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7271U -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7271U
CN220747271U CN202322013004.0U CN202322013004U CN220747271U CN 220747271 U CN220747271 U CN 220747271U CN 202322013004 U CN202322013004 U CN 202322013004U CN 220747271 U CN220747271 U CN 220747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male connector
female connector
connecting plate
reinforc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30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希忠
王宇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eny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eny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eny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enyu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30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7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7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7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包括呈十字形连接的上梁、下梁、横梁;上梁、下梁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横梁沿横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侧,且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上梁底部的公连接头以及套设在所述下梁顶部的母连接头,所述公连接头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连接柱,所述母连接头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卡嵌所述连接柱的连接槽;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之间还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钢梁连接处加固效果不够,结构受到外部作用时,连接点可能因为松动而产生晃动和位移,从而导致结构的失效风险甚至崩塌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在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它们具有高强度、轻量化和可塑性等优点。然而,钢梁的连接点处常常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容易受到应力集中、疲劳和晃动等问题的影响。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往往需要在钢梁连接处设置加固结构,来提高连接点的强度。
公开号为CN109339338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811136360.9)提出了方形钢柱的加固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梁柱连接部、竖向设置的方形钢柱,方形钢柱通过柱端部与梁柱连接部相抵以承受梁柱整体的重量,柱端部设有用于降低柱端部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的开孔,加固结构还包括用于覆盖开孔的加固板,加固板通过螺栓与柱端部连接,加固板包括紧贴于方形钢柱的本体、凸设于本体上且沿横向设置的多个筋条。该发明不需对方形钢柱的整体进行加固,只需对柱端进行局部加固即可获得理想的防屈曲效果。
然而,方形钢柱与梁柱之间仅通过抵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加固效果不够,并且仅使用螺栓对加固板和柱端进行固定,存在加固效果不够的问题,当结构受到外部荷载、震动或风力等作用时,连接点可能因为松动而产生晃动和位移,从而导致结构的失效风险甚至崩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可以解决钢梁连接处加固效果不够,结构受到外部作用时,连接点可能因为松动而产生晃动和位移,从而导致结构的失效风险甚至崩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包括呈十字形连接的上梁、下梁、横梁;其中,所述上梁、所述下梁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横梁沿横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侧,且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上梁底部的公连接头以及套设在所述下梁顶部的母连接头,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在上梁、下梁处设置连接组件,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减少晃动,还增大了上梁、下梁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二者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将横梁固定安装在连接组件上,可以减少横梁与上梁、下梁之间的直接连接,避免在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提高了上梁、下梁和横梁之间连接处整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钢梁连接处稳定性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固块,所述加固块为三角形加固块,所述三角形加固块的两斜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固块具有四组,四组所述加固块对称分布在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以及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的两侧。
进一步,位于所述横梁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螺栓机构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通过螺栓机构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加固组件,可以实现横梁与上梁、下梁之间的固定连接,利用加固组件从两侧将横梁与连接组件进行固定,增大了横梁与连接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横梁的随意晃动,再使用螺栓依次穿过位于前侧的第一连接板、横梁、位于后侧的第一连接板后将三者固定连接,可将前后两侧的第一连接板与横梁固定连接,能够有效提高横梁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内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上下对称的U形板,位于下方的所述U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突出设置有长方体形的插块,所述U形板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所述U形板以及所述连接板在所述活动腔内移动,所述连接板移动时用于与所述公连接头、所述母连接头的侧壁上开设的卡槽卡合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锁紧组件,可以实现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之间的固定连接,对公连接头、母连接头之间的接触面具有拉紧效果,有效抵抗公连接头、母连接头连接处的剪切力,提高连接处的抗剪强度。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条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移动条的一端设置有旋钮;所述移动条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多根拨块;所述U形板的横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拨块的直径适配的条形斜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锁紧组件对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之间的拉紧程度进行调节,同时还便于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的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所述卡槽为矩形长槽,所述卡槽的底部靠近所述锁紧组件的一侧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插块的咬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插块的宽度之和。
进一步,所述公连接头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连接柱;所述母连接头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卡嵌所述连接柱的连接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连接柱和连接槽,将连接柱插入连接槽内,具有定位功能,保证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的装配精度;同时,还进一步增大了上梁与下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上梁与下梁之间发生晃动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上梁与下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梁、下梁处设置连接组件,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减少晃动,进而提高二者间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加固组件,可以实现横梁与上梁、下梁之间的固定连接;利用加固组件从两侧将横梁与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能够提高横梁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将横梁固定安装在连接组件上,可以减少横梁与上梁、下梁之间的直接连接,避免在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提高了上梁、下梁和横梁之间连接处整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钢梁连接处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中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中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中锁紧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上梁;12、下梁;13、横梁;21、公连接头;211、连接柱;22、母连接头;221、连接槽;23、卡槽;31、加固块;311、第一连接板;312、第二连接板;41、上盖板;42、下盖板;421、活动腔;422、U形板;4221、条形斜槽;423、连接板;4231、插块;424、移动条;4241、拨块;425、连接条;426、丝杆;427、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包括呈十字形连接的上梁11、下梁12、横梁13;其中,上梁11、下梁1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横梁13沿横向设置在连接组件的两侧,且横梁13与连接组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固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上梁11底部的公连接头21以及套设在下梁12顶部的母连接头22,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上梁11移动至下梁12的上方,并使上梁11底部的公连接头21和下梁12顶部的母连接头22对准,再将连接柱211插接在连接槽221内,此时公连接头21和母连接头22相互对齐且固定连接在一起,随后将锁紧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板423插在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上分别开设的卡槽23内,调节旋钮427,使得连接板423上的两个插块4231相向移动,卡接在卡槽23底部设置的咬槽中,进一步对公连接头21和母连接头22进行固定;随后将左右两侧的横梁13与分别连接组件对齐,在横梁1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加固组件,并使用螺栓将每个横梁13前后位置的加固组件与横梁13固定在一起;最后再使用螺栓将位于连接组件两侧的加固组件与连接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安装完毕。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固组件包括加固块31,加固块31为三角形加固块,三角形加固块的两斜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第一连接板311与横梁1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12与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固块31具有四组,四组加固块31对称分布在横梁13的前后两侧以及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的两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横梁13前后两侧的第一连接板311与横梁13之间通过螺栓机构固定连接;位于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接板312与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通过螺栓机构固定连接。
使用时,以左侧横梁13的连接为例,用于前后固定的螺栓机构有两组,螺栓机构中的螺栓依次穿过位于横梁13前侧的加固块31的第一连接板311、横梁13、位于横梁13后侧的加固块31的第一连接板311并将三者固定连接;用于左右固定的螺栓机构在前后方向各有两组,以前侧的螺栓机构为例,螺栓机构中的螺栓依次穿过位于左侧前方的加固块31的第一连接板311、连接组件位于右侧前方的加固块31的第一连接板311并将三者固定连接。
如图4-5所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锁紧组件包括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下盖板42内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活动腔421,活动腔421内设置有上下对称的U形板422,位于下方的U形板4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3,连接板423的底部突出设置有长方体形的插块4231,U形板422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有移动条424,移动条424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U形板422以及连接板423在活动腔421内移动,连接板423移动时用于与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的侧壁上开设的卡槽23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左右两侧的移动条424的连接条425,连接条425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26,丝杆426远离移动条424的一端设置有旋钮427;移动条424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多根拨块4241;U形板422的横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拨块4241的直径适配的条形斜槽422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槽23为矩形长槽,卡槽23的底部靠近锁紧组件的一侧开设有能够容纳插块4231的咬槽;卡槽23的宽度大于连接板423和插块4231的宽度之和。
使用时,正向旋转旋钮427,即正向调节丝杆426,在内外螺纹的旋合作用下,使得连接条425带动两组移动条424朝着U形板422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条424不断深入两个U形板422的空腔内部,其上的多个拨块4241作用于U形板422上的条形斜槽4221,且由于两组U形板422上的条形斜槽4221的倾斜角度相反,因而两组U形板422进行直线相向运动,使得连接板423上的插块4231刚好插接在卡槽23内侧的咬槽内,从而对公连接头21以及母连接头22进行限位固定;同理,反向旋转旋钮427,即反向调节丝杆426,则在丝杆426的驱动下,连接条425带动移动条424回收,进而反向驱动U形板422移动,使得连接板423上的插块4231脱离卡槽23内侧的咬槽,此时可将两组锁紧组件从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的接口处取下。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公连接头2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连接柱211;母连接头2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卡嵌连接柱211的连接槽221。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上梁11移动至下梁12的上方,并使上梁11底部的公连接头21和下梁12顶部的母连接头22对准,再将连接柱211插接在连接槽221内,此时公连接头21和母连接头22相互对齐且固定连接在一起,随后将锁紧组件中的两个连接板423插在公连接头21、母连接头22上分别开设的卡槽23内,调节旋钮427,使得连接板423上的两个插块4231相向移动,卡接在卡槽23底部设置的咬槽中,进一步对公连接头21和母连接头22进行固定;随后将左右两侧的横梁13与分别连接组件对齐,在横梁1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加固组件,并使用螺栓将每个横梁13前后位置的加固组件与横梁13固定在一起;最后再使用螺栓将位于连接组件两侧的加固组件与连接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安装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包括呈十字形连接的上梁(11)、下梁(12)、横梁(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11)、所述下梁(1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横梁(13)沿横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侧,且所述横梁(13)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上梁(11)底部的公连接头(21)以及套设在所述下梁(12)顶部的母连接头(22),所述公连接头(21)、所述母连接头(22)之间通过锁紧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固块(31),所述加固块(31)为三角形加固块,所述三角形加固块的两斜边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311)、第二连接板(312),所述第一连接板(311)与所述横梁(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12)与所述公连接头(21)、所述母连接头(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31)具有四组,四组所述加固块(31)对称分布在所述横梁(13)的前后两侧以及所述公连接头(21)、所述母连接头(2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横梁(13)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11)与所述横梁(13)之间通过螺栓机构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公连接头(21)、所述母连接头(22)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板(312)与所述公连接头(21)、所述母连接头(22)通过螺栓机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上盖板(41)和下盖板(42),所述下盖板(42)内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活动腔(421),所述活动腔(421)内设置有上下对称的U形板(422),位于下方的所述U形板(4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23),所述连接板(423)的底部突出设置有长方体形的插块(4231),所述U形板(422)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有移动条(424),所述移动条(424)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所述U形板(422)以及所述连接板(423)在所述活动腔(421)内移动,所述连接板(423)移动时用于与所述公连接头(21)、所述母连接头(22)的侧壁上开设的卡槽(23)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移动条(424)的连接条(425),所述连接条(425)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26),所述丝杆(426)远离所述移动条(424)的一端设置有旋钮(427);所述移动条(424)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多根拨块(4241);所述U形板(422)的横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拨块(4241)的直径适配的条形斜槽(42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3)为矩形长槽,所述卡槽(23)的底部靠近所述锁紧组件的一侧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插块(4231)的咬槽;所述卡槽(23)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板(423)和所述插块(4231)的宽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连接头(2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连接柱(211);所述母连接头(2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卡嵌所述连接柱(211)的连接槽(221)。
CN202322013004.0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Active CN220747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3004.0U CN22074727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3004.0U CN22074727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7271U true CN22074727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3004.0U Active CN22074727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7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3571B2 (en) Connector for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CN220747271U (zh)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CN215483645U (zh) 一种电梯的立柱与横杆连接结构及框架
CN211974238U (zh) 一种钢结构专用施工平台
CN215442424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拼装连接部件
CN211714355U (zh) 一种高层建筑设计结构连梁
CN109736433B (zh) 一种结构梁及框架式梁柱结构
CN113417373A (zh) 一种电梯的立柱与横杆连接结构、框架及框架的装配方法
CN218970232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钢结构梁柱节点结构
CN210210856U (zh)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CN219887329U (zh) 一种建筑梁加固结构
JPH069131Y2 (ja) 柱と梁との接合構造
CN220167292U (zh) 一种厂房预制梁
CN220058316U (zh)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KR20020065024A (ko) 피에스시 빔 고정방법
CN117344848A (zh) 一种h型钢端板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3309224B (zh) 钢结构集成房屋建筑体系的侧边固定件
CN213449778U (zh) 一种围栏组件
CN22079009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连接装置
CN210210858U (zh) 一种连接器及张拉装置
CN218091510U (zh) 一种用于幕墙闭腔横梁与立柱的螺栓连接系统
CN217232258U (zh) 一种预制梁连接结构
CN111958814A (zh) 一种张拉装置
CN217460959U (zh)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屋顶钢梁连接固定结构
CN21548356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型钢横梁与上下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