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5186U - 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5186U
CN220805186U CN202322328545.2U CN202322328545U CN220805186U CN 220805186 U CN220805186 U CN 220805186U CN 202322328545 U CN202322328545 U CN 202322328545U CN 220805186 U CN220805186 U CN 220805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sitioning
rotating shaft
die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85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家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Jue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 Jue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 Jue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 Jue Metal & Plastic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85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5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5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5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并公开一种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具、上模具组件以及顶出机构;底座上设有定位杆;下模具设于底座上,下模具开设有冲压槽;上模具组件包括活动板和上模具,活动板滑动设置于定位杆上,上模具设于活动板朝向下模具的一侧;顶出机构包括顶块、转动轴和凸轮;顶块活动穿设于冲压槽的槽底;转动轴转动穿设于底座;凸轮固定设于转动轴上,顶块远离上模具的一端与凸轮抵接。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能将成形的工件顶出冲压槽,方便取出工件。

Description

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冲压加工的工具,通常由硬质材料(如钢)制成,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冲压模具可以用于制造各类金属零件,如车身件、家电配件、电子设备的钣金零件等等。
在相关技术中,坯料在冲压时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上模具下行冲压坯料,将坯料冲压变形为所需形状的工件。但在冲压完成后,人工进行取出时,由于工件位于下模具的冲压槽中,取出不方便,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旨在能将成形的工件顶出冲压槽,方便取出工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冲压模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杆;
下模具,所述下模具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模具开设有冲压槽;
上模具组件,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活动板和上模具,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所述上模具设于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下模具的一侧;以及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块、转动轴和凸轮;所述顶块活动穿设于所述冲压槽的槽底;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凸轮固定设于转动轴上,所述顶块远离所述上模具的一端与所述凸轮抵接。
可选地,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转子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顶块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所述转子转动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转子与所述凸轮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转动轴显露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形成有转动凸起。
可选地,所述底座形成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转动槽的槽底,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套靠近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螺接。
可选地,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安装轴承,所述安装轴承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转动轴隐藏于所述底座内的一端转动插设于所述安装轴承。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引导孔,每一所述引导孔与一所述定位孔对齐;
所述定位杆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穿设于一所述引导孔。
可选地,每一所述定位孔内设有一第一轴承,每一所述引导孔内设有一所述第二轴承;
每一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第一轴承,每一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轴承。
可选地,每一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每一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螺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引导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杆呈矩阵分布,所述下模具的几何中心位于四个所述定位杆的内侧的中心,所述上模具的几何中心位于四个所述定位杆的内侧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缓冲凸块,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缓冲凸块,每一所述第二缓冲凸块活动抵接于一所述第一缓冲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下模具设于底座上,活动板滑动设置于底座上的定位杆,上模具设于活动板朝向下模具的一侧,活动板下行以带动上模具下行对下模具进行冲压。在冲压完成后,通过转动转动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顶块向上移动以此将成形的工件顶出冲压槽,方便取出工件,之后转动轴继续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使得顶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冲压模具 51 顶块
1 底座 52 转动轴
11 定位杆 53 凸轮
12 转动槽 54 转子
2 下模具 55 转轴
21 冲压槽 56 转动套
3 活动板 561 转动凸起
31 连接槽 57 安装轴承
4 上模具 6 第一轴承
5 顶出机构 7 第二轴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冲压加工的工具,通常由硬质材料(如钢)制成,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冲压模具可以用于制造各类金属零件,如车身件、家电配件、电子设备的钣金零件等等。
在相关技术中,坯料在冲压时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上模具下行冲压坯料,将坯料冲压变形为所需形状的工件。但在冲压完成后,人工进行取出时,由于工件位于下模具的冲压槽中,取出不方便,影响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冲压模具,旨在能将成形的工件顶出冲压槽,方便取出工件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压模具1000,包括底座1、下模具2、上模具4组件以及顶出机构5;底座1上设有定位杆11;下模具2设于底座1上,下模具2开设有冲压槽21;上模具4组件包括活动板3和上模具4,活动板3滑动设置于定位杆11上,上模具4设于活动板3朝向下模具2的一侧;顶出机构5包括顶块51、转动轴52和凸轮53;顶块51活动穿设于冲压槽21的槽底;转动轴52转动穿设于底座1;凸轮53固定设于转动轴52上,顶块51远离上模具4的一端与凸轮53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具2设于底座1上,活动板3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的定位杆11,上模具4设于活动板3朝向下模具2的一侧,活动板3下行以带动上模具4下行对下模具2进行冲压。在冲压完成后,通过转动转动轴52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转动带动顶块51向上移动以此将成形的工件顶出冲压槽21,方便取出工件,之后转动轴52继续转动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转动使得顶块51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与顶块51抵接会产生摩擦力,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损伤凸轮53,影响顶出机构5的使用寿命,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至图4,顶出机构5还包括转子54和转轴55,转轴55穿设于顶块51靠近凸轮53的一端,转子54转动设于转轴55,转子54与凸轮53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转子54和转轴55,凸轮53在转动时带动转子54转动,然后通过转子54带动顶块51向上移动,以此在顶块5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凸轮53不直接与顶块51接触,仅和转子54接触而产生很小的滚动摩擦力,以此能降低凸轮53被损伤的风险,保证了顶出机构5可以长期使用。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转动轴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顶出机构5还包括转动套56,转动套56与转动轴52显露于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套56远离转动轴52的一端形成有转动凸起561,转动凸起561设计为便于施加转动力的长条形凸起,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凸起561可以带动转动套56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52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同样设置了设于转动轴52显露于底座1的一端的转动套56,在转动套56的周侧设计了防滑纹路,以此在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套56时,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的手部与转动套56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转动凸起561的其中一端为箭头指示端,底座1朝向转动套56的一侧上形成多个指示标识,多个指示标识呈环形阵列分布,指示标识为不同的数值,数值含义为顶块51远离凸轮53的一端与冲压槽21的底壁的距离。在转动套56的转动过程中,转动凸起561的箭头指示端会指向不同的指示标识,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判断顶块51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底座1形成有转动槽12,转动轴52转动穿设于转动槽12的槽底,转动槽12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转动套56靠近转动轴5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转动套56与转动槽12的侧壁螺接。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在工作人员停止转动转动套56后,转动套56可以相对于底座1固定,使得顶块51位置固定,在顶出工件后顶块51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而向下移动导致工件向下移动。
为了方便安装转动轴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顶出机构5还包括安装轴承57,安装轴承57设于底座1内,转动轴52隐藏于底座1内的一端转动插设于安装轴承57,安装轴承57可以帮助转动轴52定位和导向,且安装轴承57光滑的内表面可以减少转动轴52和安装轴承57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动轴52转动更加顺畅和高效。
可以理解的是,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具4和下模具2要准确对齐,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活动板3上开设有多个引导孔,每一引导孔与一定位孔对齐,定位杆11设有多个,每一定位杆11的一端插设于一定位孔,每一定位杆11的另一端穿设于一引导孔。如此通过多个定位杆11和引导孔的配合,使得活动块相对底座1的位置能保证不变,从而使得上模具4和下模具2能准确对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定位孔内设有一第一轴承6,每一引导孔内设有一第二轴承7;每一定位杆11的一端插设于一第一轴承6,每一定位杆11的另一端穿设于一第二轴承7。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轴承6和多个第二轴承7,可以支撑和承受活动板3滑动时的载荷,并分散载荷以避免过度磨损和损坏;且轴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效果,能够吸收冲击和振动,有助于保护冲压模具1000和减少噪音。
为了便于固定定位杆11和底座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定位孔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每一定位杆11靠近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定位杆11靠近定位孔的一端与定位孔的侧壁螺接,通过定位杆11的外螺纹和定位孔的侧壁的内螺纹的螺接,实现定位杆11和底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并使得定位杆11和底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更为稳定。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引导孔的数量为四个,定位杆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杆11呈矩阵分布,下模具2的几何中心位于四个定位杆11的内侧的中心,上模具4的几何中心位于四个定位杆11的内侧的中心,如此设置使得下模具2和上模具4的重心位于四个定位杆11的内侧的中心,四个定位杆11能均匀分配承担的重量,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具4不易偏移,并且便于上模具4和下模具2精准对齐,提高冲压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杆11的数量还可以是六个、八个,比如,六个定位杆11呈六边形的六个对角的点分布,八个定位杆11呈八边形的八个对角的点分布,同样能够提高冲压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朝向活动板3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缓冲凸块,活动板3朝向底座1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缓冲凸块,每一第二缓冲凸块活动抵接于一第一缓冲凸块,且第一缓冲凸块凸出底座1的高度大于下模具2凸出底座1的高度,第二缓冲凸块凸出活动板3的高度大于上模具4凸出活动板3的高度。如此设置,在进行冲压时,第一缓冲凸块与第二缓冲凸块的接触可以先于上模具4和下模具2的接触,在活动板3冲压的行程超出实际所需行程时,第一缓冲凸块可以与第二缓冲凸块能抵接形变为下模具2和上模具4提供缓冲,以此保护上模具4和下模具2。其中,第一缓冲凸块与第二缓冲凸块的材质均为橡胶。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活动板3远离带动上模具4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31,冲压模具1000在使用时,会通过油缸等装置驱动活动板3上下滑动,连接槽31用于连接油缸等装置的活动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杆;
下模具,所述下模具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模具开设有冲压槽;
上模具组件,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活动板和上模具,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所述上模具设于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下模具的一侧;以及
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块、转动轴和凸轮;所述顶块活动穿设于所述冲压槽的槽底;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凸轮固定设于转动轴上,所述顶块远离所述上模具的一端与所述凸轮抵接;
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转动轴显露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形成有转动凸起;
所述底座形成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转动穿设于所述转动槽的槽底,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套靠近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转动槽的侧壁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转子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顶块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所述转子转动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转子与所述凸轮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安装轴承,所述安装轴承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转动轴隐藏于所述底座内的一端转动插设于所述安装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引导孔,每一所述引导孔与一所述定位孔对齐;
所述定位杆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定位孔,每一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穿设于一所述引导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孔内设有一第一轴承,每一所述引导孔内设有一第二轴承;
每一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设于一所述第一轴承,每一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轴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每一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孔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侧壁螺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引导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杆呈矩阵分布,所述下模具的几何中心位于四个所述定位杆的内侧的中心,所述上模具的几何中心位于四个所述定位杆的内侧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缓冲凸块,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缓冲凸块,每一所述第二缓冲凸块活动抵接于一所述第一缓冲凸块。
CN202322328545.2U 2023-08-28 2023-08-28 冲压模具 Active CN220805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8545.2U CN220805186U (zh) 2023-08-28 2023-08-28 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8545.2U CN220805186U (zh) 2023-08-28 2023-08-28 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5186U true CN220805186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9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8545.2U Active CN220805186U (zh) 2023-08-28 2023-08-28 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5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1400U (zh) 差速器锥轴承压装装置
CN110788213B (zh) 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制造加工模具
CN205147887U (zh) 一种轴承支架的机械加工夹具
CN220805186U (zh) 冲压模具
CN210816951U (zh) 一种冲孔设备
CN208034118U (zh) 一种水平滚动移置尾架
CN216175537U (zh) 一种单仓全封闭钣金件连续冲压折弯工作台
CN207494614U (zh) 一种风电轴承保持架的镗孔装置
CN211276210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五金冲压件一次折弯成型装置
CN206072062U (zh) 一种快速更换型固定环
CN110253255B (zh) 压装用缓冲装置
CN220092737U (zh) 一种自动退料皮带轮冲切模具
CN211707900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10125670U (zh) 一种电机冲片加工设备
CN216729165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连杆结构加工用成型装置
CN207222757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CN216759755U (zh) 一种带冲点槽轴承的安装工具
CN220445640U (zh) 一种轴承生产用压装工装
CN220409018U (zh) 笔记本外壳冲孔装置
CN214558877U (zh) 一种压轴承定位机构
CN215747635U (zh) 一种电机机壳的定位压装机构
CN220679159U (zh)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非标斜楔装置
CN207414140U (zh) 一种空调电机壳冲压模具
CN220782001U (zh) 一种双端盖轴承铆压定位结构
CN216030547U (zh) 一种用于螺母挤铆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