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0736U -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0736U
CN220720736U CN202322524861.7U CN202322524861U CN220720736U CN 220720736 U CN220720736 U CN 220720736U CN 202322524861 U CN202322524861 U CN 202322524861U CN 220720736 U CN220720736 U CN 220720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ogie
supporting
driv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48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赫
郭庆林
丁昊
焦明伟
林冬婷
罗天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RR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RR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RR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RR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48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0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0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0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转向架,并稳定带动转向架上升或下降,包括与转向架底部抵持的上支撑板以及与转向架两侧导向轮抵持的侧支撑板;举升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升或下降,包括与支撑组件螺纹连接的举升传动轴和带动举升传动轴动作的驱动电机;滑移组件,用以带动支撑组件和举升组件沿水平方向稳定移动,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轨道以及滑动设置在两个轨道上的底座,举升组件和支撑组件均设置在底座上。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滑轮装置,能够降低拆卸单轨列车转向架的难度,实现安全有效且方便的换轮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背景技术
单轨铁路是铁路的一种,特点是使用的轨道只有一条,而非传统铁路的两条平衡路轨。单轨铁路的路轨一般以混凝土制造,比普通钢轨宽很多。而单轨铁路的车辆比路轨更宽。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似,单轨铁路主要应用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方,用来运载乘客。
单轨列车转向架需要及时维护和更换,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现有的轨道交通转向架组件维护和更换设备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传统轮轨关系的换轮设备,这种换轮设备不能用于跨座式单轨系统轨道上,即不能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的更换。另一种是安装于地坑内的转向架分离装置,这种设备其轨道形式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跨座式单轨列车不同,不能直接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架组件的维护和更换。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实现安全、方便的换轮作业是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该装置能够降低拆卸单轨列车转向架的难度,实现安全有效且方便的换轮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转向架,并稳定带动所述转向架上升或下降,包括与所述转向架底部抵持的上支撑板以及与所述转向架两侧导向轮抵持的侧支撑板;
举升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上升或下降,包括与所述支撑组件螺纹连接的举升传动轴和带动所述举升传动轴动作的驱动电机;
滑移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举升组件沿水平方向稳定移动,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轨道以及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轨道上的底座,所述举升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并与所述转向架底部插接的限位插销,所述限位插销连接有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用以驱动所述限位插销在竖直方向上伸出或缩回。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非所述侧支撑板所在的两侧还设置有锁止插销,所述锁止插销与单轨轨梁插接,所述锁止插销连接有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用以驱动所述锁止插销在水平方向上伸出或缩回。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或所述第二动力件为液压泵或气压泵。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限位插销伸缩状态的支撑到位检测装置和支撑回位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锁止插销伸缩状态的插销到位检测装置和插销回位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竖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组件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上下滑动。
优选地,举升传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两侧,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举升传动轴是否举升到位的检测单元。
优选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上支撑板和/或所述限位插销压力的支撑压力检测装置。
优选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之间间距的缓解装置,所述缓解装置增大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间距,以使两个侧支撑板均与所述导向轮稳定抵持;
或所述缓解装置减小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间距,以使两个侧支撑板与所述导向轮分离。
优选地,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程序预设限位以及机械安全限位件,用以限位所述底座的滑动位置。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的换轮装置用于车辆检修时列车换轮要求,将转向架与车体分离和组装,进行换轮作业以及转向架临时故障处理作业。具体地说,该装置设置于列车转向架下方,当列车到位且装置处于初始位的情况下,支撑组件在举升组件的作用下上升并抵住转向架,即上支撑板与转向架底部抵持,侧支撑板与导向轮抵持。在确保列车与转向架连接分离后,通过举升组件控制支撑组件的下降,从而带动转向架下移,当转向架下移至下限位后,支撑组件在滑移组件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出,从而使转向架完全脱离列车范围,便于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插销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锁止插销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架、2-轨梁、3-导向轮、4-上支撑板、5-侧支撑板、6-支撑架、7-底座、8-轨道、9-机械安全限位件、10-程序预设限位、11-驱动电机、12-举升传动轴、13-检测单元、14-限位插销、15-第一动力件、16-支撑回位检测装置、17-支撑到位检测装置、18-支撑压力检测装置、19-锁止插销、20-第二动力件、21-插销回位检测装置、22-插销到位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支撑组件、举升组件和滑移组件。支撑组件主要用于支撑转向架1,并将转向架1稳定带离列车;具体地说,本申请的支撑组件呈长方体形结构,如图1所示,长方体的顶面为上支撑板4,上支撑板4可以直接与转向架1接触,从而完成支撑功能;长方体对应的两个侧面为侧支撑板5,侧支撑板5用于支撑转向架1两侧的导向轮3,从而使支撑组件能够与转向架1稳定设置。
举升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升或下降,具体地说,上述支撑组件可以设置加强筋或加强板,以使支撑组件整体更加稳固,在此基础上,举升组件可以将驱动力作用于加强筋或加强板上,从而稳定驱动支撑组件上升或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组件可以是由驱动电机11带动的举升转动轴,举升传动轴1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即丝杆滑块的运动方式带动支撑组件运动。当然,也可以采用液压缸直接驱动的方式,即液压缸动力端直接与支撑组件上的加强筋或加强板连接,从而驱动支撑组件上升或下降。
滑移组件通常设置在地面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度,从而确保支撑组件以及转向架1的水平运动平稳性。滑移组件包括轨道8和底座7,轨道8的数量为两个,且平行设置,底座7滑动设置在轨道8上;这里的轨道8可以是滑轨,底座7相当于滑块,从而实现底座7的滑动设置;也可以将轨道8设置为行走轮轨道8,即在底座7上安装行走轮,从而实现底座7的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撑组件和举升组件均设置在底座7上,在采用驱动电机11和举升传动轴12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连接杆和锥齿轮实现驱动电机11与举升传动轴12之间的传动,从而将水平方向的转动效果改变为竖直方向的转动效果。
另外,由于转向架1需要脱离列车,并移出至列车外,因此这里的顶升组件需要沿竖直方向进行顶升;也就是说,在取下转向架1时,顶升组件需要带动支撑组件向下运动,而安装转向架1时则相反。同样的,滑移组件的设置是为了将转向架1平稳移出列车外,因此底座7的滑动完全脱离列车所在的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拆卸和维护转向架1。
综合上述实施例,本申请的换轮装置用于车辆检修时列车换轮要求,将转向架1与车体分离和组装,进行换轮作业以及转向架1临时故障处理作业。具体地说,该装置设置于列车转向架1下方,当列车到位且装置处于初始位的情况下,支撑组件在举升组件的作用下上升并抵住转向架1,即上支撑板4与转向架1底部抵持,侧支撑板5与导向轮3抵持。在确保列车与转向架1连接分离后,通过举升组件控制支撑组件的下降,从而带动转向架1下移,当转向架1下移至下限位后,支撑组件在滑移组件的作用下向外侧移出,从而使转向架1完全脱离列车范围,便于维护和更换。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与转向架1两者之间抵持的稳定型,这里的支撑组件还包括贯穿上支撑板4并与转向架1底部插接的限位插销14,限位插销1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旋转,这里不再详述。
当然,限位插销14的具体结构这里也不做过多限制,确保能够起到限位插接的作用即可。限位插销14一端插入转向架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动力件15,第一动力件15可以驱动限位插销14在竖直方向上伸出或缩回。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插销14的具体运动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竖直的运动方式,也可以采用倾斜或其它等方式,只需要确保多个限位插销14共同作用转向架1,并使转向架1稳定限位即可,这里不再详述,均落入本申请保护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确保转向架1在与列车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支撑组件上还设置有锁止插销19。锁止插销19位于不同于侧支撑板5所在的两侧,锁止插销19通过其运动能够插接在单轨轨梁2中,从而使支撑组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与轨梁2保持同步,并且能够位于同一平面内。锁止插销19连接有第二动力件20,第二动力件20能够驱动锁止插销19在水平方向上的伸出或缩回。
对于上述第一动力件15和第二动力件20,两者可以为液压泵或气压泵,或者采用其它形式的动力件,这里不做过多限制。但是由于液压泵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和更好的稳定性,这里优先液压泵作为动力件。当然,第一动力件15和第二动力件20均可以设置在支撑组件上,从而为其提供固定支撑。
为了提高限位插销14和锁止插销19的运动精度,这里的支撑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限位插销14伸缩状态的支撑到位检测装置17和支撑回位检测装置16,以及用于检测锁止插销19伸缩状态的插销到位检测装置22和插销回位检测装置21,具体请参照图2和图3。
此外,在底座7上还设置有两个竖直的支撑架6,支撑组件在两个支撑架6之间上下滑动,支撑架6能够为支撑组件提供侧面支撑,防止发生滑动或转动等情况,提高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举升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撑组件的两侧,同时在支撑架6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举升传动轴12是否举升到位的检测单元13,从而防止举升传动轴12运动不到位或运动过度。
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上支撑板4和/或限位插销14压力的支撑压力检测装置18,从而防止支撑组件受力过大导致损坏该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取下转向架1的过程中,两个侧支撑板5均与两侧的导向轮3抵紧,而当转向架1完全移出列车后,需要通过吊机吊离转向架1,此时的侧支撑板5则需要松开上述的抵紧效果。那么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在支撑组件还设置了调节两个侧支撑板5之间间距的缓解装置,缓解装置可以通过液压杆或其它动力件实现,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实现,这里不再详述。
当缓解装置增大两个侧支撑板5的间距时,两个侧支撑板5均与导向轮3稳定抵持,此时两侧的导向轮3能够夹紧侧支撑板5,从而使支撑组件与转向架1稳定连接。
当缓解装置减小两个侧支撑板5之间的间距时,导向轮3便不再与侧支撑板5抵紧,此时的转向架1便可通过吊机吊离该装置。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轨道8上还设置有程序预设限位10以及机械安全限位件9,程序预设限位10位于机械安全限位件9之前,当底座7运动至程序预设限位10时,由控制程序发出指令,使底座7停止运动。如果控制程序发生意外导致崩溃,那么还可以由机械安全限位件9进一步实现安全限位,从而利用双重防护装置,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需要确认列车以及该装置是否处于初始状态,即列车到位且装置位于列车正下方,此时启动举升组件,使支撑组件上升并支撑住转向架1,再由限位插销14插进转向架1底部限位孔中;装置侧面的锁止插销19与单轨轨梁2插接。
确保列车转向架1与列车连接分离后,锁止插销19缩回,取消装置与单轨轨梁2之间的锁定,通过控制组件将支撑组件与转向架1一同降低至下限位;支撑组件降低至下限位后通过控制组件将底座7与转向架1一同侧移出4m;侧移到位后,通过控制处于张开的侧支撑板5缩回;侧板缩回后,通过吊机吊离转向架1。至此完成转向架1的拆卸工作。
转向架1安装时,再转向架1吊回该装置后,上部限位插销14支撑限位转向架1,支撑到位后,张开侧支撑板5,完全固定住转向架1;转向架1通过底座7侧移回位,侧移至列车正下方,再通过控制组件控制举升组件抬高支撑组件,将转向架1举升至原有高度。
将转向架1固定至列车后,支撑组件下降并恢复至原位,至此完成转向架1的安装工作。
本申请的插销、侧移等动作均需满足提前识别的安全条件才能够动作,例如:插销伸出动作需要满足设备在初始位、设备侧移回位等条件才能够伸出,避免插销由于误操作与轨梁2发生碰撞。
另外,可以通过综合装置的侧移时间、侧移速度,综合得出侧移量是否满足安全吊出转向架1的安全距离,不满足时禁止侧板缓解以吊出转向架1。
对于驱动电机11等动力件,可以通过控制指令进行识别,自动启停,不需要手动控制,提高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此外,还可以设置主屏幕等显示装置,方便作业人员监控设备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转向架,并稳定带动所述转向架上升或下降,包括与所述转向架底部抵持的上支撑板以及与所述转向架两侧导向轮抵持的侧支撑板;
举升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组件上升或下降,包括与所述支撑组件螺纹连接的举升传动轴和带动所述举升传动轴动作的驱动电机;
滑移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举升组件沿水平方向稳定移动,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轨道以及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轨道上的底座,所述举升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并与所述转向架底部插接的限位插销,所述限位插销连接有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用以驱动所述限位插销在竖直方向上伸出或缩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非所述侧支撑板所在的两侧还设置有锁止插销,所述锁止插销与单轨轨梁插接,所述锁止插销连接有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用以驱动所述锁止插销在水平方向上伸出或缩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或所述第二动力件为液压泵或气压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限位插销伸缩状态的支撑到位检测装置和支撑回位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所述锁止插销伸缩状态的插销到位检测装置和插销回位检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竖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组件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上下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传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两侧,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举升传动轴是否举升到位的检测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上支撑板和/或所述限位插销压力的支撑压力检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侧支撑板之间间距的缓解装置,所述缓解装置增大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间距,以使两个侧支撑板均与所述导向轮稳定抵持;
或所述缓解装置监销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间距,以使两个侧支撑板与所述导向轮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车辆换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程序预设限位以及机械安全限位件,用以限位所述底座的滑动位置。
CN202322524861.7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Active CN220720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4861.7U CN22072073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4861.7U CN22072073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0736U true CN220720736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4861.7U Active CN220720736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0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43559U (zh) 换轮系统
US10730727B2 (en) Low profile drop table
CN112030767A (zh) 一种钢塔单侧爬升式提升模架及应用在倾斜独柱式钢索塔
CN220720736U (zh) 一种单轨车辆换轮装置
CN213387661U (zh) 一种bop移运装置
CN212989064U (zh) 一种预制构件试验装置
CN112897359A (zh) 连铸机大包回转台的辅助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
CN210366808U (zh) 一种用于轨道行走的升降拆除装置
CN208843643U (zh) 一种热轧辊道电机更换设备
CN115140667B (zh) 用于有限空间张拉作业起吊的自动装置
CN216947664U (zh) 基于d型便梁施工用横纵移动装置
CN215854729U (zh) 一种高铁用门式起重机
CN115041940A (zh) 一种铁路客运车辆车下大型设备更换装置
CN211711885U (zh) 移动摆渡装置
CN110820443A (zh) 一种铁路道岔打磨车应急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00115269A (ko) 모노레일전동차의 대차분리장치
CN210591927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旋转式转向架脱轨梁系统
CN210856941U (zh) 一种桥梁预应力张拉台车
CN211645801U (zh) 一种铁路道岔打磨车应急起复装置
CN214456365U (zh) 连铸机大包回转台的辅助安装工具
JP2020082777A (ja) 鉄道車両の台車交換設備
CN217350617U (zh) 一种用于提升机的两向穿梭车
CN218809958U (zh) 一种无配重块的起重机
CN214575596U (zh) 一种电梯安装吊篮锁轨器
CN215945863U (zh) 组装式闸门滚轮拆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