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2988U -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2988U
CN220842988U CN202322520262.8U CN202322520262U CN220842988U CN 220842988 U CN220842988 U CN 220842988U CN 202322520262 U CN202322520262 U CN 202322520262U CN 220842988 U CN220842988 U CN 220842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fiber mounting
unmanned aerial
plat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02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卫国
张乐
靳博
王永松
王延春
牛猛
何建元
肖卫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ri Lantian Technology Co ltd
Longshou Mine Of Jinchu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ri Lantian Technology Co ltd
Longshou Mine Of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ri Lantian Technology Co ltd, Longshou Mine Of Jinchu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ri Lan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02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2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2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2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无人机,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壳体、摄像头和多个螺旋桨组件,无人机还包括摄像头防护罩组件,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安装板、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以及连接柱;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碳纤维安装板形成有第二通孔,螺旋桨组件设置在对应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中,且螺旋桨组件与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相连;摄像头设置在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至少一者上,摄像头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且防护罩能够在安装位和检修位之间滑动,防护罩处于安装位时,防护罩盖设于摄像头,防护罩处于检修位时,摄像头露出。本实用新型具有机体重量轻、提高摄像头和螺旋桨防护性、加强内部散热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无人机通常包括壳体、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螺旋桨、摄像头等部件。
现有的无人机在使用时,由于自身表面的零件较多,无人机机体重量较重,而且对螺旋桨、摄像头的防护性不高,无人机碰到障碍物时,无人机的螺旋桨和摄像头容易剐蹭到障碍物导致损伤,因此不适用矿井等复杂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具有机体重量轻、提高摄像头和螺旋桨防护性、加强内部散热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无人机,包括壳体、摄像头和多个螺旋桨组件,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摄像头防护罩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以及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螺旋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旋桨组件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中,且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相连;
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至少一者上,所述摄像头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能够在安装位和检修位之间滑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安装位时,所述防护罩盖设于所述摄像头,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检修位时,所述摄像头露出。
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防护罩组件,防护罩具有安装位和检修位,其中安装位和检修位分别位于摄像头的两侧,当防护罩沿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表面滑动至安装位时,防护罩盖设在摄像头上。如此,在无人机运行时,将防护罩设置在安装位,从而避免无人机碰到障碍物时造成摄像头损坏。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罩是透明材质,这样在防护罩盖设在摄像头时,不影响摄影头采集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并采用多个连接柱连接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在保证了无人机架构稳定的前提下,减轻了无人机整体的重量。同时,通过在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开设第一通孔,在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上开设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将无人机的螺旋桨组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避免了无人机工作时剐蹭到螺旋桨组件导致的桨叶受损。并且,螺旋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其作为动力装置的同时,又起到了内部散热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和螺旋桨安装架,所述螺旋桨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相连,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安装架上,并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
可选地,所述螺旋桨安装架包括中心轴和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沿所述中心轴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多个所述支杆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防护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防护罩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当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安装位时,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连接件固定相连。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主定位板;
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检修位时,所述主定位板和所述防护罩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的两侧;
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和设置在所述罩体朝向所述主定位板一侧的两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间隔设置,且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罩体的顶板平行;
所述主定位板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板对应的两个主定位孔,在所述安装位时,两个所述延伸板分别插入两个所述主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个辅助定位板和与两个所述辅助定位板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定位板背离所述防护罩的一侧,所述辅助定位板与所述主定位板相对设置;
所述延伸板上形成有辅助定位孔,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安装位时,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所述辅助定位孔的部分从所述主定位孔中穿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辅助定位板驱动至插入相应的辅助定位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件、螺杆、以及两个连接板,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主定位板背离所述防护罩的表面上,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辅助定位板的移动方向一致;
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中;
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配合;
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于两个所述辅助定位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集线器,所述集线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至少一者上。
可选地,所述集线器包括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壳体上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互相靠近和远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一转轴、第二推杆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背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且所述第一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二推杆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且所述第二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防护罩设置于安装位的示意图;
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推杆、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推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其中,10、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a、第一通孔;11、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a、第二通孔;12、螺旋桨安装架;121、支杆;13、螺旋桨;14、连接柱;15、罩体;16、摄像头;17、延伸板;17a、辅助定位孔;18、主定位板;18a、主定位孔;19、螺杆;20、连接板;21、固定件;22、辅助定位板;23、第一夹持部;23a、第一限位槽;24、第二夹持部;24a、第二限位槽;25、第一推杆;26、第二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或“实例”或“例子”意指结合实施例本身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被包括在本专利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位置的出现不必都是指同一个实施例。
参照图1的一种轻型无人机,包括壳体、摄像头16和多个螺旋桨组件,无人机还包括摄像头防护罩组件,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与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以及包括连接在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之间的连接柱14;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的第一通孔10a,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的第二通孔11a,多个第一通孔10a和多个第二通孔11a一一对应,且多个第二通孔11a与多个螺旋桨组件一一对应,第一通孔10a和第二通孔11a同轴设置;螺旋桨组件设置在对应的第一通孔10a、以及第二通孔11a中,且螺旋桨组件与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相连;
摄像头16设置在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的至少一者上,摄像头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15,且防护罩15能够在安装位和检修位之间滑动,防护罩15处于安装位时,防护罩15盖设于摄像头16,防护罩15处于检修位时,摄像头16露出。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上设置有摄像头16、摄像头防护罩组件,防护罩15具有安装位和检修位,其中安装位和检修位分别位于摄像头16的两侧,当防护罩15沿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的表面滑动至安装位时,防护罩15盖设在摄像头16上。如此,在无人机运行时,将防护罩15设置在安装位,从而避免无人机碰到障碍物时造成摄像头16损坏。可以理解的是,防护罩15是透明材质,这样在防护罩15盖设在摄像头16时,不影响摄影头采集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防护罩15的具体结构和类型不做特殊的限定,只要防护罩15能够保护到摄像头16、不影响摄像头16采集图像即可,例如,防护罩15可以是柱状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并采用多个连接柱14连接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在保证了无人机架构稳定的前提下,减轻了无人机整体的重量。同时,通过在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开设第一通孔10a,在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上开设与第一通孔10a相对设置的第二通孔11a,将无人机的螺旋桨组件设置于第一通孔10a和第二通孔11a之间,避免了无人机工作时剐蹭到螺旋桨组件导致的桨叶受损。并且,螺旋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其作为动力装置的同时,又起到了内部散热的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13和螺旋桨安装架12,螺旋桨安装架12设置在第二通孔11a中,并与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相连,螺旋桨13设置在螺旋桨安装架12上,并伸入第一通孔10a中。
通过将螺旋桨安装架12固定在第二通孔11a中,并将螺旋桨13安装在螺旋桨安装架12上,使得螺旋桨13稳定地设置于第一通孔10a和第二通孔11a之间,并且便于螺旋桨13在螺旋桨安装架12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螺旋桨安装架12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的限定。为了使无人机的稳定性更好,可选地,如图1所示,螺旋桨安装架12包括中心轴和多个支杆121,多个支杆121沿中心轴的周向均匀设置在中心轴上,螺旋桨13设置在中心轴上,多个支杆121与相应的第一通孔10a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多个支杆121固定在通孔的第一通孔10a侧壁,使得安装架固定在第一通孔10a,且多个支杆121沿中心轴的周向均匀设置在螺旋桨安装架12的中心轴上,使得螺旋桨安装架12的各个支杆121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为了使防护罩15固定在安装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摄像头防护罩组件还包括与防护罩15配合的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在壳体上,当防护罩15设置在安装位时,防护罩15与连接件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对防护罩15如何与连接件固定相连不做特殊的限定,为了使防护罩15与连接件形成可拆卸连接,便于防护罩15在安装位和检修位之间滑动,可选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包括主定位板18;
在防护罩15处于检修位时,主定位板和防护罩15分别位于摄像头16的两侧;
防护罩15包括罩体151和设置在罩体151朝向主定位板一侧的两个延伸板17,两个延伸板17间隔设置,且延伸板17与罩体151的顶板平行;
主定位板18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延伸板17对应的两个主定位孔18a,在安装位时,两个延伸板17分别插入两个主定位孔18a。
通过将防护罩15上的延伸板17插入到主定位板18上,使得防护罩15能够与主定位板18固定相连,即防护罩15固定在安装位上,从而使得无人机在飞行时防护罩15能够保持处于罩设于摄像头16的状态,提高了摄像头16的防护性。
为了使防护罩15与连接件的固定连接状态更加稳定,连接件还包括两个辅助定位板22和与两个辅助定位板22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主定位板18背离防护罩15的一侧,辅助定位板22与主定位板18相对设置;
延伸板17上形成有辅助定位孔17a,在防护罩15处于安装位时,延伸板17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孔17a的部分从主定位孔18a中穿出,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辅助定位板22驱动至插入相应的辅助定位孔17a中。
通过将辅助定位板22插入延伸板17上的辅助定位孔17a、以及将延伸板17插入主定位板18的主定位孔18a,在两个方向限定了防护罩15相对壳体的滑动,使得防护罩15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安装位上。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件21、螺杆19、以及两个连接板20,固定件21设置在主定位板18背离防护罩15的表面上,固定件21上形成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的轴线方向与辅助定位板22的移动方向一致。螺杆19设置在连接通孔中。连接板20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连接板20的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19配合。两个连接板20分别位于固定件21的两侧,且两个连接板20分别于两个辅助定位板22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两个连接板20的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以使得转动螺杆19时,两个连接板20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当防护罩15处于安装位时,转动螺杆19驱使两个连接板20相互远离,两个连接板20带动两个辅助定位板22相互远离,并且分别插入对应的辅助定位孔17a。
为了使无人机的线路布局更加美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壳体还包括集线器,集线器设置在第一碳纤维安装板10和第二碳纤维安装板11的至少一者上。
具体地,如图5所示,集线器包括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持部23、以及与第一夹持部23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24,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在壳体上滑动,以使得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互相靠近和远离。
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和远离,需要竖线时,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24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互远离,从而使无人机的线路布局美观,便于检修。
进一步具体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25、第一转轴、第二推杆26和第二转轴;
第一推杆25位于第一夹持部23背离第二夹持部24的一侧,第一转轴设置在壳体上,第一夹持部23形成有第一限位槽23a,第一推杆25的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连,且第一推杆25可围绕第一转轴转动,第一推杆25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槽23a内;
第二推杆26位于第二夹持部24背离第一夹持部23的一侧,第二转轴设置在壳体上,第二夹持部24形成有第二限位槽24a,第二推杆26的第一端与第二转轴相连,且第二推杆26可围绕第二转轴转动,第二推杆26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限位槽24a内。
需要束线时,通过转动第一推杆25,第一推杆25的第二端在第一限位槽23a中滑动,并推动第一夹持部23靠近第二夹持部24。同理,通过转动第二推杆26,第二推杆26的第二端在第二限位槽24a中滑动,并推动第二夹持部24靠近第一夹持部2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包括壳体、摄像头和多个螺旋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摄像头防护罩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碳纤维安装板、与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以及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形成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螺旋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旋桨组件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中,且所述螺旋桨组件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相连;
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至少一者上,所述摄像头防护罩组件包括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能够在安装位和检修位之间滑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安装位时,所述防护罩盖设于所述摄像头,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检修位时,所述摄像头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螺旋桨和螺旋桨安装架,所述螺旋桨安装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相连,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安装架上,并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安装架包括中心轴和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沿所述中心轴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螺旋桨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多个所述支杆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防护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防护罩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当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安装位时,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连接件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主定位板;
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检修位时,所述主定位板和所述防护罩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的两侧;
所述防护罩包括罩体和设置在所述罩体朝向所述主定位板一侧的两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间隔设置,且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罩体的顶板平行;
所述主定位板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板对应的两个主定位孔,在所述安装位时,两个所述延伸板分别插入两个所述主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两个辅助定位板和与两个所述辅助定位板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定位板背离所述防护罩的一侧,所述辅助定位板与所述主定位板相对设置;
所述延伸板上形成有辅助定位孔,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安装位时,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所述辅助定位孔的部分从所述主定位孔中穿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辅助定位板驱动至插入相应的辅助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件、螺杆、以及两个连接板,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主定位板背离所述防护罩的表面上,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辅助定位板的移动方向一致;
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中;
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配合;
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于两个所述辅助定位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集线器,所述集线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碳纤维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安装板的至少一者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包括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壳体上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互相靠近和远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杆、第一转轴、第二推杆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背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且所述第一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二推杆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且所述第二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CN202322520262.8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Active CN220842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0262.8U CN22084298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0262.8U CN22084298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2988U true CN22084298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0262.8U Active CN22084298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2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3898B (zh) 一种垂直起降倾转旋翼固定翼飞机
CN203318686U (zh) 一种航模飞行器航拍云台
CN104724286A (zh) 一种球形飞行器
CN220842988U (zh) 一种通过连接柱连接安装板的轻型无人机
KR20210013813A (ko) 멀티 어댑터를 구비하는 드론
CN106628138B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垂直升降无人机
CN109878743B (zh) 飞行器
US20220267015A1 (en) Aircraft engine
CN215155588U (zh) 多旋翼无人机
CN214776618U (zh) 照明无人机
CN211766284U (zh) 一种折叠式垂直起降侦察监测无人机
CN210618464U (zh) 固定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连接组件及固定翼无人机
CN202961882U (zh) 一种可载摄像装置的航模飞行器航拍三轴云台
CN207644637U (zh)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CN220843028U (zh) 一种具有发光元件及散热组件的无人机
CN214504224U (zh) 一种中式灯笼集群表演无人机
CN220391547U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电力巡检无人机
CN213083470U (zh)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
CN219565483U (zh) 一种共轴双桨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20662874U (zh) 一种新型防护机构
CN106379544B (zh) 无人机的模块化可拆卸式动力短舱
CN220123195U (zh) 一种用于飞机舱外搭载设备的防水装置
CN219382833U (zh) 旋翼无人机
CN117755554A (zh) 一种无人机用氢能动力系统
CN212556834U (zh) 一种无人机巡线吊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