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7037U - 座椅罩 - Google Patents

座椅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7037U
CN220757037U CN202290000335.1U CN202290000335U CN220757037U CN 220757037 U CN220757037 U CN 220757037U CN 202290000335 U CN202290000335 U CN 202290000335U CN 220757037 U CN220757037 U CN 220757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eat
layered
vehicle
peripheral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900003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谷野光江
大坪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7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7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0Loose or removable furniture covers
    • A47C31/11Loose or removable furniture covers for 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60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该座椅罩具备在座椅(1)的座垫侧配置的内罩(7)和覆盖所述内罩(7)的外罩(6),所述内罩(7)在未装配于所述座椅(1)的情况下,与所述外罩(6)相比车宽方向的宽度窄。在所述外罩(6)的周缘部(6b)安装有所述内罩(7)的周缘部(7b)。所述外罩(6)是网眼罩。所述内罩(7)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外罩(6)。

Description

座椅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罩。
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3月30日向日本提出了申请的特愿2021-056357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座椅的座位及靠背的座垫覆盖的座椅罩(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
座椅罩通过将配置于座垫侧的内罩与以覆盖内罩的方式安装于内罩的外罩重叠而构成。内罩及外罩由安装于座椅框架的拉入构件向座垫侧拉入。由此,避免内罩及外罩上产生褶皱。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771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概要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结构中,例如,若内罩与外罩的外形为同一尺寸,则存在以下的课题。即,产生座垫的局部的形状的差异,或者产生作用于内罩及外罩的各部分的拉入构件的拉入力的不均匀。因此,特别是在直接与座垫相接的内罩上容易产生褶皱。因此,对乘坐感造成影响。另外,在外罩为网眼罩的情况下,内罩的褶皱变得显眼。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将内外罩重叠而构成的座椅罩中,抑制内罩的褶皱的产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提供一种座椅罩,其具备在座椅(1)的座垫侧配置的内罩(7)和覆盖所述内罩(7)的外罩(6),所述内罩(7)在未装配于所述座椅(1)的情况下,与所述外罩(6)相比车宽方向的宽度窄。
根据该结构,在将座椅罩装配于座椅时,相对于外罩能够进一步增大内罩的伸长量。由此,能够增大内罩的张力,能够抑制内罩的褶皱的产生。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外罩(6)的周缘部(6b)安装有所述内罩(7)的周缘部(7b)。
根据该结构,内外罩在各自的周缘部处相互一体化。因此,能够成为拉拽了两周缘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内罩的褶皱的产生,并将座椅罩装配于座椅。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外罩(6)是网眼罩。
根据该结构,通过透过网眼罩能看见的内罩,能够良好地确保座椅装饰品质。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罩(7)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为70%以上且95%以下。
根据该结构,确保内罩的张力,并且避免使内罩过度拉伸。由此,能够使座椅罩的装配容易。在外罩为网眼罩的情况下,通过透过网眼罩能看见的内罩,能够良好地确保座椅装饰品质。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罩(7)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比所述内罩(7)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大。
根据该结构,在为了向座椅装配而拉伸座椅罩时,存在以下的作用。即,内罩的车宽方向的伸长量比车辆前后方向的伸长量大。由此,能够如以下那样调整内罩的拉力。即,能够通过内罩的车宽方向的张力确保内罩的拉力,并通过内罩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张力消除内罩的褶皱。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内罩(7)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外罩(6)。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外罩及内罩分别容易地进行清洗、更换。在外罩为网眼罩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内罩,存在以下的效果。即,通过透过网眼罩能看见的内罩,能够容易变更座椅装饰。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内外罩重叠而构成的座椅罩中,能够抑制内罩的褶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座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上述座椅装置的座椅罩的仰视图,重叠地表示分层罩的展开形状。
图4是上述座椅罩的仰视图,重叠地表示向座椅安装的安装部。
图5是上述座椅罩的网眼罩的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6是上述座椅罩的分层罩的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适当位置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座椅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装置1A具备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用的鞍座型座椅(以下,简称为座椅。)1和能够后装于座椅1的座椅罩5。
座椅1具备驾驶员就座的前座椅部2和在前座椅部2的后方配置而供同乘者就座的后座椅部3。座椅1例如将前座椅部2与后座椅部3进行一体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得长。座椅1也可以将前座椅部2与后座椅部3分体地构成,或者还可以仅由驾驶员用的座椅部构成。座椅1例如经由铰链支承于所述车辆的车身。座椅1例如能够对所述车身具备的物品收纳部进行开闭。座椅1例如是以下那样的一体的产品。座椅1例如在合成树脂制的底板上设置聚氨酯泡沫制的座垫。座椅1例如通过乙烯基皮革制的表皮来覆盖座垫的表面。
<座椅罩>
如图1、图2所示,座椅罩5以能够从上方覆盖座椅1的方式安装于座椅1。座椅罩5具备:具有网眼结构而在表侧配置的作为外罩的网眼罩6;以及在网眼罩6的里侧配置的作为内罩的分层罩7。
座椅罩5覆盖于座椅1整体。座椅罩5也可以是例如相对于具备后座椅部3的座椅1而仅覆盖于前座椅部2的结构。
参照图4,在座椅罩5的周缘部5b具备装配部17。装配部17例如相对于座椅1的周缘部1b的里侧能够拆装。装配部17例如沿着座椅罩5的周缘部1b设有多个。装配部17与在座椅1侧设置的对方结构协作来构成装配件。装配件例如是粘扣带、摁扣、拉锁等。在装配部17构成拉锁的情况下,可以构成沿着座椅罩5的周缘部1b连续的拉锁。装配部17也可以是螺丝、夹子、钩等卡止件的插通部,或者是绳、带、金属丝等绑紧件的插通部。
参照图2,网眼罩6是具有挠性的罩。网眼罩6以预先沿着座椅1的外表面形状的方式形成。网眼罩6例如通过将片状的原料适当进行切断、缝制、粘接及熔敷等而形成。所述片状的原料例如通过树脂制的纤维形成为三维形状的网眼结构。所述片状的原料例如具有透气性及透水性。网眼罩6也可以至少一部分通过成型而形成为规定形状。
网眼罩6具备:以沿着座椅1的周缘部1b的方式设置的边饰部11;以及由边饰部11包围的前网眼部12及后网眼部13。
边饰部11具备:沿着座椅1的周缘部1b延伸的外周部11b;以及在前座椅部2与后座椅部3之间的交界部分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交界部11c。边饰部11例如通过对所述原料实施基于树脂或布等的加强而构成。
在网眼罩6的外周部11b的背面设有例如相对于座椅1的底板(未图示)的周缘部能够拆装的所述装配部17。
参照图5,网眼罩6的外周部11b是从网眼罩6的成为俯视观察的轮廓的外周缘6c向网眼罩6的内周侧以例如30mm左右的宽度设定的部分。外周部11b包含外周缘6c。
后述的外侧安装部15b及装配部17(参照图4)分别沿着外周缘6c在外周部11b设有多个。多个装配部17配置在比多个外侧安装部15b靠网眼罩6的外周侧的位置。
前网眼部12及后网眼部13例如通过所述片状的原料具有的功能而具有透气性及透水性。
参照图2,前网眼部12配置在座椅1的前座椅部2的上方。前网眼部12与就座在前网眼部12上的驾驶员的臀部及腿内侧部接触。后网眼部13配置在后座椅部3的上方。后网眼部13与就座在后网眼部13上的同乘者的臀部接触。通过前网眼部12及后网眼部13,驾驶员的臀部、腿内侧部、以及同乘者的臀部可透气,能抑制闷热。
参照图2,分层罩7是具有挠性的罩。分层罩7由比网眼罩6富有伸缩性的布料或橡胶片等原料构成。在图2中,示出座椅罩5装配于座椅1且分层罩7以沿着座椅1的外表面形状的方式相适应的状态。
参照图6,分层罩7在呈平坦状地展开的状态的周缘部7b的表面具备内侧安装部15a。内侧安装部15a相对于网眼罩6的外周部11b能够拆装。
分层罩7的周缘部7b是从分层罩7的成为展开形状的轮廓的外周缘7c向分层罩7的内周侧以例如20mm左右的宽度设定的部分。周缘部7b包含外周缘7c。
所述内侧安装部15a沿着外周缘7c在周缘部7b设有多个。
参照图4~图6,多个内侧安装部15a与设置于网眼罩6的多个外侧安装部15b分别能够结合或解除结合。相互成对的内侧安装部15a与外侧安装部15b构成安装件15。安装件15例如是粘扣带、摁扣、拉锁等。安装件15在为拉锁的情况下,可以以围绕座椅罩5的外周的方式连续设置。内侧安装部15a及外侧安装部15b也可以是螺丝、夹子、钩等卡止件的插通部。
<关于网眼罩及分层罩的尺寸>
图3将网眼罩6与分层罩7重叠来比较展开状态的纵横尺寸。如图3所示,分层罩7的展开形状相对于网眼罩6的展开形状(或俯视观察形状),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及车宽方向的长度都小。所述展开形状是向座椅1装配之前的状态(未拉伸的状态)的形状。
一并参照图5、图6,网眼罩6的车宽方向中央处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L1比分层罩7的车宽方向中央处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L2大。网眼罩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规定位置处的车宽方向的宽度W11、W12、W13比分层罩7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规定位置处的车宽方向的宽度W21、W22、W23大。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规定位置例如是将网眼罩6及分层罩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四等分的位置。
分层罩7的长度L2比网眼罩6的长度L1短(L2<L1)。分层罩7的各宽度W21、W22、W23比对应的网眼罩6的各宽度W11、W12、W13窄(W21<W11,W22<W12,W23<W13)。
所述规定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三个部位,也可以设定为两个部位以下或四个部位以上。
说明分层罩7的周缘部的纵横尺寸相对于网眼罩6的周缘部的纵横尺寸的比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车辆前后方向(纵向)的长度的比例RL为RL=L2/L1。预先确定的各部位的车宽方向(横向)的宽度的比例RW1、RW2、RW3为RW1=W21/W11,RW2=W22/W12,RW3=W23/W13。
例如,实际测定出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RL为95%<RL≤98%。实际测定出的预先确定的各部位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RW1、RW2、RW3为70%≤RW1≤95%,70%≤RW2≤95%,70%≤RW3≤95%。
这样,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RL比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RW1、RW2、RW3大。
接下来,说明向网眼罩6安装分层罩7的要领。内侧安装部15a及外侧安装部15b构成作为粘扣带的安装部15。
参照图3,在向座椅1装配座椅罩5之前,分层罩7的纵横尺寸比网眼罩6的纵横尺寸小。在分层罩7的周缘部7b的表面设有多个内侧安装部15a。在网眼罩6的周缘部的背面设有多个外侧安装部15b。将分层罩7的多个内侧安装部15a与网眼罩6的多个外侧安装部15b分别结合(参照图4)。此时,将分层罩7的外形纵横拉伸。在该情况下,例如,将分层罩7的周缘部7b大致沿外周缘7c的法线方向(图中箭头E方向)拉伸而扩宽。由此,分层罩7的外形延展。另外,通过分层罩7的张力,网眼罩6成为外形收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组成座椅罩5。
接下来,将组成的座椅罩5向座椅1装配。此时,将座椅罩5的周缘部5b(网眼罩6的周缘部6b)大致向所述箭头方向拉拽而拉伸。由此,使网眼罩6也具有拉力,并将座椅罩5向座椅1装配。将该座椅罩5通过多个装配部17固定于座椅1。
在以上的座椅罩5的装配状态下,分层罩7与网眼罩6相比在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上伸长量大。
如前所述,网眼罩6与分层罩7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RL为“95%<RL≤98%”。另外,网眼罩6与分层罩7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RW1、RW2、RW3为“70%≤RW1、RW2、RW3≤95%”。即,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RL比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RW1、RW2、RW3都大。因此,在座椅罩5的装配状态下,分层罩7的车宽方向的伸长比车辆前后方向的伸长大。分层罩7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伸长少即可。
通过将座椅罩5向座椅1装配,由此网眼罩6及分层罩7仿形于座椅1的表面形状。此时,分层罩7在向座椅1装配时比网眼罩6更大地拉伸。因此,分层罩7即使在被网眼罩6限制的状态下,也能抑制褶皱、浮起的产生。网眼罩6多为单色,但是分层罩7容易设置花纹。透过网眼罩6能够外侧观察到分层罩7的花纹。因此,容易提高基于座椅罩5的座椅1的装饰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座椅罩5具备在座椅1的座垫侧配置的作为内罩的分层罩7和覆盖分层罩7的作为外罩的网眼罩6。分层罩7在未装配于座椅1的情况下,与网眼罩6相比车宽方向的宽度窄。
根据该结构,在将座椅罩5装配于座椅1时,相对于网眼罩6能够进一步增大分层罩7的伸长量。由此,能够增大分层罩7的张力,能够抑制座椅罩5的褶皱的产生。因此,能够抑制座椅罩5的褶皱对乘坐感的影响。另外,能够提高透过网眼罩6能看见的分层罩7的外观。
另外,在上述座椅罩中,在网眼罩6的周缘部6b安装有分层罩7的周缘部7b。根据该结构,网眼罩6及分层罩7在各自的周缘部6b、7b处相互一体化。因此,能够成为拉拽了两周缘部6b、7b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分层罩7的褶皱的产生,并将座椅罩5装配于座椅1。
另外,在上述座椅罩中,分层罩7相对于网眼罩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为70%以上且95%以下。根据该结构,确保分层罩7的张力,并且避免过度拉伸分层罩7。由此,能够使座椅罩5的装配容易。另外,通过透过网眼罩6能看见的分层罩7,能够良好地确保座椅装饰品质。
另外,在上述座椅罩中,分层罩7相对于网眼罩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比分层罩7相对于网眼罩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大。根据该结构,在为了向座椅1装配而将座椅罩5拉伸时,存在以下的作用。即,内罩的车宽方向的伸长量比车辆前后方向的伸长量大。由此,能够如以下那样调整座椅罩5的拉力。即,能够通过座椅罩5的车宽方向的张力确保拉力,并通过座椅罩5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张力消除褶皱。
另外,在上述座椅罩中,分层罩7能够拆装地安装于网眼罩6。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网眼罩6及分层罩7分别容易地进行清洗、更换。另外,通过更换分层罩7,由此通过透过网眼罩6能看见的分层罩7,能够容易变更座椅装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本实施方式例示了相对于座椅1能够拆装的后装的座椅罩5,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作为覆盖座垫的表皮材料,也可以是构成座椅的一部分的座椅罩。并不局限于网眼罩,也可以是具备网眼罩以外的外罩的座椅罩。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罩在跨骑型车辆以外也可以适用。跨骑型车辆中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而且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四轮巴吉车等)的车辆。另外,也包括原动机中包含电动马达的车辆。
另外,跨骑型车辆以外的车辆包括乘用车、公共汽车、卡车等。
而且,在车辆以外,也可以适用于航空器、船舶等各种运输设备、以及建筑机械、工业机械等具备座椅的各种交通工具、移动体。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可以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 座椅
5 座椅罩
6网眼罩(外罩)
6b周缘部
7分层罩(内罩)
7b周缘部
RL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
RW1、RW2、RW3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

Claims (6)

1.一种座椅罩,其中,
所述座椅罩具备在座椅(1)的座垫侧配置的内罩(7)和覆盖所述内罩(7)的外罩(6),
所述内罩(7)在未装配于所述座椅(1)的情况下,与所述外罩(6)相比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及车宽方向的长度都小,
在所述内罩(7)的周缘部(7b)具备多个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外周部(11b)的多个外侧安装部(15b)能够拆装的内侧安装部(15a),所述内侧安装部(15a)与所述外侧安装部(15b)分别结合而将所述内罩(7)组装于所述外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罩,其中,
在所述外罩(6)的周缘部(6b)安装有所述内罩(7)的周缘部(7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罩,其中,
所述外罩(6)是网眼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罩,其中,
所述内罩(7)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为70%以上且9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罩,其中,
所述内罩(7)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的比例比所述内罩(7)相对于所述外罩(6)的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比例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罩,其中,
所述内罩(7)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外罩(6)。
CN202290000335.1U 2021-03-30 2022-03-01 座椅罩 Active CN2207570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6357 2021-03-30
JP2021-056357 2021-03-30
PCT/JP2022/008642 WO2022209530A1 (ja) 2021-03-30 2022-03-01 シートカバ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7037U true CN220757037U (zh) 2024-04-12

Family

ID=8345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90000335.1U Active CN220757037U (zh) 2021-03-30 2022-03-01 座椅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09530A1 (zh)
CN (1) CN220757037U (zh)
WO (1) WO20222095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5933A (en) * 1991-09-20 1993-11-30 Saddleman, Inc. Continuous loop seat cover fastening system
JP3654529B2 (ja) * 2002-01-31 2005-06-02 株式会社ワイズギア 乗り物のシートカバー
JP4322937B2 (ja) * 2007-06-25 2009-09-02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シートカバー
JP2009261455A (ja) * 2008-04-22 2009-11-12 Kohei Kuriyama クッション
US20120086248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Vincent Joseph Morabito Waterproof motorcycle seat cover
JP5664278B2 (ja) * 2011-01-26 2015-0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カバー
JP6680813B2 (ja) * 2018-01-31 2020-04-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9530A1 (ja) 2022-10-06
JPWO2022209530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392B2 (en) Vehicle seat cover
US8991934B2 (en) Vehicle seat
JP7197578B2 (ja) オートバイのシート配置
KR20100126558A (ko) 스티칭 대신에 필름 접착제를 사용하는 차량 내장 처리
JP2019104403A (ja) シートバックボード、トリムカバー、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US9821695B2 (en) Vehicle seat
WO2013073931A1 (en) A close-fitting vehicle seat cover
JP608554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トリムカバー
CN220757037U (zh) 座椅罩
JP6487884B2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レストカバー構造
JP2008029753A (ja) シートカバー
US20220242288A1 (en) Car seat cover
JPH042446B2 (zh)
EP1273475B1 (en) Child&#39;s car seat, integral with the rear seat of motor vehicles
JP2002087121A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CN220391075U (zh) 车辆座椅的靠背及车辆座椅
JPH04100731A (ja) オープンカー用風巻込み防止具
CN220973983U (zh) 安全带保护装置和儿童安全座椅
WO2023145946A1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FR2693688A1 (fr) Sièges auto-enfants de sécurité relevables et escamotables.
JP3881538B2 (ja) 二三輪車の着座シート
JP7356333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ES2274610T3 (es)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automovil para niño, de espuma de poliuretano.
CN112977182B (zh) 具有罩片的座椅组件
JP200902809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