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8748U -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8748U
CN220708748U CN202322491623.0U CN202322491623U CN220708748U CN 220708748 U CN220708748 U CN 220708748U CN 202322491623 U CN202322491623 U CN 202322491623U CN 220708748 U CN220708748 U CN 220708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cating
component
vehicle body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16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宪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16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8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8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8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正面的下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主箱体的正面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副箱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振动柱的上端设置宽度较大的支板,并通过第二定位组件稳固支板的位置,使车体在调整位置时更加方便,有效减少车体位置的调试时间,同时可适应不同轮距的车辆,而在对于不同轴距的车辆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带动副箱体移动,且通过第一定位组件稳固副箱体的位置,即可达到调整副箱体位置的作用,而通过调整副箱体的位置,即可达到调整振动柱间距的作用,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体使用,避免增设试验舱而增加车体试验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试验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背景技术
机动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可分类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和电动车等,汽车在整车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和验证新产品的性能,经常会利用振动试验检测设备对汽车整车进行性能检测,判断其是否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在汽车整车振动试验中,通过运动模拟代替实际道路的试验,可以满足更全面的道路情况,从而可以尽可能缩短试验时间,降低试验成本。
在现有技术中,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在使用时,需使车辆的四个轮胎分别位于每个振动立柱上,因此常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车体位置的调试工作,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车体四立柱升降试验舱通常只能适应相应型号的车体,因此在遇到不同轮距与轴距的车体时,则需增设试验舱,从而增加了车体试验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体四立柱升降试验舱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车体位置的调试工作,而且通常只能适应相应型号的车体,因此在遇到不同轮距与轴距的车体时,则需增设试验舱,从而增加了车体试验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正面的下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主箱体的正面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副箱体,所述主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副箱体传动连接,所述副箱体背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主箱体和副箱体的上端均设置有振动柱,所述主箱体和副箱体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插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与振动柱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板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所述支板的上端外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通过第二调节组件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所述夹板外壁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与滑块,所述滑轨安装在主箱体正面的下端,所述滑块安装在副箱体的下端,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的外壁。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电机、螺柱与第一螺纹槽,所述电机安装在主箱体的内部,所述螺柱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柱的一端贯穿主箱体,所述第一螺纹槽开设在副箱体的背面,所述螺柱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第一定位槽与限位组件,所述定位柱连接在副箱体背面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在主箱体正面的外侧,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定位槽内壁的外侧,所述定位柱的一端通过限位组件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与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安装在第一定位槽内壁的外侧,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定位柱的侧壁,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支杆与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杆连接在支板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在凹槽内部的下端外侧,所述支杆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螺纹槽、螺杆与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螺纹槽开设在支架的外壁,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槽的内部,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槽伸入支架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夹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块与转槽,所述转块连接在螺杆的一端,所述转槽开设在夹板的内部,所述转块转动连接在转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与第三定位槽,所述定位杆连接在夹板外壁的外侧,所述第三定位槽开设在支架内壁的外侧,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通过第三定位槽贯穿支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在振动柱的上端设置宽度较大的支板,并通过第二定位组件稳固支板的位置,即可使车体在调整位置时更加方便,从而有效减少车体位置的调试时间,而且通过夹板可稳固车辆在支板上端的位置,同时可适应不同轮距的车辆,而在对于不同轴距的车辆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带动副箱体移动,且通过第一定位组件稳固副箱体的位置,避免副箱体的位置出现偏移,即可达到调整副箱体位置的作用,而通过调整副箱体的位置,即可达到调整振动柱间距的作用,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体使用,从而有效降低车体试验的成本;
第二、通过电机带动螺柱转动,并通过限位组件稳固定位柱在第一定位槽内部的位置,即可使第一定位组件稳固副箱体的位置,避免副箱体的位置发生偏移等情况,从而使螺柱通过第一螺纹槽可带动副箱体横向移动,使滑块在滑轨的外壁滑动,进而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滑动组件可达到调整副箱体位置的作用,而通过副箱体的移动,即可达到调整振动柱间距的作用,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主箱体,2、滑动组件,21、滑轨,22、滑块,3、副箱体,4、第一调节组件,41、电机,42、螺柱,43、第一螺纹槽,5、第一定位组件,51、定位柱,52、第一定位槽,53、限位组件,531、限位块,532、限位槽,6、振动柱,7、凹槽,8、支板,81、第二定位组件,811、支杆,812、第二定位槽,9、支架,91、第二调节组件,911、第二螺纹槽,912、螺杆,92、夹板,921、防滑垫,93、转动组件,931、转块,932、转槽,94、第三定位组件,941、定位杆,942、第三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正面的下端设置有滑动组件2,主箱体1的正面通过滑动组件2滑动连接有副箱体3,主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4,第一调节组件4与副箱体3传动连接,副箱体3背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5,主箱体1和副箱体3的上端均设置有振动柱6,主箱体1和副箱体3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凹槽7,凹槽7的内部插接有支板8,支板8的上端与振动柱6的上端相连接,支板8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81,支板8的上端外侧安装有支架9,支架9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91,支架9的内部通过第二调节组件91滑动连接有夹板92,夹板92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921,夹板92外壁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94。
通过在振动柱6的上端设置宽度较大的支板8,并通过第二定位组件81稳固支板8的位置,使车体的车轮停在支板8上,且通过夹板92可稳固车辆在支板8上端的位置,随后即可通过振动柱6对车体进行试验工作,而在对于不同轴距的车辆时,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带动副箱体3移动,且通过第一定位组件5稳固副箱体3的位置,避免副箱体3的位置出现偏移,使副箱体3通过滑动组件2可横向移动,即可达到调整副箱体3位置的作用,而通过调整副箱体3的位置,即可达到调整振动柱6间距的作用,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体使用。
实施例2
参考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便于副箱体3移动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滑动组件2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滑动组件2包括滑轨21与滑块22,滑轨21安装在主箱体1正面的下端,滑块22安装在副箱体3的下端,滑块22滑动连接在滑轨21的外壁;通过滑块22滑动连接在滑轨21的外壁,即可通过滑动组件2使副箱体3在移动时更加平滑。
参考图2,为了达到调整副箱体3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一调节组件4包括电机41、螺柱42与第一螺纹槽43,电机41安装在主箱体1的内部,螺柱42连接在电机41的输出端,螺柱42的一端贯穿主箱体1,第一螺纹槽43开设在副箱体3的背面,螺柱4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槽43的内部;通过电机41带动螺柱42转动,并通过第一定位组件5稳固副箱体3的位置,即可使螺柱42通过第一螺纹槽43带动副箱体3横向移动,从而达到调整副箱体3位置的作用。
参考图2,为了达到稳固副箱体3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柱51、第一定位槽52与限位组件53,定位柱51连接在副箱体3背面的外侧,第一定位槽52开设在主箱体1正面的外侧,限位组件53设置在第一定位槽52内壁的外侧,定位柱51的一端通过限位组件53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槽52的内部;通过定位柱5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槽52的内部,且通过限位组件53稳固定位柱51的位置,避免定位柱51与第一定位槽52分离,即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5稳固副箱体3的位置,避免副箱体3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正常使用。
参考图2,为了达到稳固定位柱51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53包括限位块531与限位槽532,限位块531安装在第一定位槽52内壁的外侧,限位槽532开设在定位柱51的侧壁,限位块53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32的内部;通过限位块53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32的内部,即可通过限位组件53稳固定位柱51的位置,避免定位柱51与第一定位槽52分离而影响副箱体3的位置。
实施例3
参考图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稳固支板8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对第二定位组件81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第二定位组件81包括支杆811与第二定位槽812,支杆811连接在支板8的下端外侧,第二定位槽812开设在凹槽7内部的下端外侧,支杆811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812的内部;通过支杆811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812的内部,即可通过第二定位组件81稳固支板8的位置,避免支板8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
参考图2,为了达到调整夹板92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调节组件91包括第二螺纹槽911、螺杆912与转动组件93,第二螺纹槽911开设在支架9的外壁,螺杆91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槽911的内部,螺杆912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槽911伸入支架9的内部,转动组件93设置在螺杆912的一端,螺杆912的一端通过转动组件93与夹板92转动连接;在需要调整夹板92的位置时,转动螺杆912,使螺杆912通过第二螺纹槽911横向移动,并通过第三定位组件94稳固夹板92的位置,即可使螺杆912通过转动组件93带动夹板92横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调节组件91可使夹板92起到夹持车轮的作用。
参考图3,为了达到使螺杆912带动夹板92横向移动的目的,本实施例的转动组件93包括转块931与转槽932,转块931连接在螺杆912的一端,转槽932开设在夹板92的内部,转块931转动连接在转槽932的内部;通过转块931转动连接在转槽932的内部,即可使螺杆912通过转动组件93与夹板92转动连接,从而在螺杆912转动时,使螺杆912通过转动组件93可带动夹板92横向移动。
参考图2,为了达到稳固夹板92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三定位组件94包括定位杆941与第三定位槽942,定位杆941连接在夹板92外壁的外侧,第三定位槽942开设在支架9内壁的外侧,定位杆94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定位槽942的内部,定位杆941的一端通过第三定位槽942贯穿支架9;通过定位杆94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定位槽942的内部,即可通过第三定位组件94稳固夹板92的位置,避免夹板92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
使用原理及优点:在需要进行车辆的试验工作时,将主箱体1和副箱体3安装在所需位置,随后即可使车辆行驶至主箱体1和副箱体3的上方,并使车体的车轮位于支板8上,且通过设置较为宽大的支板8,可使支板8适应不同轮距的车辆,同时可有效降低车体位置的调试工作,随后转动螺杆912,使螺杆912通过第二螺纹槽911横向移动,并通过转块931转动连接在转槽932的内部,使螺杆912通过转动组件93与夹板92转动连接,且通过定位杆94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定位槽942的内部,使第三定位组件94稳固夹板92的位置,避免夹板92跟随螺杆912转动,即可使螺杆912通过转动组件93带动夹板92横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调节组件91使夹板92将车轮稳固在支架9的内部,同时通过防滑垫921可有效避免车轮与夹板92出现打滑的情况,然后通过振动柱6带动支板8向上移动与凹槽7分离,且通过支杆811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812的内部,使第二定位组件81稳固支板8的位置,随后即可使振动柱6进行车体的试验工作,而在对于不同轴距的车辆时,通过电机41带动螺柱42转动,并通过限位块53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32的内部,使限位组件53稳固定位柱51在第一定位槽52内部的位置,即可使第一定位组件5稳固副箱体3的位置,避免副箱体3的位置发生偏移等情况,从而使螺柱42通过第一螺纹槽43可带动副箱体3横向移动,使滑块22在滑轨21的外壁滑动,进而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和滑动组件2可达到调整副箱体3位置的作用,而通过副箱体3的移动,即可达到调整振动柱6间距的作用,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体,避免增设试验舱而增加车体试验的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正面的下端设置有滑动组件(2),所述主箱体(1)的正面通过滑动组件(2)滑动连接有副箱体(3),所述主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4),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与副箱体(3)传动连接,所述副箱体(3)背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5),所述主箱体(1)和副箱体(3)的上端均设置有振动柱(6),所述主箱体(1)和副箱体(3)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部插接有支板(8),所述支板(8)的上端与振动柱(6)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板(8)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81),所述支板(8)的上端外侧安装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91),所述支架(9)的内部通过第二调节组件(91)滑动连接有夹板(92),所述夹板(92)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921),所述夹板(92)外壁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定位组件(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包括滑轨(21)与滑块(22),所述滑轨(21)安装在主箱体(1)正面的下端,所述滑块(22)安装在副箱体(3)的下端,所述滑块(22)滑动连接在滑轨(2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包括电机(41)、螺柱(42)与第一螺纹槽(43),所述电机(41)安装在主箱体(1)的内部,所述螺柱(42)连接在电机(41)的输出端,所述螺柱(42)的一端贯穿主箱体(1),所述第一螺纹槽(43)开设在副箱体(3)的背面,所述螺柱(4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槽(4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柱(51)、第一定位槽(52)与限位组件(53),所述定位柱(51)连接在副箱体(3)背面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槽(52)开设在主箱体(1)正面的外侧,所述限位组件(53)设置在第一定位槽(52)内壁的外侧,所述定位柱(51)的一端通过限位组件(53)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槽(5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3)包括限位块(531)与限位槽(532),所述限位块(531)安装在第一定位槽(52)内壁的外侧,所述限位槽(532)开设在定位柱(51)的侧壁,所述限位块(53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3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81)包括支杆(811)与第二定位槽(812),所述支杆(811)连接在支板(8)的下端外侧,所述第二定位槽(812)开设在凹槽(7)内部的下端外侧,所述支杆(811)的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81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91)包括第二螺纹槽(911)、螺杆(912)与转动组件(93),所述第二螺纹槽(911)开设在支架(9)的外壁,所述螺杆(91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槽(911)的内部,所述螺杆(912)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槽(911)伸入支架(9)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93)设置在螺杆(912)的一端,所述螺杆(912)的一端通过转动组件(93)与夹板(92)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93)包括转块(931)与转槽(932),所述转块(931)连接在螺杆(912)的一端,所述转槽(932)开设在夹板(92)的内部,所述转块(931)转动连接在转槽(932)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组件(94)包括定位杆(941)与第三定位槽(942),所述定位杆(941)连接在夹板(92)外壁的外侧,所述第三定位槽(942)开设在支架(9)内壁的外侧,所述定位杆(94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三定位槽(942)的内部,所述定位杆(941)的一端通过第三定位槽(942)贯穿支架(9)。
CN202322491623.0U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Active CN220708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1623.0U CN220708748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1623.0U CN220708748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8748U true CN220708748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5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1623.0U Active CN220708748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8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1915B (zh) 滚筒试验台用自动适应轮位和轮胎直径的防车偏摆挡轮
CN110626377A (zh) 一种工艺转向架
CN208979720U (zh) 车辆涂装用滑撬及车辆涂装生产线
CN220708748U (zh) 一种车体的四立柱升降试验舱
CN208515327U (zh) 空气悬挂杠杆式车轴提升调整装置
CN216559456U (zh) 一种起重机轮压检测结构
CN210653120U (zh) 一种工艺转向架
CN112924297A (zh) 一种轨道车辆压溃测试台加载装置
CN109014346B (zh) 一种车辆减震器支架钻模
CN103334609A (zh) 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移动机箱
CN216638798U (zh) 一种移动应急目标探测车用车内升降平台
CN208453110U (zh) 备胎升降器
CN219584031U (zh) 一种轿运车防滑动机构
CN220163982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助力缸支架
CN213003492U (zh) 一种汽车悬挂滚动焊接夹具
CN220650359U (zh) 一种汽车工程车胎检测装置
CN219584332U (zh) 一种安装孔距可调的备胎架
CN219192366U (zh) 自卸半挂车立柱下翻结构
CN220583773U (zh) 一种汽车侧翻实验台
CN220356675U (zh) 一种abs制动试验台
CN216695364U (zh) 一种底盘测功机的手动非驱动轮夹紧装置
CN201961371U (zh) 旅游观光车倾角调节装置
CN219685257U (zh) 一种四轮定位仪的轮胎固定夹具
CN220543040U (zh) 一种汽车电子老化自动测试台
CN111038592B (zh) 一种可升降式越野车车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