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8316U -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8316U
CN220058316U CN202321639685.5U CN202321639685U CN220058316U CN 220058316 U CN220058316 U CN 220058316U CN 202321639685 U CN202321639685 U CN 202321639685U CN 220058316 U CN220058316 U CN 220058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steel
column
fix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96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she Meij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she Meij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she Meij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she Meiju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96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8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8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8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包括多个横梁组件、立柱组件、斜梁组件、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第二连接装置。每一横梁组件和立柱组件可以通过一第一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每一横梁组件、立柱组件以及斜梁组件可以通过一第二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木组合连接系统,该钢木组合连接系统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将横梁组件、立柱组件以及斜梁组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横梁接头、立柱接头以及斜梁接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简化了钢木组合连接过程,提高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桁架作为常见工程结构,其通常由木构件与木构件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齿与对应开设的槽啮合连接,通过互相啮合的过程传递荷载。然而,受木构件本身材质因素影响,在木构件上加工齿状或槽状结构较为困难,且木材顺纹受剪能力较弱,在一些诸如液滴、虫蚁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影响了木构件与木构件锁构成的桁架本身的连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木组合连接系统,旨在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运用了钢木组合连接系统的桁架的结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包括多个横梁组件、立柱组件、斜梁组件、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第二连接装置。每一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本体及设于所述横梁两端的横梁接头;每一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本体及设于所述立柱两端的立柱接头;每一所述斜梁组件包括斜梁本体及设于所述斜梁两端的斜梁接头;每一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连接板以及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至少两个所述立柱连接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横梁连接板两侧,并相对于所述横梁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立柱连接板焊接连接于所述横梁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立柱组件的所述立柱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立柱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横梁组件的所述横梁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横梁连接板;每一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连接板、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以及至少一个斜梁连接板,至少两个所述立柱连接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横梁连接板两侧,所述横梁连接板、立柱连接板及斜梁连接板两两垂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立柱组件的所述立柱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立柱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横梁组件的所述横梁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横梁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斜梁组件的所述斜梁接头铰接连接所述斜梁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本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槽口与外界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立柱接头对应所述第一槽口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插接板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所述第一通孔及该所述第一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一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立柱接头还包括第一抵接板、第一肋板及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抵接板对应所述立柱本体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一侧端面;所述第一肋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插接板一侧,且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抵接板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板背离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抵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本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二槽口与外界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横梁接头对应所述第二槽口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板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插接板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二槽口内,所述横梁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数量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所述第二通孔及该所述第二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二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横梁接头还包括第二抵接板、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肋板。所述第二抵接板对应所述横梁本体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二插接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板一侧端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插接板的一侧,且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至少两所述第二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二插接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至少两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相邻端面间距大于所述横梁连接板厚度;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肋板对称设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相对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每一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二抵接板均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斜梁本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槽口与外界的第三固定孔,所述横梁接头对应所述第三槽口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三插接板,所述第三插接板对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插接板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三槽口内,所述斜梁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数量对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三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所述第三通孔及该所述第三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三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斜梁接头还包括第三抵接板、至少两个第三支撑板以及至少两个第三肋板。所述第三抵接板对应所述斜梁本体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三插接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抵接板一侧端面;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抵接板背离所述第三插接板的一侧,且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三抵接板,至少两所述第三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三插接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至少两所述第三支撑板两相邻端面间距大于所述斜梁连接板厚度;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肋板对称设于两所述第三支撑板背离相对另一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且每一所述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第三抵接板均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三抵接板一侧端面呈圆弧过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有斜梁铰接孔,所述斜梁连接板对应所述斜梁铰接孔设置有腰形孔,所述斜梁连接板夹设于所述斜梁接头的至少两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并通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斜梁铰接孔铰接连接于所述斜梁接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将横梁组件、立柱组件以及斜梁组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的横梁接头、立柱接头以及斜梁接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简化了钢木组合连接过程,提高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木组合连接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实施例的爆炸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结合参照图1至图4,包括多个横梁组件10、立柱组件30、斜梁组件50、第一连接装置70以及第二连接装置90。每一横梁组件10包括横梁本体11及设于横梁两端的横梁接头13;每一立柱组件30包括立柱本体31及设于立柱两端的立柱接头33;每一斜梁组件50包括斜梁本体51及设于斜梁两端的斜梁接头53;每一第一连接装置70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连接板71以及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73,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73对称设置于横梁连接板71两侧,并相对于横梁连接板71垂直设置,立柱连接板73焊接连接于横梁连接板71,至少一个立柱组件30的立柱接头33可拆卸连接于一立柱连接板73,至少一个横梁组件10的横梁接头13可拆卸连接于一横梁连接板71;每一第二连接装置90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连接板71、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73以及至少一个斜梁连接板91,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73对称设置于横梁连接板71两侧,横梁连接板71、立柱连接板73及斜梁连接板91两两垂直设置,至少一个立柱组件30的立柱接头33可拆卸连接于一立柱连接板73,至少一个横梁组件10的横梁接头13可拆卸连接于一横梁连接板71,至少一个斜梁组件50的斜梁接头53铰接连接斜梁连接板9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装置70用于可拆卸连接横梁组件10与立柱组件30,同时,相对垂直设置的横梁连接板71与立柱连接板73使其分别对应连接的横梁组件10与立柱组件30呈相对垂直的状态,进一步优化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具体的,横梁连接板71与立柱连接板73分别对应连接横梁接头13及立柱接头3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卡接、套接或交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装置70中所包含的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73之间,其所设置的横梁连接板71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具体地,在横梁连接板71的数量是多个时,相邻两横梁连接板71同样可以呈垂直设置,如此,进一步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立柱本体31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一槽口311,第一槽口311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一槽口311与外界的第一固定孔313,立柱接头33对应第一槽口311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一插接板331,第一插接板331对应第一固定孔313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插接板331插接连接于第一槽口311内,立柱组件30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数量对应第一固定孔313设置,每一第一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第一通孔及该第一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第一固定孔313。
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于第一槽口311内的第一插接板331进一步增加了立柱本体31与立柱接头33的接触端面面积或可分摊受力的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插接于第一槽口311内的第一插接板331与立柱本体3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插接、交接或螺栓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槽口311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一槽口311与外界的第一固定孔313,第一插接板331对应第一固定孔313设置有第一通孔,如此,通过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孔313及第一通孔的第一紧固件即可在保证安装效率并不显著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使立柱接头33与立柱本体31具有更稳定的连接关系,进一步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立柱接头33还包括第一抵接板333、第一肋板335及第一支撑板337。第一抵接板333对应立柱本体31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第一插接板331垂直设置于第一抵接板333一侧端面;第一肋板335垂直设置于第一抵接板333背离第一插接板331一侧,且焊接连接于第一抵接板333;第一支撑板337对应第一抵接板333形状尺寸设置,第一支撑板337焊接连接于第一肋板335背离第一抵接板333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抵接板333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板337可拆卸连接于立柱连接板73。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肋板335具有相对的两端并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抵接板333以及第一支撑板337,第一抵接板333及第一支撑板337中任一所受力经由第一肋板335传递至另一并均匀分担,如此,进一步地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1至图4,横梁本体11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二槽口111,第二槽口111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二槽口111与外界的第二固定孔113,横梁接头13对应第二槽口111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二插接板131,第二插接板131对应第二固定孔113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插接板131插接连接于第二槽口111内,横梁组件10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数量对应第二固定孔113设置,每一第二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第二通孔及该第二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第二固定孔113。
可以理解的是,插接于第二槽口111内的第二插接板131进一步增加了横梁本体11与横梁接头13的接触端面面积或可分摊受力的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插接于第二槽口111内的第二插接板131与横梁本体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插接、交接或螺栓连接。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槽口111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二槽口111与外界的第二固定孔113,第二插接板131对应第二固定孔113设置有第二通孔,如此,通过依次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13及第二通孔的第二紧固件即可在保证安装效率并不显著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使横梁接头13与横梁本体11具有更稳定的连接关系,进一步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横梁接头13还包括第二抵接板133、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板137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肋板135。第二抵接板133对应横梁本体11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第二插接板131垂直设置于第二抵接板133一侧端面;第二支撑板137垂直设置于第二抵接板133背离第二插接板131的一侧,且焊接连接于第一抵接板333,至少两第二支撑板137对应第二插接板131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至少两第二支撑板137两相邻端面间距大于横梁连接板71厚度;至少两个第二肋板135对称设于两第二支撑板137背离相对另一第二支撑板137的一侧,且每一第二肋板135与第二支撑板137、第二抵接板133均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肋板135具有相对的两端并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抵接板133以及第二支撑板137,第二抵接板133及第二支撑板137中任一所受力经由第二肋板135传递至另一并均匀分担,如此,进一步地增加了本钢木组合连接系统100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4所示,斜梁本体51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三槽口511,第三槽口511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三槽口511与外界的第三固定孔513,横梁接头13对应第三槽口511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三插接板531,第三插接板531对应第三固定孔513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插接板531插接连接于第三槽口511内,斜梁组件50还包括多个第三紧固件,第三紧固件数量对应第三固定孔513设置,每一第三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第三通孔及该第三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第三固定孔513。
可选地,斜梁接头53还包括第三抵接板533、至少两个第三支撑板535以及至少两个第三肋板537。第三抵接板533对应斜梁本体51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第三插接板531垂直设置于第三抵接板533一侧端面;第三支撑板535垂直设置于第三抵接板533背离第三插接板531的一侧,且焊接连接于第三抵接板533,至少两第三支撑板535对应第三插接板531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至少两第三支撑板535两相邻端面间距大于斜梁连接板91厚度;至少两个第三肋板537对称设于两第三支撑板535背离相对另一第三支撑板535的一侧,且每一第三肋板537与第三支撑板535、第三抵接板533均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支撑板535背离第三抵接板533一侧端面呈圆弧过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支撑板535设置有斜梁铰接孔,斜梁连接板91对应斜梁铰接孔设置有腰形孔,斜梁连接板91夹设于斜梁接头53的至少两第三支撑板535之间,并通过腰形孔与斜梁铰接孔铰接连接于斜梁接头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包括:
多个横梁组件,每一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本体及设于所述横梁两端的横梁接头;
多个立柱组件,每一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本体及设于所述立柱两端的立柱接头;
多个斜梁组件,每一所述斜梁组件包括斜梁本体及设于所述斜梁两端的斜梁接头;
多个第一连接装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连接板以及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至少两个所述立柱连接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横梁连接板两侧,并相对于所述横梁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立柱连接板焊接连接于所述横梁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立柱组件的所述立柱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立柱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横梁组件的所述横梁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横梁连接板;以及
多个第二连接装置,每一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横梁连接板、至少两个立柱连接板以及至少一个斜梁连接板,至少两个所述立柱连接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横梁连接板两侧,所述横梁连接板、立柱连接板及斜梁连接板两两垂直设置,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立柱组件的所述立柱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立柱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横梁组件的所述横梁接头可拆卸连接于一所述横梁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斜梁组件的所述斜梁接头铰接连接所述斜梁连接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本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槽口与外界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立柱接头对应所述第一槽口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插接板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口内,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所述第一通孔及该所述第一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一固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接头还包括:
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对应所述立柱本体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一侧端面;
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插接板一侧,且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以及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一抵接板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板背离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抵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立柱连接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二槽口与外界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横梁接头对应所述第二槽口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板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插接板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二槽口内,所述横梁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数量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所述第二通孔及该所述第二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二固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接头还包括:
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对应所述横梁本体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二插接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板一侧端面;
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板背离所述第二插接板的一侧,且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至少两所述第二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二插接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至少两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相邻端面间距大于所述横梁连接板厚度;以及
至少两个第二肋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肋板对称设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相对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每一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二抵接板均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本体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向彼此开设的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两侧壁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槽口与外界的第三固定孔,所述横梁接头对应所述第三槽口形状及尺寸设置有第三插接板,所述第三插接板对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插接板插接连接于所述第三槽口内,所述斜梁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数量对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三紧固件对应穿设于一所述第三通孔及该所述第三通孔两侧对应连通的两所述第三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接头还包括:
第三抵接板,所述第三抵接板对应所述斜梁本体横截面形状尺寸设置,所述第三插接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抵接板一侧端面;
至少两个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抵接板背离所述第三插接板的一侧,且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三抵接板,至少两所述第三支撑板对应所述第三插接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至少两所述第三支撑板两相邻端面间距大于所述斜梁连接板厚度;以及
至少两个第三肋板,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肋板对称设于两所述第三支撑板背离相对另一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且每一所述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第三抵接板均垂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三抵接板一侧端面呈圆弧过渡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木组合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有斜梁铰接孔,所述斜梁连接板对应所述斜梁铰接孔设置有腰形孔,所述斜梁连接板夹设于所述斜梁接头的至少两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并通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斜梁铰接孔铰接连接于所述斜梁接头。
CN202321639685.5U 2023-06-27 2023-06-27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Active CN220058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9685.5U CN220058316U (zh) 2023-06-27 2023-06-27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9685.5U CN220058316U (zh) 2023-06-27 2023-06-27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8316U true CN22005831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0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9685.5U Active CN220058316U (zh) 2023-06-27 2023-06-27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8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80649A1 (en) Construction joints and related connectors
CN220058316U (zh) 钢木组合连接系统
CN21419500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钢梁
CA2703401C (en) Construction joints and related connectors
CN219219382U (zh) 一种主次梁的连接结构
CN215053886U (zh) 一种可以拼接的工字钢构件
CN219450406U (zh) 一种钢结构组合梁及组合桥梁
CN217175366U (zh) 一种木梁双向悬挑节点连接构造
CN219118248U (zh) 一种可拼接工字型基准梁以及桩基静载试验系统
CN113882516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梁柱连接结构
CN213836996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房屋的安装基座
CN219298445U (zh) 悬挑式钢木组合连接节点及其结构
CN219219386U (zh) 便于拆装的钢结构连接件
CN218667938U (zh) 装配式钢结构节点
CN220167292U (zh) 一种厂房预制梁
CN218176241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CN219690291U (zh) 引导梁与主梁的连接结构
CN21956918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立柱与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5304255U (zh) 一种高强度挡栏
CN218881158U (zh) 建筑构配组件和集成建筑
CN217079114U (zh) 一种用于房屋主梁和钢柱的多梁连接组件
CN213235688U (zh) 支撑柱及其连接件
CN220850268U (zh) 一种牢固型臂架接头
CN215330464U (zh) 端梁插入式的宽扁柱与梁连接节点
CN210439461U (zh) 钢结构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