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8837U -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8837U
CN220778837U CN202322001142.7U CN202322001142U CN220778837U CN 220778837 U CN220778837 U CN 220778837U CN 202322001142 U CN202322001142 U CN 202322001142U CN 220778837 U CN220778837 U CN 22077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medicine bag
bag
belt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11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0011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药带,所述药带包括药包,药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连接带,两个连接带上远离药包的一端之间可拆装式连接;药包的内侧壁设置有蜂窝式填药网,药包的后侧壁设置有拉链式换药口。该辅助治疗装置能用于肠道疾病的脐敷物理治疗,药带为腰带型结构,药包采用拉链式换药口,便于更换药材,能便于取出药包内潮湿的药材干燥后再次装填使用,避免药包中湿度严重超标导致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减少病原生物感染,药包内部采用蜂窝式填药网,能确保填药时药物铺设均匀有致,脐敷使用时药材气味穿透性均衡,能提高药带药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肠道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开始于胃的幽门和十二指肠,结束于肛门出口处。人们吃进的食物,经过胃部,在胃部肌肉的挤压、胃酸的酸化降解和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变成食糜。肠道的主要功能是:小肠将食糜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有机物质吸收进入血液,给生命体提供能量,并为机体提供合成新细胞和组织的原料,小肠一般长4~5米;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将经过小肠吸收剩余的半废弃物进行再吸收,主要吸收成分为水分、矿物质和部分无机盐。大肠可以分泌黏液蛋白,保护肠道黏膜、润滑粪便,避免肠壁受到损伤,有利于降低病原生物对肠道的侵害,大肠一般长1.5米。肠道系统在人体中承担着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将废弃物排除的复杂功能。肠道是多种复杂食物的聚集地和分配中心,也是消化系统内多种有益和有害生物体的集散地,各种外来有害因子,包括食物性、环境性、遗传性的干扰,均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据初步分析,在人类的所有疾病中,肠道类疾病的发生率占有很大比例。
肠道类疾病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消化不良疾病,患者常有腹痛、嗳气、便秘等;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急性肠炎、阑尾炎、结肠炎等,患者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等;溃疡性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伴有腹痛反酸等症状,如果溃疡出血,可能还会伴有呕吐、黑便等;梗阻型疾病,常见的有幽门梗阻、肠梗阻等,幽门梗阻患者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
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人们胃肠内常见的一种有害病原生物,大约50%的成年人或多或少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积极的处置办法是每年或者每两年进行一次体内螺杆菌检查;第二,胃肠道感染,或者到外地旅游后水土不服,往往出现腹痛腹泻,但是胃镜检查看不到明显的器质性变化,我们就可以考虑消化不良和肠道感染有关;第三,遗传背景下的消化不良,如果父母消化不良,子女消化不良的概率较高;第四,情绪型消化不良,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失眠状态,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大大增加。
感染性胃肠疾病,主要是胃肠接纳了不清净的食物、药物和饮品所致,胃肠感染型疾病的发生几率和强度与人体的年龄、体质、抗性强度、免疫能力有很大关系。感染性胃肠疾病的治疗,一是排空污染源,二是适量使用抗菌素,三是注意休息,恢复体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性。
溃疡性胃肠疾病的发生多源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幽门螺杆菌会在胃部和十二指肠黏膜上生长和繁殖,分泌毒素导致黏膜损伤;二是胃部排空障碍,胆汁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刺激黏膜加重损伤;三是药物因素,口服非肢体类抗菌素,抗血小板等药物会减少黏膜保护作用,刺激黏膜导致溃疡;四是家族遗传史,如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存在比较明显的遗传现象。
梗阻型疾病,主要原因是消化道肿瘤、肠狭窄,肠道炎症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胃肠系统疾病的诱导因子可以大致归结为食物药物中毒型、环境危害型、机体抗性型或者免疫功能型、亲子遗传型。食物药物中毒型,包括接纳了有毒有害食物和过量药物。环境危害型,指机体受到强烈的逆境影响,包括强高温、低温、不清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机体抗性型,指生命体缺少应有的锻炼、营养补给和营养平衡,过度疲劳和过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缺乏常规水平的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综合防治是治疗胃肠疾病的有效方式,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是物理治疗,包括适度的体育锻炼、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红外线治疗、脐贴脐敷疗法、增温疗法等。物理治疗相对于化学治疗可能见效较慢,但是副作用较小,病情恢复效果好;
第二是化学疗法,包括服用各种化学药品、注射各种化学药品。化学疗法治疗疾病,只要对症施药,一般见效比较快。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品,容易使机体产生抗药性,以及对药物的依赖性,经常使用化学药品,还会导致肝脏、脾胃受到伤害,有的伤害可以在停药后得到恢复,有的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临床上医生不建议长期使用一种化学药物,或者分设治疗疗程,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的某些药物后,更换其他功能类似,但作用标靶不同、作用方式不同的药物;
第三是精神疗法,减轻工作强度和压力,进行合理的精神疏导,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参加多种有利于精神愉悦、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这些都能从一个侧面获得精神抚慰,减轻精神压力,纾解困惑,平抑情绪,有利疾病的恢复。
脐贴和脐敷是一种对治疗效果很好的物理治疗方法。脐贴和脐敷利用神厥穴刺激穴位,透过皮肤吸收药物,并使药物发挥作用,有健脾开胃、滋阴补肾、调节妇女月经,缓解痛经和安神镇静的作用。脐贴还能改善睡眠,刺激神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一般来说,脐贴的用材主要是有关中药碾磨成粉后,添加蜂蜜等粘合剂调和,再涂抹到无菌纸或无菌布上,患者只要将这种脐贴打开对准肚脐贴在皮肤上即可,脐贴的表面积一般不大,每次敷贴的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皮肤过敏。脐敷一般表面积较大,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受药面积大约为10厘米直径的圆盘,使用时,将药敷的中心对准脐部,治疗效果明显。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药袋或脐敷,主要设置为腰带形,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药带中药材无法更新、更换药材较为困难,无法排除药带中湿度严重超标、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该辅助治疗装置在药带上设置拉链式换药口,便于更换药材,药带的内部设置蜂窝式填药网,确保填药时药物铺设均匀有致,使用时药物穿透均衡。
所述的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药带,所述药带包括药包,药包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连接带,两个连接带上远离药包的一端之间可拆装式连接;药包的内侧壁设置有蜂窝式填药网,药包的后侧壁设置有拉链式换药口。
进一步的,所述药包呈圆形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药包的直径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药带的长度范围为1.2~1.6m,其中一个连接带上远离药包一端的前侧壁设置有撕拉扣勾面,另一个连接带上远离药包一端的后侧壁设置有撕拉扣毛面,两个连接带上远离药包的一端之间通过撕拉扣可拆装式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带均呈渐窄形带状结构,且连接带靠近药包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连接带另一端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药包和连接带均由棉麻混合纤维织品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式换药口呈条形或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辅助治疗装置能用于肠道疾病的脐敷物理治疗,该辅助治疗装置的药带为腰带型结构,药包采用拉链式换药口,便于更换药材,能将药材分多次使用,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能便于取出药包内潮湿的药材干燥后再次装填使用,避免药包中湿度严重超标导致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减少病原生物感染,该辅助治疗装置的药包内部采用蜂窝式填药网,能确保填药时药物铺设均匀有致,脐敷使用时药材气味穿透性均衡,能提高药带药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药带1.1、药包1.2、连接带2、蜂窝式填药网3、撕拉扣勾面4、拉链式换药口5、撕拉扣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药带1,所述药带1包括药包1.1,药包1.1呈圆形中空结构,具体地,药包1.1由布料缝制而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药包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连接带1.2,两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的一端之间可拆装式连接,具体地,药带1的长度范围为1.2~1.6m,其中一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一端的前侧壁设置有撕拉扣勾面3,另一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一端的后侧壁设置有撕拉扣毛面5,两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的一端之间通过撕拉扣可拆装式连接,便于捆绑在患者腰上以及便于拆卸;每个连接带1.2均呈渐窄形带状结构,且连接带1.2靠近药包1.1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连接带1.2另一端的宽度,以药包1.1为中心向两侧方向,两个连接带1.2的宽度渐窄;
如图1所示,药包1.1的内侧壁设置有蜂窝式填药网2,药包1.1的后侧壁设置有拉链式换药口4,具体地,拉链式换药口4由药包1.1后侧壁上开设的换药口以及换药后处安装的拉链构成,拉链式换药口4呈条形或圆弧形,均为两种常见的拉链结构;打开拉链式换药口4的拉链,能便于向药包1.1内填充药材或更换药包1.1内的药材;药带1的药包1.1上设置拉链式换药口4,能便于开闭换药口,能便于更换药包1.1内填充的药材,药包1.1内侧壁的蜂窝式填药网2能确保填药时药物铺设均匀有致,脐敷使用时药材气味穿透性均衡,能提高药带1药敷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包1.1的直径为10cm,能确保脐部药敷时的皮肤受药面积,治疗效果明显,药带1的长度为1.4m,连接带1.2远离药包1.1的一端最窄处宽度为2cm;具体地,撕拉扣勾面3和撕拉扣毛面5均具有一定长度,使该药带1能绑在不同腰围的患者身上,并能轻易调节药带1的松紧度,使用简易,操作简单。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包1.1和连接带1.2均由棉麻混合纤维织品制成,与现有的纯棉织品制成的药带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药带1透气性好、药物气味穿透性强,能提高药带1药敷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为:
利用该辅助治疗装置进行脐敷时,打开拉链式换药口4将药材放入药包1.1内,再关闭拉链式换药口4,将药包1.1的中心对准脐部敷贴,将两个连接带1.2绕在患者腰上,两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的一端之间通过撕拉扣相连,以此使药包1.1固定贴靠在脐部,能轻易调节药带1的松紧度,使用简易,操作简单;
该辅助治疗装置采用拉链式换药口4,便于更换药材,能将药材分多次使用,节约医疗资源,能便于取出药包1.1内潮湿的药材干燥后再次装填使用,避免药包1.1中湿度严重超标导致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减少病原生物感染;
该辅助治疗装置的药包1.1内部采用蜂窝式填药网2,药包1.1和连接带1.2均由棉麻混合纤维织品制成,与现有的纯棉织品制成的药带1相比,该辅助治疗装置的药带1透气性好、药物气味穿透性强,能提高药带1药敷效果;
该辅助治疗装置采用渐窄式连接带1.2,使连接带1.2宽度合适,能减少对人体的压迫感。

Claims (6)

1.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药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带(1)包括药包(1.1),药包(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连接有连接带(1.2),两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的一端之间可拆装式连接;
药包(1.1)和连接带(1.2)均由棉麻混合纤维织品制成;
药包(1.1)的内侧壁设置有蜂窝式填药网(2),药包(1.1)的后侧壁设置有拉链式换药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包(1.1)呈圆形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包(1.1)的直径为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带(1)的长度范围为1.2~1.6m,其中一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一端的前侧壁设置有撕拉扣勾面(3),另一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一端的后侧壁设置有撕拉扣毛面(5),两个连接带(1.2)上远离药包(1.1)的一端之间通过撕拉扣可拆装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带(1.2)均呈渐窄形带状结构,且连接带(1.2)靠近药包(1.1)的一端的宽度大于连接带(1.2)另一端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式换药口(4)呈条形或圆弧形。
CN202322001142.7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Active CN22077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1142.7U CN22077883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1142.7U CN22077883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8837U true CN220778837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3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1142.7U Active CN220778837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8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1408B (zh) 一种咽喉炎患者食用的特殊膳食
CN101036718B (zh) 一种治疗小儿积滞证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1210A (zh) 祛湿散制备方法
CN220778837U (zh) 一种医疗用中医肠道疾病辅助治疗装置
CN103638125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混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028414B (zh) 治疗婴幼儿腹泻的外敷药物
CN108404031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中药丸剂
CN104208633A (zh) 一种用于调理脾胃的中药制剂
CN112042933A (zh) 一种培养肠道菌群改善脾胃虚弱的内服减肥食品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205672347U (zh) 海盐热敷袋
CN105796821A (zh) 一种小儿消积通便及预防肠胃感冒、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
CN105641521A (zh) 一种具有肠道清洁功效的口服粉剂
CN101549077A (zh) 用于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制剂
CN103656448A (zh) 一种收敛止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3029A (zh) 用于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2778B (zh) 一种行气止痛、温中健脾止泻的中药组合物、贴剂及制备方法
CN107715003A (zh) 一种温中健脾保健浴粉
CN107951931A (zh) 一种无烟灸药物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2600280A (zh)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135898A (zh) 治疗胃病的中成药
CN201701634U (zh) 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脐疗袋
CN103251840B (zh) 一种益气固表的中兽药
CN201403501Y (zh) 婴幼儿肚脐理疗肚兜
CN2600081Y (zh) 保健型婴儿艾绒肚兜纸尿裤
CN112089884A (zh) 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功能性纸尿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