。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在更换或维修点火单元时,可提供足够的维修或拆卸空间,改善维修便利性。此外,通过在汽缸头内配置双点火单元或三个点火单元,使动力单元于燃烧作动行程下提升燃烧效率,可降低动力单元的油耗与污染。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专利申请文件要求保护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包括有:
一车架,包括一主车架及一副车架,该主车架包括一左侧主车架及一右侧主车架,该副车架包括一左侧副车架及一右侧副车架;
一动力单元,组设于该车架上,包括一与一汽缸连接的汽缸头及一邻近该汽缸头的链条室,该汽缸头开设有一第一通孔、一第二通孔及一第三通孔;以及
多个点火单元,包括一插设于该第一通孔的第一点火单元、一插设于该第二通孔的第二点火单元以及一插设于该第三通孔的第三点火单元;
一套筒,固设于该第一通孔,用以容纳该第一点火单元;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孔开设于该汽缸头的该链条室侧,该第二通孔开设于该汽缸头的该链条室的相对侧,以及该第三通孔是开设于汽缸头沿汽缸的一汽缸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左侧主车架包括一第一左侧主车架及一第二左侧主车架,该右侧主车架包括一第一右侧主车架及一第二右侧主车架,该左侧副车架包括一第一左侧副车架及一第二左侧副车架,且该右侧副车架包括一第一右侧副车架及一第二右侧副车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由该车辆的侧视观察,该第一点火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左侧主车架与该第二左侧主车架所包围的区域内,该第二点火单元配置于该第一右侧主车架与该第二右侧主车架所包围的区域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的外壳上具有一凸缘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板及一锁固件,该固定板与该凸缘板相对应前后毗邻设置,该固定板具有一贯孔,该锁固件穿设该贯孔以压迫该固定板与该套筒上的该凸缘板,进而压迫该套筒固设于该第一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套筒设有一第一环形密封件,该第一环形密封件位于该第一点火单元的锁固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套筒设有第二环形密封件,该第二环形密封件位于该套筒的该凸缘板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点火单元及该第二点火单元分别电连接一第一点火线圈及一第二点火线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点火单元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点火单元、该第二点火单元及该第三点火单元分别电连接一第一点火线圈、一第二点火线圈及一第三点火线圈。
CN202320479965.8U 2023-03-14 2023-03-14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Active CN220849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9965.8U CN220849877U (zh) 2023-03-14 2023-03-14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9965.8U CN220849877U (zh) 2023-03-14 2023-03-14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9877U true CN220849877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9965.8U Active CN220849877U (zh) 2023-03-14 2023-03-14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9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49877U (zh)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CN219412733U (zh)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US5645027A (en) Orbiting piston combustion engine
CN106948966B (zh) 一种电机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
CN106870052B (zh) 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机构和与该机构配合的配气系统
CN220705828U (zh)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CN220599915U (zh) 具点火单元的车辆
CN203321691U (zh) 带加强筋的发动机缸盖
TWM641674U (zh) 具點火單元之車輛
CN210799706U (zh) 发动机曲轴止推装置
CN212898722U (zh) 内燃机点火装置
CN216278246U (zh) 摩托车引擎的点火结构
CN210799142U (zh) 一种机油泵总成和平衡轴总成的模块化结构
CN212563456U (zh) 一种对装式水平对立发动机
TWM648780U (zh) 具點火單元之車輛
CN216269743U (zh) 摩托车引擎的配置结构
CN202065077U (zh) 双缸柴油机机体
CN102192008B (zh) 齿轮传动内燃机
CN215762004U (zh) 一种带cb机性能和cg传动优势的发动机
CN216642278U (zh) 一种内燃机曲轴连杆
TWM647705U (zh) 具點火單元之車輛
CN215370022U (zh) 具有双燃烧室的引擎
CN112983638B (zh) 一种非道路柴油机机体
CN214787699U (zh) 一种曲柄左右轴承跨距非对称设计的发动机
CN216895316U (zh) 一种法兰式惰齿轮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