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0856U -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0856U
CN210210856U CN201920725195.4U CN201920725195U CN210210856U CN 210210856 U CN210210856 U CN 210210856U CN 201920725195 U CN201920725195 U CN 201920725195U CN 210210856 U CN210210856 U CN 210210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tensioning
tensioning plate
protru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51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aodi Zhou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251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0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0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0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其中,该张拉板组件包括张拉板体,所述张拉板体用于连接混凝土桩的受力筋;还包括加长模块,所述张拉板体安装于所述加长模块,且所述加长模块还安装有张拉杆;使用状态下,所述加长模块的底面与模具的模腔的底壁相贴合,所述加长模块的横向两个侧面与所述模腔的两个侧壁相贴合,所述张拉板体单独或者所述张拉板体与所述加长模块共同形成与混凝土桩相贴合的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相垂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张拉板组件在纵向的尺寸较大,稳定性较高,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可较大程度地保证第一板面与模腔底壁及侧壁的垂直度。

Description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桩的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拉装置、张拉板组件及张拉板。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抗弯、抗剪、抗拉能力,需要采用张拉装置对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受力筋笼进行预应力张拉。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张拉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张拉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墙01和位于两挡墙01之间的模具02,该模具02开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腔,模腔内设有两张拉板03,两张拉板03之间连接有若干受力筋04所形成的受力筋笼,且两张拉板03分别通过螺杆05与挡墙01相连,这两个张拉板03可以均为活动板,也可以其中一者为活动板、另一者为固定板,连接于固定板的螺杆05与挡墙01为固定连接,而连接于活动板的螺杆05还可以与外部的驱动设备相连,驱动设备可以通过螺杆05来操纵活动板03进行位移,以对受力筋04进行张拉。
以左侧的张拉板03是活动板为例,在张拉过程中,张拉板03受到螺杆05的张拉力、受力筋04抗变形的反作用力以及模腔内壁的摩擦力,当这三个力发生偏心时,就可能会导致左右两侧的两张拉板03的中轴线不共线,使得张拉板03发生倾斜,进而导致与该张拉板03相贴合的混凝土方桩的桩端面发生倾斜,一旦桩端面发生倾斜,又会导致接桩时两桩的相邻端面之间留有缝隙、小应变检测不合格、桩身接长后不是直线而呈折线状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方桩的正常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改善或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其中,该张拉板组件在纵向的尺寸较大,稳定性较高,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可较大程度地保证第一板面与模腔底壁及侧壁的垂直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拉板组件,包括张拉板体,所述张拉板体用于连接混凝土桩的受力筋;还包括加长模块,所述张拉板体安装于所述加长模块,且所述加长模块还安装有张拉杆;使用状态下,所述加长模块的底面与模具的模腔的底壁相贴合,所述加长模块的横向两个侧面与所述模腔的两个侧壁相贴合,所述张拉板体单独或者所述张拉板体与所述加长模块共同形成与混凝土桩相贴合的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相垂直。
采用这种方案,加长模块相当于对张拉板体的纵向尺寸进行了增加,使得加长模块与张拉板体所形成的组合件可以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可更好地保证张拉板体的第一板面与模腔的底壁、侧壁的垂直度,从而可较大程度地避免混凝土桩在浇筑过程中的桩端面倾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可选地,所述加长模块包括端板体和连接板体,所述端板体与所述张拉板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端板体用于安装所述张拉杆;所述连接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端板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张拉板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张连接板体包括底板体和两个侧板体,所述底板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端板体的下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张拉板体的下端部相连,所述底板体用于和所述模腔的底壁相贴合;所述侧板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端板体的侧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张拉板体的侧端部相连,所述侧板体用于和所述模腔的相应侧的侧壁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张拉板体背离所述端板体的板面的底部及横向两侧部均设有凹陷部,所述底板体与所述张拉板体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止挡部,所述侧板体与所述张拉板体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止挡部;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与底部的所述凹陷部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与侧部的所述凹陷部相匹配,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能够插入底部的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能够插入侧部的所述凹陷部,且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背离所述端板体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张拉板体背离所述端板体的板面共面,并形成完整的所述第一板面。
可选地,侧部的所述凹陷部自所述张拉板体的顶面向下延伸,且两侧部的所述凹陷部和底部的所述凹陷部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端板体的底面以及横向两个侧面均设有插槽,所述底板体与所述张拉板体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止挡部,所述侧板体与所述张拉板体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止挡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能够插接固定于设在底面的所述插槽,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能够插接固定于设在侧面的所述插槽,所述张拉板体背离所述端板体的板面单独形成所述第一板面。
可选地,所述端板体与所述连接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端板体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张拉杆为螺杆,所述螺杆拧接于所述端板体。
可选地,还包括并紧部件,所述并紧部件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并紧部件拧接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端板体相贴合;或者,所述并紧部件固定于所述端板体,或者,所述并紧部件与所述端板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杆拧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并紧部件位于所述端板体与所述张拉板体相邻的板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张拉装置,包括张拉挡墙、模具和张拉板组件,所述模具设有模腔;所述张拉板组件为上述的张拉板组件,所述张拉板体、所述加长模块均位于所述模腔内。
由于上述的张拉板组件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张拉板组件张拉装置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张拉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张拉板组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张拉板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张拉板组件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张拉板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张拉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挡墙、02模具、03张拉板、04受力筋、05螺杆。
图2-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张拉板体、1a第一板面、11受力筋、12凹陷部、13插槽;
2加长模块、21张拉杆、22端板体、23底板体、231第一凸起止挡部、24侧板体、241第二凸起止挡部、25并紧部件;
3模具、31底壁、32侧壁;
4张拉挡墙、41锁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本文中,以设置在模具的模腔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水平面内与该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以与水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远离地面的方向为上;对于任一部件而言,其相对靠下的一端(壁)可称之为下端(下壁)、底端(底壁),位于横向的两端(壁)可称之为侧端(壁)。
请参考图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张拉板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中张拉板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张拉板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张拉板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张拉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拉板组件,包括张拉板体1和加长模块2,张拉板体1用于连接混凝土桩的受力筋11,该受力筋11具体可以是圆钢、螺纹钢、PC(Prestressed Concrete,即预应力混凝土)钢棒等任意一种能够满足建筑强度要求的长条状物;张拉板体1安装于加长模块2,且加长模块2还安装有张拉杆21。
结合图7、图8,在使用状态下,加长模块2的底面与模具3的模腔的底壁31相贴合,加长模块2的横向两个侧面与模腔的两个侧壁32相贴合,张拉板体1单独或者张拉板体1与加长模块2共同形成与混凝土桩相贴合的第一板面1a,第一板面1a与底壁31、侧壁32相垂直。
采用这种方案,加长模块2相当于对张拉板体1的纵向尺寸进行了增加,使得加长模块2与张拉板体1所形成的组合件可以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不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可更好地保证张拉板体1的第一板面1a与模腔的底壁31、侧壁32的垂直度,从而可较大程度地避免混凝土桩在浇筑过程中的桩端面倾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需要指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张拉板组件可以为活动的张拉板组件,也可以为固定的张拉板组件;以活动的张拉板组件为例,上述张拉杆21在穿过张拉挡墙4后,还要与驱动设备相连,驱动设备可以驱使该张拉板组件在模腔内进行位移,以对受力筋11进行张拉。
上述加长模块2可以包括端板体22和连接板体,其中,端板体22与张拉板体1可以间隔设置,以使二者之间可以具有间隙,进而可方便风炮等进入此空间对受力筋11在张拉板体1上进行固定,有关受力筋11与张拉板体1的固定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端板体22可用于安装张拉杆21,且端板体22与张拉板体1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板体进行连接。
为保证端板体22与张拉板体1之间的可靠连接,连接板体优选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的连接板体要能够连接端板体22和张拉板体1的至少相对两端部;例如,连接板体可以连接端板体22的上端部和张拉板体1的上端部、端板体22的下端部和张拉板体1的下端部,或者,连接板体可以连接端板体22的两个横向侧端部与张拉板体1的两个横向侧端部。
以图2、图3为视角,连接板体可以包括底板体23和两个侧板体24,底板体23的一端部可以与端板体22的下端部相连,另一端部可以与张拉板体1的下端部相连,且在使用时底板体23可用于和模腔的底壁31相贴合;侧板体24的一端部可以与端板体22的侧端部相连,另一端部可以与张拉板体1的侧端部相连,且在使用时侧板体24可用于和模腔的相应侧的侧壁32相贴合。
如此设置,张拉板体1的底部以及两个侧部均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固定,张拉板体1与加长模块2的连接可靠性更高,更有利于防止张拉板体1的倾斜。
除此之外,连接板体也可以包括一个底板体23、一个侧板体24以及一个顶板体,顶板体能够连接端板体22的上端部和张拉板体1的上端部,或者,该连接板体还可以包括一个顶板体和两个侧板体24,这些均能够保证端板体22与张拉板体1的可靠连接。
比较而言,设置一个底板体23、两个侧板体24的方案,加长模块2与模腔内壁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保证稳定性,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以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以该优选方案为例来阐释连接板体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结构。
在第一种方案中,张拉板体1背离端板体22的板面的底部及横向两侧部均可以设有凹陷部12,底板体23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则可以设有第一凸起止挡部231,侧板体24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可以设有第二凸起止挡部241;第一凸起止挡部231与底部的凹陷部12相匹配,第二凸起止挡部241与侧部的凹陷部12相匹配。
上述的“相匹配”是指二者的形状、尺寸基本相一致,如此,在装配状态下,第一凸起止挡部231能够完全插入底部的凹陷部12,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能够完全插入侧部的凹陷部12,且两凸起止挡部与相应凹陷部12之间可以不存在间隙,使得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背离端板体22的端面能够与张拉板体1背离端板体22的板面共面,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第一板面1a。这里的“完整”是指该板面上不存在缝隙,以保证浇筑后混凝土桩的端面平整。
以图2为参照,这里将以第一凸起止挡部231与设置在底部的凹陷部12的插接配合来对上述的“相匹配”、“完整”作进一步地解释。如图2所示,张拉板体1的下端部设有凹陷部12,该凹陷部12可以具有右壁和顶壁,第一凸起止挡部231与该凹陷部12在纵向、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一致,装配状态下,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的左端面可以与凹陷部12的右壁相贴合、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的顶面可以凹陷部12的顶壁相贴合,并可使得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的右端面可以与张拉板体1的右端面共面、且无缝连接,以形成前述完整的第一板面1a。
设置在侧部以及底部的凹陷部12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也可以均为若干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设置在侧部或底部的凹陷部12的数量为若干个时,对应的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第二凸起止挡部241的数量也需要设置为相同数量的若干个,以保证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能够与底部(侧部)的凹陷部12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优选地,设置在侧部以及底部的凹陷部12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以方便加工,此时,位于侧部的凹陷部12和位于底部的凹陷部12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连通。
更为优选地,如图4所示,位于侧部的凹陷部12和位于底部的凹陷部12可以相连通,且设置在侧部的凹陷部12可以自张拉板体1的顶面向下延伸。如此,在拆装时,可以直接沿上下方向对张拉板体1进行吊装,拆装更为方便;且侧板体24对于张拉板体1的拉力可以均匀分布在张拉板体1侧部的整个上下方向上,更有利于保证张拉板体1与加长模块2的连接可靠性,以尽可能地防止张拉板体1倾斜。
在第二种方案中,端板体22的底面以及横向两个侧面均可以设有插槽13,底板体23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可以设有第一凸起止挡部231,侧板体24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可以设有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装配状态下,第一凸起止挡部231能够插接固定于设在底面的插槽13,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能够插接固定于设在侧面的插槽13,此时,与混凝土桩相接触的第一板面1a可以由张拉板体1背离端板体22的板面单独形成。
需要说明,上述的“插接固定”是指除了沿插接方向外,两部件之间不能够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插接固定的两部件可以在非插接方向上完成固定连接。
设置在侧面以及底面的插槽13的数量可以为均为一个,也可以均为若干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设置在侧面或底面的插槽13的数量为若干个时,对应的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第二凸起止挡部241的数量最好也设置为相同数量的若干个,以保证第一凸起止挡部231(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能够与底面(侧面)的插槽13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以提高张拉板体1与加长模块2的连接可靠性;当然,凸起止挡部的数量也可以少于相应插槽13的数量,即可以存在部分插槽13未插入凸起止挡部。
优选地,设置在侧面以及底面的插槽13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以方便加工,此时,位于侧面的插槽13和位于底面的插槽13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连通。
更为优选地,如图6所示,位于侧面的插槽13和位于底面的插槽13可以相互连通,且设置在侧面的插槽13可以自张拉板体1的顶面向下延伸。如此,在拆装时,可以直接沿上下方向对张拉板体1进行吊装,拆装更为方便;且侧板体24对于张拉板体1的拉力可以均匀分布在张拉板体1侧部的整个上下方向上,更有利于保证张拉板体1与加长模块2的连接可靠性,以尽可能地防止张拉板体1的倾斜。
分析可知,上述的两种方案均可以实现加长模块2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以及第一板面1a的形成,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另外,在上述的各方案中,主要是介绍底板体23、侧板体24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结构,至于底板体23、侧板体24与端板体22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其可以参照着与张拉板体1的连接结构进行设置,例如,附图中的方案便是如此,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案,如焊接、插接、转动连接以及一体形成等均可。
上述加长模块2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即端板体22、底板体23以及侧板体24等均可以为独立部件,在使用时,这些部件可以按照前述的描述或附图中的结构进行组装;或者,该加长模块2中的底板体23和两个侧板体2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如此,在使用时,只需要安装端板体22、张拉板体1即可,安装过程相对简化;再或者,该加长模块2可以整体为一体式结构,即端板体22、底板体23以及两侧板体24均可以一体形成,如此,在使用时,只需要安装张拉板体1即可,安装过程可以进一步地简化,以大幅节省设备的组装时间,有利于提高张拉效率。
端板体22与张拉杆21的连接方式在此也不作限定,二者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卡接、螺纹连接等任一种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保证张拉杆21与端板体22之间的可靠固定即可;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端板体22可以设有第一螺纹孔,张拉杆21可以为螺杆,螺杆可以拧接于端板体22。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并紧部件25,并紧部件25可以设有第二螺纹孔,该并紧部件25可以预先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端板体22,或者,该并紧部件25与端板体22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此时,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可以一同形成,在安装时,螺杆可以拧接于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以与端板体22相连。
采用这种设计,并紧部件25相当于延长了螺杆与端板体22连接部分的长度,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螺杆的弯曲变形,以及螺杆与端板体22连接处的螺纹间隙而造成的中心偏差,有利于保证螺杆与端板体22的同轴设置,通过张拉力与第一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同心能够提高张拉板组件的防倾覆效果。
由于加长模块2的可靠性,端板体22的中心孔也可以为通孔,与螺杆直径为间隙配合,并紧部件25与螺杆螺接,并且一端面与端板体22贴紧,使螺杆与加长模块2、张拉板体1形成一个稳定结构。
上述并紧部件25还可以不与端板体22固连,而是仅通过与螺杆的螺纹配合来与端板体22相抵,这在具体实施时也是可以采用的选择。举例说明,除并紧部件25与端板体22一体形成的方案外,该并紧部件25均可以采用常规的螺母。
装配状态下,并紧部件25可以与端板体22的纵向两板面中的任一板面相贴合,其均可以起到延长螺杆与端板体22连接长度的技术效果;作为优选地,并紧部件25可以位于端板体22与张拉板体1相邻的板面,以图2为视角,即并紧部件25可以位于端板体22的右端面,如此,螺杆21还可以通过并紧部件25与端板体22建立卡接配合,可更大程度地保证端板体22与螺杆的连接可靠性。
实施例二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张拉装置,包括张拉挡墙4和模具3,张拉挡墙4通常可以为两个,并可以分别位于模具3的两端,模具3设有模腔;还可以包括张拉板组件,该张拉板组件即可以为实施例一中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张拉板组件,其中,张拉板体1、加长模块2均可以位于模具3的模腔内。
根据张拉板组件功能的不同,其张拉杆21与张拉挡墙4的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该张拉板组件为固定的张拉板组件,则张拉杆21可以与张拉挡墙4进行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通过锁螺母41进行固定;而如果张拉板组件为活动的张拉板组件,张拉杆21在穿过张拉挡墙4的同时还可以与外设的驱动设备相连,以便通过驱动设备来对受力筋11进行张拉,此时的张拉杆21上同样需要设置锁螺母41,在张拉到位后,可以拧紧该锁螺母41,以使锁螺母41与张拉挡墙4相抵,进而可阻挡张拉板组件在受力筋11抗变形的反作用力下的回位,能够保证张拉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张拉板组件,包括张拉板体(1),所述张拉板体(1)用于连接混凝土桩的受力筋(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长模块(2),所述张拉板体(1)安装于所述加长模块(2),且所述加长模块(2)还安装有张拉杆(21);
使用状态下,所述加长模块(2)的底面与模具(3)的模腔的底壁(31)相贴合,所述加长模块(2)的横向两个侧面与所述模腔的两个侧壁(32)相贴合,所述张拉板体(1)单独或者所述张拉板体(1)与所述加长模块(2)共同形成与混凝土桩相贴合的第一板面(1a),所述第一板面(1a)与所述底壁(31)、所述侧壁(32)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模块(2)包括端板体(22)和连接板体,所述端板体(22)与所述张拉板体(1)间隔设置,且所述端板体(22)用于安装所述张拉杆(21);
所述连接板体的一端与所述端板体(2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张拉板体(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体包括底板体(23)和两个侧板体(24);
所述底板体(23)的一端部与所述端板体(22)的下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张拉板体(1)的下端部相连,所述底板体(23)用于和所述槽体的底壁(31)相贴合;
所述侧板体(24)的一端部与所述端板体(22)的侧端部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张拉板体(1)的侧端部相连,所述侧板体(24)用于和所述槽体的相应侧的侧壁(32)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板体(1)背离所述端板体(22)的板面的底部及横向两侧部均设有凹陷部(12),所述底板体(23)与所述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止挡部(231),所述侧板体(24)与所述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止挡部(241);
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231)与底部的所述凹陷部(12)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241)与侧部的所述凹陷部(12)相匹配,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231)能够插入底部的所述凹陷部(12),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能够插入侧部的所述凹陷部(12),且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231)、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背离所述端板体(22)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张拉板体(1)背离所述端板体(22)的板面共面,并形成完整的所述第一板面(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侧部的所述凹陷部(12)自所述张拉板体(1)的顶面向下延伸,且两侧部的所述凹陷部(12)和底部的所述凹陷部(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体(22)的底面以及横向两个侧面均设有插槽(13),所述底板体(23)与所述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凸起止挡部(231),所述侧板体(24)与所述张拉板体(1)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凸起止挡部(241);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止挡部(231)能够插接固定于设在底面的所述插槽(13),所述第二凸起止挡部(241)能够插接固定于设在侧面的所述插槽(13),所述张拉板体(1)背离所述端板体(22)的板面单独形成所述第一板面(1a)。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体(22)与所述连接板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端板体(22)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张拉杆(21)为螺杆,所述螺杆拧接于所述端板体(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紧部件(25),所述并紧部件(25)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并紧部件(25)拧接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端板体(22)相贴合;或者,
所述并紧部件(25)固定于所述端板体(22),或者,所述并紧部件(25)与所述端板体(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杆拧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张拉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紧部件(25)位于所述端板体(22)与所述张拉板体(1)相邻的板面。
10.一种张拉装置,包括张拉挡墙(4)、模具(3)和张拉板组件,所述模具(3)设有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板组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张拉板组件,所述张拉板体(1)、所述加长模块(2)均位于所述模腔内。
CN201920725195.4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Active CN210210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5195.4U CN210210856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5195.4U CN210210856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0856U true CN210210856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5195.4U Active CN210210856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0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3571B2 (en) Connector for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US89598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structure
CN110121582B (zh) 铺板连接器
CN113756447B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与连梁连接用耗能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CN210210856U (zh) 一种张拉板组件及张拉装置
CN110952681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结构
CN209941962U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
CN210210858U (zh) 一种连接器及张拉装置
CN109736433B (zh) 一种结构梁及框架式梁柱结构
CN217557686U (zh) 一种模板支撑头及模板支撑系统
CN111834560A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20620563U (zh) 一种拼接强度高的拼接式隔断组件
CN213062505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
CN111958817A (zh) 一种连接器及张拉装置
CN220747271U (zh) 一种钢梁连接处加固结构
CN21877967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16973881U (zh) 一种应用了铝材的高强度建筑幕墙
CN215889770U (zh) 一种装配式飘窗
CN217891357U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CN217630659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装配式墙体
CN214423582U (zh) 建筑的大屋顶空间结构
CN218597540U (zh) 节点钢筋连接装置
CN211472583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的嵌固结构
CN217974798U (zh) 结构模块的连接节点及建筑物
KR200175230Y1 (ko) 콘크리트 옹벽의 치장벽돌 조적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