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2811B -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2811B
CN105402811B CN201510919543.8A CN201510919543A CN105402811B CN 105402811 B CN105402811 B CN 105402811B CN 201510919543 A CN201510919543 A CN 201510919543A CN 105402811 B CN105402811 B CN 105402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cooled ducted
mo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95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2811A (zh
Inventor
朱江程
杜辉
王云亮
陈博强
杨亮
林国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9195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2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2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2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2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2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08Perforated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管机包括:壳体(10),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蒸发器(20),设置在内腔中并相对于下风口(121)靠近侧风口(131)设置;风机机组(30),设置内腔中并位于下风口(121)的上方,其中,风管机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下风口(121)出风,侧风口(131)回风,或者,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侧风口(131)出风,下风口(121)回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机舒适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风管式空调机组主要安装在房屋的吊顶中。由于风管式空调机组安装在顶部,当空调制热时,由于热空气上浮,热风无法送到地面。因此,部分风管机采用了下送风的结构形式。但是,在制冷时,下送风会造成冷风直接吹人,导致人产生冷感,舒适性差,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侧风口和下风口;蒸发器,设置在内腔中并相对于下风口靠近侧风口设置;风机机组,设置内腔中并位于下风口的上方,其中,风管机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下风口出风,侧风口回风,或者,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侧风口出风,下风口回风。
进一步地,风机机组还包括隔板,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电机腔和通风腔,侧风口和下风口均与通风腔连通,蒸发器设置在通风腔内,风机机组包括:底座,固定在壳体上;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电机腔内,电机的输出轴由电机腔伸入通风腔内;叶轮,位于通风腔内并可转动地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叶轮与蒸发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隔板作为导流部,导流部的朝向通风腔一侧的壁面形成导流壁面。
进一步地,导流部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上方,第二导流板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下方,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及壳体的一部分形成电机腔。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呈弧面形。
进一步地,弧面形的第一导流板的曲率中心位于通风腔或电机腔所在的一侧,弧面形的第二导流板的曲率中心位于通风腔或电机腔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电机为多个,叶轮为多个,多个电机和多个叶轮均一一对应设置,风机机组还包括多个导流圈,导流圈设置在底座上,且每个叶轮的周向外侧均设置有导流圈。
进一步地,风管机还包括电加热部,电加热部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叶轮和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风管机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设置在内腔中并位于蒸发器的下方。
进一步地,接水盘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在底板的沿出风方向的两侧,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对设置在底板的垂直于出风方向的两侧,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形成接水腔。
进一步地,风管机还包括蒸发器支架,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支架上,接水盘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连接在第二侧板上并朝向风机机组一侧延伸,蒸发器支架支撑在第一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接水盘还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并朝向壳体的内壁延伸,第二侧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形成倒U形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以及连接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及第四侧面板,侧风口设置在第一侧面板上,下风口设置在下面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管机,风管机为上述的风管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壳体具有侧风口和下风口,这样使得风管机具有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可以选择,通过调节使得制热时下出风或侧出风、制冷时侧出风或下出风。具体地,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可以选择从下风口出风,使得热风直接吹到地面,在从风管机的侧风口回风,进而在室内循环,形成地毯式制热,达到快速制热的目的;当室内较热时,可以选择从侧风口出风,从下风口回风,可以减弱制热的效果,防止室内过热。风管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可以选择从侧风口出风,由于冷空气因重量较重,会自然沉降,最后在风管机的下风口回风,形成瀑布式制冷;为了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可以选择从下风口出风,从侧风口回风。上述结构提高了风管机的舒适性体验,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挑选出风方向,可调节度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风管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风管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风管机的风机机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上面板;12、下面板;121、下风口;13、第一侧面板;131、侧风口;14、第二侧面板;15、第三侧面板;20、蒸发器;30、风机机组;31、底座;32、电机;33、叶轮;34、第一导流板;35、第二导流板;36、导流圈;37、电加热部;38、第一挡板;39、第二挡板;50、接水盘;51、底板;52、第一侧板;53、第二侧板;54、第一支撑板;55、第二支撑板;60、蒸发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壳体10、蒸发器20和风机机组30。壳体10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蒸发器20设置在内腔中并相对于下风口121靠近侧风口131设置,风机机组30设置内腔中并位于下风口121的上方。其中,风管机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下风口121出风,侧风口131回风,或者,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时,侧风口131出风,下风口121回风。
应用本实施例的风管机,壳体10具有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这样使得风管机具有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可以选择,通过调节使得制热时下出风或侧出风、制冷时侧出风或下出风。具体地,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可以选择从下风口121出风,使得热风直接吹到地面,在从风管机的侧风口131回风,进而在室内循环,形成地毯式制热,达到快速制热的目的;当室内较热时,可以选择从侧风口131出风,从下风口121回风,可以减弱制热的效果,防止室内过热。风管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可以选择从侧风口131出风,由于冷空气因重量较重,会自然沉降,最后在风管机的下风口121回风,形成瀑布式制冷;为了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可以选择从下风口121出风,从侧风口131回风。上述结构提高了风管机的舒适性体验,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挑选出风方向,可调节度高。
如图2和图4所示,可选地,风机机组30还包括隔板,隔板将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电机腔和通风腔,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均与通风腔连通,蒸发器20设置在通风腔内。风机机组30包括底座31、电机32和叶轮33,底座31固定在壳体10上,电机32固定在底座31上并位于电机腔内,电机32的输出轴由电机腔伸入通风腔内,叶轮33位于通风腔内并可转动地设置在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且叶轮33与蒸发器20间隔设置。通过设置隔板将电机32隔离气流,使得电机32不会暴露在流场中,对流场干扰小,从而降低了电机32对整个流场的影响。
风机机组30相对于侧风口131置于蒸发器20的后部,即位于下风口121的上部(风管机吊挂后)。叶轮33为具有正反旋转均出风的轴流风机,当控制电机32使叶轮正向旋转,这时风管机可以从侧风口131出风,从下风口121回风;当控制电机32使叶轮反向旋转,下风口121出风,从侧风口131回风,从而达到了双向选择性出风的目的。
可选地,隔板作为导流部,导流部的朝向通风腔一侧的壁面形成导流壁面。导流壁面可以起到对气流的导流作用,具有较优的导风效果。隔板不仅将电机32暗藏于隔板与壳体10的一部分形成的电机腔中,使电机不影响风机的风场,对流场干扰小,而且起到对气流的导流作用,具有良好的导风效果。
可选地,导流部包括第一导流板34和第二导流板35,第一导流板34位于电机32的输出轴的上方,第二导流板35位于电机32的输出轴的下方,第一导流板34、第二导流板35及壳体10的一部分形成电机腔。采用上述两个导流板的导流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简便,降低制造成本。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导流效果,可选地,第一导流板34和第二导流板35均呈弧面形。弧面形的导流板的导流效果更好。优选地,第一导流板34和第二导流板35共同形成双半圆的型线,通过双半圆的型线可将电机32完全覆盖,使风机机组30装配到整机时,电机32不暴露在流场中,从而降低了电机32对整个流场的影响,这种型线对流场干扰小;同时还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具有较优的导风效果。
为了更好提高导流效果,优选地,弧面形的第一导流板34的曲率中心位于通风腔所在的一侧,弧面形的第二导流板35的曲率中心位于电机腔所在的一侧。当然,也可以将弧面形的第一导流板34的曲率中心位于电机腔所在的一侧,弧面形的第二导流板35的曲率中心位于通风腔所在的一侧,或者,将弧面形的第一导流板34的曲率中心及弧面形的第二导流板35的曲率中心均位于电机腔所在的一侧,或者,将弧面形的第一导流板34的曲率中心及弧面形的第二导流板35的曲率中心均位于通风腔所在的一侧。
可选地,风机机组还包括第一挡板38,第一导流板34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板38。第一挡板38具有止挡的作用。风机机组还包括第二挡板39,第二导流板35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板39。第二挡板39具有止挡的作用。
可选地,电机32为多个,叶轮33为多个,多个电机32和多个叶轮33均一一对应设置,风机机组30还包括多个导流圈36,导流圈36设置在底座31上,且每个叶轮33的周向外侧均设置有导流圈36。导流圈36起到对气流导流的作用,使得更好的气流流向风口,从而提高整机效率。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电加热部37,电加热部37固定在底座31上并位于叶轮33和隔板之间。也就是说,电加热部37置于叶轮33的后部,并位于下风口的上方,且固定在底座31上。采用上述安装方式方便维修电加热部37,方便维修人员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用户在制热情况下选择下出风口方式,电加热部37置于蒸发器20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气流先通过蒸发器20后再通过电加热部37。这样有效地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整机效率。
如图3所示,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接水盘50,接水盘50设置在内腔中并位于蒸发器20的下方。接水盘50用于接收从蒸发器20上流下的水滴,有效地防止滴落到壳体10的底壁上的水滴从出风口流出滴落到室内的情况。
可选地,接水盘50包括底板51、第一侧板52、第二侧板53、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相对设置在底板51的沿出风方向的两侧,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对设置在底板51的垂直于出风方向的两侧,底板51、第一侧板52、第二侧板53、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形成接水腔。蒸发器20的一端支撑在第二侧板53上。接水盘50采用上述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第二侧板53可以用于支撑蒸发器20,起到支撑蒸发器20的作用。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蒸发器支架60,蒸发器20设置在蒸发器支架60上,接水盘5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54,第一支撑板54连接在第二侧板53上并朝向风机机组30一侧延伸,蒸发器支架60支撑在第一支撑板54上。一方面,第一支撑板54可以起到支撑蒸发器支架60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接水盘位于风机机组的旁边及风管机朝两个方向均可以出风,第一支撑板54的设置可以降低接水盘对流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风机效率,还可以降低噪音。
可选地,接水盘5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55,第二支撑板55连接在第一支撑板54上并朝向壳体10的内壁延伸,第二侧板53、第一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5形成倒U形支撑结构。也就是说,在接水盘50的后部增加了类似倒U形结构。由于接水盘位于风机机组的旁边及风管机朝两个方向均可以出风,上述倒U型结构可以降低接水盘对流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风机效率。同时,在风管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叶轮旋转将气流吹向侧风口,第一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5还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降低噪音;在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叶轮旋转将气流吹向下风口,第一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5还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降低噪音。
可选地,壳体10包括上面板11、下面板12以及连接在上面板11和下面板12之间的第一侧面板13、第二侧面板14、第三侧面板15及第四侧面板,侧风口131设置在第一侧面板13上,下风口121设置在下面板12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壳体10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当然,壳体10的结构也并不限于此。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实施例包括风管机,风管机为上述的风管机。壳体10具有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这样使得风管机具有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可以选择,通过调节使得制热时下出风或侧出风、制冷时侧出风或下出风。具体地,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可以选择从下风口121出风,使得热风直接吹到地面,在从风管机的侧风口131回风,进而在室内循环,形成地毯式制热,达到快速制热的目的;当室内较热时,可以选择从侧风口131出风,从下风口121回风,可以减弱制热的效果,防止室内过热。风管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可以选择从侧风口131出风,由于冷空气因重量较重,会自然沉降,最后在风管机的下风口121回风,形成瀑布式制冷;为了达到快速制冷的目的,可以选择从下风口121出风,从侧风口131回风。上述结构提高了风管机的舒适性体验,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挑选出风方向,可调节度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风管机是一种可以选择出风方向的风管机机组,作为一个风管式空调机组室内机,其具有制热下出风、制冷侧出风的功能,整机中所有零部件相对安装位置固定,不因更改出风方向改变各零部件相对位置,进而可以解决风管机舒适性差的问题。具体地,风管式送风机组拥有侧出风和下出风两种出风方式,可以通过调节使得制热时下出风、制冷时侧出风,使得制热时热风直接吹到地面,在从机组侧面回风,进而在室内循环,形成地毯式制热;并在制冷时风平吹出机组,冷空气因重量较重,会自然沉降,最后在机组下部回风,形成瀑布式制冷。这样有效地提高了风管机的舒适性体验,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挑选出风方向,做到可调节度高、人性化优的特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发明点旨在发明了一种新的风管式空调器结构,此种结构利用可以换向出风的并联轴流风机,可以达到制热时从机组下部风口出风,侧部风口回风,制冷时可以从侧部风口出风,下部风口回风,从而保证了风管式空调器的舒适性。同时,上述结构的各部件在整机中的位置及结构形式,使得整机效率更高,噪音更低,更好地提高了机组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侧风口(131)和下风口(121);
蒸发器(20),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相对于所述下风口(121)靠近所述侧风口(131)设置;
风机机组(30),设置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下风口(121)的上方,
其中,所述风管机具有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所述风管机处于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下风口(121)出风,所述侧风口(131)回风,或者,所述风管机处于所述制热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时,所述侧风口(131)出风,所述下风口(121)回风,
所述风机机组(30)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电机腔和通风腔,所述隔板作为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朝向所述通风腔一侧的壁面形成导流壁面;
所述导流部包括第一导流板(34)和第二导流板(35),所述第一导流板(34)位于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的上方,所述第二导流板(35)位于电机(32)的输出轴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34)、所述第二导流板(35)及所述壳体(10)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电机腔,所述第一导流板(34)和所述第二导流板(35)均呈弧面形,弧面形的所述第一导流板(34)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通风腔或所述电机腔所在的一侧,弧面形的所述第二导流板(35)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通风腔或所述电机腔所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口(131)和所述下风口(121)均与所述通风腔连通,所述蒸发器(20)设置在所述通风腔内,所述风机机组(30)包括:
底座(31),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
电机(32),固定在所述底座(31)上并位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由所述电机腔伸入所述通风腔内;
叶轮(33),位于所述通风腔内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且所述叶轮(33)与所述蒸发器(20)间隔设置;
所述电机(32)为多个,所述叶轮(33)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机(32)和多个所述叶轮(33)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风机机组(30)还包括多个导流圈(36),所述导流圈(36)设置在所述底座(31)上,且每个所述叶轮(33)的周向外侧均设置有所述导流圈(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口(131)和所述下风口(121)均与所述通风腔连通,所述蒸发器(20)设置在所述通风腔内,所述风机机组(30)包括:
底座(31),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
电机(32),固定在所述底座(31)上并位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由所述电机腔伸入所述通风腔内;
叶轮(33),位于所述通风腔内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且所述叶轮(33)与所述蒸发器(20)间隔设置;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电加热部(37),所述电加热部(37)固定在所述底座(31)上并位于所述叶轮(33)和所述隔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接水盘(50),所述接水盘(50)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蒸发器(20)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50)包括底板(51)、第一侧板(52)、第二侧板(53)、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侧板(52)和所述第二侧板(53)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51)的沿出风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51)的垂直于所述出风方向的两侧,所述底板(51)、所述第一侧板(52)、所述第二侧板(53)、所述第一端板及所述第二端板形成接水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还包括蒸发器支架(60),所述蒸发器(20)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支架(60)上,所述接水盘(5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54),所述第一支撑板(54)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53)上并朝向所述风机机组(30)一侧延伸,所述蒸发器支架(60)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5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55),所述第二支撑板(55)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4)上并朝向所述壳体(10)的内壁延伸,所述第二侧板(53)、所述第一支撑板(54)和所述第二支撑板(55)形成倒U形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上面板(11)、下面板(12)以及连接在所述上面板(11)和所述下面板(12)之间的第一侧面板(13)、第二侧面板(14)、第三侧面板(15)及第四侧面板,所述侧风口(13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板(13)上,所述下风口(121)设置在所述下面板(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口(131)和所述下风口(121)均与所述通风腔连通,所述蒸发器(20)设置在所述通风腔内,所述风机机组(30)包括:
底座(31),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
电机(32),固定在所述底座(31)上并位于所述电机腔内,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由所述电机腔伸入所述通风腔内;
叶轮(33),位于所述通风腔内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且
所述叶轮(33)与所述蒸发器(20)间隔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包括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
CN201510919543.8A 2015-12-10 2015-12-10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105402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9543.8A CN105402811B (zh) 2015-12-10 2015-12-10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9543.8A CN105402811B (zh) 2015-12-10 2015-12-10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2811A CN105402811A (zh) 2016-03-16
CN105402811B true CN105402811B (zh) 2019-04-19

Family

ID=5546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9543.8A Active CN105402811B (zh) 2015-12-10 2015-12-10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2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700B (zh) * 2016-06-27 2018-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108195055A (zh) * 2018-02-08 2018-06-22 四川华盛强环控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蒸发器的空调机组
CN108489156A (zh) * 2018-03-26 2018-09-0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其安装方法、风管机
CN108826472B (zh) * 2018-07-28 2020-12-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
CN116147064A (zh) * 2021-11-20 2023-05-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26095U (zh) * 2010-12-15 2011-08-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3807989A (zh) * 2014-03-05 2014-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15175558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CN105066253A (zh) * 2015-08-18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
CN105135535A (zh) * 2015-10-12 2015-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N205208740U (zh) * 2015-12-10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0916Y (zh) * 2007-05-24 2008-07-02 张永蔚 两用排气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26095U (zh) * 2010-12-15 2011-08-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3807989A (zh) * 2014-03-05 2014-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15175558A (ja) * 2014-03-17 2015-10-0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CN105066253A (zh) * 2015-08-18 2015-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
CN105135535A (zh) * 2015-10-12 2015-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N205208740U (zh) * 2015-12-10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2811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2811B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129802Y (zh) 一种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互换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1129806Y (zh) 一种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互换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5135535B (zh)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CN105423429A (zh) 超薄空调壁挂室内机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8954619B (zh) 桌面空调
CN105066256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0542152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N110043960A (zh) 悬角空调器
CN205208740U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196301A (zh) 低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3956A (zh) 悬角空调器
CN205957321U (zh) 低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361843A (zh) 超薄送舒适风空调室内机
CN208886921U (zh) 空调器
CN109099510B (zh) 空调器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716651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166512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160161A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104214839A (zh) 分体壁挂吸顶两用型室内机
CN108592219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4669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399189U (zh) 悬角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