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4784U -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4784U
CN220784784U CN202322613660.4U CN202322613660U CN220784784U CN 220784784 U CN220784784 U CN 220784784U CN 202322613660 U CN202322613660 U CN 202322613660U CN 220784784 U CN220784784 U CN 220784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water
needle inserting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36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斌
刘小前
李云平
岳春丽
王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cheng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cheng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cheng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cheng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36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4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4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4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包括后模、设于后模内的后模芯、设于后模芯上侧的产品腔,从后模的下部穿过后模芯接近产品腔,设有多个镶针组件,镶针组件包括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单排镶针与双排镶针相对设置。镶针组件内设有进出水机构,用于模具冷却。进出水机构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上喷管、及设于进水上喷管外侧的出水下流腔。本方案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不仅降低了模具成本、还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品质,不会出现由于热量不均匀导致产品表面不平整或缩水或变形的现象。

Description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冷却系统设计的作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提高生产力,另一个是保证一幅模具的有效利用。在热塑性塑胶射出成型的周期中,模具的冷却时间占整个周期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效的冷却回路设计可减少冷却时间,因而增加总生产量,另外均匀的冷却可降低因热传不均而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控制成品翘曲,以维持成形品尺寸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进而改善产品的质量。由此可见冷却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因此在注塑模具中通常会设计一个冷却系统,比如:申请号CN2023206334119专利文献《模具的水套及保护套机构》中设计了一种水套结构:“在水套的左、右两外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水套的锥形的左、右两外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斜面槽、第二斜面槽,模具内的降温水从进水管端口进入第一螺旋槽的下端、沿着第一螺旋槽的水槽道螺旋往上、流入第一斜面槽、进入第二斜面槽、接着往下进入第二螺旋槽的上端、沿着第二螺旋槽的水槽道螺旋向下、进入降温水的出水管端口,”虽然该结构“确保了热流道的整个热嘴部位的降温水接触面分布均匀、无死角,提高了降温效果,避免了注塑产品面出现热影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但是,该水套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水套组件结构复杂、每个热流道顶部需要设置一个水套组件,对于较大体积的注塑产品,会导致水套组件数量增多、成本升高;
(2)大体积的注塑产品的模芯中安装多数量的水套组件操作困难、维修不方便。
为了上述不足的问题,本方案提出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水套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对于较大体积的注塑产品,会导致水套组件数量增多、成本升高,模芯中安装多数量的水套组件操作困难、维修不方便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包括后模、设于所述后模内的后模芯、设于所述后模芯上侧的产品腔,从所述后模的下部穿过所述后模芯接近所述产品腔,设有多个镶针组件,所述镶针组件包括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所述单排镶针与所述双排镶针相对设置;所述镶针组件内设有进出水机构,用于模具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镶针组件的下端固定于镶针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下侧设有镶针底板,所述镶针板嵌设于所述镶针底板与所述后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水机构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上喷管、及设于所述进水上喷管外侧的出水下流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下流腔的封闭上端之间设有回转腔,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下端穿出所述镶针板进入所述镶针底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下流腔和所述回转腔均为设于所述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内部的柱形腔体,柱形腔体的下端与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的下端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镶针底板内部设有上下两层平行的多个水冷却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却管道包括位于下层的进水管道和位于上层的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均为设于所述镶针底板内部的镂空柱形腔,所述进水管道的内端设有向上的进水转接口,所述出水管道的内端设有向上的出水转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单排镶针的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出水管道后通过螺纹与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转接口螺纹连通;单排镶针的所述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道的所述出水转接口连通,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出水转接口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双排镶针的每两个为一组共用一套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其中每组的两个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下端穿过同一个所述出水管道后通过螺纹与同一个所述进水管道的两个进水转接口螺纹连通;每组的两个所述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同一个所述出水管道的两个所述出水转接口连通,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出水转接口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水套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对于较大体积的注塑产品,会导致水套组件数量增多、成本升高,模芯中安装多数量的水套组件操作困难、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本方案在后模、后模芯及产品腔,设有多个由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组成的镶针组件作为模具的冷却系统,这样保证了镶针组件在模具中的分布均匀,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沿模具的长方向分两侧相对排列设置,使得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外端口能整齐分上下两层地设置于模具两侧,结构布局合理。镶针组件由镶针外套和设于镶针外套内中心的内管组成,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该内管即为冷却系统的进水上喷管,该镶针外套内设有的柱形腔体即为冷却系统的出水下流腔,能使冷却水流流动快、降温快,再加上镶针组件分布均匀,能使整个模具和注塑产品均匀、迅速的冷却下来。本方案不仅降低了模具成本、还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品质,不会出现由于热量不均匀导致产品表面不平整或缩水或变形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模芯、镶针板、镶针组件的底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模芯、镶针组件的上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后模、11-后模芯,20-镶针组件,21-单排镶针,22-双排镶针,30-镶针板,31-镶针底板,40-水冷却管道,41-进水管道,42-出水管道,50-密封圈,201-进水上喷管,202-出水下流腔,203-回转腔,204-镶针外套,411-进水转接口,421-出水转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包括后模10、设于后模10内的后模芯11、设于后模芯11上侧的产品腔(图中未画出),从后模10的下部穿过后模芯11接近产品腔,设有多个镶针组件20,镶针组件20包括单排镶针21和双排镶针22,单排镶针21与双排镶针22相对设置。镶针组件20内设有进出水机构,用于模具冷却。模具包括前模(图中未画出)和后模10。
具体地,镶针组件20的下端固定于镶针板30上。
具体地,后模10下侧设有镶针底板31,镶针板30嵌设于镶针底板31与后模10之间。
具体地,进出水机构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上喷管201、及设于进水上喷管201外侧的出水下流腔202。
具体地,进水上喷管201的上端与出水下流腔202的封闭上端之间设有回转腔203,进水上喷管201的上端通过回转腔203与出水下流腔202的上端连通,进水上喷管201的下端穿出镶针板30进入镶针底板31内。
具体地,出水下流腔202和回转腔203均为设于单排镶针21和双排镶针22内部的柱形腔体,柱形腔体的下端与单排镶针21和双排镶针22的下端端面平齐。
具体地,镶针底板31内部设有上下两层平行的多个水冷却管道40。
具体地,水冷却管道40包括位于下层的进水管道41和位于上层的出水管道42,进水管道41和出水管道42均为设于镶针底板31内部的镂空柱形腔,进水管道41的内端设有向上的进水转接口411,出水管道42的内端设有向上的出水转接口421。
具体地,单排镶针21的进水上喷管201的下端(垂直)穿过出水管道42后通过螺纹(并缠绕生料带)与进水管道41的进水转接口411螺纹连通,单排镶针21的出水下流腔202的下端与出水管道42的出水转接口421连通,出水下流腔202的下端与出水转接口421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50。
具体地,双排镶针22的每两个为一组共用一套进水管道41和出水管道42,其中每组的两个进水上喷管201的下端(垂直)穿过同一个出水管道42后通过螺纹(并缠绕生料带)与同一个进水管道41的两个进水转接口411螺纹连通,每组的两个出水下流腔202的下端与同一个出水管道42的两个出水转接口421连通,出水下流腔202的下端与出水转接口421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50。
镶针组件20由镶针外套204和设于镶针外套204内中心的内管组成,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该内管即为冷却系统(也就是进出水机构)的进水上喷管201,该镶针外套204内设有的柱形腔体即为冷却系统的出水下流腔202。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水套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对于较大体积的注塑产品,会导致水套组件数量增多、成本升高,模芯中安装多数量的水套组件操作困难、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本方案在后模、后模芯及产品腔,设有多个由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组成的镶针组件作为模具的冷却系统,这样保证了镶针组件在模具中的分布均匀,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沿模具的长方向分两侧相对排列设置,使得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外端口能整齐分上下两层地设置于模具两侧,结构布局合理。镶针组件由镶针外套和设于镶针外套内中心的内管组成,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该内管即为冷却系统的进水上喷管,该镶针外套内设有的柱形腔体即为冷却系统的出水下流腔,能使冷却水流流动快、降温快,再加上镶针组件分布均匀,能使整个模具和注塑产品均匀、迅速的冷却下来。本方案不仅降低了模具成本、还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外观品质,不会出现由于热量不均匀导致产品表面不平整或缩水或变形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包括后模、设于所述后模内的后模芯、设于所述后模芯上侧的产品腔,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后模的下部穿过所述后模芯接近所述产品腔,设有多个镶针组件,所述镶针组件包括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所述单排镶针与所述双排镶针相对设置;所述镶针组件内设有进出水机构,用于模具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针组件的下端固定于镶针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下侧设有镶针底板,所述镶针板嵌设于所述镶针底板与所述后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机构包括位于中心的进水上喷管、及设于所述进水上喷管外侧的出水下流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上端与所述出水下流腔的封闭上端之间设有回转腔,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下端穿出所述镶针板进入所述镶针底板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下流腔和所述回转腔均为设于所述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内部的柱形腔体,柱形腔体的下端与单排镶针和双排镶针的下端端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针底板内部设有上下两层平行的多个水冷却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却管道包括位于下层的进水管道和位于上层的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均为设于所述镶针底板内部的镂空柱形腔,所述进水管道的内端设有向上的进水转接口,所述出水管道的内端设有向上的出水转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排镶针的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出水管道后通过螺纹与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转接口螺纹连通;单排镶针的所述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道的所述出水转接口连通,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出水转接口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镶针的每两个为一组共用一套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其中每组的两个所述进水上喷管的下端穿过同一个所述出水管道后通过螺纹与同一个所述进水管道的两个进水转接口螺纹连通;每组的两个所述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同一个所述出水管道的两个所述出水转接口连通,出水下流腔的下端与出水转接口的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圈。
CN202322613660.4U 2023-09-25 2023-09-25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Active CN220784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3660.4U CN220784784U (zh) 2023-09-25 2023-09-25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3660.4U CN220784784U (zh) 2023-09-25 2023-09-25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4784U true CN220784784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3660.4U Active CN220784784U (zh) 2023-09-25 2023-09-25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4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1222U (zh) 陶瓷插芯模具
CN220784784U (zh) 模具中改进的水冷却结构
CN209210621U (zh) 一种玻璃绝缘子生产模具
CN209955207U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机的流道结构
CN212288499U (zh) 一种模具冷却水路
CN202336972U (zh) 燃油箱加油口塑胶模具
CN104690895A (zh) 用于塑料管子或容器底部贴标的热流道模具
CN219600227U (zh) 一种细长产品的模具结构
CN208497594U (zh) 一种硅橡胶注射成型模芯的水阀接头
CN211968326U (zh) 一种便于水冷的键盘加工模具
CN219563992U (zh) 一种笔记本模具热塑流道
CN220864646U (zh) 一种冷流道分流板
CN218966028U (zh) 一种多点进料式注塑模具
CN215750460U (zh) 一种密封圈的流道注射模具
CN213382823U (zh) 型芯冷却系统及注塑模具
CN209937603U (zh) 一种改良冷却装置的模具
CN217752640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模仁水路结构
CN110789067A (zh) 一种热固性塑料冷流道模具
CN217803069U (zh) 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转细水口结构
CN215849488U (zh) 一种注塑模具随形水路结构
CN219171527U (zh) 一种瓶胚注塑模具
CN219360230U (zh) 一种检测试剂盒注塑冷却机构
CN217916359U (zh) 内镶贴片式滴灌管生产用稳流定径套及稳流定型冷却装置
CN219748802U (zh) 一种倒装模具结构
CN208759961U (zh) 一种奶茶杯模具循环水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