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1357U -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1357U
CN217891357U CN202221660252.3U CN202221660252U CN217891357U CN 217891357 U CN217891357 U CN 217891357U CN 202221660252 U CN202221660252 U CN 202221660252U CN 217891357 U CN217891357 U CN 217891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plate
stretch
clamping part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02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ji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ji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ji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ji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02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1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1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1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板和张拉杆,所述张拉板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张拉杆朝向所述张拉板的一端部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设有传递张拉力的至少一销柱,所述销柱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之间通过销柱卡接,张拉板和张拉杆之间的受力面积是销柱的整个侧面,增大了张拉杆与张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张拉杆与张拉板受力损坏的情况。同时,销柱与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之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结构断裂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预制构件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除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还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或水利工程等各领域。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预应力张拉,以提高预制构件的强度和质量。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张拉装置包括张拉板和张拉杆,在待张拉件(预制构件的钢筋骨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张拉板,一个张拉板固定不动,一个张拉板与张拉杆相连,并且此张拉杆与张拉动力机构相连,张拉动力机构拉动张拉杆时带动张拉板以及待张拉件移动,从而实现待张拉件的张拉过程。
现有技术中,张拉板与张拉杆之间连接形式是采用螺纹连接,由于张拉杆和张拉板之间的螺纹连接接触面积小,张拉板和张拉杆在受到张拉力时,容易出现张拉杆和张拉板之间的连接结构断裂的现象,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导致预制构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出现。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张拉板与张拉杆之间的连接结构,增大连接结构的接触面积避免应力集中所带来的连接机构断裂的现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能够增大连接结构的接触面积消除应力集中带来的连接机构断裂的现象,来满足高效率生产预制构件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板和张拉杆,所述张拉板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张拉杆朝向所述张拉板的一端部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设有传递张拉力的至少一销柱,所述销柱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设有可容纳所述销柱的销孔;所述销柱有一个,所述销柱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所述销柱的横截面由平滑连接的多段弧面组成;或者,所述销柱有多个,多个所述销柱沿所述第二卡扣部的卡接面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板包括对向设置的至少两块张拉连接板、分隔板以及连接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两端的两块张拉支撑板,所述分隔板连接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且位于两块所述张拉支撑板之间,所述分隔板具有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所述分隔板、所述张拉支撑板合围形成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连接板上设有与预应力筋连接的的张拉连接孔;所述分隔板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且与所述第一卡扣部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卡扣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凹设有嵌槽,所述张拉连接板凹设有卡槽,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一端部且邻近所述嵌槽的部分嵌入所述卡槽,所述张拉连接板邻近所述卡槽的部分嵌入所述嵌槽;和/或,所述第二卡扣部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卡扣部部分的容纳腔;所述分隔板与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连接板至少一端设有第一缺槽,所述张拉支撑板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缺槽相连通的第二缺槽;或者,所述张拉连接板至少一端设有凸起,所述张拉支撑板的外侧面邻近所述凸起设有凸榫,所述凸起和所述凸榫相拼接共同形成外凸段。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支撑板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处设有堵头组件,所述堵头组件包括堵头杆和锁紧件,所述堵头杆远离所述第一卡扣部的一端面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弯折段贴合,所述堵头杆通过所述锁紧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张拉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杆包含有渐变段,所述渐变段衔接所述张拉杆的杆体和所述第二卡扣部;或者,所述张拉杆与所述第二卡扣部螺接或卡接或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杆上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凸出所述张拉杆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销柱贯穿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所述销柱一端设有限制所述销柱脱出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销柱焊接或螺接或卡接或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板和张拉杆,所述张拉板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张拉杆朝向所述张拉板的一端部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设有传递张拉力的至少一销柱,所述销柱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之间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之间卡接,使张拉板和张拉杆为板面接触,增大了张拉杆与张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张拉杆与张拉板受力损坏的情况。销柱安装在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之间用于传递张拉力,同时销柱的弧形面使得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之间的应力传递过程中变得分散,避免了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之间因应力传递集中而产生的连接结构断裂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张拉杆与张拉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能承受更大的载荷力,提高了张拉杆和张拉板的使用寿命,增强张拉过程的安全稳定性,进而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张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张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张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张拉连接板和张拉支撑板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张拉连接板和张拉支撑板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张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张拉杆的仰视图;
图12为张拉杆的俯视图;
图13为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堵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张拉板;11、张拉连接板;111、卡槽;112、第一缺槽;113、凸起;12、分隔板;13、张拉支撑板;131、第二缺槽;132、凸榫;133、弯折段;14、通孔;15、堵头组件;151、堵头杆;152、锁紧件;
2、张拉杆;21、渐变段;22、支撑座;
3、第一卡扣部;31、嵌槽;
4、第二卡扣部;41、容纳腔;
5、销柱;
6、销孔;
7、张拉连接孔;
8、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板1和张拉杆2,所述张拉板1设置有第一卡扣部3,所述张拉杆2朝向所述张拉板1的一端部设有第二卡扣部4,所述第二卡扣部4与所述第一卡扣部3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之间设有传递张拉力的至少一销柱5,所述销柱5与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之间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卡接,使张拉板1与张拉杆2之间稳定连接,使张拉板1和张拉杆2为板面接触,增大了张拉杆2与张拉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张拉杆2与张拉板1的连接处因受力集中而损坏的情况。销柱5安装在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用于传递张拉力,同时销柱5的弧形面使得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的应力传递变得分散,避免了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因应力传递集中而产生的连接结构断裂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张拉杆2与张拉板1之间的连接结构能承受更大的张拉力,提高了张拉杆2和张拉板1的使用寿命,增强张拉过程中张拉组件的安全稳定性,进而满足生产要求。
进一步地,张拉板1可以是由一块板一体制成,或者由多块板沿厚度方向堆叠而成。其中,第一卡扣部3设置在张拉板1中心位置,这样设计有利于张拉板1受力更均衡。第一卡扣部3可以与张拉板1一体成型制作出来的,也可以是第一卡扣部3与张拉板1分开成型,第一卡扣部3与张拉板1卡接或焊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而成。张拉板1上还可以设有通孔14,通孔14是在制作空心预制构件时供芯摸穿过的,在保证预制构件自身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省预制构件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部3的外形整体为平板状。其中,第二卡扣部4上设有凹槽,第一卡扣部3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头。由于第一卡扣部3为平板状,能够有效减小第一卡扣部3与张拉板1板面的连接尺寸,为张拉板留出更多的未使用空间,例如可在张拉板1上开设通孔14,从而生产空心处尺寸更大的预制构件。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卡扣部3设有凹槽,第二卡扣部4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设有可容纳所述销柱5的销孔6。其中,销孔6的一半设置在第一卡扣部3上,销孔6的另一半设置在第二卡扣部4上并且合围形成的安装孔的横截面形状与销柱5横截面形状一致,保证张拉杆2、张拉板1和销柱5之间是弧形面接触。防止出现集中应力的情况,确保张拉力能够在张拉杆2、张拉板1和销柱5之间更加平稳的传递。所述销柱5有一个,因此对应的销孔6也应设置有一个。其中,销孔6在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上设置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设置在第一卡扣部3任意一边即可。此时,第一卡扣部3与第二卡扣部4未设置销孔6一边依靠抵接来传递张拉力,设置销孔6一边的销孔6内插入销柱5,依靠来传递张拉力。所述销柱5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所述销柱5的横截面由平滑连接的多段弧面组成;基于张拉力施加到弧形面上,力会在弧形面变得分散来保证张拉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或者,所述销孔6有多个,多个所述销孔6沿所述第二卡扣部4的卡接面间隔设置。优选的,四个销孔6设置在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销孔5与销孔5的轴心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中,销孔的在第一卡扣3部和第二卡扣部4上所占据的面积相同,每一个销孔对应安装一根销柱5。此种设置不仅使得销柱5受力更加均衡,还保证张拉杆2与张拉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大了销柱5与张拉杆2和张拉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连接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张拉力。因此,销孔6和销柱5的个数依据生产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请参照图4至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张拉板1包括对向设置的至少两块张拉连接板11、分隔板12以及连接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两端的两块张拉支撑板13,所述分隔板12连接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且位于两块所述张拉支撑板13之间,所述分隔板12具有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的所述第一卡扣部3,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所述分隔板12、所述张拉支撑板13合围形成通孔14。优选的,两块张拉连接板1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两块张拉连接板11由分隔板12和张拉支撑板13连接支撑,张拉连接板11和张拉支撑板13合围形成一个空心矩形框,分隔板12将空心矩形框分割为两个通孔14,并且连接上下两块张拉连接板11。其中,在制作预制构件时,预制构件模具中两端均放置有张拉板,形成一个半包围式模具腔。但是在制作空心预制构件时,需要在张拉板上开设通孔,使得空心预制构件的芯摸能够从通孔14内穿过,从而保证预制构件的中间部分是空芯结构。在保证预制构件自身强度的同时制作出成本更低的预制构件。
通孔14是供芯模穿过,芯模穿过张拉板上的通孔,以便于制作空心预制构件。进一步地,根据生产需求张拉连接板11可以设置多块,在上下方向上由多个张拉支撑板13进行连接。在保证预制构件外形尺寸足够大的同时,连接更多的预应力筋保证预制构件的自身强度。
张拉板1由多块张拉连接板11和张拉支撑板13以及分隔板12拼接而成,在保证张拉板1具有足够的强度的同时,降低张拉板1的制作难度,提高加工效率,而且便于对张拉板1变形、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节约制作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上设有与预应力筋连接的张拉连接孔7,张拉连接孔7供预应力筋连接到张拉连接板11上,以便于能够后续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保证预制构件的自身强度,同时保证桩身表面不会产生裂纹;所述分隔板12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且与所述第一卡扣部3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卡扣部3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分隔板12凸出于张拉连接板1且与第一卡扣部3连接的部分的上下表面均为斜面,为将预应力筋安装在张拉连接板11提供充足的空间,便于预应力筋的安装,防止分隔板12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的部分对预应力筋安装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12凹设有嵌槽31,所述张拉连接板11凹设有卡槽111,所述分隔板12远离所述第二卡扣部4的一端部且邻近所述嵌槽31的部分嵌入所述卡槽111,所述张拉连接板11邻近所述卡槽111的部分嵌入所述嵌槽31,分隔板12与张拉连接板11互相嵌设,从而将分隔板12与两块张拉连接板11卡扣固定;当第一卡扣部3受到张拉力时,张拉力能够通过分隔板12传递到上下设置的两块张拉连接板11上,然后再传递到预应力筋上。
所述第二卡扣部4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卡扣部3部分的容纳腔41,以便于第二卡扣部4插接到第一卡扣部3内,使之形成卡扣结构;所述分隔板12与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的中部连接。其中,分隔板12连接在张拉连接板11的中间部位,以便于在张拉连接板11在受到分隔板12所施加的张拉力时,张拉连接板11左右两端能够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连接板11至少一端设有第一缺槽112,所述张拉支撑板13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缺槽112相连通的第二缺槽131;张拉板1的最大横截面外轮廓与预制构件的横截面外轮廓相一致,从而使得张拉板1能够对预制构件的端部整体进行造型,因此设置第一缺槽112和第二缺槽131使得张拉板1的侧面有内凹段,使得成型后的预制构件的侧面也就有相应的内凹段,进而使得相邻预制构件相拼接后形成止水腔,在止水腔内注浆以提高拼接处的止水性能。或者,所述张拉连接板11至少一端设有凸起113,所述张拉支撑板13的外侧面邻近所述凸起113设有凸榫132,所述凸起113和所述凸榫132相拼接共同形成外凸段。使得相邻预制构件拼接后形成的止水腔在外凸段的外侧,对止水腔进行注浆,使地下积水不会进入到相邻预制构件的拼接处,进一步保证预制构件在拼接后的止水性能。
请参见图8,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支撑板13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弯折段133,所述弯折段133包括内凹段和/或外凸段,弯折段133能够使预制构件的端面具有相同的形状,预制构件的端面也有具有内凹段和/或外凸段,相邻两个预制构件相拼接,其中一个预制构件的外凸段和另一个预制构件的内凹段相互配合拼接,能够在相邻预制构件拼接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预制构件在地下拼接时的密实性,提高止水性能和施工效率。优选的,张拉支撑板外侧面设有两个或者多个弯折段(弯折段的数量依据生产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制),一侧为外凸段,一侧为内凹段。进一步地,两个预制构件在进行拼接时能够有相互配合的外凸段和内凹段,并且在拼接时外凸段和内凹段能够导向的作用。所述弯折段133处设有堵头组件15,所述堵头组件15包括堵头杆151和锁紧件152,所述堵头杆151远离所述第一卡扣部3的一端面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弯折段133贴合,所述堵头杆151通过所述锁紧件15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张拉支撑板13。由于预制构件为混凝土制作而成,在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混凝土会在模具内产生一定的膨胀力,以至于制作预制构件的侧模难以从制作预制构件上脱落。因此在弯折段133处设置了堵头组件15,堵头组件15包括堵头杆151和锁紧件152。堵头组件15设置在弯折段133处,堵头杆151远离第一卡扣部3的一端面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弯折段133贴合,并且堵头杆151通过锁紧件152可拆卸安装在张拉支撑板13上。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0和图12,所述张拉杆2包含有渐变段21,所述渐变段21衔接所述张拉杆2的杆体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渐变段21连接张拉杆2和第二卡扣部4,保证张拉力能够在张拉杆2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均匀的传递,进而保证张拉杆2自身强度。所述张拉杆2可以与第二卡扣部4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张拉杆2与所述第二卡扣部4螺接或卡接或焊接,除上述列举外,其他能够实现张拉杆2和第二卡扣部4的连接以满足张拉力需求也是可以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杆2上设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凸出所述张拉杆2的表面。由于张拉杆2连接外部张拉设备,张拉设备都是较大的钢构零件,在装配时工人很难能挪动或者抱起。在第二卡扣部4未连接到第一卡扣部3上时,通过支撑座22支撑张拉杆2,支撑座22的底部抵接地面,使张拉杆2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方便将第一卡扣部3插入第二卡扣部4的容纳腔41,也便于在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安装销柱5,节省工人安装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请参见图4和图11,进一步地,所述销柱5贯穿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有助于销柱5和第一卡扣部3以及第二卡扣部4之间承受更大的张拉力,而且方便加工销孔6,也便于张拉杆2和张拉板1的装配,以及便于安装销柱5。所述销柱5一端设有限制所述销柱5脱出的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销柱5焊接或螺接或卡接或铰接。销柱5在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传递张拉力,但是在张拉组件未受到张拉力时,销柱5容易从销孔6中脱落。为此,在销柱5的一端设有限制销柱5脱出的限位板8。限位板8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销孔6的横截面面积,销柱5竖向插设于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之间,销柱5顶部设有限位板8,限位板8抵接第一卡扣部3和第二卡扣部4的上表面,从而限制销柱5在销孔6内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而向下掉落。
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中,在工作过程中,随着工作环境的不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的至少部分技术实施方式可以组合或者替换。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或等同替换,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包括张拉板(1)和张拉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板(1)设置有第一卡扣部(3),所述张拉杆(2)朝向所述张拉板(1)的一端部设有第二卡扣部(4),所述第二卡扣部(4)与所述第一卡扣部(3)卡接配合,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之间设有传递张拉力的至少一销柱(5),所述销柱(5)与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之间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设有可容纳所述销柱(5)的销孔(6);
所述销柱(5)有一个,所述销柱(5)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所述销柱(5)的横截面由平滑连接的多段弧面组成;或者,所述销柱(5)有多个,多个所述销柱(5)沿所述第二卡扣部(4)的卡接面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两块张拉连接板(11)、分隔板(12)以及连接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两端的两块张拉支撑板(13),所述分隔板(12)连接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且位于两块所述张拉支撑板(13)之间,所述分隔板(12)具有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的所述第一卡扣部(3),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所述分隔板(12)、所述张拉支撑板(13)合围形成通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上设有与预应力筋连接的张拉连接孔(7);所述分隔板(12)凸出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且与所述第一卡扣部(3)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卡扣部(3)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凹设有嵌槽(31),所述张拉连接板(11)凹设有卡槽(111),所述分隔板(12)远离所述第二卡扣部(4)的一端部且邻近所述嵌槽(31) 的部分嵌入所述卡槽(111),所述张拉连接板(11)邻近所述卡槽(111)的部分嵌入所述嵌槽(31);
和/或,所述第二卡扣部(4)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卡扣部(3)部分的容纳腔(41);所述分隔板(12)与两块所述张拉连接板(11)的中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连接板(11)至少一端设有第一缺槽(112),所述张拉支撑板(13)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缺槽(112)相连通的第二缺槽(131);
或者,所述张拉连接板(11)至少一端设有凸起(113),所述张拉支撑板(13)的外侧面邻近所述凸起(113)设有凸榫(132),所述凸起(113)和所述凸榫(132)相拼接共同形成外凸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支撑板(13)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弯折段(133),所述弯折段(133)处设有堵头组件(15),所述堵头组件(15)包括堵头杆(151)和锁紧件(152),所述堵头杆(151)远离所述第一卡扣部(3)的一端面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所述弯折段(133)贴合,所述堵头杆(151)通过所述锁紧件(15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张拉支撑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杆(2)包含有渐变段(21),所述渐变段(21)衔接所述张拉杆(2)的杆体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或者,所述张拉杆(2)与所述第二卡扣部(4)螺接或卡接或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杆(2)上设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凸出所述张拉杆(2)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5)贯穿所述第一卡扣部(3)和所述第二卡扣部(4),所述销柱(5)一端设有限制所述销柱(5)脱出的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销柱(5)焊接或螺接或卡接或铰接。
CN202221660252.3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Active CN217891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0252.3U CN21789135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0252.3U CN21789135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1357U true CN21789135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0252.3U Active CN21789135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1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91357U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
CN113756447B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与连梁连接用耗能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KR101660888B1 (ko) 매립형 가압정착장치를 이용한 구조용거더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0461520B1 (ko) 다방향 프리스트레싱을 이용한 구조물 보강 장치
CN211315748U (zh) 一种高强度槽铝
CN104818838A (zh) 一种支架及爬梯及脚手架
CN214061942U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结构
CN211690310U (zh) 快速对接组件及快速对接机构
CN210507907U (zh) 装配式剪力墙用锚杆加强型竖缝单元
CN201554478U (zh) 桁架锚索连接锁紧器
CN21817613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
CN210562973U (zh) 一种机械连接平面板
CN218314283U (zh) 一种空心预制构件生产用张拉组件及生产装置
CN111894224A (zh) 具有稳定件的预应力张拉装配式外挂墙板拼接件
CN215829406U (zh) 一种管桩啮合式快速接头结构
CN217399984U (zh) 一种抗震式装配式墙体
CN219586917U (zh) 一种拼接装配式钢结构
CN213204191U (zh) 机械连接结构、端板及预制砼构件连接装置
CN216839892U (zh) 一种预制模块组拼式箱式房基础梁
CN218264505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用连接件
CN218861923U (zh) 一种缆索锚具
CN219137658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定位件
CN211646366U (zh) 一种预应力端头板
CN217292810U (zh) 一种生产预制构件的张拉组件
CN217840582U (zh) 一种钢筋机械连接结构及预制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