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4116U -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4116U
CN220834116U CN202322567253.4U CN202322567253U CN220834116U CN 220834116 U CN220834116 U CN 220834116U CN 202322567253 U CN202322567253 U CN 202322567253U CN 220834116 U CN220834116 U CN 220834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model
model body
bearing
buffering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72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 F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 F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 F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 F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72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4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4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4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包括飞行器模型本体;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主定位座体,且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定位座体;还包括: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底端内部转动设置有承载平板,且承载平板的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摄影模组;其中,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缓冲定位架,且缓冲定位架的左右两侧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受力支架。该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通过缓冲定位架与锁止定位扣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飞行器模型,并通过受力支架下方的缓冲导轮与承载底脚将降落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防止传导至飞行器模型本体内部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背景技术
飞行器模型是指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现有飞行无人机通过多个旋翼进行飞行,普遍通过设置在飞行器模型底端的支架实现硬性的降落;
公告号CN211987090U公开了一种具有飞行降落缓冲功能的航模飞机,通过U形杆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形变,位于同侧的对接杆上的两个连接柱的另一端均与起落杆固定连接,当航模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受到较大冲击力时,U形减振件中构成件U形杆因受到外力而发生弯曲形变,然后恢复形变,在此过程中消耗部分的冲击力,从而保护航模飞机本体;
但是上述用于飞行器模型的缓冲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通过设置在飞行器模型下方的U形杆吸收降落过程中的冲击力,但U形杆作为一种弹性结构部件,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材料疲劳,进而形变程度减小、吸收冲击力的效果下降,同时飞行器模型通常并不是垂直下降,在滑行式下降时也会对U形杆造成磨损,进而影响缓冲效果。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通过设置在飞行器模型下方的U形杆吸收降落过程中的冲击力,但U形杆作为一种弹性结构部件,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材料疲劳,进而形变程度减小、吸收冲击力的效果下降,同时飞行器模型通常并不是垂直下降,在滑行式下降时也会对U形杆造成磨损,进而影响缓冲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包括飞行器模型本体,以及固定安装于飞行器模型本体前端上方的照明灯组;
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主定位座体,且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定位座体;
还包括: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底端内部转动设置有承载平板,且承载平板的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摄影模组;
其中,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缓冲定位架,且缓冲定位架的左右两侧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受力支架。
优选的,整体的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呈卧式的矩形结构分布设置,且飞行器模型本体前后两侧对称分布的主定位座体与副定位座体之间为形状相同、规格相等的结构分布设置,且左右两侧主定位座体的底面水平高度高于左右两侧副定位座体的顶面水平高度。
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主定位座体与副定位座体的内部均铰接连接于飞行机架的内端,且对称设置的飞行机架的外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驱动旋翼,并且主定位座体、副定位座体、飞行机架以及驱动旋翼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缓冲定位架的底面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调节转钮,且缓冲定位架的内部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并且驱动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调节转钮的顶端,而且调节转钮与缓冲定位架的外壁之间通过扭力弹簧相互连接。
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受力支架的外端下方均固定设置有承载套筒,且对称设置的承载套筒的底端滑动贯穿连接于承载底脚的顶端,并且对称设置的承载底脚与承载套筒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互连接设置。
优选的,对称设置的所述受力支架的底端中部均转动设置有缓冲导轮,且对称设置的缓冲导轮的竖向中心轴线与受力支架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设置,并且缓冲导轮的底端水平高度低于大于承载底脚的底端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缓冲定位架的内部前后两侧均滑动设置有驱动齿条,且前后两侧的驱动齿条均啮合连接于驱动齿轮的外壁,并且前后两侧驱动齿条的外端顶面均固定设置有锁止定位扣,而且安装之后的锁止定位扣均卡合连接于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底面前后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通过缓冲定位架与锁止定位扣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飞行器模型,并通过受力支架下方的缓冲导轮与承载底脚将降落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防止传导至飞行器模型本体内部造成损伤,其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飞行器模型本体底部缓冲定位架的设置,能够通过前后两侧呈倒置的“J”字形设置的锁止定位扣实现安装,以便适配不同规格的飞行器模型本体,并能够在发生损坏时进行快速的拆卸更换,不影响飞行器模型本体的使用;
2.通过受力支架底端承载底脚与缓冲导轮的设置,能够在飞行器模型本体降落过程中使缓冲导轮首先触地,进而适应飞行器模型本体的垂直降落与滑动式降落,并通过弹性连接的承载底脚将降落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防止传导至飞行器模型本体内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定位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定位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导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止定位扣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飞行器模型本体;2、照明灯组;3、主定位座体;4、副定位座体;5、承载平板;6、摄影模组;7、缓冲定位架;8、受力支架;9、飞行机架;10、驱动旋翼;11、调节转钮;12、驱动齿轮;13、扭力弹簧;14、承载套筒;15、承载底脚;16、缓冲导轮;17、驱动齿条;18、锁止定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包括飞行器模型本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前端上方的照明灯组2;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主定位座体3,且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定位座体4;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底端内部转动设置有承载平板5,且承载平板5的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摄影模组6;对称设置的主定位座体3与副定位座体4的内部均铰接连接于飞行机架9的内端,且对称设置的飞行机架9的外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驱动旋翼10;如图1-图2所示,飞行器模型本体1通过前后两端对称设置的主定位座体3与副定位座体4针对飞行机架9以及驱动旋翼10进行定位,使驱动旋翼10为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飞行提供驱动力,同时设置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正面的承载平板5针对摄影模组6进行定位,以便在飞行过程中实现记录,并由前端上方的照明灯组2提供照明;
缓冲定位架7的内部前后两侧均滑动设置有驱动齿条17,且前后两侧的驱动齿条17均啮合连接于驱动齿轮12的外壁,并且前后两侧驱动齿条17的外端顶面均固定设置有锁止定位扣18,如图1-图3、图7所示,通过扭力弹簧13的复位将驱动齿轮12带动驱动齿条17带动重新复位,并由前后两侧的锁止定位扣18卡合连接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前后两侧,进而防止发生脱落;
其中,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缓冲定位架7;缓冲定位架7的底面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调节转钮11,且缓冲定位架7的内部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12,并且驱动齿轮1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调节转钮11的顶端,而且调节转钮11与缓冲定位架7的外壁之间通过扭力弹簧13相互连接;如图5-图7所示,将飞行器模型本体1与缓冲定位架7进行安装时,人为旋转调节转钮11带动内部的驱动齿条12进行旋转,以便将啮合连接的驱动齿条17以及锁止定位扣18带动向外侧滑动,而后将缓冲定位架7贴合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底面;
缓冲定位架7的左右两侧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受力支架8;对称设置的受力支架8的外端下方均固定设置有承载套筒14,且对称设置的承载套筒14的底端滑动贯穿连接于承载底脚15的顶端,并且对称设置的承载底脚15与承载套筒1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互连接设置;对称设置的受力支架8的底端中部均转动设置有缓冲导轮16;如图4-图6所示,缓冲定位架7通过对称的受力支架8以及缓冲导轮16首先接触底面,使得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垂直降落与滑动式降落都能够通过缓冲导轮16进行触地,并由受力支架8外端的承载套筒14与弹性连接的承载底脚15在受力过大的情况下进行压缩,使得承载底脚15向承载套筒14的内部进行滑动,以便吸收在降落触地过程中的冲击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之前,需要先检查装置整体情况,确定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根据图1-图7所示,旋转调节转钮11带动驱动齿条12进行旋转,以便将啮合连接的驱动齿条17以及锁止定位扣18带动向外侧滑动,并通过扭力弹簧13的复位带动锁止定位扣18卡合连接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前后两侧,进而防止发生脱落;
对称的受力支架8以及缓冲导轮16首先接触底面,使得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垂直降落与滑动式降落都能够通过缓冲导轮16进行触地,并由承载底脚15在受力过大的情况下进行压缩,以便吸收在降落触地过程中的冲击力,又能够保证飞行器模型本体1在降落过程中的平稳性防止发生侧翻。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包括飞行器模型本体(1),以及固定安装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前端上方的照明灯组(2);
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主定位座体(3),且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副定位座体(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底端内部转动设置有承载平板(5),且承载平板(5)的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摄影模组(6);
其中,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底面中部设置有缓冲定位架(7),且缓冲定位架(7)的左右两侧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受力支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整体的所述飞行器模型本体(1)呈卧式的矩形结构分布设置,且飞行器模型本体(1)前后两侧对称分布的主定位座体(3)与副定位座体(4)之间为形状相同、规格相等的结构分布设置,且左右两侧主定位座体(3)的底面水平高度高于左右两侧副定位座体(4)的顶面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主定位座体(3)与副定位座体(4)的内部均铰接连接于飞行机架(9)的内端,且对称设置的飞行机架(9)的外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驱动旋翼(10),并且主定位座体(3)、副定位座体(4)、飞行机架(9)以及驱动旋翼(10)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定位架(7)的底面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调节转钮(11),且缓冲定位架(7)的内部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12),并且驱动齿轮(1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调节转钮(11)的顶端,而且调节转钮(11)与缓冲定位架(7)的外壁之间通过扭力弹簧(13)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受力支架(8)的外端下方均固定设置有承载套筒(14),且对称设置的承载套筒(14)的底端滑动贯穿连接于承载底脚(15)的顶端,并且对称设置的承载底脚(15)与承载套筒(1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互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受力支架(8)的底端中部均转动设置有缓冲导轮(16),且对称设置的缓冲导轮(16)的竖向中心轴线与受力支架(8)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设置,并且缓冲导轮(16)的底端水平高度低于大于承载底脚(15)的底端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定位架(7)的内部前后两侧均滑动设置有驱动齿条(17),且前后两侧的驱动齿条(17)均啮合连接于驱动齿轮(12)的外壁,并且前后两侧驱动齿条(17)的外端顶面均固定设置有锁止定位扣(18),而且安装之后的锁止定位扣(18)均卡合连接于飞行器模型本体(1)的底面前后两侧。
CN202322567253.4U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Active CN220834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7253.4U CN220834116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7253.4U CN220834116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4116U true CN22083411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7253.4U Active CN220834116U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4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8782B (zh) 无人机减震结构
CN111532420A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N220834116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CN112224431A (zh) 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的起降平台装置
CN207657932U (zh)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室外巡逻机器人
CN215554099U (zh) 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
CN214138939U (zh) 一种无人机起降减震缓冲装置
CN210971511U (zh) 一种四轮飞行器后轮笼式双避震装置
CN113264191A (zh) 一种具有超程防护功能的飞机驾驶舱座椅减震装置
CN209938942U (zh) 一种无人植保飞机用减震降落架
CN210792892U (zh) 一种减震司机椅骨架总成
CN220410877U (zh) 一种轻型飞行器起落架减震装置
CN218086012U (zh) 一种高承载大长度飞机起落架撑杆
CN216269880U (zh) 一种飞行器前起落架
CN219619399U (zh) 无人机减震式航测设备
CN220535984U (zh) 无人机的着陆缓冲机构
CN212654521U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下降减速装置
CN110979644B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16709623U (zh) 一种用于航空起落架的缓冲机构
CN211001807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
CN216299123U (zh) 一种推舟模组辅助拆装装置
CN220906098U (zh) 一种立体仓储用搬运机构
CN211055373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无人机
CN108995795A (zh)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航空起落架
CN211943717U (zh) 一种四旋翼飞行器用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