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7044U -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7044U
CN220827044U CN202322585692.8U CN202322585692U CN220827044U CN 220827044 U CN220827044 U CN 220827044U CN 202322585692 U CN202322585692 U CN 202322585692U CN 220827044 U CN220827044 U CN 220827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agged
sucker
stop block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56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国梁
邓建华
邓卓
杨永洲
胡志军
娄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Xuyang Electromecha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56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7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7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7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包括顶座、设置在所述顶座上的动力缸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上的传动齿轮组,在所述动力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条,所述吸力机构还包括中间板和长条状吸盘,所述长条状吸盘设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下方位置,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中间板固接,转轴的另外一端穿过顶座且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上,在穿过所述顶座上的转轴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转轴齿轮,所述转轴齿轮通过传动齿轮组与传动齿条配合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盘设计成长条状吸盘且将吸盘设计成能够转动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

Description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装货物的提取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属于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铁路、港口、公路系统运输任务繁忙,逐步形成各类大型物流企业,对货物运输及装卸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机械化装卸成为装卸货物的主流。但是,铁路部分站段在粮食、化肥、水泥等大宗袋装货物的装卸车与装箱入库作业方面还主要存在袋装货物在铁路运输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搬运装卸,人工装卸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装卸过程占用货车停留时间长,影响货车周转,加之人工成本费用高,用工企业负担重等问题,影响铁路运输生产效率。
近年来,在一些铁路站段已经出现了一批先进的物流设备,其中装卸设备主要有叉车、起重机、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和专用装卸机等,在物流装卸作业方面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
如图1和图2所示,一般的棚车包括车厢1,在车厢1的中间侧部位置开有车厢门2。设车厢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车厢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车厢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在车厢1内部一定的空间内为袋装货物的装载空间,袋装货物3堆叠在所述装载空间内。
如图2所示,卸货时,通过装卸机4将袋装货物3提取出来运送出去,如图3所示,装货时,传送带5将一包包的袋装货物3运输过来,通过装卸机4将运输过来的袋装货物3提取出来放到托盘6处进行码垛,再利用叉车将码垛好的托盘6运输到车厢1内。
装卸机用于提取袋装货物的提取装置可采用机械夹爪,也可以采用吸力机构。在采用吸力机构的装卸机进行提取袋装货物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吸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提取袋装货物从空中掉落的问题发生,从而增加了袋装货物的装卸时间,降低了铁路运输生产效率且袋装货物掉落时如果有操作工人在附近,还会存在威胁工人安全的问题。
经过检索,暂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使其能保证在提取袋装货物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吸力,不会发生袋装货物掉落的问题,缩短袋装货物的装卸时间,提高铁路运输生产效率且能保证操作工人的安全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其能保证在提取袋装货物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吸力,不会发生袋装货物掉落的问题,缩短了袋装货物的装卸时间,提高了铁路运输生产效率且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其包括顶座、设置在所述顶座上的动力缸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上的传动齿轮组,在所述动力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条,所述吸力机构还包括中间板和长条状吸盘,所述长条状吸盘设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下方位置,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中间板固接,转轴的另外一端穿过顶座且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上,在穿过所述顶座上的转轴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转轴齿轮,所述转轴齿轮通过传动齿轮组与传动齿条配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长条状吸盘的顶部上设置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在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球关节轴承一和球关节轴承二,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一端与长条状吸盘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另外一端分别穿过球关节轴承一和球关节轴承二且通过所述球关节轴承一和球关节轴承二与中间板活动连接;在位于中间板和长条状吸盘之间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上分别连接有挡块一和挡块二,在位于挡块一和中间板之间的连接杆一上以及在位于挡块二和中间板之间的连接杆二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一和复位弹簧二。
优选的,所述挡块一为调节螺母一,挡块二采用调节螺母二,挡块一和挡块二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上。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的另外一端端部分别设置有螺母一和螺母二,在位于所述螺母一和球关节轴承一之间的连接杆一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一,在位于所述螺母二和球关节轴承二之间的连接杆二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二。
优选的,在位于所述挡块一和吸盘之间的连接杆一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三,在位于所述挡块二和吸盘之间的连接杆二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盘设计成长条状吸盘,能够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将吸盘设计成能够转动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袋装货物实际的水平面上的摆放角度来调整长条状吸盘的角度,保证长条形吸盘的长度方向与袋装货物的长度方向一致,当调整好后,再利用长条状吸盘去吸取袋装货物,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通过设计长条状吸盘的倾摆复位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吸取在垂直面上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装有袋装货物的棚车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袋装货物的棚车车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装货时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圆形吸盘吸取袋装货物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利用长条形吸盘吸取袋装货物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力机构中去掉顶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力机构吸取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时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10为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力机构吸取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时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11为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力机构吸取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时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维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位于吸力机构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操作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立柱机构、升降平台机构和轨道梁机构之间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位于升降平台机构底部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立柱、升降平台和轨道梁之间的配合连接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升降平台和轨道梁之间的配合连接结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7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卸货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将工作区一的正常操作区D中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二进行码垛时的示意图一;
图23为卸货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将工作区一的正常操作区D中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二进行码垛时的示意图一;
图24为卸货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将工作区一的操作盲区E中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二进行码垛时的示意图一;
图25为卸货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将工作区一的操作盲区E中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二进行码垛时的示意图二;
图26为卸货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将工作区一的操作盲区E中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二进行码垛时的示意图三;
图中:1.车厢,2.车厢门,3.袋装货物,4.装卸机,5.传送带,6.托盘,7.圆形吸盘,8.长条形吸盘,9.顶座,10.动力缸,11.传动齿轮组,12.传动齿条,13.中间板,14.吸盘,15.转轴,16.转轴齿轮,17.负压发生装置,18.气管,19.连接杆一,20.连接杆二,21.球关节轴承一,22.球关节轴承二,23.挡块一,24.挡块二,25.复位弹簧一,26.复位弹簧二,27.螺母一,28.螺母二,29.缓冲弹簧一,30.缓冲弹簧二,31.缓冲弹簧三,32.缓冲弹簧四,33.吸力机构,34.滑块六,35.驱动电机六,36.驱动齿轮五,37.移动横梁,38.导轨六,39.齿条五,40.主走行装置,401.构架,402.齿条一,403. 导轨一,41. 三维移动装置,42.二维移动装置,43.提取装置,44.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5. 工作区一,46.工作区二,47.立柱机构,471.立柱,472.立柱平台,473.驱动电机一,474.驱动齿轮一,475.滑块一,476.驱动电机二,48.升降平台机构,481.升降平台,49.轨道梁机构,491.轨道梁,50.舵轮,51.上链轮,52.下链轮,53.链条,54.导轨二,55.驱动电机三,551.驱动齿轮二,56.滑块三,57.齿条二,58.导轨三,59.齿条三,60.导轨四,61.移动平台,62.驱动电机四,63.驱动齿轮三,64.滑块四,65.驱动电机五,66.滑块五,67.驱动齿轮四,68.齿条四,69.导轨五,70.电源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申请人通过对吸力机构的吸力不足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存在以下原因:
一、吸力机构的吸盘对袋装货物的吸力面积过小,如图4所示,袋装货物3为矩形状,而吸盘一般为圆形,当圆形吸盘7下降与袋装货物3接触进行吸附时,由于圆形吸盘7的圆形吸力面积比较小,从而当圆形吸盘7带动袋装货物3一起上升至空中后,在后续的移动过程中,受到袋装货物3的重力和外界因素如抖动等的影响下,袋装货物3就会掉落下来;
二、鉴于上述原因,申请人为了增加吸力面积,将圆形吸盘7改成长条形吸盘8,如矩形吸盘、椭圆形吸盘等。但是,改成长条形吸盘8后,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实际工作工况中,袋装货物3的摆放位置杂乱无章,不一定是与长条形吸盘8相对应的,如图5所示,在水平面上,有的袋装货物3是沿横向摆放,有的袋装货物3是沿竖向摆放,还有的袋装货物3可能是呈一定角度摆放,吸取时,只有保证长条形吸盘8的长度方向与袋装货物3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吸力能对袋装货物吸取(如图5中标记A),如果长条形吸盘8的长度方向与袋装货物3的长度方向不一致时(如图5中标记B),这样有可能会导致长条形吸盘8漏气,从而导致长条形吸盘8的吸力不足,在后续过程中,袋装货物3就会掉落下来。
因此,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如图6所示,所述吸力机构包括顶座9、设置在所述顶座9上的动力缸10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9上的传动齿轮组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11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动力缸10采用伺服电动缸。在所述动力缸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条12,所述吸力机构还包括中间板13和长条状吸盘14,长条状吸盘14设置在所述中间板13的下方位置,所述中间板13的顶部上设置有转轴15,转轴15的一端与中间板13固接,转轴15的另外一端穿过顶座9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9上,在穿过所述顶座9上的转轴15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转轴齿轮16,所述转轴齿轮16通过传动齿轮组11与传动齿条12配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通过动力缸10的动作能带动中间板13和长条状吸盘14在水平面上转动一定角度。所述长条状吸盘14设置成椭圆形吸盘,也可以设置成长方形吸盘。本实施例通过将吸盘设计成长条状吸盘,能够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将吸盘设计成能够转动的结构,使得本实施例能够根据袋装货物实际的摆放角度来调整长条状吸盘的角度,保证长条形吸盘的长度方向与袋装货物的长度方向一致,当调整好后,再利用长条状吸盘去吸取袋装货物,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
吸盘的吸力利用负压发生装置来产生的,如图6和图7所述,负压发生装置17设置在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主走行装置的构架上,其通过气管18与长条状吸盘14连通,利用负压发生装置在长条状吸盘14处产生真空吸力,从而使得长条状吸盘14能够将袋装货物吸住。在本实施例中,负压发生装置17采用鼓风机。
如图8所示,在所述长条状吸盘14的顶部上设置有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在所述中间板13上设置有球关节轴承一21和球关节轴承二22,所述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的一端与长条状吸盘14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的另外一端分别穿过球关节轴承一21和球关节轴承二22且通过所述球关节轴承一21和球关节轴承二22与中间板13活动连接。在位于中间板13和长条状吸盘14之间的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上分别连接有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在位于挡块一23和中间板13之间的连接杆一19上以及在位于挡块二24和中间板13之间的连接杆二20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一25和复位弹簧二26。上述设计,使得长条状吸盘14能够在垂直面上适当转动一定角度并通过复位弹簧回到初始状态,这样设计是因为当袋装货物堆叠在一起后, 如图9所示,有的上一层的袋装货物3由于下一层的袋装货物3放置不平,呈一端高一端低状,在垂直面上呈倾斜状态,为了更好的吸住袋装货物3,必须使得吸盘在吸取袋装货物时,也需要适应这种倾斜状态,因此,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长条状吸盘14在初始状态时呈水平状态,此时,设复位弹簧一25的一侧长度为L,设复位弹簧二26的一侧长度也为L;然后控制中间板13带动长条状吸盘14一起下降,当长条状吸盘14接触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3时,由于中间板13不会动,因此受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3的反作用力,长条状吸盘14也会围绕球关节轴承摆动一动角度,使得长条状吸盘14的状态适应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3也呈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状。此时,复位弹簧一25的一侧被中间板13和挡块一23压缩,复位弹簧二26的一侧被中间板13和挡块二24压缩,此时设复位弹簧一25的一侧长度和复位弹簧二26的一侧长度均为L',则L'<L。当长条状吸盘14贴紧在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3上后,通过负压将袋装货物3吸住,再控制中间板13带动长条状吸盘14一起上升,当中间板13带动长条状吸盘14和被吸取的袋装货物3一起回到初始空中位置后,受到复位弹簧一25和复位弹簧二26回复力的影响,长条状吸盘14会反向摆动一动角度回复到原始状态,使得长条状吸盘14和被吸取的袋装货物3一起摆动到水平状态。这样设计,就能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
如图8所示,挡块一23采用调节螺母一,挡块二24采用调节螺母二,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上,因此,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在连接杆上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通过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的位置可以对复位弹簧一25和复位弹簧二26的弹力进行调节,从而增加了吸力机构33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实用性。在所述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的另外一端端部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一27和螺母二28,在位于所述螺母一27和球关节轴承一21之间的连接杆一19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一29,在位于所述螺母二28和球关节轴承二22之间的连接杆二20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二30,这样设置能够缓冲长条状吸盘14下降与袋装货物3接触瞬时的作用力。当螺母一27和螺母二28调整在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上的位置时,还能对缓冲弹簧一29和缓冲弹簧二30的弹力大小进行调节。在位于所述挡块一23和吸盘14之间的连接杆一19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三31,在位于所述挡块二24和吸盘14之间的连接杆二20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四32,这样进一步能够缓冲长条状吸盘14下降与袋装货物3接触瞬时的作用力。当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调整在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上的位置时,还能对缓冲弹簧三31和缓冲弹簧四32的弹力大小进行调节。上述弹簧均可采用压簧。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提取装置,所述提取装置包括上述的吸力机构33、滑块六34和驱动电机六35,所述滑块六34和驱动电机六35设置在吸力机构33的顶座9上,在所述驱动电机六35的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五36,在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移动横梁37上沿Y1方向还设置有导轨六38和齿条五39;
通过滑块六34和导轨六38相互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吸力机构33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横梁37上,通过所述驱动齿轮五36与齿条五39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六35能控制动吸力机构33一起沿Y1方向来回移动。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吸力机构33能够在移动横梁37上还能来回移动,从而进一步对操作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吸力机构能够更加适应实际的工作状况。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包括主走行装置40,在主走行装置40上设计一个三维移动装置41,在所述三维移动装置41上还增设了一个二维移动装置42,提取袋装货物3的提取装置43设置在所述二维移动装置42上。
如图15所示,将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4的两侧位置分为设置为工作区一45和工作区二46。工作区一45包括位于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4前方位置的正常操作区D和位于所述正常操作区D两侧位置的操作盲区E。卸货时,将位于工作区一45中的袋装货物3通过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4运送到位于工作区二46的托盘上,再利用叉车等设备将码垛好的托盘运输出去,完成卸货。当装货时,将位于工作区二46中的传送带传送过来的袋装货物通过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4运送到位于工作区一45中的托盘上进行堆垛,当堆垛完成后,再通过叉车等设备运送到棚车车厢内,完成装货。
卸货时,在工作区一45进行操作时,通过三维移动装置41、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的相互动作配合不仅能在正常操作区D进行操作,而且当需要在操作盲区E位置进行操作时,通过三维移动装置41将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移动至正常操作区D的边缘位置后,再通过二维移动装置42继续移动,从而能将提取装置43移动至操作盲区E中,就能利用提取装置43在操作盲区E中进行操作。这样当在卸货的工作过程中,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4的主体即主走行装置40不需要移动,通过三维移动装置41、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的相互动作配合就能完成正常操作区D和操作盲区E中袋装货物3的提取工作并将提取出来的袋装货物3移动至工作区二46中进行自动堆垛;
装货时,由于消除了操作盲区E,因此,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44的主体也不需要移动,通过三维移动装置41、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的相互动作配合就能将传送带5运送过来的袋装货物3运送到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和操作盲区E进行码垛,从而能够在工作区一45中进行多个托盘的码垛。综上,本实施例消除了装卸设备的前方位置两侧操作盲区,减少了装卸袋装货物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码垛的效率,又能在进行装卸袋装货物时,自动进行码垛操作,从而极大的缩短了袋装货物的装卸时间,提高了铁路运输生产效率,且其还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如图7和图16所示,将主走行装置40的长度方向设置为 X1方向,将主走行装置40的宽度方向设置为 Y1方向,将主走行装置40的高度方向设置为 Z1方向。所述三维移动装置41包括滑动连接在主走行装置40上的立柱机构47,滑动连接在立柱机构47的立柱471上的升降平台机构48,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平台机构48上的轨道梁机构49,所述二维移动装置42设置在轨道梁机构49的轨道梁491上,提取装置43设置在所述二维移动装置42上。所述立柱机构47能沿Y1方向来回移动,升降平台机构48能沿Z1方向来回移动,轨道梁机构49能沿X1方向来回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立柱机构47、升降平台机构48和轨道梁机构49在Y1方向、Z1方向和X1方向上来回移动,构成了三维移动装置41。
如图7、图16至图18所示,主走行装置40包括工字型构架401、沿Y1方向设置在工字型构架401上的齿条一402,在所述工字型构架401的底部还安装有四个走行舵轮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走行舵轮50采用卧式舵轮。通过控制四个走行舵轮50的动作,从而能控制主走行装置40动作,调整主走行装置40的位置和转向。
所述立柱机构47还包括立柱平台472和设置在所述立柱平台472上的驱动电机一473,立柱471垂直设置在所述立柱平台472上。驱动电机一473的转轴穿过所述立柱平台472与驱动齿轮一474固接。在所述立柱平台472的底部设置有滑块一475,沿Y1方向设置在工字型构架401上还设置有导轨一403,通过所述导轨一403与滑块一475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立柱平台472滑动连接在工字型构架401上,通过所述驱动齿轮一474与齿条一402相配合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一473能控制立柱机构47沿Y1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电机一473采用伺服电机。
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升降平台机构48包括升降平台481,在所述立柱471上设置有上链轮51和下链轮52,所述上链轮51和下链轮52之间通过链条53传动连接起来,在立柱平台472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二476,驱动电机二476的转轴与下链轮52配合连接,从而使得下链轮52为主动轮,上链轮51为从动轮。在所述立柱471上设置有导轨二54,在所述升降平台481上设置有滑块二(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滑块二与导轨二54相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升降平台481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柱471上,所述升降平台481与链条53的一侧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二476能控制升降平台481沿Z1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电机二476采用伺服电机。在这里,立柱471的截面为矩形状,其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侧面一和侧面四以及相对设置的侧面二和侧面三,导轨二54共设置有四条,其中两条导轨二54设置在立柱471的侧面一上,另外两条导轨二54分别设置在立柱的相对的侧面二和侧面三上。与之对应的,升降平台481上的滑块二也设置有四个。这样设置提高了升降平台的受力强度,主要是为了承受工作时轨道梁机构49、二维移动装置42、提取装置43和袋装货物3等的重量。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升降平台48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三55和滑块三56,在所述驱动电机三55的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二551;轨道梁491沿X1方向设置,在轨道梁491上设置有齿条二57和导轨三58,通过所述滑块三56和导轨三58相配合连接,从而使得轨道梁491滑动连接在升降平台481上,通过所述驱动齿轮二551与齿条二57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三55能控制轨道梁491沿X1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电机三55采用伺服电机。
通过上述立柱471带动升降平台481、轨道梁491、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沿Y1方向一起移动,通过升降平台481带动轨道梁491、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沿Z1方向一起移动以及通过轨道梁491带动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沿X1方向一起移动,从而形成了所述的三维移动装置41。
下面阐述三维移动装置41、二维移动装置42和提取装置43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12和图21所示,所述二维移动装置42包括设置在轨道梁491上的齿条三59和导轨四60,所述齿条三59和导轨四60沿X1方向设置;所述二维移动装置42还包括移动平台61和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61上的驱动电机四62,驱动电机四6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三63,在所述移动平台61上还设置有滑块四64,通过滑块四64和导轨四60相互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移动平台61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梁491上,通过所述驱动齿轮三63与齿条三59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四62能控制移动平台61沿X1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电机四62采用伺服电机。轨道梁491的截面也为矩形状,导轨三58设置有两条,两条导轨三58设置在轨道梁491一对相邻的侧面上,导轨四60也设置有两条,两条导轨四60设置在所述轨道梁491另外一对相邻的侧面上。
所述二维移动装置42还包括移动横梁37,移动横梁37沿Y1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6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五65和滑块五66,驱动电机五65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四67,在所述移动横梁37上设置有齿条四68和导轨五69,通过滑块五66和导轨五69相互配合连接从而使得移动横梁37滑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平台61上,通过所述驱动齿轮四67与齿条四68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驱动电机五65能控制移动横梁37沿Y1方向来回移动。所述驱动电机五65采用伺服电机。提取装置43设置在移动横梁37上。在这里,如图12所示,导轨五69位于移动横梁37的顶部上,滑块五66设置在移动平台61的底部上,滑块五66的横截面为燕尾槽状,对应的导轨五69的横截面也设置为燕尾槽状,从而通过滑块五66和导轨五69配合的燕尾槽结构能够承受足够大的重量,即配合连接后,移动平台61能够承受移动横梁37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横梁37上的提取装置43以及提取装置43提取的袋装货物3等的重量。
通过上述移动平台61带动移动横梁37和提取装置43沿X1方向一起移动,通过移动横梁37带提取装置43沿Y1方向一起移动,从而形成了所述的二维移动装置42。
如图7所示,在构架401上还设置有电源箱70,所述驱动电机、电动缸以及负压发生装置等其他装置的电源都与电源箱70电连接,由电源箱70进行供电。
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卸货时,对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中袋装货物进行卸货步骤为:
步骤一:控制主走行装置40动作,使得主走行装置40的长度方向X1方向沿工作区一45和工作区二46之间的连线设置;
步骤二: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移动至位于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中的待取袋装货物3的上方位置处,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沿Z1方向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下移,利用提取装置43吸住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上移;
步骤三:上移到位后,再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反向移动至工作区二46中;
步骤四: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下移,下移到位后,控制所述提取装置43释放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上移;
再重复上述步骤二到步骤四之间的操作,从而将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中的袋装货物取出并运送到工作区二46中进行码垛。
如图24至图26所示,在卸货时,对工作区一45的操作盲区E中袋装货物进行卸货步骤为:
步骤S1:控制主走行装置40动作,使得主走行装置40的长度方向X1方向沿工作区一45和工作区二46之间的连线设置;
步骤S2:控制立柱471沿Y1方向移动至主走行装置40的边缘位置,使得所述立柱471靠近操作盲区E,再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移动至位于工作区一45的操作盲区E中的待取袋装货物3的上方位置处,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沿Z1方向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下移,利用提取装置43吸住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上移;
步骤S3:上移到位后,控制立柱471带动轨道梁491、移动横梁37、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沿Y1方向反向移动;
步骤S4:移动到位后,再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反向移动至工作区二46中;
步骤S5: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下移,下移到位后,控制所述提取装置43释放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上移;
再重复上述步骤S2到步骤S5之间的操作,从而将工作区一45的操作盲区E中的袋装货物取出并运送到工作区二46中进行码垛。
装货过程和卸货过程相反(图示可参考图19 和图18,按照从图19到图18的顺序),即将工作区10的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中进码垛的步骤为:
步骤A1: 控制主走行装置40动作,使得主走行装置40的长度方向X1方向沿工作区一45和工作区二46之间的连线设置;
步骤A2: 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移动至位于工作区二46的待取袋装货物3的上方位置处,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沿Z1方向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下移,利用提取装置43吸住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上移;
步骤A3:上移到位后,再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反向移动至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中;
步骤A4: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下移,下移到位后,控制所述提取装置43释放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上移;
再重复上述步骤A2到步骤A4之间的操作,从而将工作区二46中的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一45的正常操作区D中进行码垛。
将工作区10的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一45的操作盲区E中进码垛的步骤为(图示可参考图20至图22,按照从图22到图20到图21的顺序):
步骤B1:控制主走行装置40动作,使得主走行装置40的长度方向X1方向沿工作区一45和工作区二46之间的连线设置;
步骤B2:控制轨道梁491和移动横梁37一起沿X1方向移动至位于工作区二46的待取袋装货物3的上方位置处,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沿Z1方向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下移,利用提取装置43吸住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带动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上移;
步骤B3:控制立柱471沿Y1方向移动至主走行装置40的边缘位置,使得所述立柱471靠近操作盲区E,再控制轨道梁491、移动横梁37、提取装置43和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一起沿X1方向移动至位于工作区一45的操作盲区E中的上方位置处,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沿Z1方向下降带动提取装置43下移,利用提取装置43释放所述待取袋装货物3,然后再控制升降平台(图中未示出)上升;
步骤B4:上移到位后,控制立柱471带动轨道梁491、移动横梁37和提取装置43一起沿Y1方向反向移动;
移动到位后,再重复步骤B2至步骤B4之间的操作,从而将工作区二46中的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一45的操作盲区E中进行码垛。
所以,通过上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在卸货时,通过三维移动装置、二维移动装置和提取装置的相互动作配合就能完成正常操作区D和操作盲区E中袋装货物的提取工作并将提取出来的袋装货物移动至工作区二中进行自动堆垛的工作;在装货时,通过三维移动装置、二维移动装置和提取装置的相互动作配合就能将传送带运送过来的袋装货物运送到工作区一的正常操作区D和操作盲区E进行码垛,从而能够在工作区一中进行多个托盘的码垛的工作。综上,本实施例极大的减少了装卸袋装货物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码垛的效率,又能在进行装卸袋装货物时,自动进行码垛操作,从而极大的缩短了袋装货物的装卸时间,提高了铁路运输生产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盘设计成长条状吸盘,能够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将吸盘设计成能够转动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袋装货物实际的水平面上的摆放角度来调整长条状吸盘的角度,保证长条形吸盘的长度方向与袋装货物的长度方向一致,当调整好后,再利用长条状吸盘去吸取袋装货物,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通过设计长条状吸盘的倾摆复位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吸取在垂直面上倾斜摆放的袋装货物,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吸盘的吸力,防止袋装货物在运送的过程中掉落下来。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5)

1.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9)、设置在所述顶座(9)上的动力缸(10)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9)上的传动齿轮组(11),在所述动力缸(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齿条(12),所述吸力机构还包括中间板(13)和长条状吸盘(14),所述长条状吸盘(14)设置在所述中间板(13)的下方位置,所述中间板(13)的顶部上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端与中间板(13)固接,转轴(15)的另外一端穿过顶座(9)且转动连接在所述顶座(9)上,在穿过所述顶座(9)上的转轴(15)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转轴齿轮(16),所述转轴齿轮(16)通过传动齿轮组(11)与传动齿条(12)配合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条状吸盘(14)的顶部上设置有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在所述中间板(13)上设置有球关节轴承一(21)和球关节轴承二(22),所述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的一端与长条状吸盘(14)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的另外一端分别穿过球关节轴承一(21)和球关节轴承二(22)且通过所述球关节轴承一(21)和球关节轴承二(22)与中间板(13)活动连接;在位于中间板(13)和长条状吸盘(14)之间的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上分别连接有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在位于挡块一(23)和中间板(13)之间的连接杆一(19)上以及在位于挡块二(24)和中间板(13)之间的连接杆二(20)上分别套接有复位弹簧一(25)和复位弹簧二(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一(23)为调节螺母一,挡块二(24)采用调节螺母二,挡块一(23)和挡块二(24)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杆一(19)和连接杆二(20)的另外一端端部分别设置有螺母一(27)和螺母二(28),在位于所述螺母一(27)和球关节轴承一(21)之间的连接杆一(19)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一(29),在位于所述螺母二(28)和球关节轴承二(22)之间的连接杆二(20)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二(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挡块一(23)和吸盘(14)之间的连接杆一(19)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三(31),在位于所述挡块二(24)和吸盘(14)之间的连接杆二(20)的外周围套接有缓冲弹簧四(32)。
CN202322585692.8U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Active CN220827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5692.8U CN220827044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5692.8U CN220827044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7044U true CN220827044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5692.8U Active CN220827044U (zh) 2023-09-22 2023-09-22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7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1102B (zh) 一种桁架式袋装物料包自动装卸车装置
CN107738930B (zh) 一种龙门式可升降供货台袋装物料智能装车机
CN111137808A (zh) 搬运小车
CN109230577B (zh) 一种应用于袋装物品上的自动装车系统
CN210504790U (zh) 一种智能装货装置
CN108557494A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CN111908176A (zh) 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及其货物装载的方法
CN212981789U (zh) 可移动式机械手码垛装车机
CN216548648U (zh) 货车自动化装车装置
CN111003537A (zh) 全自动备料装车系统及装车方法
CN204265030U (zh) 一种装车机器人
CN113104503A (zh) 厢式货车自动装卸纸箱包装货物的装置
CN115947130A (zh) 桶状物专用的码垛装车装置
CN211077748U (zh) 全自动备料装车系统
CN113651138B (zh) 集装箱智能快速装货机
CN208377967U (zh) 移动式堆垛装车卸车系统
CN220827044U (zh)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的吸力机构
CN208377929U (zh) 全自动智能码垛装车卸车系统
CN207158372U (zh) 一种桁架式袋装物料包自动装卸车装置
CN206580115U (zh) 一种硬顶盖集装箱加揭盖装置
CN117228365A (zh)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机
CN117228366A (zh) 一种棚车袋装货物装卸方法
CN209922485U (zh) 一种装车机器人的码料机头
CN208377969U (zh) 堆垛装车卸车执行装置
CN111153226A (zh) 一种集装箱自动装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