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8381U - 冷暖空调扇 - Google Patents

冷暖空调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8381U
CN220728381U CN202321865028.2U CN202321865028U CN220728381U CN 220728381 U CN220728381 U CN 220728381U CN 202321865028 U CN202321865028 U CN 202321865028U CN 220728381 U CN220728381 U CN 220728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xial flow
cove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50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伴来
庞亚鹏
黄鹏
周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50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8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8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8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冷暖空调扇,包括壳体、驱动器、轴流风扇、发热组件及蒸发组件,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并且壳体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驱动器设置在容置腔中;轴流风扇与驱动器传动连接,轴流风扇的出风一侧与出风口对应设置;发热组件设置在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的沿伸方向上;蒸发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水箱和蒸发体,蒸发体设置在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蒸发体用于将水箱中传输过来的液体进行蒸发。本申请提供的冷暖空调扇,通过将轴流风扇与驱动器传动连接地设置在容置腔中,避免轴流风扇产生的全部气体均穿过发热组件,从而大大降低出风口处的噪音,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冷暖空调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冷暖空调扇。
背景技术
空调扇也称为水蒸发式空气调节风扇,是一种节能降温产品,其原理是在风机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水蒸发载体,水箱内设置水泵,水箱的顶部设有喷淋水槽,喷淋水槽位于蒸发载体的上方,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泵入喷淋水槽,再将水喷淋在水蒸发载体上,使其保持湿润。风机驱驶空气通过水蒸发载体,促使水在常温下汽化,水蒸发吸收汽化热而使水和空气降温,未汽化完的水流回水箱循环使用,降温的空气形成凉风经风道和出风口吹出,直接给人感觉凉爽。
虽然空调扇在炎热的夏天受到广大用户高频率的使用,但是到了冬天时则长时间的处于闲置状态中,从而为提高空调扇在冬天中的使用频率,有些直接在空调扇的出风口处加装有发热组件,使得空调扇能够在冬天的时候启动发热组件实现暖风状态,但由于目前空调扇大部分是直接将风机安装在通风管道中,将外部的气体从进气口抽入到通风管道中,接着全部气体从出风口处排出,而将发热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会导致出风口在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降低,从而通风管道内大量气体从设置有发热组件的出风口排出的过程中,会导致出风口处产生较大的噪音,从而降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暖空调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空调扇直接在通风管道的出风口处设置发热组件,从而导致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降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暖空调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并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轴流风扇的出风一侧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的沿伸方向上,所述发热组件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水箱和蒸发体,所述蒸发体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蒸发体用于将所述水箱中传输过来的液体进行蒸发。
本申请提供的冷暖空调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冷暖空调扇通过在容置腔中设有相互传动连接的轴流风扇和驱动器,驱动器能够带动轴流风扇转动,以使周围的空气沿着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从进风侧吹向出风侧,并且发热组件设置在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的沿伸方向上,轴流风扇产生的部分气体会穿过发热组件,提高气体温度,从而在冬天提供暖风,同时,发热组件的横截面小于出风口的横截面,使得轴流风扇产生的另一部分的气体从发热组件与出风口之间的间隙中排出壳体外,避免轴流风扇产生的全部气体均穿过发热组件,从而大大降低出风口处的噪音,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聚风罩,所述聚风罩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聚风罩中设有聚风口,所述聚风罩靠近所述轴流风扇的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聚风口分隔为第一聚风区和第二聚风区,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聚风罩靠近所述轴流风扇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聚风区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发热组件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风罩包括有第一罩体和多个聚风挡板,多个聚风挡板呈中心向外的辐射状分布在所述第一罩体中,相邻两个所述聚风挡板之间形成有聚风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且位于所述聚风罩背离所述轴流风扇一侧,所述导风罩包括有第二罩体和多个导风挡板,多个所述导风挡板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罩体上,所述导风挡板用于引导穿过所述第二罩体的气体朝同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有支架和发热体,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发热体卡设在所述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呈圆柱状长条结构,并且所述发热体绕卷式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水箱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背风口和侧风口,所述背风口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一侧对应设置,所述侧风口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暖空调扇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冷暖空调扇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发热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冷暖空调扇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聚风罩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壳体;101、容置腔;102、进风口;103、出风口;11、前壳;12、后壳;
20、驱动器;
30、轴流风扇;
40、发热组件;41、支架;411、第二连接部;42、发热体;
50、水箱;
60、聚风罩;601、第一聚风区;602、第二聚风区;61、隔板;611、第一连接部;62、第一罩体;63、聚风挡板;
70、导风罩;71、第二罩体;72、导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暖空调扇进行说明。冷暖空调扇,包括壳体10、驱动器20、轴流风扇30、发热组件40和蒸发组件。
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01,并且壳体10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01连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驱动器20设置在容置腔101中;轴流风扇30与驱动器20传动连接,轴流风扇30的出风一侧与出风口103对应设置;发热组件40设置在轴流风扇30的中心轴线的沿伸方向上;蒸发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水箱50和蒸发体,蒸发体设置在轴流风扇30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蒸发体用于将水箱50中传输过来的液体进行蒸发。
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10为中空结构,壳体10内的容置腔101用于容纳各个电器元件,并且各个电器元件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轴流风扇30能够在驱动器20的带动下绕着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轴流风扇30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周围的空气从进风侧朝出风侧的方向移动,以形成气流。发热组件40与电源接通后,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配合驱动器20和轴流风扇30能够将高温空气吹向目标位置。蒸发组件中的水箱50用于储存待蒸发的液体,并将液体传输到蒸发体上,外部的气流经过蒸发体的过程中能够加快待蒸发的液体的蒸发,使得气流中的部分热量被蒸发体上的待蒸发的液体吸收了,从而降低周围气流的温度。
本申请提供的冷暖空调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冷暖空调扇通过在容置腔101中设有相互传动连接的轴流风扇30和驱动器20,驱动器20能够带动轴流风扇30转动,以使周围的空气沿着轴流风扇30的中心轴线从进风侧吹向出风侧,并且发热组件40设置在轴流风扇30的中心轴线的沿伸方向上,轴流风扇30产生的部分气体会穿过发热组件40,提高气体温度,从而在冬天提供暖风,同时,发热组件40的横截面小于出风口103的横截面,使得轴流风扇30产生的另一部分的气体从发热组件40与出风口103之间的间隙中排出壳体外,避免轴流风扇30产生的全部气体均穿过发热组件40,从而大大降低出风口103处的噪音,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还包括有聚风罩60,聚风罩60设置在出风口103处,聚风罩60中设有聚风口,聚风罩60靠近轴流风扇30的一侧设有隔板61,隔板61将聚风口分隔为第一聚风区601和第二聚风区602,发热组件40设置在聚风罩60靠近轴流风扇30一侧,并与第一聚风区601对应设置。
具体地,隔板61呈圆环状结构,并且隔板61的中心轴线与轴流风扇30的中心轴线相互共线,第二聚风区602呈环状结构,并且第二聚风区602包围在第一聚风区601的外周侧,轴流风扇30转动产生的气流部分从第一聚风区601穿过聚风罩60,另一部分气流从第二聚风区602穿过聚风罩60。同时,隔板61围设在发热组件40的外周围,第一聚风区601的大小略大于发热组件40,从而当发热组件40启动后,第一聚风区601吹出的气体为暖风,第二聚风区602中吹出的气体没有经过发热组件40加热,当发热组件40关闭后,第一聚风区601和第二聚风区602中吹出的气体均为冷风。通过在聚风罩60分隔为第一聚风区601和第二聚风区602能够将轴流风扇30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流,从而避免发热组件40中受到较强的气流冲击,从而进一步降低冷暖空调扇中的噪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隔板6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611,发热组件4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411,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二连接部411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611设置在隔板61的内周侧,第一连接部611的数量与第二连接部411的数量相互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11为卡槽,第二连接部411为卡块,发热组件40与隔板6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611和第二连接部411实现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发热组件40长时间使用后,将发热组将从隔板61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洁除尘,然后再将发热组件40安装回去继续使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5,聚风罩60包括有第一罩体62和多个聚风挡板63,多个聚风挡板63呈中心向外的辐射状分布在第一罩体62中,相邻两个聚风挡板63之间间隔设置。
具体地,第一罩体62的形状与出风口103的形状相适配,第一罩体62的直径略小于出风口103的直径。由于多个聚风挡板63呈中心向外的辐射状分布再第一罩体62中,使得相邻两个聚风挡板63之间的间隔朝着中心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窄。从而轴流风扇30产生的气流在穿过聚风间隔后能够向中间汇聚,使得冷暖空调扇吹出的气体能够集中的吹向目标的位置中,避免气流分散,而导致目标区域的风力减弱。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有导风罩70,导风罩70设置在出风口103处,并且位于聚风罩60背离轴流风扇30一侧,导风罩70包括有第二罩体71和多个导风挡板72,多个导风挡板72间隔排列设置在第二罩体71上,导风挡板72用于引导穿过第二罩体71的气体朝同一方向移动。
具体地,导风罩70主要用于引导穿过的气流朝设定的方向移动,通过转动导风罩70能够改变冷暖空调扇中吹出气体的方向。第二罩体71与第一罩体62均呈环形结构,导风挡板72沿直线排列设置在第二罩体71上,并且全部导风挡板72朝均相同方向倾斜设置。通过将导风挡板72均朝相同方向倾斜排列设置在第二罩体71上,能够有效引导冷暖空调扇中吹出气流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发热组件40包括有支架41和发热体42,支架41上设有凹槽,发热体42卡设在凹槽中。
具体地,发热体42在与电源接通后能够发出大量的热量,能够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支架41靠近发热体42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发热体42的形状相适配,通过在支架41上设有凹槽,能够提高发热体42与支架41连接的稳固性,避免发热体42在工作过程中与支架41发生脱离。同时,发热体42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并且支架41的耐高温阈值要高于发热体42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从而避免发热体42在发热过程中对支架41造成损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发热体42呈圆柱状长条结构,并且发热体42绕卷式设置在支架41上。
具体地,在工作过程中,轴流风扇30产生的气流会吹向发热体42的侧面。通过将发热体42设置为圆柱状长条结构,从而发热体42与轴流风扇30正对的侧面为圆弧面,气流在接触到发热体42后,会顺着发热体42圆弧形的侧面顺流走,减小风阻,进一步减轻噪音产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水箱50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水箱5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水箱50在装满待蒸发的液体后重量要大于上方壳体10的重量,所以将水箱50设置在底部,能够有效降低整个冷却空调扇的重心,从而提高整个冷却空调扇放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水箱5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定期将水箱50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清洗。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进风口102包括背风口和侧风口,背风口与轴流风扇30的进风一侧对应设置,侧风口数量为两个,两个侧风口设置在壳体10的相对两侧。
具体地,进风口102一共包括有两个侧风口和一个背风口,并且侧风口和背风口处均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容置腔101的防护格栅。通过在壳体10上设有两个侧风口和一个背风口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进风量,从而能够为轴流风扇30提供充足的气体。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壳体10包括有前壳11和后壳12,后壳12与前壳11可拆卸连接,出风口103设置在前壳11上,进风口102设置在后壳12上。
具体地,通过将壳体1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前壳11和后壳12,能够在容置腔101内的电器元件出现问题时,快速地对内部进行检查并且维修,同时,能够快速将内部的轴流风扇30拆卸出来进行定期清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并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与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轴流风扇的出风一侧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发热组件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
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水箱和蒸发体,所述蒸发体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方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聚风罩,所述聚风罩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聚风罩中设有聚风口,所述聚风罩靠近所述轴流风扇的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聚风口分隔为第一聚风区和第二聚风区,所述发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聚风罩靠近所述轴流风扇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聚风区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发热组件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罩包括有第一罩体和多个聚风挡板,多个聚风挡板呈中心向外的辐射状分布在所述第一罩体中,相邻两个所述聚风挡板之间形成有聚风间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且位于所述聚风罩背离所述轴流风扇一侧,所述导风罩包括有第二罩体和多个导风挡板,多个所述导风挡板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二罩体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有支架和发热体,所述支架上设有凹槽,所述发热体卡设在所述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圆柱状长条结构,并且所述发热体绕卷式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水箱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背风口和侧风口,所述背风口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一侧对应设置,所述侧风口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暖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壳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CN202321865028.2U 2023-07-14 2023-07-14 冷暖空调扇 Active CN220728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5028.2U CN220728381U (zh) 2023-07-14 2023-07-14 冷暖空调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5028.2U CN220728381U (zh) 2023-07-14 2023-07-14 冷暖空调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8381U true CN220728381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6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5028.2U Active CN220728381U (zh) 2023-07-14 2023-07-14 冷暖空调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8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847A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16844922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CN105402811B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80708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650842B (zh) 送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US9200814B2 (en) Ventilating apparatus
CN220728381U (zh) 冷暖空调扇
CN212618816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105650745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399198U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64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16651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160163B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13955470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533669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399191U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1114669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448459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4162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399200U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112443969A (zh) 送风设备
CN21374701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74701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338604U (zh) 空气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