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4027U - 饰品锁扣 - Google Patents

饰品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4027U
CN220824027U CN202322423902.3U CN202322423902U CN220824027U CN 220824027 U CN220824027 U CN 220824027U CN 202322423902 U CN202322423902 U CN 202322423902U CN 220824027 U CN220824027 U CN 220824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rotating
boss
closing body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39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师航
邹振宇
叶凝香
谭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w Tai Fook Jewell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w Tai Fook Jewell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w Tai Fook Jewell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w Tai Fook Jewell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39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4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4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4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饰品制品领域,提供一种饰品锁扣,包括扣体、开合体及转动结构;扣体内设有容置腔;开合体设于容置腔内并相对扣体绕轴转动连接;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容置腔的内壁或开合体其中一个上的转动部,以及相应设置于容置腔的内壁或开合体另一个上的转动配合部;转动部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第一凸台上的凸柱;转动配合部包括供凸柱卡设的凹槽。通过在开合体与扣体的旋转连接处设置第一凸台,将凸柱设置在第一凸台上,能够提高扣体与开合体的旋转中心处的重量,提高转动连接处的支撑强度。

Description

饰品锁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饰品制品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饰品锁扣。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佩戴的装饰物或者手链、手环、项链等饰品会通过锁扣扣紧和打开,便于摘取和佩戴过程。锁扣通常是在链子的端部,链子的另一端具有配套使用的扣环,锁扣扣勾住扣环以使链子成为闭合的环圈状态。现有的锁扣结构通常包括扣体和转动设置在扣体内的开合体及复位弹簧;扣体本身形态完整并留有一个开合口,而开口体具有能够从开合口处合拢整个锁扣结构的锁块。开合体转动将开合口打开,撤去外力时复位弹簧能够让开合体复位。
现有的开合体与扣体的转动结构通常是在开合体上设置凸柱,在扣体内壁相应设置凹槽,仅是通过凸柱与凹槽卡合实现旋转功能,转动结构简易,旋转处无其他支撑结构导致旋转处的结构支撑力不强;在扣体两侧受到挤压力时,容易导致凸柱磨损以及旋转卡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提供一种饰品锁扣,旨在解决现有的饰品锁扣旋转处支撑力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饰品锁扣,包括扣体、开合体及转动结构;所述扣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开合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相对所述扣体绕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或所述开合体其中一个上的转动部,以及相应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或所述开合体另一个上的转动配合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的凸柱;所述转动配合部包括供所述凸柱卡设的凹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开合体与扣体的旋转连接处设置第一凸台,将凸柱设置在第一凸台上,能够提高扣体与开合体的旋转中心处的重量,提高转动连接处的支撑强度;且扣体的两侧受力相挤压时,第一凸台能够起到抵接限位作用,能够起到分散扣体与开合体之间的相互挤压力的作用,维持结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合体在沿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所述转动配合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相应位置上设有所述转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合体结构小巧且需要连接弹簧,故而将第一凸台及凸柱设置在扣体上,便于结构加工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饰品锁扣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开合体包括沿旋转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开合体的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复位弹簧为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台上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复位弹簧,能够提供开合体转动复位的弹力;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供复位弹簧套设的第二凸台,使得复位弹簧能够稳定的连接于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所述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凸台同样能够增加旋转处的重量,提高旋转处的支撑性。当扣体与开合体受作用力相互挤压时,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会相互抵接,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能够增大开合体与扣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分散挤压力;进一步提高旋转处的支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合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所述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合体的两端均设置凹槽,转动结构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体包括具有所述容置腔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弯折体,所述弯折体远离所述主体的端部与所述主体相分离以形成开合口;所述开合体包括转动体以及均设于所述转动体上的手柄和锁块,所述转动体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手柄伸出于所述主体至外部,所述锁块能够伸出于所述开合口且抵接于所述弯折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开合体转动即可控制锁块将开合口打开或封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体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扣体包括相对接的两个半体;单个所述半体包括连接部以及对接部;两个所述半体相对接以使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弯折体,两个所述对接部相对接以形成所述主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体直接由两个半体相对接成型,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体为一体式结构,两个所述半体的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半体能够通过对折以相对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所述两个半体是沿左右方向对折的,能够增加对折相连接的长度,提高对折后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包括对接基体以及设于所述对接基体上并朝对接方向突出的限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基体上设有限位凸起,使得两个对接部对接后,对接基板以及限位凸起能够相对接以形成容置腔;且两个限位凸起相抵接,当扣体两端受作用力相挤压时,两个限位凸起也能够起到分散扣体挤压力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合体的侧壁轮廓呈弧形,所述限位凸起配置为与所述开合体的侧壁轮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能够对开合体起到转动导向的作用,使得开合体能够在扣体内稳定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饰品锁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饰品锁扣在容置腔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合体及复位弹簧在第一端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合体在第二端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扣体对折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扣体对折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合体与扣体转动结构处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扣体;101、主体;102、弯折体;
2、开合体;201、第一端;202、第二端;
3、转动结构;4、容置腔;5、转动部;6、转动配合部;
7、第一凸台;8、凸柱;9、凹槽;10、复位弹簧;11、安装槽;
12、第二凸台;13、开合口;14、转动体;15、锁块;16、手柄;
17、半体;1701、连接部;1702、对接部;
18、对接基体;19、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目前,一般用于佩戴的装饰物或者手链、手环、项链等饰品会通过锁扣扣紧和打开,便于摘取和佩戴过程。锁扣结构通常包括扣体和转动设置在扣体内的开合体及复位弹簧;扣体本身形态完整并留有一个开合口,开口体具有能够从开合口处合拢整个锁扣结构的锁块;开合体转动将开合口打开,撤去外力时复位弹簧能够让开合体复位。现有的开合体与扣体的转动结构通常是在开合体上设置凸柱,在扣体内壁相应设置凹槽,仅是通过凸柱与凹槽卡合实现旋转功能,转动结构简易,旋转处无其他支撑结构导致旋转处的结构支撑力不强;在扣体两侧受到挤压力时,容易导致凸柱磨损以及旋转卡顿。
基于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饰品锁扣,通过在开合体与扣体的旋转连接处设置第一凸台,将凸柱设置在第一凸台上,能够提高扣体与开合体的旋转中心处的重量,提高转动连接处的支撑强度。
请参考图1、图2、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饰品锁扣,包括扣体1、开合体2及转动结构3;扣体1内设有容置腔4;开合体2设于容置腔4内并相对扣体1绕轴转动连接;转动结构3包括设置于容置腔4的内壁或开合体2其中一个上的转动部5,以及相应设置于容置腔4的内壁或开合体2另一个上的转动配合部6;转动部5包括第一凸台7以及设于第一凸台7上的凸柱8;转动配合部6包括供凸柱8卡设的凹槽9。
具体地,开合体2设于容置腔4内,通过凸柱8卡设在凹槽9内使开合体2转动限位连接于扣体1;开合体2相对扣体1(以凸柱8为轴)绕轴转动。
转动部5与转动配合部6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限定,以满足开合体2与扣体1转动配合即可;示例地,参考图8,第一凸台7设置于容置腔4的内壁上,转动配合部6相应设置在开合体2上以形成供凸柱8卡设的凹槽9;又或者,第一凸台7也可以设置在开合体2上,转动配合部6相应设置在容置腔4的内壁上以形成供凸柱8卡设的凹槽9。
可以理解地,第一凸台7不会卡于凹槽9内,第一凸台7的尺寸大小大于凹槽9的直径;在扣体1与开合体2的旋转中心处额外设置第一凸台7,能够提高旋转中心处的重量,提高转动连接处的支撑强度。且凸柱8设置在第一凸台7上,第一凸台7能够稳定的支撑凸柱8,进一步提高凸柱8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现有的锁扣结构仅是通过凸柱8与凹槽9卡合维持旋转功能,旋转处无其他支撑结构,支撑性不足;在使用者按压扣体1两侧使扣体1与开合体2之间相互挤压时,现有锁扣结构的凸柱8受力挤压容易发生磨损变形。
本申请的饰品锁扣,通过在开合体2与扣体1的旋转连接处设置第一凸台7,凸柱8设置在第一凸台7上,能够提高扣体1与开合体2的旋转中心处的重量,提高转动连接处的支撑强度。且在扣体1两侧受到挤压力时,第一凸台7能够起到抵接限位的作用,能够进一步起到分散扣体1与开合体2之间的相互挤压力的作用,维持结构稳定。
参考图2-图6、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体2在沿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转动配合部6,容置腔4的内壁的相应位置上设有转动部5。
具体地,转动部5设置于容置腔4的内壁上,即第一凸台7设置在扣体1上,由于开合体2结构小巧且还需要连接弹簧,故而将第一凸台7及凸柱8设置在扣体1上,在开合体2上设置凹槽9,便于结构加工设计。
可以理解地,参考图8,开合体2是嵌入在容置腔4内的,开合体2在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厚度接近容置腔4的厚度,两者差距不会过大,限制开合体2在容置腔4内过度偏移;继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开合体2沿旋转轴线方向的两端均设置转动配合部6,通过两端的凸柱8与凹槽9配合实现开合体2相对扣体1的绕轴转动,转动连接结构稳定。又或者,也可以仅在开合体2沿旋转轴线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转动配合部6,通过一端的凸柱8与凹槽9配合实现开合体2相对扣体1的绕轴转动。
请参考图3、图4、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饰品锁扣还包括复位弹簧10;开合体2包括沿旋转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201及第二端202;开合体2的第一端201设有用于容置复位弹簧10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凸台12,复位弹簧10为套设于第二凸台12上的扭簧。
复位弹簧10为扭簧,用于提供使开合体2转动复位的弹力;复位弹簧10设置在开合体2的安装槽11内,且在安装槽11的槽壁上设置供复位弹簧10套设的第二凸台12,使得复位弹簧10能够稳定的连接于安装槽11内。此外,复位弹簧10包括两根扭臂,其中一根扭臂抵接于开合体2的安装槽11的槽壁,另一个扭臂伸出于开合体2外并与扣体1的容置腔4的槽壁相抵;故而当开合体2旋转运动时,复位弹簧10能够相应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驱使开合体2转动复位的弹力。
继续请参考图5、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台12朝向第一端201的端面上设有凹槽9。
可以理解地,在第二凸台12朝向第一端201的端面上设置凹槽9,故而在扣体容置腔4相应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台7和凸柱8;第二凸台12既能够用于连接复位弹簧10,还用于与扣体1进行旋转配合。
且第二凸台12同样能够增加旋转处的重量,提高旋转处的支撑性。
第二凸台12正对于第一凸台7,当扣体1与开合体2受作用力相互挤压时,第一凸台7将与第二凸台12会相互抵接,或者具有相抵接的趋势,避免凸柱8发生挤压磨损;当第一凸台7与第二凸台12相抵时,第一凸台7与第二凸台12能够增大开合体2与扣体1件的挤压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分散挤压力;进一步提高旋转处的支撑性。
请参考图4、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体2的第二端202的端面上设有凹槽9。
可以理解地,在开合体2第二端202设置凹槽9,扣体1的容置腔4的相应一端设置第一凸台7和凸柱8,同样能够实现开合体2相对扣体1绕轴转动;且当扣体1与开合体2受作用力相互挤压时,第一凸台7将直接与开合体2第二端202的端面相互挤压,避免凸柱8挤压磨损;同样能够分散扣体1与开合体2间的挤压力,提高旋转处的支撑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合体2相对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均与扣体1设置转动结构3,使得旋转配合更加稳定。
请参考图1-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扣体1包括具有容置腔4的主体101以及与主体101相连接的弯折体102,弯折体102远离主体101的端部与主体101相分离以形成开合口13;开合体2包括转动体14以及均设于转动体14上的手柄16和锁块15,转动体14转动连接于主体101,手柄16伸出于主体101至外部,锁块15能够伸出于开合口13且抵接于弯折体102。
可以理解地,饰品锁扣通常是设在首饰链的端部,首饰链的另一端具有配套使用的扣环,锁扣扣勾住扣环以使首饰链成为闭合的环圈状态。开合体2转动设于扣体1内,且通过作用伸出在主体101外的手柄16以控制转动体14转动,以调节锁块15将开合口13封堵或打开,从而将锁扣扣紧或打开,便于首饰链的摘取和佩戴过程。
具体地,转动体14完全位于容置腔4内,转动结构3具体设置于转动体14与主体101之间。
参考图6、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扣体1为轴对称结构,扣体1包括相对接的两个半体17;单个半体17包括连接部1701以及对接部1702;两个半体17相对接以使两个连接部1701形成弯折体102,两个对接部1702相对接以形成主体101。
可以理解地,为了方便加工及组装,扣体1由两个半体17对接形成;两个对接部1702相对接以在两者内部形成容置腔4,装配时,开合体2预先与其中一个半体17的对接部1702相转动配合,然后再将两个半体17对接在一起,组装快捷方便。
其中,两个对接部1702相对接以形成主体101;而两个连接部1701对接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折弯操作以形成弯折体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半体17可以为两个分体的结构,单个半体17单独加工制作;又或者,两个半体17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两个半体17一体加工成型,通过将两个半体17相对折以完成对接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体1直接由两个半体17相对接成型,使得装配更加方便。
继续参考图6、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扣体1为一体式结构,两个半体17的连接部1701相连接,两个半体17通过对折以相对接。
可以理解地,扣体1为一体式结构,继而两个半体17一体加工成型,制作更加方便;直接将两个半体17能够通过对折以相对接,装配操作更加简便。
此外,两个半体17的连接部1701相连接,且两个连接部1701对接后形成弯折体102,继而参考图6,能够得出两个半体17是,沿左右方向相对折的,即两个半体17是沿扣体1的长度方向相对折的,能够提高两个半体17相连接部分的长度,提高扣体1对折前后的结构稳定性。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接部1702包括对接基体18以及设于对接基体18上并朝对接方向突出的限位凸起19。
可以理解地,通过在对接基体18上设置限位凸起19,使得两个对接部1702对接后,对接基体18以及限位凸起19能够自然围合形成容置腔4。
且对接后,两个限位凸起19相互抵接,当扣体1两端受作用力相挤压时,两个限位凸起19也能够起到分散扣体1挤压力的作用。
参考图5、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合体2的侧壁轮廓呈弧形,限位凸起19配置为与开合体2的侧壁轮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
可以理解地,限位凸起19设置在开合体2的外缘处,开合体2转动连接在容置腔4内后,开合体2的侧壁紧靠于限位凸起19,将限位凸起19设置为与开合体2的侧壁轮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即参考图6,限位凸起19具有弧形内壁,且该弧形内壁与凸柱8是同圆心的;继而开合体2与凸柱8转动配合后,限位凸起19也能够对开合体2到转动导向的作用,使得开合体2能够在扣体1内稳定转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扣体;所述扣体内设有容置腔;
开合体;所述开合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相对所述扣体绕轴转动连接;
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或所述开合体其中一个上的转动部,以及相应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或所述开合体另一个上的转动配合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的凸柱;所述转动配合部包括供所述凸柱卡设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体在沿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所述转动配合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的相应位置上设有所述转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饰品锁扣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开合体包括沿旋转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开合体的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复位弹簧为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台上的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所述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体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具有所述容置腔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弯折体,所述弯折体远离所述主体的端部与所述主体相分离以形成开合口;所述开合体包括转动体以及均设于所述转动体上的手柄和锁块,所述转动体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手柄伸出于所述主体至外部,所述锁块能够伸出于所述开合口且抵接于所述弯折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扣体包括相对接的两个半体;单个所述半体包括连接部以及对接部;两个所述半体相对接以使两个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弯折体,两个所述对接部相对接以形成所述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为一体式结构,两个所述半体的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半体通过对折以相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对接基体以及设于所述对接基体上并朝对接方向突出的限位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饰品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体的侧壁轮廓呈弧形,所述限位凸起配置为与所述开合体的侧壁轮廓相适配的弧形结构。
CN202322423902.3U 2023-09-06 2023-09-06 饰品锁扣 Active CN220824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3902.3U CN220824027U (zh) 2023-09-06 2023-09-06 饰品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3902.3U CN220824027U (zh) 2023-09-06 2023-09-06 饰品锁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4027U true CN220824027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7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3902.3U Active CN220824027U (zh) 2023-09-06 2023-09-06 饰品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4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22555B1 (en) Swivel hook
US6318769B1 (en) Backset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dead bolt assembly for door lock
EP0620375B1 (en) Swivel hook
US5522529A (en) Clasp assembly for a watch bracelet
JP3987954B2 (ja) 折り畳みアームを備えた留め金
CN220824027U (zh) 饰品锁扣
JP4331600B2 (ja) 留金を備えたブレスレット
KR102369154B1 (ko) 귀찌형 귀걸이
US4184232A (en) Coupling
JP4046170B2 (ja) 装身具用連結金具
CN215776002U (zh) 一种戒指配件和一种组合戒指
KR200275820Y1 (ko) 장신용 줄 연결고리의 착탈구조
JP3952250B2 (ja) 装身具用連結具
CN220212169U (zh) 一种按压式开合卡扣及手镯
CN212814821U (zh) 一种卡扣结构
CN217743376U (zh) 一种按压式弹簧扣
JP7429345B2 (ja) 装身具の連結構造
CN219229208U (zh) 一种带嵌套锁扣的扁平型手镯
CN214904265U (zh) 可快速扣合及分离的扣具构造
CN213756947U (zh) 首饰扣和首饰
KR102432035B1 (ko) 장신구의 원터치 장식 기구
CN214483531U (zh) 扣坠及链饰
CN216875287U (zh) 卡扣手镯
CN116898190A (zh) 一种按压式开合卡扣及手镯
CN114027591B (zh) 拨动解锁的扣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