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4637U -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4637U
CN207644637U CN201721772843.9U CN201721772843U CN207644637U CN 207644637 U CN207644637 U CN 207644637U CN 201721772843 U CN201721772843 U CN 201721772843U CN 207644637 U CN207644637 U CN 207644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wing
unmanned plane
cabin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28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博傲
徐啸
李响
詹嘉玮
周浩全
潘尔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728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4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4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46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机翼和中心控制单元;机身的内部设置有机舱,中心控制单元设置在机舱内,中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和发出指令;机翼沿机身的周向设置,机翼用于提供动力,带动机身飞行,中心控制单元能够驱动机翼产生动力;机身包括上机身和下机身,上机身与所述下机身扣合固接,上机身和下机身共同形成机舱;上机身和下机身均呈流线型结构;在机身和机翼的外侧均设置隐身涂层形成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拆卸困难,且飞行过程中稳定性较低,进行侦查时易被发现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无人机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
由于无人机是需要在空中飞行,进行侦查、干扰、搜索、校射等多种作战任务,但是在空中飞行时常常会受到来自大气的阻力以及风力的阻力,还需要频繁进行升降,因而所机身的要求以及机翼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机翼与机身之间的连接强固性,机翼和机身采用一体成型,但是在进行无人机维护、修整时,需要将机翼随着机身一同拆卸,而机翼有相对较为脆弱,故而造成拆卸困难;同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常常受到很大的阻力,导致飞行过程中稳定性较差,进行侦查时捕捉的画面稳定性低,不利于监控人员观测、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无人机拆卸困难,且飞行过程中稳定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机翼和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机舱,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机舱内,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和发出指令;
所述机翼沿所述机身的周向设置,所述机翼用于提供动力,带动所述机身飞行,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能够驱动所述机翼产生动力;
所述机身包括上机身和下机身,所述上机身与所述下机身扣合固接,所述上机身和所述下机身共同形成所述机舱;
所述上机身和所述下机身均呈流线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机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机翼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机翼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机翼包括连接端和动力端;
所述连接端和动力端固定设置,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下机身固定设置,所述动力端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通过所述中心控制单元控制,以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旋转桨叶;
所述电机与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桨叶转动产生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机翼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脚架,所述脚架用于支撑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
进一步的,所述机翼连接所述脚架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脚架能够存放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脚架与所述机翼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舱包括主舱和辅舱;
所述主舱和所述辅舱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主舱内,所述辅舱用于存放武器设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件;
所述摄像件设置在所述主舱内,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安装所述摄像件的安装部;
所述摄像件与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摄像件用于捕捉画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飞行稳定性较低,且进行侦查时易被发现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结构,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的外侧均设置有隐身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机翼和中心控制单元;机身的内部设置有机舱,中心控制单元设置在机舱内,中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和发出指令;机翼沿机身的周向设置,机翼用于提供动力,带动机身悬空,中心控制单元能够驱动机翼产生动力;机身包括上机身和下机身,上机身与下机身扣合固接,上机身和下机身共同形成机舱;上机身和下机身均呈流线型结构;通过机翼带动机身在空中飞行,中心控制单元能够接收来自地面的控制信号,并且驱动该无人机结构实现命令操作,中心控制单元放置在机舱内,机身对中心控制单元形成保护作用,减少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因所处环境恶劣而对中心控制单元产生损害;机身包括上机身和下机身,便于进行拆装,进而实现对中心控制单元的电路进行维护、修理;同时,上机身和下机身均设置为流线型结构,从而降低了该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机身所承受的空气阻力,且上升的升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结构,机身和机翼的外侧均设置有隐身涂层;为了提高该无人机结构的隐身性,在机身和机翼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隐身涂层,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隐身涂层采用隐身材料涂抹,隐身材料可以降低被探测率,进而提高无人机自身的生存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的机身打开时的第一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的机身打开时的第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的机身合住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带有脚架的示意图。
图标:10-机身;20-机翼;30-中心控制单元;40-机舱;50-旋转桨叶;60-脚架;70-挡板;101-上机身;102-下机身;201-连接端;202-动力端;2022-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10、机翼20和中心控制单元30;机身10的内部设置有机舱40,中心控制单元30设置在机舱40内,中心控制单元30用于接收指令和发出指令;机翼20沿机身10的周向设置,机翼20用于提供动力,带动机身10悬空,中心控制单元30能够驱动机翼20产生动力;机身10包括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上机身101与下机身102扣合固接,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共同形成机舱40;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均呈流线型结构。
具体的,该无人机结构包括机身10、机翼20和中心控制单元30,机翼20沿机身10的周向设置,机翼20能够带动机身10在空中飞行;机身10设置为壳体结构,内部设置有机舱40,在机舱40内存放无人机结构的中心控制单元30,中心控制单元30能够与地面产生信号联系,并根据地面操作接收操作命令,同时中心控制单元30又能够驱动该无人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实现该指令操作。
其中,机身10包括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且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互相扣合固接,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共同形成机舱40,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可拆卸连接,便于进行拆卸、安装,进而对机舱40内的中心控制单元30进行电路维护、修理。
其中,为了增加该无人机结构在空中飞行时的稳定性,减小空中飞行时承受的空气阻力,因而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均设置为流线型结构,即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的外表面平滑而规则,没有大的起伏或者尖锐的棱角;当该无人机结构在空气流中飞行时,主要表现为层流,较少的出现湍流,保证了机身10受到较小的阻力,同时还能提升省力;其次,流线型结构还能够增加机身10的美观性。
其中,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均设置为头圆尾尖的结构形状,类似于水滴形。
通过机翼20带动机身10在空中飞行,中心控制单元30能够接收来自地面的控制信号,并且驱动该无人机结构实现命令操作,中心控制单元30放置在机舱40内,机身10对中心控制单元30形成保护作用,减少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因所处环境恶劣而对中心控制单元30产生损害;机身10包括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便于进行拆装,进而实现对中心控制单元30的电路进行维护、修理;同时,上机身101和下机身102均设置为流线型结构,从而降低了该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机身10所承受的空气阻力,且上升的升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机翼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机翼20沿机身10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机翼20之间存在间隙。
具体的,机翼20沿机身10的周向设置,机翼20主要用于产生升力,带动机身10在空中飞行;为了增加该无人机结构的升力,机翼2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机翼20沿机身10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进而将机身10所承受的升力均匀化,保证了机身10在飞行过程中的平稳性。
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机翼20之间设置有间隙,虽然机翼20较多,产生的升力相应的也会增加,机身10飞行时的平稳性也会相应的增加;但是,在确保升力与平稳性的同时,必须保证任意相邻的两个机翼20不能直接碰触到,否则会影响机翼20的结构性,进而降低机翼20在飞行过程中所发挥的正常作用。
其中,机翼20的设置为旋翼,因此任意相邻的两个旋翼之间更需要间隙,以保证旋翼正常工作。
其中,机翼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机翼20互相间隔120度。
类似的,机翼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机翼20互相间隔的90度。
类似的,当机翼20的数量为五个时,彼此间隔72度;当机翼20的数量为6个时,彼此间隔60度。
其中,当机翼20的数量越多,机翼20的长度也越长;但是因为机翼20的水平宽度相对较窄,当长度较长时,强度会相应的降低,进而会降低机身10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因而机翼20的长度不能过长;因此,机翼20的数量以三个四个为最佳。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机翼20包括连接端201和动力端202,连接端201和动力端202固定设置,连接端201与下机身102固定设置,动力端202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通过中心控制单元30控制,以提供驱动力。
具体的,机翼20设置为旋翼,因而机翼20包括连接端201和动力端202,连接端201和动力端202固定连接,且连接端201与下机身102固定设置,用于与机身10形成固定连接;动力端202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用于提供使得机身10上升的驱动力,动力组件与中心控制单元30电连接,动力组件的启动由中心控制单元30控制。
其中,连接端201和动力端202一体成型。
其中,动力端202的末端设置有安装动力组件的安装部2022,安装部2022可以设置为实心柱体结构,动力组件安装在实心柱体结构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
类似的,安装部2022设置为柱体结构,且沿柱体结构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动力组件安装在该通孔内。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旋转桨叶50,电机与中心控制单元30电连接,电机驱动旋转桨叶50转动并产生动力。
具体的,动力组件用于提供驱动机身10上升的动力,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旋转桨叶50,电机与中心控制单元30电连接,电机的启动由中心控制单元30控制,旋转桨叶50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能够转动,从而形成迫使机身10上升的动力。
其中,电机驱动旋转桨叶50开始转动,旋转桨叶50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电机的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
其中,旋转桨叶50的数量为三个,一般的旋转桨叶50的数目越多,吸收功率也越大,进而动力越充足;旋转桨叶50在该无人机结构飞行的过程中需要承受高速旋转时桨叶自身的离心惯性力以及气动载荷。
其中,旋转桨叶50采用铝材料或者钢材料制成,可以相应的做的较薄写,更有利于旋转桨叶50高速运转,提高高速运转时的效率。
其中,每个机翼20对应一组动力组件。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机翼20的下表面设置有脚架60,脚架60用于支撑机身10和机翼20。
具体的,机翼20的下表面设置有脚架60,脚架60能够支撑机身10和机翼20;当将该无人机结构放置在地面上,脚架60能够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支撑机身10和机翼20,改善因机身10或者机翼20直接接触到地面,与地面发生碰撞,进而损坏机身10结构、机翼20结构或者动力组件等。
其中,每一个机翼20的下表面均对应设置有一个脚架60;同时,为了增加脚架60的稳定性,脚架60设置在靠近机翼20中心的位置处,脚架60可以采用三脚架60结构,因为三角形的稳定性最高。
类似的,脚架60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机翼20连接,支撑部设置为月牙形结构,且与连接部固定连接。
其中,连接部能够实现伸缩,从而控制脚架60展开或者收起;当在空中飞行时,连接部处于收缩状态,支撑部与机翼20的下表面抵接;当需要落地时,连接部逐渐展开,支撑部与地面接触,进而实现脚架60的支撑功能。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机翼20连接脚架60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脚架60能够存放在凹槽内。
具体的,在机翼20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机身10和机翼20的脚架60,脚架60放置在地面上,使得机身10、机翼20均与地面不直接接触;但是在该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如果脚架60呈展开状态,会增加该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的阻力;因此,在机翼20的下表面,安装脚架60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当脚架60收起时,脚架60能够存放在该凹槽内,当需要脚架60时,脚架60从凹槽逐渐展开。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脚架60与机翼20活动连接。
具体的,为了便于脚架60的收放,因而脚架60与机翼20活动连接,最直接是脚架60与凹槽的侧部活动连接,通过活动轴铰接。
其中,脚架60也可以固定设置在机翼20上,脚架60能够实现自身的伸缩,从而改善因存在脚架60而增加该无人机结构在飞行过程中所承受的阻力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机舱40包括主舱和辅舱,主舱和辅舱之间设置有挡板70,中心控制单元30设置在主舱内,辅舱用于存放武器设备。
具体的,机舱40包括主舱和辅舱,主舱主要用于存放中心控制单元30等主要的控制器、控制电路等,辅舱可以放置一些功能性的部件,利用存放武器设备等。
其中,为了保证主舱和辅舱彼此之间的独立性以及安全性,在主舱和辅舱之间设置有挡板70,从而将主舱和辅舱隔绝。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5所示,还包括摄像件,摄像件设置在主舱内,机身10上设置有安装摄像件的安装部2022;摄像件与中心控制单元30电连接,摄像件用于捕捉画面。
具体的,在主舱内还可以设置摄像件,通过摄像件能够捕捉该无人机结构飞行经过的画面,摄像件和中心控制单元30电连接,摄像件所捕捉到的画面能够通过中心控制单元30传递至地面接收站,进而由地面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分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无人机结构,机身10和机翼20的外侧均设置有隐身涂层。
具体地,为了提高该无人机结构的隐身性,在机身10和机翼20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隐身涂层,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其中,隐身涂层采用隐身材料涂抹,隐身材料可以降低被探测率,进而提高无人机自身的生存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机翼和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机舱,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机舱内,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指令和发出指令;
所述机翼沿所述机身的周向设置,所述机翼用于提供动力,带动所述机身飞行,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能够驱动所述机翼产生动力;
所述机身包括上机身和下机身,所述上机身与所述下机身扣合固接,所述上机身和所述下机身共同形成所述机舱;
所述上机身和所述下机身均呈流线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机翼沿所述机身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机翼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连接端和动力端;
所述连接端和动力端固定设置,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下机身固定设置,所述动力端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通过所述中心控制单元控制,以提供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旋转桨叶;
所述电机与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桨叶转动产生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脚架,所述脚架用于支撑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连接所述脚架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脚架能够存放在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与所述机翼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包括主舱和辅舱;
所述主舱和所述辅舱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主舱内,所述辅舱用于存放武器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件;
所述摄像件设置在所述主舱内,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安装所述摄像件的安装部;
所述摄像件与所述中心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摄像件用于捕捉画面。
10.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结构;
所述机身和所述机翼的外侧均设置有隐身涂层。
CN201721772843.9U 2017-12-18 2017-12-18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4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2843.9U CN207644637U (zh) 2017-12-18 2017-12-18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2843.9U CN207644637U (zh) 2017-12-18 2017-12-18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4637U true CN207644637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77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284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4637U (zh) 2017-12-18 2017-12-18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46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2080A (zh) * 2017-12-18 2018-04-13 詹博傲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2080A (zh) * 2017-12-18 2018-04-13 詹博傲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3898B (zh) 一种垂直起降倾转旋翼固定翼飞机
JP6942710B2 (ja) ハイブリッド推進式垂直離着陸航空機
US79547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a hovering aircraft
US10377488B1 (en) Tandem-wing aircraft system with shrouded propeller
RU2724006C1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06114848A (zh) 一种系留巡航多模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EP3535963B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20170283048A1 (en) Convertable lifting propeller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9274879U (zh) 筒式发射的折叠翼无人机
CN205854465U (zh) 一种低风阻无人机
CN110466750A (zh) 一种便携式垂直起降侦察监测无人机
CN107902080A (zh)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CN207644637U (zh) 无人机结构以及具有隐身功能的无人机
CN112849412B (zh) 一种氢电吊舱机体一体化的察打无人机
CN107150802B (zh) 一种电机高度可调的无人机
CN108528714A (zh) 用于固定翼无人机的可调式旋翼动力机头装置
CN207826537U (zh) 一种新型折叠油动旋翼结构
CN207826544U (zh) 一种双涵道载人无人互换飞行器
CN110562448A (zh) 尾座式无人机
CN110550198A (zh) 岩壁定点式无人机
CN206704550U (zh) 一种涡轮轴发动机后向布置的无人直升机机身内部结构
CN104229130A (zh) 气动结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5293096U (zh) 带拉线结构的无人机
CN204056295U (zh) 气动结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10618461U (zh) 可驻扎于峭壁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