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5848U -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5848U
CN220815848U CN202322605096.1U CN202322605096U CN220815848U CN 220815848 U CN220815848 U CN 220815848U CN 202322605096 U CN202322605096 U CN 202322605096U CN 220815848 U CN220815848 U CN 220815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intake manifold
air
intake
coo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50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50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5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5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5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前侧的导流结构,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进气歧管,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向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和/或发动机主体上,导流结构的第二端朝向远离进气歧管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进气歧管进行冷却的导流面。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不同的进气温度下,发动机的性能和油耗具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发动机万有曲线可知,当进气温度由30摄氏度升至65摄氏度后,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扭矩全面下降,同时油耗会升高,导致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下进气温度较高导致发动机性能衰减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前侧的导流结构,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进气歧管,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和/或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歧管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进气歧管进行冷却的导流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为平滑弧形曲面,所述平滑弧形曲面的凹部朝向所述进气歧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发动机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连接处,并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长度的1/2~1/3;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55~7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宽度的4/5~6/5;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290~310mm。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为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的材质为铸铝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通过导流结构设于发动机主体的前侧,将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和/或发动机主体上,将导流结构的第二端远离进气歧管延伸,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具有上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发动机主体;200、进气歧管;1、导流结构;11、导流面;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实用新型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100前侧的导流结构1,所述发动机主体100上安装有进气歧管200,所述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进气歧管200延伸,并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200和/或所述发动机主体100上,所述导流结构1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歧管20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进气歧管200进行冷却的导流面1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图中的Z轴正方向即为车辆的上方向,Z轴反方向即为车辆的下方向,X轴正方向即为车辆的右方向,X轴反方向即为车辆的左方向,Y轴正方向即为车辆的前方向,Y轴反方向即为车辆的后方向,即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将导流结构1位于进气歧管200的下侧,导流结构1设于发动机主体100的前侧,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朝向进气歧管延伸,并且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于进气歧管200的出气口附近,或者安装于发动机主体100的进气口附近,又或者通过多个紧固件将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与发动机主体100和进气歧管200分别进行安装固定,导流结构1的第二端朝向远离进气歧管200的方向延伸(例如朝着前方并斜向下45度角的方向),车辆行驶时,图中的空心箭头代表气流运动方向,从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受到导流结构1的导流面11导向而流向上方,即进气歧管200所在的方向,并从进气歧管200的缝隙或者周围的空间掠过,吸热后的气流继续向上方流动,从而实现了风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通过导流结构1设于发动机主体100的前侧,将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朝进气歧管200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200和/或发动机主体100上,将导流结构1的第二端远离进气歧管200延伸,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1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200,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200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200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11为平滑弧形曲面,所述平滑弧形曲面的凹部朝向所述进气歧管200。
结合图1所示,导流面11位平滑弧形曲面,即导流面11的表面为弧形截面的曲面,并且该曲面是连续平滑的曲面,该平滑弧形曲面的凹部朝向进气歧管200,因而气流受到导流面11的导向可以较为顺畅地转向进气歧管200所在的方向,其曲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设计,此处不做限制。
如此,通过平滑弧形曲面的设计,可以使得气流更加顺利地流向进气歧管200所在的方向,实现更好地风冷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1与所述发动机主体100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12。
结合图1所示,导流结构1与发动机主体100之间设有三个加强筋12,可选地,在导流结构1与进气歧管200之间也可以设置加强筋12(图中未示出),通过加强筋12的设置提升导流结构1的刚度,避免气流冲击导致导流结构1不稳固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200与所述发动机主体100的连接处,并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
结合图1所示,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安装于进气歧管200与发动机主体100的连接处,其第一端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考虑进气歧管200的形状等因素,该夹角可以在40~50度之间取值。
如此,相比于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安装于进气歧管200上并与发动机主体100具有一定的距离,本实施例的导流结构1可以增大进气歧管200的散热面积;相比于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安装于发动机主体100上并与进气歧管200具有一定的距离,本实施例的导流结构1可以较大程度避免气流受发动机主体100的表面导向影响,进而避免气流回流,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1的长度为所述进气歧管200的长度的1/2~1/3;所述导流结构1的长度为55~75毫米。
结合图1所示,图中未示出进气歧管200的具体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进气歧管200的长度推算导流结构1的最优长度,例如,导流结构1的长度为进气歧管200的长度的1/2,导流结构1长度为64mm(导流结构1为弧形曲面等非平板形状时,可以将其第一端至第二端的直线距离作为长度值),进而实现更好的风冷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1的宽度为所述进气歧管200的宽度的4/5~6/5;所述导流结构1的宽度为290~310mm。
结合图1所示,图中未示出进气歧管200的具体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进气歧管200整体所具有的宽度推算导流结构1的最优宽度,例如导流结构1的宽度等于进气歧管200的宽度,导流结构1的宽度为300mm,进而实现更好的风冷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1为导流板。
结合图1所示,导流结构1为导流板,即薄板形状的、表面光滑的导流结构1,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上述的加强筋12,将导流板与发动机主体100通过加强筋12连接起来,实现加固作用。
考虑到其他材质的进气歧管200,例如塑料,其热传导速度较慢,容易影响散热效果,因而,优选地,所述进气歧管200的材质为铸铝材质,以获得更好的风冷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的发动机主体100、进气歧管200和导流结构1,通过导流结构1设于发动机主体100的前侧,将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朝进气歧管200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200和/或发动机主体100上,将导流结构1的第二端远离进气歧管200延伸,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1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200,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200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200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导流结构1设于发动机主体100的前侧,将导流结构1的第一端朝进气歧管200延伸,并安装于进气歧管200和/或发动机主体100上,将导流结构1的第二端远离进气歧管200延伸,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气流经过导流结构1的导向而流向进气歧管200,从而实现了对于进气歧管200的风冷散热效果,降低了进气歧管200的进气温度,避免进气温度升高引起的发动机性能大幅衰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发动机主体前侧的导流结构,所述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进气歧管,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进气歧管延伸,并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和/或所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歧管的方向延伸,以形成能够将气流引导至所述进气歧管进行冷却的导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为平滑弧形曲面,所述平滑弧形曲面的凹部朝向所述进气歧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发动机主体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连接处,并与水平面呈40~50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长度的1/2~1/3;所述导流结构的长度为55~7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所述进气歧管的宽度的4/5~6/5;所述导流结构的宽度为290~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导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的材质为铸铝材质。
9.一种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CN202322605096.1U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0815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5096.1U CN22081584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5096.1U CN22081584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5848U true CN220815848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5096.1U Active CN220815848U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5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31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端模块
CN209410346U (zh) 引气散热装置
CN220815848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CN209191684U (zh) 导风结构及车辆
CN110641273B (zh) 一种车用主动进气格栅
KR101459431B1 (ko) 차량용 쿨링 장치
CN201825170U (zh) 摩托车油箱护罩
CN101941487B (zh) 一种摩托车油箱护罩
CN212614983U (zh) 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导流冷却装置
CN103569006B (zh) 一种有利于改善发动机中置底盘热管理性能的护板
CN206086358U (zh) 一种汽车的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CN112761770A (zh) 一种利于汽车机舱散热的冷却装置
CN216610853U (zh) 一种行李牵引车用的冷却系统
CN211849662U (zh) 推土机散热系统导风罩
CN214660486U (zh) 一种中冷器
JPH02109728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4443072A (zh) 一种导流板设计方法及由该设计方法设计的导流板结构
CN210454451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端的冷却模块总成
CN210928399U (zh) 展馆导览触摸屏的降温设备
CN208498212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前端模块的布置架构
CN203615809U (zh) 一种散热器导流装置
CN219523838U (zh) 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
CN217841823U (zh) 一种油水集成式发动机散热器
JP2017187020A (ja) インタークーラの冷却構造
CN212046866U (zh) 一种商用车护风罩出风导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