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8966U -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8966U
CN220838966U CN202322635108.5U CN202322635108U CN220838966U CN 220838966 U CN220838966 U CN 220838966U CN 202322635108 U CN202322635108 U CN 202322635108U CN 220838966 U CN220838966 U CN 220838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piece
abutting
powe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5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恕仁
陈健
路景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ongl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ongl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ongl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onglianx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5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8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8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8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vetailed Work, And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ing Machines For Wo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头连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飞刀盘,所述飞刀盘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与一组方形抵接块的后端固定连接,一组所述方形抵接块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联轴器与动力头连接的功能,解决了在使用联轴器将飞刀盘与动力头进行连接时,大多通过螺帽和螺栓进行配合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头连接领域,具体是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在对工件加工时需要大量使用动力头,动力头是在机床设备中能够实现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同时具有自动工件循环的动力部件,它属于简单的变速传动机构,动力头通过联轴器与飞刀盘进行连接,通过动力头驱动飞刀盘,从而对工件的侧面进行切削。
现有的动力头连接结构具体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232084583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具体公开了动力头连接结构,包括电机、联轴器、及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联轴器设有插接端及装载端;插接端呈中空设置,插接端上设有剖切口;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匹配连接于剖切口处;电机的转子插设于插接端的内部,电机的转子通过剖切口暴露于外,第一夹块的内壁抵接电机的转子,第二夹块的内壁抵接插接端的外壁,以紧密夹持电机的转子与插接端;及可拆卸安装于动力组件一端的飞刀盘;飞刀盘安装于装载端。上述动力头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紧固,利用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紧密连接联轴器与电机的转子,省去平键结构,大大提高连接稳固性,确保联轴器与电机的转子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发生松动,保证加工精度。
上述的动力头连接结构是通过第一夹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夹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组装时利用螺栓穿设第一通孔后螺接第二通孔,可实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匹配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工人借助安装工具对其进行往复转动才能进行安装和拆卸,且在没有安装工具的情况下,工人无法徒手对其进行安装拆卸;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技术中动力头连接结构是通过第一夹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夹块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组装时利用螺栓穿设第一通孔后螺接第二通孔,可实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匹配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工人借助安装工具对其进行往复转动才能进行安装和拆卸,且在没有安装工具的情况下,工人无法徒手对其进行安装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飞刀盘,所述飞刀盘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合件,所述第二卡合件与一组方形抵接块的后端固定连接,一组所述方形抵接块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接板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方形抵接块固定连接,另一组所述方形抵接块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抵接组件。
优选的,所述抵接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与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方形抵接块皆与连接件的后端抵接,所述连接件与装置本体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接板与第一伸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槽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后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杆还贯穿联轴器,所述连接件套设在联轴器的外部,所述连接件的前端与第一抵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接件被第一连接杆贯穿。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槽套设在第一伸缩块的外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二伸缩槽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槽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防滑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圆形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抵接板的后端与第一抵接件的前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联轴器与动力头连接的功能,解决了在使用联轴器将飞刀盘与动力头进行连接时,大多通过螺帽和螺栓进行配合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抵接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连接组件抵接的功能,在使用连接组件对动力头进行连接时,通过抵接组件可以使得连接组件在连接和移出的过程中更加便捷,从而使得连接组件在对装置进行连接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飞刀盘;3、联轴器;40、连接件;41、防滑拉杆;42、第一连接杆;43、圆形抵接板;44、第一抵接件;45、方形抵接块;46、弹簧连接板;47、第一弹簧;48、第二弹簧;49、第二连接块;50、第二卡合件;51、第一伸缩槽;60、第一伸缩块;61、第一滑块;62、第一滑槽;63、第三弹簧;64、第二伸缩槽;65、第一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所示,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飞刀盘2,飞刀盘2通过联轴器3进行连接;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组件;
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合件50,第二卡合件50与一组方形抵接块45的后端焊接在一起,一组方形抵接块45与第一弹簧47的一端胶粘在一起,第一弹簧47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板46胶粘在一起,弹簧连接板46与第二弹簧48的一端胶粘在一起,第二弹簧48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方形抵接块45胶粘在一起,另一组方形抵接块45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块49焊接在一起,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抵接组件;
工作时,在对飞刀盘2进行拆卸时,拉动第一滑块61,继而使得第一滑块61在第一滑槽62的内部滑动,第一滑块61与第一伸缩块60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伸缩块60向第二伸缩槽64的内部收缩,继而使得第一伸缩块60挤压第三弹簧63,当第二伸缩槽64滑动到与第一磁铁65吸合时,此时第一伸缩块60已经完全收缩到第二伸缩槽64的内部,然后同时拉动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与方形抵接块45固定连接,继而使得两组方形抵接块45在第一伸缩槽51的内部同步靠近,继而使得两组方形抵接块45挤压第二弹簧48和第一弹簧47,当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在第一伸缩槽51的一端同步靠近到重合时,拨动第一滑块61,使得第一滑块61与第一磁铁65不再吸合,即第一伸缩块60不再挤压第三弹簧63,在第三弹簧63还原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块60与第二卡合件50的一端抵接,此时两组方形抵接块45已经完全收缩到第一伸缩槽51的内部,继而使得方形抵接块45与连接件40的后端不在抵接,然后向前拉动防滑拉杆41,防滑拉杆41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拉动,防滑拉杆41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2在连接件40的内部向前运动,圆形抵接板43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圆形抵接板43向前运动,继而使得圆形抵接板43与第一抵接件44不在抵接。
进一步的,抵接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块60,第一伸缩块60与第三弹簧63的一端胶粘在一起,第三弹簧63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槽64的内壁胶粘在一起,第一伸缩块60与第一滑块61焊接在一起,第一滑块61与第一滑槽62滑动连接;
工作时,拉动第一滑块61,继而使得第一滑块61在第一滑槽62的内部滑动,第一滑块61与第一伸缩块60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伸缩块60向第二伸缩槽64的内部收缩,继而使得第一伸缩块60挤压第三弹簧63。
进一步的,两组方形抵接块45皆与连接件40的后端抵接,连接件40与装置本体1左端固定连接,弹簧连接板46与第一伸缩槽51的内壁焊接在一起,第一伸缩槽51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杆42的后端焊接在一起;
工作时,连接件40与装置本体1固定连接,通过启动装置本体1继而带动连接件4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飞刀盘2进行转动,通过圆形抵接板43和方形抵接块45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杆4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连接件40的内部,第一抵接件44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向前拉动防滑拉杆41继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2向前运动,继而带动第一抵接件44向前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42贯穿连接件40,第一连接杆42还贯穿联轴器3,连接件40套设在联轴器3的外部,连接件40的前端与第一抵接件44焊接在一起,第一抵接件44被第一连接杆42贯穿;
工作时,向前拉动防滑拉杆41,防滑拉杆41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拉动,防滑拉杆41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2在连接件40的内部向前运动,继而使得第一连接杆42穿过第一抵接件44的内部向前运动,当第一连接杆42向前运动到完全脱离联轴器3的内部时,飞刀盘2通过联轴器3进行连接,即可完成对飞刀盘2的拆卸。
进一步的,第二伸缩槽64套设在第一伸缩块60的外部,第一滑槽62开设在第二伸缩槽64的一端,第一滑槽62与第一磁铁65胶粘在一起,第二伸缩槽64与第二连接块49焊接在一起;
工作时,当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在第一伸缩槽51的一端同步靠近到重合时,拨动第一滑块61,使得第一滑块61与第一磁铁65不在吸合,即第一伸缩块60不在挤压第三弹簧63,在第三弹簧63还原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块60与第二卡合件50的一端抵接,第二连接块49与第二伸缩槽64固定连接,拉动第二连接块49继而带动第二伸缩槽64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42与防滑拉杆41焊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杆42与圆形抵接板43焊接在一起,圆形抵接板43的后端与第一抵接件44的前端抵接;
工作时,向前拉动防滑拉杆41,防滑拉杆41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拉动,防滑拉杆41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2在连接件40的内部向前运动,圆形抵接板43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圆形抵接板43向前运动,继而使得圆形抵接板43与第一抵接件44不在抵接。
工作原理:在对飞刀盘2进行拆卸时,拉动第一滑块61,继而使得第一滑块61在第一滑槽62的内部滑动,第一滑块61与第一伸缩块60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伸缩块60向第二伸缩槽64的内部收缩,继而使得第一伸缩块60挤压第三弹簧63,当第二伸缩槽64滑动到与第一磁铁65吸合时,此时第一伸缩块60已经完全收缩到第二伸缩槽64的内部,然后同时拉动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与方形抵接块45固定连接,继而使得两组方形抵接块45在第一伸缩槽51的内部同步靠近,继而使得两组方形抵接块45挤压第二弹簧48和第一弹簧47,当第二连接块49和第二卡合件50在第一伸缩槽51的一端同步靠近到重合时,拨动第一滑块61,使得第一滑块61与第一磁铁65不再吸合,即第一伸缩块60不再挤压第三弹簧63,在第三弹簧63还原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伸缩块60与第二卡合件50的一端抵接,此时两组方形抵接块45已经完全收缩到第一伸缩槽51的内部,继而使得方形抵接块45与连接件40的后端不在抵接,然后向前拉动防滑拉杆41,防滑拉杆41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拉动,防滑拉杆41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2在连接件40的内部向前运动,圆形抵接板43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继而带动圆形抵接板43向前运动,继而使得圆形抵接板43与第一抵接件44不在抵接,通过圆形抵接板43和方形抵接块45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杆4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连接件40的内部,当第一连接杆42向前运动到完全脱离联轴器3的内部时,飞刀盘2通过联轴器3进行连接,即可完成对飞刀盘2的拆卸。
在对飞刀盘2进行安装时,先将联轴器3与飞刀盘2连接,然后将联轴器3的一端插入连接件40的内部,然后向后推动防滑拉杆41,继而带动第一连接杆42穿过联轴器3和连接件40的内部向后运动,当圆形抵接板43向后运动到与第一抵接件44抵接时,即可停止对防滑拉杆41的推动,此时第一连接杆42已经完全插入连接件40的内部,然后拉动第一滑块61,使得第一伸缩块60与第二卡合件50的一端不在抵接,即两组方形抵接块45不在挤压第一弹簧47和第二弹簧48,在第一弹簧47和第二弹簧48还原力的作用下,使得两组方形抵接块45在第一伸缩槽51的内部同步远离,继而使得方形抵接块45与连接件40的后端抵接,即可完成对飞刀盘2的安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飞刀盘(2),所述飞刀盘(2)通过联轴器(3)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卡合件(50),所述第二卡合件(50)与一组方形抵接块(45)的后端固定连接,一组所述方形抵接块(45)与第一弹簧(4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7)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板(46)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接板(46)与第二弹簧(4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8)的另一端与另一组方形抵接块(45)固定连接,另一组所述方形抵接块(45)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块(49)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端设置有抵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块(60),所述第一伸缩块(60)与第三弹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3)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槽(6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块(60)与第一滑块(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1)与第一滑槽(6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方形抵接块(45)皆与连接件(40)的后端抵接,所述连接件(40)与装置本体(1)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接板(46)与第一伸缩槽(5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槽(51)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杆(42)的后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贯穿连接件(40),所述第一连接杆(42)还贯穿联轴器(3),所述连接件(40)套设在联轴器(3)的外部,所述连接件(40)的前端与第一抵接件(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接件(44)被第一连接杆(42)贯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槽(64)套设在第一伸缩块(60)的外部,所述第一滑槽(62)开设在第二伸缩槽(64)的一端,所述第一滑槽(62)与第一磁铁(6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槽(64)与第二连接块(4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2)与防滑拉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2)与圆形抵接板(43)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抵接板(43)的后端与第一抵接件(44)的前端抵接。
CN202322635108.5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838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5108.5U CN220838966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5108.5U CN220838966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8966U true CN22083896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6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5108.5U Active CN220838966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8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6155B (zh) 连钻连铆式拉铆枪
CN220838966U (zh) 一种动力头连接结构
CN110513058B (zh) 一种从动力头后端上钻杆的水辫拆装装置
CN211464917U (zh) 减速箱体孔系加工设备
CN216742681U (zh) 一种中空丝杆结构
CN110860720B (zh) 减速箱体孔系加工设备
CN210483583U (zh) 一种从动力头后端上钻杆的水辫拆装装置
CN109079711B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断头螺栓取出器
CN109365583B (zh) 一种弯管机
CN207982421U (zh) 用于充电式锂电池铆钉枪圆孔改六角孔的操作装置
CN217528912U (zh) 一种扩孔机构及自动扩孔工具
CN117685304B (zh)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万向传动轴连接装置
CN218428567U (zh) 波纹管返修装置
CN216731598U (zh) 一种破碎锤活塞及活塞套拆装工具
CN220993785U (zh) 一种刀塔雾化冷却装置
CN220901961U (zh) 一种快拆钻头连接结构
CN100586624C (zh) 一种铣轴变径套装置
CN116690196A (zh) 一种钻焊铆拉一体化的搅拌摩擦焊铆复合连接装置及方法
CN212683113U (zh) 一种齿轮钻孔倒角一体设备
CN216151224U (zh) 一种卧式双头伺服铣孔专机
CN216502536U (zh) 一种组合型塔形刀具的组件
CN218698144U (zh) 一种快速拆卸零件夹具
CN202398643U (zh) 一种用于加工传动轴中心孔的压孔机构
CN214349960U (zh) 一种拉用夹具
CN217166734U (zh) 一种破拆螺帽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