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2473U -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2473U
CN220732473U CN202321512986.1U CN202321512986U CN220732473U CN 220732473 U CN220732473 U CN 220732473U CN 202321512986 U CN202321512986 U CN 202321512986U CN 220732473 U CN220732473 U CN 220732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layer
stator
coil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29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延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Powertrain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29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2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2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2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每极每相槽数为2,任一相绕组中,包括N个并联支路,在每一个支路中,包括至少一个绕组单元,多个绕组单元依次连接,N为3的倍数;每一个绕组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多个线圈单元一与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线圈单元一与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线圈单元一的数量为奇数;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同层设置。定子绕组每一相绕组的每个支路在圆周上采用完全旋转对称的方式布置,各支路间无环流,不存在环流引起的额外发热和振动及噪音,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NVH表现。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定子绕组的每相绕组的每个支路间存在差异,各支路不是完全对称,支路间存在环流,电机效率低,NVH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子绕组,每极每相槽数为2,任一相绕组中,包括N个并联支路,在每一个支路中,包括至少一个绕组单元,多个绕组单元依次连接,N为3的倍数;
每一个绕组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多个线圈单元一与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线圈单元一与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线圈单元一的数量为奇数;
其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同层设置,布满径向最内层与径向最外层的所有槽。
进一步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在定子铁芯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个极距。
进一步的,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之间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两层。
进一步的,线圈单元一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内。
进一步的,第一导体的节距与第二导体的节距之差为2。
进一步的,线圈单元二包括两个第三导体,两个第三导体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内。
进一步的,在焊接端侧,相邻两层的相对应的两个焊接端连接。
进一步的,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为大于等于6的偶数层。
进一步的,多个支路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平行设置;每一个支路中的多个绕组单元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平行设置。
一种定子,包括如上述的定子绕组。
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的定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定子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具有至少一个绕组单元,多个绕组单元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绕组单元在连接时选择相邻较近的位置连接,每一个绕组单元中,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多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同时,多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由径向最内层至径向最外层或由径向最外层至径向最内层依次设置,线圈单元一包括沿着定子铁芯周向设于相邻槽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线圈单元二包括沿着定子铁芯周向设于相邻槽的两个第三导体,使得定子绕组每一相绕组的每个支路在圆周上采用完全旋转对称的方式布置,各支路间无环流,不存在环流引起的额外发热和振动及噪音,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NVH表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支路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插线端与焊接端合并在一起的一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一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一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二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二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三的插线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三的焊接端的一相绕组展开示意图。
图中:
10、线圈单元一 20、线圈单元二 30、绕组单元
100、第一导体 101、第二导体 200、第三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该定子绕组每一相绕组中的多个并联支路在圆周上采用完全旋转对称的方式布置,各个支路之间无环流,不存在环流引起的额外发热、振动及噪音,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NVH表现。
一种定子绕组,如图1所示,具有三相绕组,每极每相槽数为2,在任一相绕组中,包括N个并联支路,在每一个支路中,包括至少一个绕组单元30,多个绕组单元30依次连接,构造出一个支路结构,其中,N为3的倍数;
每一个绕组单元30中,包括至少一个线圈单元一10和多个线圈单元二20,多个线圈单元一10与多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线圈单元一10与多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线圈单元一10和多个线圈单元二20在排布设置时,既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设置,也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设置,由定子铁芯的径向最内层至径向最外层方向逐步递进,或,由定子铁芯的径向最外层至径向最内层方向逐步递进,同时在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上逐步递进,使得多个线圈单元一10和多个线圈单元二20在定子铁芯的展开图上呈倾斜设置,环绕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
其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线圈单元一10的数量为奇数,线圈单元一10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一个绕组单元30中,线圈单元一10的设置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在一相绕组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同层设置,设置在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上的可以是线圈单元一10,或者是线圈单元二20,或者是包括线圈单元一10和线圈单元二20,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设于同层的沿着定子铁芯周向的相邻槽内,布满径向最内层与径向最外层的所有槽。
在定子铁芯的径向层中,除了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之间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两层,且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之间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的相邻槽内。
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在定子铁芯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个极距,也就是,从一相绕组的插线端看,位于定子铁芯的径向最内层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间隔两个极距设置,位于定子铁芯的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间隔两个极距设置,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不在同一径向方向上。
在定子铁芯的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之间的各个相邻两层中,多个线圈单元一10和/或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布满该相绕组所占据的各个槽内。
上述的线圈单元一10为导体组结构,线圈单元一10包括第一导体100和第二导体101,第一导体100与第二导体101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内,第一导体100的节距与第二导体101的节距之差为2,即,第一导体100与第二导体101呈同心设置,如,第一导体100的节距可以是7,第二导体101的节距可以是5,第一导体100的节距与第二导体101的节距根据定子绕组的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上述的线圈单元二20为导体组结构,线圈单元二20包括两个第三导体200,两个第三导体200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内,如,第三导体200的节距可以是6,第三导体200的节距根据定子绕组的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在一个支路中,绕组单元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绕组单元3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绕组单元30在连接时,可以选择相邻较近的位置连接,如,位于定子铁芯同一径向方向上的相对应的相邻两个焊接端连接,将多个绕组单元30串联连接在一起,未相连接的两个焊接端分别与该支路的引线端和出线端连接,构造出一个支路的结构。
在一相绕组的焊接端侧,相邻两层的相对应的两个焊接端连接,构造出各个支路的结构。
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为大于等于6的偶数层,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在任一相绕组中,多个支路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平行设置,每一个支路中的多个绕组单元3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平行设置,使得每一个支路在圆周上为完全旋转对称的方式布置,各支路间无环流,使得定子绕组不会因环流而引起额外发热和振动及噪音。
一种定子,包括如上述的定子绕组。
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的定子。
下面以一些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下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绕组安装在定子铁芯上,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槽,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以预定的槽距间隔开;定子绕组包括三相绕组,每极每相槽数为2,定子铁芯的槽的数目为72。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为10层,每一相定子绕组中包括3个并联支路绕组,线圈单元一10包括第一导体100和第二导体101,第一导体100的节距为7,第二导体101的节距为5,线圈单元二20包括两个第三导体200,第三导体200的节距为6。
在定子铁芯的径向第一层,布设6个线圈单元一10,6个线圈单元一1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第1个线圈单元一10中的第一导体100位于01、08槽,第二导体101位于02、07槽;第2个线圈单元一10中的第一导体100位于13、20槽,第二导体101位于14、19槽;第3个线圈单元一10中的第一导体100位于25、32槽,第二导体101位于26、31槽;第4个线圈单元一10中的第一导体100位于37、44槽,第二导体101位于38、43槽;第5个线圈单元一10中的第一导体100位于49、56槽,第二导体101位于50、55槽;第6个线圈单元一10中的第一导体100位于61、68槽,第二导体101位于62、67槽;
在定子铁芯的径向第十层,布设6个线圈单元二20,6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第1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07、13槽和08、14槽;第2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19、25槽和20、26槽;第3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31、37槽和32、38槽;第4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43、49槽和44、50槽;第5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55、61槽和56、62槽;第6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67、01槽和68、02槽;
在第二层第三层布设12个线圈单元二20,12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第1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01、07槽和02、08槽,第2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07、13槽和08、14槽,第3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13、19槽和14、20槽,第4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19、25槽和20、26槽,第5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25、31槽和26、32槽,第6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31、37槽和32、38槽,第7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37、43槽和38、44槽,第8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43、49槽和44、50槽,第9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49、55槽和50、56槽,第10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55、61槽和56、62槽,第11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61、67槽和62、68槽,第12个线圈单元二20中的两个第三导体200分别位于67、01槽和68、02槽;
在第四层第五层布设12个线圈单元二20,12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12个线圈单元二20的设置的槽的位置与第二层第三层的12线圈单元二20的设置的槽的位置相同;
在第六层第七层布设12个线圈单元二20,12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12个线圈单元二20的设置的槽的位置与第二层第三层的12线圈单元二20的设置的槽的位置相同;
在第八层第九层布设12个线圈单元二20,12个线圈单元二20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设置,12个线圈单元二20的设置的槽的位置与第二层第三层的12线圈单元二20的设置的槽的位置相同;
在定子绕组的焊接端侧,相邻两层的相对应的两个焊接端连接,在一相绕组中的一个支路中,包括两个相连接的绕组单元30,其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包括:位于第一层的01、02、07、08槽的线圈单元一10,位于第二层第三层的07、08、13、14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二层第三层的13、14、19、20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四层第五层的19、20、25、26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四层第五层的25、26、31、32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六层第七层的31、32、37、38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六层第七层的37、38、43、44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八层第九层的43、44、49、50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八层第九层的49、50、55、56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十层的55、56、61、62槽的线圈单元二20;
另一个绕组单元30中,包括:位于第一层的13、14、19、20槽的线圈单元一10,位于第二层第三层的19、20、25、26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二层第三层的25、26、31、32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四层第五层的31、32、37、38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四层第五层的37、38、43、44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六层第七层的43、44、49、50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六层第七层的49、50、55、56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八层第九层的55、56、61、62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八层第九层的61、62、67、68槽的线圈单元二20,位于第十层的67、68、01、02槽的线圈单元二20;
第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第九层第55槽的焊接端与第二个绕组单元30中的第八层第61槽的焊接端连接,第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第十层第61槽中的焊接端与引线端连接,第二个绕组单元30中的第七层第55槽中的焊接端与出线端连接,构造出一个沿着定子铁芯周向逐步递进和径向逐步递进设置的环形支路结构。
其他两个支路绕组的设置方式与第一个支路绕组的设置方式相同,只是设置的层数槽数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在定子铁芯的各层中的多个线圈单元一10和多个线圈单元二20的排布方式相同,只是支路绕组数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绕组具有6个并联支路,每一个支路中包括一个绕组单元20,其他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每一个绕组单元30中,具有1个线圈单元一10,其余均为线圈单元二20,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线圈单元一10位于径向相邻两层,如第二层第三层,其他均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每一个绕组单元30中,具有3个线圈单元一10,其余均为线圈单元二20,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3线圈单元一10中,一个线圈单元一10同层设置,如,第一层,其他2个线圈单元一10位于径向相邻两层,如第二层第三层,其他均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每一个绕组单元30中,具有5个线圈单元一10,其余均为线圈单元二20,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5线圈单元一10中,一个线圈单元一10同层设置,如,第一层,其他4个线圈单元一10位于径向相邻两层,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第五层,其他均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每一个绕组单元30中,具有7个线圈单元一10,其余均为线圈单元二20,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5线圈单元一10中,一个线圈单元一10同层设置,如,第一层,其他6个线圈单元一10位于径向相邻两层,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和第六层第七层,其他均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每一个绕组单元30中,具有9个线圈单元一10,其余均为线圈单元二20,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绕组单元30中的9个线圈单元一10中,一个线圈单元一10同层设置,如,第一层,其他8个线圈单元一10位于径向相邻两层,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和第八层第九层,其他均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第一层中的6个线圈单元一10设置的槽不同,沿着72槽至01槽方向,每一个线圈单元一10均移动一个槽,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第五层中的12个线圈单元二20设置的槽不同,沿着72槽至01槽方向,每一个线圈单元二20均移动一个槽,三个并联支路中,一个支路绕组中的与引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和与出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所位于的槽不同,其余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第一层中的6个线圈单元一10设置的槽不同,沿着01槽至72槽方向,每一个线圈单元一10均移动一个槽,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第五层中的12个线圈单元二20设置的槽不同,沿着01槽至72槽方向,每一个线圈单元二20均移动一个槽,三个并联支路中,一个支路绕组中的与引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和与出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所位于的槽不同,其余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如图16-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第一层中的6个线圈单元一10设置的槽不同,沿着72槽至01槽方向,每一个线圈单元一10均移动一个槽;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和第八层第九层中的线圈单元二20中的第三导体200的节距为5,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和第八层第九层中的12个线圈单元二20设置的槽不同,三个并联支路中,一个支路绕组中的与引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和与出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所位于的槽不同,其余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一
如图18-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第一层中的6个线圈单元一10设置的槽不同,沿着01槽至72槽方向,每一个线圈单元一10均移动一个槽;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和第八层第九层中的线圈单元中的第三导体200的节距为7,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和第八层第九层中的12个线圈单元二20设置的槽不同,三个并联支路中,一个支路绕组中的与引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和与出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所位于的槽不同,其余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二
如图20-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定子铁芯径向层数为8层,各层中的线圈单元一10和线圈单元二20的布设方式相同,三个并联支路中,两个支路绕组中的与引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和与出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所位于的槽不同,其余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三
如图22-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定子铁芯径向层数为6层,各层中的线圈单元一10和线圈单元二20的布设方式相同,三个并联支路中,两个支路绕组中的与引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和与出线端相连接的焊接端所位于的槽不同,其余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定子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具有至少一个绕组单元,多个绕组单元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绕组单元在连接时选择相邻较近的位置连接,每一个绕组单元中,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多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同时,多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由径向最内层至径向最外层或由径向最外层至径向最内层依次设置,线圈单元一包括沿着定子铁芯周向设于相邻槽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线圈单元二包括沿着定子铁芯周向设于相邻槽的两个第三导体,使得定子绕组每一相绕组的每个支路在圆周上采用完全旋转对称的方式布置,各支路间无环流,不存在环流引起的额外发热和振动及噪音,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NVH表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极每相槽数为2,任一相绕组中,包括N个并联支路,在每一个支路中,包括至少一个绕组单元,多个所述绕组单元依次连接,N为3的倍数;
每一个绕组单元中,包括至少一个线圈单元一和多个线圈单元二,多个所述线圈单元一与多个所述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线圈单元一与多个所述线圈单元二沿着定子铁芯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线圈单元一的数量为奇数;
其中,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同层设置,布满径向最内层与径向最外层的所有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在定子铁芯周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个极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位于定子铁芯径向最内层和径向最外层之间的线圈单元一和/或线圈单元二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一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节距与所述第二导体的节距之差为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单元二包括两个第三导体,两个所述第三导体设于定子铁芯周向相邻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和5-6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在焊接端侧,相邻两层的相对应的两个焊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为大于等于6的偶数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支路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平行设置;每一个支路中的多个所述绕组单元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平行设置。
10.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定子绕组。
1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
CN202321512986.1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Active CN220732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2986.1U CN220732473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2986.1U CN220732473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2473U true CN220732473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2986.1U Active CN220732473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2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9750B (zh) 一种内并外包式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7486256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JP2005312278A (ja) 回転電機の集中巻き型ステータコイル
CN112531932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JP6267933B2 (ja) 回転電機
CN116805821A (zh)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112531933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20732473U (zh)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217935214U (zh) 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108288885B (zh) 用于电机的电压平衡绕组模式及组装这种绕组的方法
CN2144124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5765251A (zh) 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13422455B (zh) 一种错位引出式4支路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3585303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112583168A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4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20382835U (zh) 一种平行叠放连续绕组、定子及电机
CN220732474U (zh) 一种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214543854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CN219322176U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及扁线电机
CN220368527U (zh) 一种定子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4543852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2033857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621616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6819543U (zh) 一种定子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