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1983U -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1983U
CN220781983U CN202322414161.2U CN202322414161U CN220781983U CN 220781983 U CN220781983 U CN 220781983U CN 202322414161 U CN202322414161 U CN 202322414161U CN 220781983 U CN220781983 U CN 220781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station
assembly
flanging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41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h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h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41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1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1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1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涉及级进模领域,该级进模冲切稳定,使用寿命高。该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第二冲切工位、第三冲切工位、第四冲切工位、第五冲切工位、第一翻边工位、第二翻边工位、第三翻边工位和第四翻边工位;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级进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背景技术
级进模具指的是压力机或油压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同时完成几个不同的工位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且级进模具在冲压过程中料带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图1所示为一逆变器的壳板结构,现采用级进模用于制造该壳板,传统用于制造逆变器壳板的级进模冲切工位相对较少,工件冲压成形过程中所需模具冲切次数较少,影响模具冲切的稳定性,影响工件成形质量,且模具在冲切过程中会承受应力和磨损,冲切次数少意味着模具寿命不够充分利用,会影响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该级进模冲切稳定,使用寿命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第二冲切工位、第三冲切工位、第四冲切工位、第五冲切工位、第一翻边工位、第二翻边工位、第三翻边工位和第四翻边工位;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置了多个冲切工位和翻边工位,增加了冲切次数,有利于提高冲切的稳定性,改善工件成形质量。2.增加了冲切工位数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模具,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传统模具冲切次数少,不能充分利用,影响模具使用寿命。3.分步分区设置不同的冲切工位和翻边工位,使冲压工艺更加合理,各工位负荷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冲压质量。4.采用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至不同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冲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切工位包括第一定位冲孔组件和第一竖排冲孔组件,所述第一定位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排冲孔组件外侧。设置第一定位冲孔组件有利于准确定位工件,第一竖排冲孔组件用于在料板上冲出第一排竖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冲切工位包括第二定位冲孔组件和第二竖排冲孔组件,所述第二定位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排冲孔组件外围;所述第二冲切工位还包括所述第一冲切工位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一切边组件。设置第二定位冲孔组件继续提高定位精度,第二竖排冲孔组件用于冲出第二排竖孔,第一切边组件用于裁切工件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冲切工位包括第三定位冲孔组件和第一横排冲孔组件,所述第三定位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排冲孔组件外围;所述第三冲切工位还包括所述第二冲切工位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二切边组件。第三定位冲孔组件维持定位精度,第一横排冲孔组件用于冲出第一横排冲孔,第二切边组件继续裁切侧边,进一步完善工件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冲切工位包括第二横排冲孔组件和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第三切边组件,所述第三切边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与所述第四冲切工位之间。第二横排冲孔组件用于冲出第二横排冲孔,第三切边组件对另一侧边进行裁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冲切工位包括用于裁切工件上下两底边的第五切边组件。第五切边组件精确裁切上下两底边,使工件轮廓更加完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一次向下弯曲的第一翻边组件。第一翻边组件进行第一道翻边,初步形成工件弯折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左侧边进行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组件。第二翻边组件对左侧边进行翻折,进一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右侧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三翻边组件。第三翻边组件对右侧边翻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二次向下弯曲的第四翻边组件、用于将工件下底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五翻边组件和将工件从料板上裁断的第六切边组件。第四翻边组件进行第二道翻边,第五翻边组件翻折下底边,第六切边组件将成型工件从料板上裁断,至此完成整个工件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逆变器壳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冲切工位;2、第二冲切工位;3、第三冲切工位;4、第四冲切工位;5、第五冲切工位;6、第一翻边工位;7、第二翻边工位;8、第三翻边工位;9、第四翻边工位;11、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2、第一竖排冲孔组件;21、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2、第二竖排冲孔组件;31、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2、第一横排冲孔组件;41、第二横排冲孔组件;42、第三切边组件;23、第一切边组件;33、第二切边组件;91、第四翻边组件;92、第五翻边组件;93、第六切边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2所示,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1、第二冲切工位2、第三冲切工位3、第四冲切工位4、第五冲切工位5、第一翻边工位6、第二翻边工位7、第三翻边工位8和第四翻边工位9;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上述结构中:1.设置了多个冲切工位和翻边工位,增加了冲切次数,有利于提高冲切的稳定性,改善工件成形质量。2.增加了冲切工位数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模具,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传统模具冲切次数少,不能充分利用,影响模具使用寿命。3.分步分区设置不同的冲切工位和翻边工位,使冲压工艺更加合理,各工位负荷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冲压质量。4.采用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至不同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冲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冲切工位1包括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和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设置在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外侧。设置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有利于准确定位工件,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用于在料板上冲出第一排竖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冲切工位2包括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和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设置在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外围;第二冲切工位2还包括第一冲切工位1与第二冲切工位2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一切边组件23。设置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继续提高定位精度,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用于冲出第二排竖孔,第一切边组件23用于裁切工件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冲切工位3包括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和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设置在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外围;第三冲切工位3还包括第二冲切工位2与第三冲切工位3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二切边组件33。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维持定位精度,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用于冲出第一横排冲孔,第二切边组件33继续裁切侧边,进一步完善工件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冲切工位4包括第二横排冲孔组件41和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第三切边组件42,第三切边组件42位于第三冲切工位3与第四冲切工位4之间。第二横排冲孔组件41用于冲出第二横排冲孔,第三切边组件42对另一侧边进行裁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冲切工位5包括用于裁切工件上下两底边的第五切边组件。第五切边组件精确裁切上下两底边,使工件轮廓更加完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工位6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一次向下弯曲的第一翻边组件。第一翻边组件进行第一道翻边,初步形成工件弯折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工位7包括用于将工件左侧边进行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组件。第二翻边组件对左侧边进行翻折,进一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翻边工位8包括用于将工件右侧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三翻边组件。第三翻边组件对右侧边翻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翻边工位9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二次向下弯曲的第四翻边组件91、用于将工件下底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五翻边组件92和将工件从料板上裁断的第六切边组件93。第四翻边组件91进行第二道翻边,第五翻边组件92翻折下底边,第六切边组件93将成型工件从料板上裁断,至此完成整个工件的成型。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1)、第二冲切工位(2)、第三冲切工位(3)、第四冲切工位(4)、第五冲切工位(5)、第一翻边工位(6)、第二翻边工位(7)、第三翻边工位(8)和第四翻边工位(9);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切工位(1)包括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和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所述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包括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和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所述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外围;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还包括所述第一冲切工位(1)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一切边组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包括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和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所述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外围;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还包括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二切边组件(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冲切工位(4)包括第二横排冲孔组件(41)和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第三切边组件(42),所述第三切边组件(42)位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与所述第四冲切工位(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冲切工位(5)包括用于裁切工件上下两底边的第五切边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工位(6)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一次向下弯曲的第一翻边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工位(7)包括用于将工件左侧边进行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边工位(8)包括用于将工件右侧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三翻边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翻边工位(9)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二次向下弯曲的第四翻边组件(91)、用于将工件下底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五翻边组件(92)和将工件从料板上裁断的第六切边组件(93)。
CN202322414161.2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Active CN220781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4161.2U CN220781983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4161.2U CN220781983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1983U true CN220781983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4161.2U Active CN220781983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1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0457B (zh) 易回弹s形截面钣金件的制作方法及多工位级进模
CN208879475U (zh) 一种用于加工钣金件的冲压、折弯模具
CN204770216U (zh) 车辆连接板制造用连续模具
CN210333963U (zh) 空调钣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CN206253524U (zh) 框架冲压成型模具
CN220781983U (zh) 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CN204234579U (zh) 一种制造智能穿带设备结构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03900266U (zh) 合页连续冲压模具
CN212944884U (zh) 一种连续模冲压料带
CN218283417U (zh) 一种双排内底盘高效连续模具
CN20337094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固定卡箍模具
CN114082840A (zh) 一种天线支座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CN219746052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
CN210702025U (zh) 一种连续模
CN205551224U (zh) 一种用于制备电脑机箱弹片的模具
CN215431112U (zh) 一种冲压一体式成型模具
CN205097294U (zh) 一种pcb板的二次成型模具
CN212285536U (zh) 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
CN216828145U (zh) 一种连续拉深模连接结构及连接边冲压模具
CN220560222U (zh) 一种汽车左侧后背门铰链安装板的连续冲型模
CN213256611U (zh) 错层板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8503121U (zh) 一种护角连续模
CN21319527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的连续模
CN212042298U (zh) 一种等分式一模多件定子模具
CN219786259U (zh) 一种套冲集成化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