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8240U -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8240U
CN220788240U CN202321971998.0U CN202321971998U CN220788240U CN 220788240 U CN220788240 U CN 220788240U CN 202321971998 U CN202321971998 U CN 202321971998U CN 220788240 U CN220788240 U CN 220788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catalytic reactor
outlet
reaction unit
ozone cataly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19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是建新
陈忠
于洪泽
王晓雷
刘立国
姜汉国
李飞
黄漪帅
王逢柱
吴建国
杨振森
刘兴华
丁涛
廖海燕
薛晓文
李莎莎
吴众
贾兰
杨庆卫
张忠梅
韩雨诺
赵源源
宿立波
万雪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Ningdong No1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Ningdong No1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Ningdong No1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ew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Ningdong No1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19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8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8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8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臭氧反应单元、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和臭氧发生装置;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为包含第一催化剂颗粒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为包含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固定床催化反应器。该系统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和臭氧利用率,并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同时还具有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提高工业废水的回用率是缓解用水矛盾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废水处理采用废水零排放的方式来提高废水回用率。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随着膜浓缩的进行,有机物浓度也在升高,传统的臭氧氧化技术有机物去除率只有20%~30%,去除率低,尤其当处理浓盐水时,有机物去除率将更低。
氧化技术有机物去除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分散之后气泡粒径大,导致臭氧利用率低,同时臭氧氧化具有选择性,氧化效率较低。因此,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低,尤其是提高浓盐水中的有机物去除率低以及臭氧利用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有机物去除率和臭氧利用率较高,并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臭氧反应单元、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和臭氧发生装置18;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为包含第一催化剂颗粒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为包含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所述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超声波装置、第一臭氧分散装置、第一臭氧投加装置和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超声波装置、第二臭氧分散装置、第二臭氧投加装置和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进气管路,所述第一超声波装置、第一臭氧分散装置和第一臭氧投加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路上;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内设置有循环装置和第一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出口朝向所述循环装置的底部入口,以使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内的物料通过所述循环装置处于流化状态;
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进气管路,所述第二超声波装置、第二臭氧分散装置和第二臭氧投加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上;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出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臭氧引出管路,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和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依次设置于所述臭氧引出管路上;
所述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的第一臭氧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投加装置的第一投加入口连通;
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的第二臭氧出口与所述第二臭氧投加装置的第三投加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还包括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的第三臭氧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回流泵,所述第一回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投加装置的第二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二出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回流泵,所述第二回流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臭氧投加装置的第四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三出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入口和预处理后废水出口,所述预处理后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消泡装置,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一消泡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二消泡口分别与所述消泡装置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臭氧破坏装置,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二排气口分别与所述臭氧破坏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还包括反洗进水口和反洗出水口,所述反洗进水口与反洗水泵连接;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还包括第四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多个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内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催化剂床层;所述催化剂床层下方设置有气水分配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900μm;所述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该系统设置两级催化反应器,且第一臭氧反应催化器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使臭氧分子与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充分接触,提高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和臭氧的传质速率;第二臭氧反应催化器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对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中的氧化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通过使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进一步提高处理后工业废水的水质;同时本系统还具有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处理装置;2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3循环装置;4第一超声波装置;5第一臭氧分散装置;6第一臭氧投加装置;7第一回流泵;8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9气水分配装置;10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1消泡装置;12第一曝气装置;13第二超声波装置;14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5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6第二回流泵;17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8臭氧发生装置;19臭氧破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词仅用于区分不同部件而不含有前后连接顺序等实际含义。使用的方位词如“下方”通常是指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下方”。
本公开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臭氧反应单元、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和臭氧发生装置18;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为包含第一催化剂颗粒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为包含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固定床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所述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
在本公开中,采用两级臭氧催化反应器,且在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中,催化剂处于流动状态,提高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和臭氧的传质速率;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中,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型式,对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中的氧化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并提高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的水质。通过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和第二臭氧反应单元的处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具体地,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为40~60%;臭氧的利用率也较高,具体地,臭氧的利用率>90%,且该系统操作方便,易于管理。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超声波装置4、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和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超声波装置13、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和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
在本公开中,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和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均设置有超声波装置、臭氧分散装置和臭氧投加装置。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进气管路,所述第一超声波装置4、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和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路上;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设置有循环装置3和第一曝气装置12,所述第一曝气装置1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出口朝向所述循环装置3的底部入口,以使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的物料通过所述循环装置3处于流化状态。
在本公开中,臭氧依次经过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第一超声波装置4和第一曝气装置12后再进入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中。臭氧经过第一臭氧投加装置、第一臭氧分散装置、第一超声波装置和第一曝气装置的分散,使第一臭氧反应器中的臭氧气泡扩散为纳米级别的气泡,臭氧气泡的平均粒径可以为1~100nm,这可以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并提高臭氧与第一催化剂颗粒的接触时间和反应效率。在本公开中,第一曝气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配置有第一曝气头,第一曝气头可以为刚玉曝气装盘或者钛合金曝气头,采用第一曝气装置可以促进臭氧的扩散。循环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循环装置,只要能够实现使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内的物料处于流化状态即可。所述循环装置采用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的内部,支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支架,只要能够将循环装置固定在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中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进气管路,所述第二超声波装置13、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上;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在本公开中,臭氧依次经过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超声波装置13后再进入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臭氧经过第二臭氧投加装置、第二臭氧分散装置和第二超声波装置的分散,使第二臭氧反应器中的臭氧气泡扩散为纳米级别的气泡,臭氧气泡的平均粒径可以为30~500nm,并且臭氧气泡与第二进水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中逆流接触进行催化反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臭氧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臭氧与第二催化剂颗粒的接触时间和反应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8的出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臭氧引出管路,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和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依次设置于所述臭氧引出管路上;所述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的第一臭氧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一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二臭氧出口与所述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三投加入口连通。
在本公开中,臭氧发生装置18制备的臭氧首先要经过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和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以控制进入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的臭氧的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三臭氧出口连通。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当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中的物料含有的有机物较多时,此时需要大量的臭氧参与反应,则会打开第三进气口,使臭氧从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的第三进气口进入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中;优选地,在第三进气口沿臭氧进入的方向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内部连接有第二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配置有第二曝气头,第二曝气头可以为刚玉曝气装盘或者钛合金曝气头,采用第二曝气装置可以促进臭氧的扩散。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回流泵7,所述第一回流泵7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二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泵7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回流泵16,所述第二回流泵16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四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泵16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三出水口连通。
在本公开中,设置有回流泵,在第一臭氧反应单元中,第一回流泵7与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第一超声波装置4和第一曝气装置12串联形成闭合回路,使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中的所有物料处于流动状态。在第二臭氧反应单元中,第二回流泵与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超声波装置13串联形成闭合回路,使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的除催化剂以外的物料处于流动状态。优选地,在第一回流泵7的出口与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二投加入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水射器,在第二回流泵16的出口与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四投加入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射器,第一水射器和第二水射器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将臭氧与来自于第一臭氧反应单元或第二臭氧反应单元的液体物料混合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装置1,所述预处理装置1包括废水入口和预处理后废水出口,所述预处理后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在本公开中,所述预处理装置可以为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装置,例如可以为袋式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或砂滤器,用以初步过滤废水中的悬浮物,优选地,该预处理装置的过滤精度大约为100μm。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消泡装置11,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消泡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消泡口分别与所述消泡装置11连接;在本公开中,工业废水在臭氧催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后,会产生气泡,在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连接有消泡装置11,以及时消除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的气泡。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臭氧破坏装置19,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排气口分别与所述臭氧破坏装置19连接。在本公开中,在反应结束后,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残留的臭氧需要经过臭氧破坏装置19将臭氧破坏,将其转化成氧气排出,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反洗进水口和反洗出水口,所述反洗进水口与反洗水泵连接。在本公开中,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上设置反洗系统,用以将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中流失的催化剂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破碎的催化剂排出,优选地,反洗的强度为6L/(m2·S)。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第四出水口,用以将系统中的废水排出。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多个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采用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内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催化剂床层;在公开中,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可以设置为1个,当要处理的工业废水中含有浓度较高或者难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时,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对工业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例如可以为2、3、4或5个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串联。在本公开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床层下方设置有气水分配装置9,用于支撑所述催化剂床层、分配所述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的废水以及增大所述催化剂穿层的气象流动。在本公开中,气水分配装置还可在对系统进行反洗时起到配水的作用。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催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00~900μm;所述第二催化剂的平均粒径为1~5mm。在本公开中,第一催化剂颗粒和第二催化可以均可以为铝硅基催化剂颗粒,这样能够提高处理后工业废水的水质。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臭氧反应单元、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和臭氧发生装置18;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为包含第一催化剂颗粒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为一个包含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第一催化剂颗粒的粒径为550μm;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5mm。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内设置有1层催化剂床层。
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超声波装置4、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和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超声波装置13、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和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进气管路,第一超声波装置4、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和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依次设置于第一进气管路上;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设置有循环装置3和第一曝气装置12,第一曝气装置12的入口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出口朝向循环装置3的底部入口;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二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进气管路,第二超声波装置13、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依次设置于第二进气管路上;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臭氧发生装置18的出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臭氧引出管路,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和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依次设置于臭氧引出管路上;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的第一臭氧出口与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一投加入口连通;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二臭氧出口与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三投加入口连通。
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第三进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三臭氧出口连通。
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回流泵7,第一回流泵7的出口与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二投加入口连通,第一回流泵7的入口与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二出水口连通;
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回流泵16,第二回流泵16的出口与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四投加入口连通,第二回流泵16的入口与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三出水口连通。
该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装置1,预处理装置1包括废水入口和预处理后废水出口,预处理后废水出口与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该系统还包括消泡装置11,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消泡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消泡口分别与所述消泡装置11连接;该系统还包括臭氧破坏装置19,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排气口分别与臭氧破坏装置19连接。
所述催化剂床层下方设置有气水分配装置9。
具体地,采用本公开图1所示的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工业废水为电厂的反渗透浓水,工业废水中有机物浓度为461mg/L,总溶解固体(TDS)=36400mg/L。
使经过预处理装置1的工业废水从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进水口处进入到含有第一催化剂颗粒和循环装置3的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中,同时使臭氧发生装置18制备的臭氧从臭氧引出管路引出后进入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中,并从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的第一臭氧出口处引出,依次经过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和第一超声波装置4后,再经过第一曝气装置12将臭氧扩散在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与工业废水在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催化下进行第一臭氧催化反应。
在第一臭氧催化反应的过程中,循环装置3和消泡装置11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的工业废水在第一回流泵7的作用下从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二出水口流出,依次经过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第一超声波装置4和第一曝气装置12返回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中。第一臭氧催化反应结束后得到第一处理的工业废水。并将未反应的臭氧经过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排气口进入到臭氧破坏装置19中。
使第一处理的工业废水从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出水口排出并经过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进水口流入含有第二催化剂颗粒的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同时,流经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臭氧从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二臭氧出口引出,依次经过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超声波装置13将臭氧扩散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内与第一处理的工业废水在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催化下进行第二臭氧催化反应。
在第二臭氧催化反应的过程中,消泡装置11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内的第一处理的工业废水在第二回流泵16的作用下从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三出水口流出,依次经过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超声波装置13返回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中。第二臭氧催化反应结束后得到第二处理的工业废水,第二处理的工业废水从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四出水口排出。
第二处理的工业废水:有机物浓度为161.35mg/L,总溶解固体(TDS)=31670mg/L。
有机物的去除效率65%;臭氧的利用率98%。
采用本公开的装置处理工业废水,有机物去除效率较高,臭氧的利用率也较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臭氧反应单元、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和臭氧发生装置(18);
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包括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为包含第一催化剂颗粒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为包含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所述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大于所述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超声波装置(4)、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和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超声波装置(13)、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和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进气管路,所述第一超声波装置(4)、第一臭氧分散装置(5)和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路上;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设置有循环装置(3)和第一曝气装置(12),所述第一曝气装置(12)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出口朝向所述循环装置(3)的底部入口,以使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内的物料通过所述循环装置(3)处于流化状态;
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包括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气口、第三出水口、第四出水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进气管路,所述第二超声波装置(13)、第二臭氧分散装置(14)和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上;
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8)的出口连接有向外延伸的臭氧引出管路,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和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依次设置于所述臭氧引出管路上;
所述第一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0)的第一臭氧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一投加入口连通;
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二臭氧出口与所述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三投加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第三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分配计量装置(17)的第三臭氧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一回流泵(7),所述第一回流泵(7)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投加装置(6)的第二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泵(7)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二出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臭氧反应单元还包括第二回流泵(16),所述第二回流泵(16)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臭氧投加装置(15)的第四投加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泵(16)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三出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装置(1),所述预处理装置(1)包括废水入口和预处理后废水出口,所述预处理后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消泡装置(11),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消泡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消泡口分别与所述消泡装置(11)连接;
所述系统还包括臭氧破坏装置(19),所述第一臭氧催化反应器(2)的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的第二排气口分别与所述臭氧破坏装置(1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反洗进水口和反洗出水口,所述反洗进水口与反洗水泵连接;
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还包括第四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臭氧反应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多个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采用串联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臭氧催化反应器(8)内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催化剂床层;
所述催化剂床层下方设置有气水分配装置(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900μm;所述第二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mm。
CN202321971998.0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788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1998.0U CN220788240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1998.0U CN220788240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8240U true CN220788240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2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1998.0U Active CN220788240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8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0002A (zh) 一种两级微纳米曝气催化臭氧化废水处理系统
CN102491563B (zh) 三级催化臭氧氧化净水装置
CN113735245B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污水的方法
CN106746034A (zh) 一种两级梯度臭氧催化流化床深度处理生化尾水的装置及方法
CN206512041U (zh) 一种两级梯度臭氧催化流化床深度处理生化尾水的装置
CN109775893B (zh) 一种过硫酸盐梯级氧化耦合膜滤净水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5776766A (zh) 工业园区难生化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WO2023140319A1 (ja) 工業廃水の処理システム、工業廃水の処理システムの使用、工業廃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廃水処理プロセス
CN200971335Y (zh) 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0563118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臭氧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6698770A (zh) 一种复合催化氧化‑膜分离废水处理集成方法及装置
CN207525104U (zh) 一种复合催化氧化耦合生物滤池废水处理集成装置
CN206337111U (zh) 一种复合催化氧化‑膜分离废水处理集成装置
CN114380424B (zh)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耦合催化臭氧氧化循环回流处理偏碱性二级出水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65348B (zh) Fenton协同臭氧流态化催化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CN213834834U (zh) 一种酱香型白酒酿造废水深度脱色净化系统
CN220788240U (zh)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系统
CN211770809U (zh) 一种高污染难降解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110950495A (zh) 高级氧化联用微纳米气泡的给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694885U (zh) 臭氧催化氧化除污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水处理系统
CN208869460U (zh) 一种应用双金属类芬顿催化剂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7780957U (zh) 一种基于分质处理的紫外协同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
CN216918935U (zh) 一种膜浓缩液处理系统
CN2804081Y (zh) 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6808506U (zh) 一种餐厨、厨余垃圾废水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