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5685U -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5685U
CN220785685U CN202322401706.6U CN202322401706U CN220785685U CN 220785685 U CN220785685 U CN 220785685U CN 202322401706 U CN202322401706 U CN 202322401706U CN 220785685 U CN220785685 U CN 220785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inner
energy
frame body
inner cores
honeyco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17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新长
李慧
毕庆瑶
付祖洋
胡鹏
邢甫龙
任华
何祥海
传小留
刘欢
朱文敏
曾凡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zu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zu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zu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zu Alumin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17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5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5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5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涉及吸能盒技术领域,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防撞横梁上的吸能盒主体,所述吸能盒主体包括两端开口的框体和两个盖合板,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蜂窝内芯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所述第一蜂窝内芯水平布置在框体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二蜂窝内芯均竖直布置并分别布置在框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蜂窝内芯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三者之间位置的组合设置,可以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两个第二蜂窝内芯可以对碰撞能量进行良好的纵向吸收、第一蜂窝内芯可以对碰撞能量进行良好的横向吸收,使得吸能盒主体可以对碰撞能量进行良好的吸收。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能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背景技术
汽车吸能盒是汽车保险杠系统中重要的吸能装置,安装在横梁与车架纵梁之间,作为一种低速安全保护系统而存在,汽车在发生强烈碰撞时会发生塑性变形,吸能盒可以吸收一部分撞击力,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吸能盒作为一种金属薄壁构件,在碰撞时容易发生褶皱变形,车辆在低速碰撞时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损害,吸能盒既提高了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又降低了撞击带来的维修成本。
经检索,专利文件(授权公告号为CN 217672524 U)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前部碰撞的吸能盒,该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主体和防撞横梁,所述吸能盒主体的端部表面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靠近侧端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防撞横梁的表面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设有引导板,所述防撞横梁的表面靠近固定块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横梁的表面位于固定块之间设有定位块,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中部下方开设有牵引槽,所述连接板的表面的中部位于牵引槽的端口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板的表面靠近牵引槽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防撞横梁的内部靠近定位块处开设有二号活动腔,所述二号活动腔的侧面开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活动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挡块,所述二号挡块的侧面固接有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活动腔内固接有二号弹簧,便于连接孔和固定孔的对孔。
上述吸能盒在使用时,能够对吸能盒主体和防撞横梁之间进行位置定位,进而方便连接孔和固定孔的精准对孔,从而有利于快速对孔;但是该吸能盒主体的自身构造设置一般,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盒主体对碰撞能量的吸收效果较差,进而不能对汽车内部的驾驶员和乘客进行良好的防护。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吸能盒自身构造设置一般,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盒主体对碰撞能量的吸收效果较差,进而不能对汽车内部的驾驶员和乘客进行良好的防护。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防撞横梁上的吸能盒主体,所述吸能盒主体包括两端开口的框体和两个盖合板,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蜂窝内芯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所述第一蜂窝内芯水平布置在框体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二蜂窝内芯均竖直布置并分别布置在框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蜂窝内芯分别位于第一蜂窝内芯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二蜂窝内芯与第一蜂窝内芯之间抵触连接;两个所述盖合板分别与框体两端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两个盖合板分别装配在框体的对应一端上,所述盖合板与第二蜂窝内芯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蜂窝内芯由多个内芯单体组成,并且多个内芯单体均竖直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合板靠近框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凸部,多个所述内芯单体的一端均向内凹陷以形成插槽,所述凸部与插槽大小相适配,并且凸部插设进插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压溃槽,并且多个压溃槽沿框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盖合板远离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防撞横梁上开设有定位槽,并且定位块与定位槽大小相适配,所述定位块插设进定位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设置有定位块的盖合板上安装有多个紧固螺栓,并且多个紧固螺栓均与防撞横梁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蜂窝内芯和第二蜂窝内芯内部均设置有芳纶增强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第一蜂窝内芯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三者之间位置的组合设置,可以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两个第二蜂窝内芯可以对碰撞能量进行良好的纵向吸收、第一蜂窝内芯可以对碰撞能量进行良好的横向吸收,使得吸能盒主体可以对碰撞能量进行良好的吸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和两个盖合板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和两个盖合板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蜂窝内芯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撞横梁;2、框体;3、盖合板;4、第一蜂窝内芯;5、第二蜂窝内芯;501、内芯单体;6、凸部;7、插槽;8、压溃槽;9、定位块;10、定位槽;11、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防撞横梁1上的吸能盒主体,吸能盒主体包括两端开口的框体2和两个盖合板3,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蜂窝内芯4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第一蜂窝内芯4水平布置在框体2的中部位置,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均竖直布置并分别布置在框体2的两端,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分别位于第一蜂窝内芯4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与第一蜂窝内芯4之间抵触连接,此第一蜂窝内芯4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的位置状态可以由图5来进行表示;两个盖合板3分别与框体2两端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两个盖合板3分别装配在框体2的对应一端上,盖合板3与第二蜂窝内芯5相抵触,利用两个盖合板3将第一蜂窝内芯4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限制在框体2内部,当将框体2整体安装在防撞横梁1上,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通过将第一蜂窝内芯4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三者之间进行组合设置,可以使得吸能盒主体的吸能效果好,第一蜂窝内芯4和第二蜂窝内芯5可以吸收较多的碰撞能量。
如图6-图7所示,为了提高第二蜂窝内芯5的吸能效果,可以将第二蜂窝内芯5设置为由多个内芯单体501组成,并且多个内芯单体501均竖直布置,进而可以提高第二蜂窝内芯5与第一蜂窝内芯4之间的稳定作用力,可以具有更高的抗压性能。同时,通过在第一蜂窝内芯4和第二蜂窝内芯5内部均设置有芳纶增强板(图中未示出),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第一蜂窝内芯4和第二蜂窝内芯5的整体抗压性能。
如图5-图6所示,为了实现盖合板3和第二蜂窝内芯5之间的良好装配,可以在盖合板3靠近框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凸部6,多个内芯单体501的一端均向内凹陷以形成插槽7,凸部6与插槽7大小相适配,图5所示状态下,凸部6插设进插槽7上,利用凸部6和插槽7的结合,可以使得凸部6与插槽7之间装配稳定。
如图4所示,同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为了可以使得吸能盒主体受到的作用力分散开来,可以在框体2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压溃槽8,并且多个压溃槽8沿框体2的长度方向布置;进而在吸能盒主体受到碰撞作用时,压溃槽8会将吸能盒本体受到的力进行分散,从而降低吸能盒本体变形的速度。
如图1-图3所示,为了便于吸能盒主体装配安装在防撞横梁1上,可以在其中一个盖合板3远离框体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9,防撞横梁1上开设有定位槽10,并且定位块9与定位槽10大小相适配,定位块9插设进定位槽10上,利用定位块9和定位槽10的设置,可以使得吸能盒主体预设在防撞横梁1的指定位置,而后在设置有定位块9的盖合板3上安装有多个紧固螺栓11,多个紧固螺栓11均与防撞横梁1螺纹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防撞横梁(1)上的吸能盒主体,所述吸能盒主体包括两端开口的框体(2)和两个盖合板(3),所述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蜂窝内芯(4)和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所述第一蜂窝内芯(4)水平布置在框体(2)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第二蜂窝内芯(5)均竖直布置并分别布置在框体(2)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蜂窝内芯(5)分别位于第一蜂窝内芯(4)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二蜂窝内芯(5)与第一蜂窝内芯(4)之间抵触连接;两个所述盖合板(3)分别与框体(2)两端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两个盖合板(3)分别装配在框体(2)的对应一端上,所述盖合板(3)与第二蜂窝内芯(5)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内芯(5)由多个内芯单体(501)组成,并且多个内芯单体(501)均竖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板(3)靠近框体(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凸部(6),多个所述内芯单体(501)的一端均向内凹陷以形成插槽(7),所述凸部(6)与插槽(7)大小相适配,并且凸部(6)插设进插槽(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压溃槽(8),并且多个压溃槽(8)沿框体(2)的长度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盖合板(3)远离框体(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9),防撞横梁(1)上开设有定位槽(10),并且定位块(9)与定位槽(10)大小相适配,所述定位块(9)插设进定位槽(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定位块(9)的盖合板(3)上安装有多个紧固螺栓(11),并且多个紧固螺栓(11)均与防撞横梁(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内芯(4)和第二蜂窝内芯(5)内部均设置有芳纶增强板。
CN202322401706.6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Active CN220785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1706.6U CN220785685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1706.6U CN220785685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5685U true CN220785685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1706.6U Active CN220785685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5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31294U (zh) 前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955930U (zh) 前端结构及车辆
CN102358319A (zh) 城市轨道列车吸能防爬器
CN110949294A (zh) 一种提高小偏置碰防撞性能的铝合金汽车前防撞总成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220785685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
CN211809466U (zh) 一种提高小偏置碰防撞性能的前防撞梁总成
CN111137233B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109910802B (zh) 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
CN21767252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部碰撞的吸能盒
CN112590700B (zh) 一种集成式多级缓冲汽车下护板装置及防护方法
CN216805599U (zh) 防撞前纵梁组件
CN203358511U (zh) 汽车后保险杠系统
CN213594222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结构
CN210526649U (zh)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
CN113415342A (zh)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113365906A (zh) 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以及车辆
CN214215705U (zh) 一种前端框架结构
CN211809467U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前防撞总成
CN216734500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110116691B (zh) 一种两级溃缩式汽车防撞组件
CN220947893U (zh) 车架组件及具有该车架组件的汽车
CN216734165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防撞梁横梁结构
CN213008009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19601176U (zh) 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