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7818U -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7818U
CN220767818U CN202322479936.4U CN202322479936U CN220767818U CN 220767818 U CN220767818 U CN 220767818U CN 202322479936 U CN202322479936 U CN 202322479936U CN 220767818 U CN220767818 U CN 220767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plate
fixed plate
traffic cone
grip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99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湛良传
龙亮
李政
李�真
王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99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7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7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7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定板、第一动板、第二动板和执行件,所述第一动板与所述定板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锥体;所述第二动板与所述定板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底托;所述执行件与所述第一动板和所述第二动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动板和所述第二动板相互靠拢和展开。所述装卸装置包括所述夹取机构和机械臂。所述装卸输送设备包括所述夹具和车体。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能很好地满足交通锥在摆放和回收过程中可释放地夹持交通锥的底托和锥体,同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

Description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或贮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交通锥的夹取机构、包括该夹取机构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锥的收放主要以半自动形式为主,即依靠一部分人工作业来完成整个过程。国内交通锥的摆放和回收目前仍然主要是人工操作,从业人员的施工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少量厂家生产了半自动或全自动交通锥收集装卸输送设备,但实际应用较少,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交通锥的自动布放和自动回收码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夹取机构能很好地满足交通锥在摆放和回收过程中可释放地夹持交通锥的底托和锥体;装卸装置通过夹取机构夹持交通锥后,利用机械臂的翻转联动,使交通锥能实现前后翻转和旋转;装卸输送设备通过将夹具与车体相连,利用车体的前后运动以实现交通锥的自动布放和回收。
根据本申请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包括定板、第一动板、第二动板和执行件,所述第一动板与所述定板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锥体;所述第二动板与所述定板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底托;所述执行件与所述第一动板和所述第二动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动板和所述第二动板相互靠拢和展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板包括夹板和托板,所述夹板和所述第二动板分别设于所述定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托板与所述夹板相连,并越过所述定板与所述第二动板相对,以夹持交通锥的锥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板的一端与所述定板可转动的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托板,所述定板具有让位孔,所述托板穿过所述让位孔与所述第二动板相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呈弧形板状,所述第二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定板可转动连接,且另一端的边沿具有弧形缺口,所述托板的弧形面与所述弧形缺口的边沿相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定板相连,以限位所述第一动板的展开范围;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定板相连,以限位所述第二动板的展开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止挡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定板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动板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定板之间,以限制所述第一动板的展开角度,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止挡件的两端,并与所述定板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定板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定板的一端相连,并朝远离定板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件包括驱动端和固定端,所述驱动端和固定端中之一与所述第一动板铰接,另一和所述第二动板铰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板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动板的旋转轴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板上设有用于检测交通锥的传感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装卸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夹取机构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定板相连。通过机械臂的翻转运动,带动所述定板并联动被所述夹取机构夹持的交通锥,使交通锥能实现前后翻转和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装卸输送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夹取机构和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夹取机构与所述车体相连。通过将所述夹取机构与车体相连,利用车体的前后运动实现交通锥的自动布放和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夹取机构的定板与第一动板和第二动板的夹持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夹取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夹取机构的夹持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一动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夹取机构100,定板110,第一动板120,夹板121,托板122,第二动板130,销轴140,让位孔111,弧形缺口131,锥体151,底托152,执行件160,第一定位部170,第二定位部180,止挡件171,第一连接部172,第二连接部173,传感器190,机械臂200。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供一种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取机构100,请参阅图1,主要包括定板110、第一动板120、第二动板130和执行件160,第一动板120与定板110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锥体151;第二动板130与定板110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底托152;执行件160与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相互靠拢和展开。当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相互合拢时,适于与定板110配合夹持交通锥;当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相互展开时,适于释放交通锥。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取机构100用于可释放地稳固夹持交通锥,其中,定板110主要用于固定交通锥底托152,避免在夹持时交通锥摇摆晃动而导致夹持错位或夹持打滑,设置定板110固定交通锥底托152后再夹持,能提高夹持精确度和夹持效率。第一动板120主要用于和定板110配合夹持交通锥的锥体151,第二动板130主要用于和定板110配合夹持交通锥的底托152。定板110位于第二动板130和第一动板120之间,如图2所示,第二动板130、定板110、第一动板120可以由销轴140可转动地连接。通过第二动板130、定板110、第一动板120的夹持配合,交通锥的底托152和锥体151可以同时被夹持,以使夹持更稳固,避免交通锥在夹持状态下、移动过程中出现夹持松动错位、掉落等问题。执行件160与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传动连接,用以驱动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相互靠拢和展开。执行件160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油缸、电机等,本申请不做限制,执行件160通过其伸缩动作转化成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绕定板110的旋转运动,以更贴切拾取交通锥的动作状态,更好地保证交通锥的顺利拾取。其中,当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相互合拢时,适于与定板110配合夹持交通锥;当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相互展开时,适于释放交通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板120包括夹板121和托板122,请参阅图2,夹板121和第二动板130分别设于定板110的相对两侧,以便于分别对交通锥的锥体151和底托152进行夹持。托板122与夹板相连,托板122可越过定板110与第二动板130相对,以夹持交通锥的锥体151。夹板121用于可转动地靠近定板110形成闭合状态以完成夹持交通锥动作或远离定板110形成打开状态完成释放交通锥动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板121的一端与定板110可转动的连接,用于控制完成夹持和释放动作;另一端连接托板122,托板122用于伸进交通锥内部以托住交通锥锥体151便于夹持。定板110具有让位孔111(请参阅图3),让位孔111的形状及位置与托板122相适配,便于托板122能顺利穿过让位孔111与第二动板130相对,以夹持交通锥的锥体15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托板122呈弧形板状,请参阅图4,弧形板状的托板122与交通锥的锥体151相适配,托板122可伸入交通锥内部并与交通锥的内表面贴合,以能更好地托起交通锥,避免交通锥在夹持过程中晃动打滑。第二动板130的一端与定板110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的边沿具有弧形缺口131,请参阅图5,弧形缺口131与交通锥外表面的弧度相适配,以更稳固地卡紧交通锥的锥体151。托板122的弧形面与第二动板130的弧形缺口131边沿相对,当交通锥处于夹持状态时,托板122的弧形面紧贴交通锥的内表面,第二动板130的弧形缺口131紧卡住交通锥的外表面,以达到牢固夹持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取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定位部170和第二定位部180,请参阅图3,第一定位部170与定板110相连,且夹板121可转动地限位于第一定位部170与定板110之间,以限位第一动板120的展开范围。可将第一定位部170设置在定板110上端的销轴140处,使其内表面与销轴140中心形成一定的角度,当第一动板120旋转至设定的角度时,第一定位部170将其限位。当执行件160进行伸缩运动时,第一动板120在定板110与第一定位部170之间做绕销轴140的旋转运动,以更贴切拾取交通锥的动作状态。第二定位部180与定板110相连,且第二动板130可转动地限位于第二定位部180与定板110之间,以限位第二动板130的展开范围。可将第二定位部180固定连接在定板110上端的销轴140处,中间设凹槽避开第二动板130的旋转动作,当第二动板130旋转至设定的角度时,第二定位部180将其限位。当执行件160进行伸缩运动时,第二动板130在定板110与第二定位部180之间做绕销轴140的旋转运动,以更贴切拾取交通锥的动作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70包括止挡件171、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请参阅图5,止挡件171与定板110间隔开,定板110、第一动板120、止挡件171从内到外依次排列,且第一动板120的至少一部分通常是夹板121设于止挡件171和定板110之间,以限制第一动板120的展开角度。例如,当第一动板120沿顺时针方向展开到一定角度时,第一动板120的一部分会接触到第一定位部170的止挡件171,固定的止挡件171会限制第一动板120继续朝顺时针方向运动,避免了第一动板120在夹持过程中展开过大影响复位的问题。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分别连接于止挡件171的两端,并与定板110相连,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给第一动板120提供了一定的展开运动的空间,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越长,第一动板120的展开角度范围越大;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越短,则第一动板120的展开角度范围越小。
此外,第二动板130的一端与定板110的一端铰接,第二动板130与定板110通过铰接处进行开合式运动,且第二定位部180与定板110相连的一端相连,并朝远离定板110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请参阅图2,第二定位部180的高度超出定板110和第二动板130铰接位置处的高度。第二定位部180可以设在一处,也可以设在两端,也可以设多处。当第二动板130沿逆时针展开到一定角度时,会接触到固定的第二定位部180,第二定位部180限制了第二动板130继续朝逆时针方向运动,避免了第二动板130在夹持过程中展开过大影响复位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执行件160包括驱动端和固定端,驱动端和固定端中之一与第一动板120铰接,另一和第二动板130铰接。比如当执行件160为气缸且驱动端与第一动板120铰接、固定端与第二动板130铰接时,随着气体通过供气口进入气缸,气缸的内部压力增加,驱动端受到推力作用,开始向一个方向移动。驱动端移动时,可以带动与之铰接的第一动板120运动,当驱动端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排气口将气体从气缸释放出来,从而减压并停止驱动端的运动,第一动板120也随之停止运动。通过将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与执行件160铰接,可以使执行件160的伸缩动作传动转化为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绕定板110的销轴140的旋转运动,以更贴切拾取交通锥的动作状态,更好地保证交通锥的顺利拾取。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板120的旋转轴线和第二动板130的旋转轴线重合,第一动板120围绕定板110沿顺时针展开,沿逆时针闭合;第二动板130围绕定板110沿逆时针展开,沿顺时针闭合。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的旋转轴均设置在定板110上,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的旋转轴线重合。旋转轴线重合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围绕同一轴线旋转,它们的运动是对称的,避免了不平衡力矩的产生,这样可以减少系统的振动和摇晃,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此外,旋转轴线重合可以使维修和调整工作更加方便。如果需要对第一动板120和第二动板130进行维修或调整,只需要关注一个共同的旋转轴线,而不用考虑多个轴线的位置和对齐问题,这简化了维护工作和操作过程,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板110上设有用于检测交通锥的传感器190。传感器190安装在夹取机构100上,用于检测交通锥的实时位置,当交通锥到指定位置时发讯控制器执行夹取动作。传感器190可以安装在加取机构100的定板110上,在检测到交通锥的实时位置后可以将信号进行实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布并由交通锥装卸装置执行夹取交通锥的动作。其中,传感器190包括但不限于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此处不做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装卸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夹取机构100和机械臂200,请参阅图6,机械臂200与定板110相连。机械臂200通常主要包括驱动件和连接件,在驱动件的传动下,连接件可实现一定的翻转、旋转动作,通过机械臂200的翻转和旋转运动,带动定板110并联动被夹取机构100夹持的交通锥,使交通锥能实现前后翻转和旋转,使交通锥能安全有序地传送到相应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装卸输送设备,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夹取机构100和车体,车体上设有工作平台,夹取机构100与车体相连。通过将夹取机构100与车体相连,利用车体的前后运动实现交通锥的自动布放和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替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板(110);
第一动板(120),所述第一动板(120)与所述定板(110)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交通锥的锥体(151);
第二动板(130),所述第二动板(130)与所述定板(110)可转动地连接,并可抵接交通锥的底托(152);
执行件(160),所述执行件(160)与所述第一动板(120)和所述第二动板(13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动板(120)和所述第二动板(130)相互靠拢和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板(120)包括夹板(121)和托板(122),所述夹板(121)和所述第二动板(130)分别设于所述定板(110)的相对两侧,所述托板(122)与所述夹板(121)相连,并越过所述定板(110)与所述第二动板(130)相对,以夹持交通锥的锥体(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21)的一端与所述定板(110)可转动的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托板(122),所述定板(110)具有让位孔(111),所述托板(122)穿过所述让位孔(111)与所述第二动板(130)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22)呈弧形板状,所述第二动板(130)的一端与所述定板(110)可转动的连接,且另一端的边沿具有弧形缺口(131),所述托板(122)的弧形面与所述弧形缺口(131)的边沿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100)还包括:
第一定位部(170),所述第一定位部(170)与所述定板(110)相连,以限位所述第一动板(120)的展开范围;
第二定位部(180),所述第二定位部(180)与所述定板(110)相连,以限位所述第二动板(130)的展开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70)包括止挡件(171)、第一连接部(172)和第二连接部(173),所述止挡件(171)与所述定板(110)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动板(120)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止挡件(171)和所述定板(110)之间,以限制所述第一动板(120)的展开角度,所述第一连接部(17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73)分别连接于所述止挡件(171)的两端,并与所述定板(110)相连;
和/或,所述第二动板(130)的一端与所述定板(110)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二定位部(180)与所述定板(110)的一端相连,并朝远离定板(110)的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160)包括驱动端和固定端,所述驱动端和固定端中之一与所述第一动板(120)铰接,另一和所述第二动板(130)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板(120)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动板(130)的旋转轴线重合;
和/或,所述定板(110)上设有用于检测交通锥的传感器(190)。
9.一种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
机械臂(200),所述机械臂(200)与所述定板(110)相连。
10.一种装卸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工作平台;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的夹取机构(100),所述夹取机构(100)与所述车体相连。
CN202322479936.4U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Active CN220767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9936.4U CN22076781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9936.4U CN22076781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7818U true CN220767818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9936.4U Active CN220767818U (zh)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7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8960A (zh) 用于搬运和/或用于操作比如捆扎物或者件货的物品的方法
CN111023900A (zh) 火箭支撑抱紧装置
CN220767818U (zh) 交通锥的夹取机构、装卸装置和装卸输送设备
CN109305566B (zh) 一种堆码垛机、抓取装置及抓钩机构
WO2019205465A1 (zh) 抓取机构及可移动平台
JPS5889598A (ja) 積荷操作クランプ装置
CN109139064B (zh) 一种隧道拱架安装机械手及隧道拱架安装台车
CN109605415A (zh) 机械爪及机器人
JPH07125986A (ja) 水平ブームの張り出し、格納装置
CN213616763U (zh) 用于机械手的夹持结构及机械手
JP2001171971A (ja) 荷物運搬船における可撓ホースの姿勢制御機構
CN219771594U (zh) 对接装卸车
KR970701150A (ko) 크레인용 보조지브의 자동 장출, 격납방법 및 장치(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tretching and storing a sub-jib for acrane)
CN117302979B (zh) 偏光片贴附设备
WO1993012029A1 (en) A crane
CN116949969A (zh) 交通锥翻转拾取装置和工程车
CN213010663U (zh) 双功能移载机械手及移载设备
CN218230734U (zh) 一种取料机导料口挡板
CN220336917U (zh) 一种用于隧道拱架机的托架
CN213139150U (zh) 一种无人机投放装置
CN218614107U (zh) 一种无序抓取机器人柔性夹具
CN216331653U (zh)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CN206504075U (zh) 云台、手持式设备及飞行器
CN112919343B (zh) 一种自动翻转支腿机构、支撑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14351876U (zh) 磁性盖板开合装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