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2316U -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2316U
CN220702316U CN202322098382.3U CN202322098382U CN220702316U CN 220702316 U CN220702316 U CN 220702316U CN 202322098382 U CN202322098382 U CN 202322098382U CN 220702316 U CN220702316 U CN 220702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elf
river
wheel
f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83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te Engineering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te Engineeri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te Engineering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te Engineeri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83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2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2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2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其中码头上坡和轮渡船,轮渡船内设置有跳板,自行式模块运输,自行式模块运输包括有平台,平台两侧的分别卡接在码头上坡和跳板上方。本实用轮渡船靠泊码头后,将跳板缓慢放下,此时与码头上坡形成凹陷区域,先将移动单元的升降机构升至行程高点,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承载平台行驶至夹角凹陷区域,运输车通过钢结构平台后,缓慢驶入码头上坡上,平台与码头上坡之间的夹角度数较小,运输车上超长货物折弯形变且车辆底板不会剐蹭,通过使用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重型超长货物可快速的完成轮渡船的上船或下船,无需采用吊装来过江,提高过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背景技术
轮渡船在我国长江内河流域具有广泛应用,专用于渡运汽车,其首尾两端均有推进器和舵设备,甲板平直并设有吊架和跳板,由于某些渡口码头纵坡不尽合乎技术标准,轮渡船跳板长度不够,船体跳板及轮渡码头上坡之间夹角较大又加上车型繁杂,使得通过性受限,尤其是超长重型货物,车辆的接近角和离去角无法符合较大角度的要求,无法使用轮渡船过江,目前超长重型货物过江大都采用两地码头吊装及船运过江的方式,使得运输成本过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解决车辆无法通过轮渡船和码头,需要进行吊装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包括码头上坡和轮渡船,轮渡船内设置有跳板,
自行式模块运输,自行式模块运输包括有平台,平台两侧的分别卡接在码头上坡和跳板上方。
优选的,自行式模块运输还包括有移动单元和动力头,平台下方设置有移动单元,通过移动单元来将平台进行移动,实现将平台运输到指定的位置,平台下方还设置有动力头,通过动力头来为移动单元提供动力。
优选的,移动单元包括有若干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进行升降,通过升降来提升自行式模块运输的对于斜坡的通过能力,并且多组行走机构的升降幅度独立调节,实现对于码头上坡和跳板斜坡的适应和多点的支撑,提升稳定性。
优选的,自行式模块运输不限于一组,可以采用多组自行式模块运输拼接组合,可以改善更大的码头上坡和跳板倾斜角的问题。
优选的,平台与移动单元的中心对齐,使各组移动单元受力均匀。
优选的,平台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楔形结构,通过楔形结构来与两侧的码头上坡和跳板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位置的落差,提升运输的稳定性。
(三)有益效果
1、轮渡船靠泊码头后,将跳板缓慢放下,此时与码头上坡形成凹陷区域,先将移动单元的升降机构升至行程高点,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承载平台行驶至夹角凹陷区域,运输车通过钢结构平台后,缓慢驶入码头上坡上,平台与码头上坡之间的夹角度数较小,运输车上超长货物折弯形变且车辆底板不会剐蹭,通过使用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重型超长货物可快速的完成轮渡船的上船或下船,无需采用吊装来过江,提高过江效率。
2、移动单元包括有若干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进行升降,通过升降来提升的对于斜坡的通过能力,并且多组行走机构的升降幅度独立调节,实现对于码头上坡和跳板斜坡的适应和多点的支撑,平台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楔形结构,通过楔形结构来与两侧的码头上坡和跳板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位置的落差,提升运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的三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驶入跳板、码头上坡凹陷区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输车驶入渡江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输车驶离轮渡船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输车驶入码头上坡示意图。
图例说明:1、自行式模块运输车;2、平台;3、移动单元;4、动力头;5、轮渡船;6、跳板;7、码头上坡;8、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的问题,在平台两侧的分别卡接在码头上坡和跳板上方,可以改善码头上坡和跳板倾斜角的问题。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如图1-2所示,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包括码头上坡7和轮渡船5,轮渡船5内设置有跳板6,
自行式模块运输1,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1包括有平台2、移动单元3和动力头4,所述平台2两侧的分别卡接在码头上坡7和跳板6上方,所述平台2下方设置有移动单元3,通过移动单元3来将平台2进行移动,实现将平台2运输到指定的位置,所述平台2下方还设置有动力头4,通过动力头4来为移动单元3提供动力。
所述移动单元3包括有若干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进行升降,通过升降来提升自行式模块运输1的对于斜坡的通过能力,并且多组行走机构的升降幅度独立调节,实现对于码头上坡7和跳板6斜坡的适应和多点的支撑,提升稳定性。
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1不限于一组,可以采用多组自行式模块运输1拼接组合,可以改善更大的码头上坡7和跳板6倾斜角的问题。
所述平台2与移动单元3的中心对齐,使各组移动单元3受力均匀。
所述平台2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楔形结构,通过楔形结构来与两侧的码头上坡7和跳板6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接触位置的落差,提升运输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中,轮渡船5靠泊码头后,将跳板6缓慢放下,此时与码头上坡7形成凹陷区域,先将移动单元3的升降机构升至行程高点,自行式模块运输车1的承载平台2行驶至夹角凹陷区域,行驶过程中,通过移动单元3对于平台2的高度的升降机构下降至平台2前后两端分别与跳板6和码头上坡7平稳对接,此时平台2填补了跳板6与码头上坡7之间的凹陷夹角,形成新的水平运输跳板。
如图4所示,运输车8从汽车渡船5上缓慢驶出,经跳板6行驶至平台2上,平台2与跳板6之间的夹角较小,运输车8上超长货物折弯形变且车辆底板不会剐蹭。
如图5所示,运输车8通过钢结构平台2后,缓慢驶入码头上坡7上,平台2与码头上坡7之间的夹角度数较小,运输车8上超长货物折弯形变且车辆底板不会剐蹭。
如图6所示,运输车8经过平台2后完全驶入码头上坡7即完成轮渡船下船;运输车8上轮渡船时,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操作过程与下船相同,运输车8行驶过程与下船时相反。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重型超长货物可快速的完成轮渡船的上船或下船,提高过江效率,且可有效防止超长货物发生折弯或形变,减小运输风险,此方式也可大大降低了重型超长货物过江的费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包括码头上坡(7)和轮渡船(5),轮渡船(5)内设置有跳板(6),其特征在于:
自行式模块运输(1),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1)包括有平台(2),所述平台(2)两侧的分别卡接在码头上坡(7)和跳板(6)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1)还包括有移动单元(3)和动力头(4),所述平台(2)下方设置有移动单元(3),将平台(2)运输到指定的位置,所述平台(2)下方还设置有动力头(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3)包括有若干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进行升降,通过升降来提升自行式模块运输(1)的对于斜坡的通过能力,并且多组行走机构的升降幅度独立调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式模块运输(1)不限于一组,可以采用多组自行式模块运输(1)拼接组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与移动单元(3)的中心对齐,使各组移动单元(3)受力均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楔形结构,通过楔形结构来与两侧的码头上坡(7)和跳板(6)接触。
CN202322098382.3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Active CN220702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8382.3U CN220702316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8382.3U CN220702316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2316U true CN22070231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8382.3U Active CN220702316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2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2684B2 (en) Container tranfer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EP1798169A2 (en) A low frame bridge type system with carriers for transferring containers between a shore side crane and a stacking area crane
US4160617A (en) Container convey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essel loading crane-yard interface
CN102602712A (zh) 一种钢箱梁节段滚装装船的方法
WO2019000758A1 (zh) 一种平地移船下水方法
CN102849470B (zh) 一种钢箱梁节的装船方法
SE511187C2 (sv) Sätt och anläggning för transport av stora enheter, särskilt för lastning och lossning av containrar
SE501843C2 (sv) Förfarande jämte anordning för transport av fordon
CN220702316U (zh) 一种重型超长货物轮渡过江装置
EP1047621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porting load units
US4946344A (en) General cargo crane
US3833140A (en) Load handling equipment
CN109533226A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纵横向移船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EP066682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vessels
CN214057253U (zh) 一种用于钢材专业码头的转运车
CN112722671A (zh) 一种行走式液压组合平台
CN112645221A (zh) 一种码头集装箱自动化装卸装置
JP3013216B2 (ja) コンテナの水平荷役方式
EP0934187A1 (en) Rail/road transport
JPH0597251A (ja) コンテナの荷役設備
CN1212231A (zh) 港口集装箱装卸系统的设备及工艺
CN113459937A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汽车运输的加固装置及运输方法
US20090317213A1 (en) Buffer crane for facilitat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cargo container handling
CN214988767U (zh) 一种码头集装箱自动化装卸系统
SE446330B (sv) Apparatur for lastning och lossning av serskilt fartyg men even lagerlokaler eller andra godsupplagsplat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