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7661U -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7661U
CN220687661U CN202322464299.3U CN202322464299U CN220687661U CN 220687661 U CN220687661 U CN 220687661U CN 202322464299 U CN202322464299 U CN 202322464299U CN 220687661 U CN220687661 U CN 220687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heating
flow wind
cross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42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伴来
庞亚鹏
黄鹏
周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u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42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7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7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7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自发热贯流风轮包括圆形端板及若干根金属叶片,金属叶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圆形端板的边缘处,相邻两金属叶片之间安装有发热体,发热体与金属叶片之间形成过风间隙;发热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圆形端板固定连接;所采用的暖风机中设置有上述的贯流风轮。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叶片之间设置发热体,由于在整个风轮的圆周上分布有沿轴向设置的通长发热体,发热体因为靠近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所以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传递给贯流风轮,使得贯流风轮成为次热源,使得空气在进入贯流风轮和吹出贯流风轮时都经过加热,空气在进出贯流风轮的过程中经过了多次加热,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暖风机行业结构形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前面出风口处设置发热体,发热体后面设置有风机,发热体发热产生热量后,由后面风机产生的风吹出,暖风机的加热部件基本都是采用PTC加热体和环形发热丝,PTC发热体和环形发热丝通电后就会产生热量,利用风机产生气流带走热量,实现暖风输出,然而这种将发热体前置,贯流风轮后置的结构布局,由于发热体本身的结构形态严重阻碍了暖风出风的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而影响送风设备的降温效率或热效率;第二种是将干烧电热管或PTC加热器、卤素管发热体或碳纤维管发热器等形式的发热体设置在风轮中心,由于将发热体设置在风机的内部中心,这就导致发热体与风机的叶片距离非常大,风机运行时将风机内部发热体的热风带出的量非常有限,这样吹出的风较大且能将风输送到较远距离,但是由于和风接触加热器的面积较小,真正的热风变小了,吹出的基本是凉风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至少解决送风设备受发热体的影响而导致的降温效率或热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及受发热体的影响而导致的出风风量小及送风距离短的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包括圆形端板及若干根金属叶片,所述金属叶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所述圆形端板的边缘处,相邻两所述金属叶片之间安装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金属叶片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所述发热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圆形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通长的镍铬发热片,其与所述金属叶片的外形结构保持一致,使得所述镍铬发热片与金属叶片呈间隔交错布置。
或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发热丝,其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圆形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丝均布于所述金属叶片之间,使得所述发热丝与金属叶片呈间隔交错布置。
或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金属叶片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发热体为发热丝,其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圆形端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贯流风轮设置多节,相邻两节之间安装一防火叶盘,所述防火叶盘上成型有若干个安装过孔I和安装过孔II,所述安装过孔I用于贯穿所述金属叶片,所述安装过孔II用于贯穿所述发热体。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发热体之间根据功率及其阻值形成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或先串后并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暖风机,包括贯流风轮、风道、供电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贯流风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风道中,所述风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贯流风轮一端的圆形端板上设有金属轴,其与设置在所述风道一端的轴承组件连接,位于所述贯流风轮另一端的圆形端板上的轴套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贯流风轮为自发热贯流风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贯流风轮中的发热体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为导电滑环或集电环,其内侧紧配套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上,使其跟随所述驱动轴同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之间设置发热体,发热体与金属叶片间预留过风间隙,由于在整个风轮的圆周上分布有沿轴向设置的通长发热体,驱动贯流风轮运行时,发热体因为靠近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所以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传递给贯流风轮,使得贯流风轮本身也成为一个次热源,从而使得空气在进入贯流风轮和吹出贯流风轮时都经过了加热,空气在进出贯流风轮的过程中经过了多次加热,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热效率。
B.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热体设置在贯流风轮的内侧或外侧,使风阻显著降低,进而可以提高暖风机的送风风量以及送风距离,使得热效率(发热体工作时)和降温效率(发热体不工作时)均可以有所提高。
C.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发热体可以通过插接贯穿防火叶盘,发热体可以依据需要的功率和其阻值决定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或先串后并连接。
D.由于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前置的发热体,有效的减小了暖风机的整体大小,去除了前置的发热体带来的阻力,提升了整机的热效率,增大了出风的风量,增长了送风的距离。
E.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简单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整机成本、组装成本及模具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热贯流风轮将镍铬发热片与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间隔交错布置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装有发热片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未装有发热片的剖面视图;
图4是贯流风轮安装完发热片的整装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发热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之间均布发热体的正视图;
图6是图5中A-A装有发热体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B-B未装有发热体的剖面视图;
图8是自发热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之间均布发热体的整装视图;
图9是自发热贯流风轮的发热体均匀分布于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内侧和外侧;
图10是图9中C-C装有发热体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C-C未装有发热体的剖面视图;
图12是自发热贯流风轮中的发热体均匀分布于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内侧和外侧的整装视图;
图13是实施例的自发热贯流风轮结构形式3结合风机运用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D-D向的剖视图(图中弧形箭头表示贯流风轮的转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发热贯流风轮结构形式3结合风机运用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发热贯流风轮结构形式3结合风机运用的侧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发热贯流风轮结构形式3结合风机运用的组装后参考视图。
图中的标识含义如下:
1-贯流风轮
11-圆形端板,12-金属叶片,13-发热体
14-防火叶盘
14a-安装过孔II
15-金属轴
2-风道
21-进风口,22-出风口,23-下部孔
3-供电装置
31-导线
4-驱动装置
41-驱动轴
5-轴承组件;6-风道涡舌
a-过风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包括圆形端板11及若干根金属叶片12,金属叶片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圆形端板11的边缘处,相邻两金属叶片12之间安装有发热体13,发热体13与金属叶片12之间形成过风间隙a;发热体1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圆形端板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可自发热的贯流风轮1,自发热贯流风轮结构形式优选采用如下三种: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将镍铬发热片与贯流风轮的金属叶片间隔交错布置。图中设置了多节,节与节之间设置了防火叶盘14,防火叶盘14为耐高温绝缘防火叶盘,防火叶盘14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金属叶片12和发热体13的作用;发热体13优选采用镍铬发热片,其用来产生热量;金属叶片12是指能让空气产生流动,形成风;当然还在圆形端板11上安装金属轴15,同时还在每个防火叶盘14上成型有安装过孔II14a,安装过孔II14a用于安装镍铬发热片;当然还可以采用金属叶片12与防火叶盘14活动连接,在防火叶盘14上成型安装过孔I(图中未示出),将金属叶片12贯穿各防火叶盘14上的安装过孔I,起到对金属叶片12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图中采用了金属叶片12与防火叶盘14铆合固定连接。
图2中,镍铬发热片与金属叶片12呈现间隔交错布置,二者之间形成了过风间隙a,由于镍铬发热片和金属叶片12外形结构一致,均为风叶状,因此一样能产生风,受镍铬发热片发热影响,金属叶片12也会发热,这样就相当于整个贯流风轮1发热,具体装有发热体13和未装发热体的结构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发热体13还可以是发热丝等其它材质,发热体均布在贯流风轮金属叶片12之间,均布的发热体13使得空气在进入贯流风轮1和吹出贯流风轮1时都经过了加热,安装过孔II用于固定安装发热体13;具体装有发热体13和未装发热体的结构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实施例3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发热体13均匀分布于贯流风轮1的金属叶片12内侧和外侧;发热体13可以是发热丝等其它材质发热体,安装过孔II用于固定安装发热体13;具体装有发热体13和未装发热体的结构分别如图10和图11所示。
上述的各发热体13依据需要的功率和其阻值决定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或者先串后并连接,从而达到所需要的功率;由于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前置的发热体,去除了前置发热体带来的风阻,有效的减小了整机的整体大小,提升了整机的热效率,增大了出风的风量,增长了送风的距离。
如图13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暖风机,这里采用贯流风轮中的实施例3结构形式进行叙述:
暖风机包括贯流风轮1、风道2、供电装置3、驱动装置4、轴承组件5以及风道涡舌,贯流风轮1可转动地设置于风道2中,风道2上设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风道2限定出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位于贯流风轮1一端的圆形端板11上设有金属轴15,其与设置在风道2一端的轴承组件5连接,位于贯流风轮1另一端的圆形端板11上的轴套(当然还可以为轴,与带有内孔驱动端连接)与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连接,贯流风轮1采用了实施例3中的自发热贯流风轮,供电装置3与贯流风轮1中的发热体13电性连接。供电装置3优选为导电滑环或集电环,其紧配套装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上,且其内环跟随驱动轴41同步旋转,供电装置3的外侧不转动,图13中供电装置3下部的导线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贯流风轮1一端圆形端板11上的金属轴15与轴承组件5连接且同轴设置,驱动装置4与贯流风轮1驱动连接,以驱动贯流风轮1相对于风道2转动。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暖风机,包括风道2、贯流风轮1和发热丝(发热体13),若干根发热丝布置在贯流风轮1的内侧或外侧,贯流风轮1在旋转时可驱动空气在气流通道中运动,具体地,贯流风轮1将空气吸入其内部,经发热丝加热后再吹出到贯流风轮1的外部,由于发热丝是靠近贯流风轮1的金属叶片12,所以发出的热量能够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传递给贯流风轮1,使得贯流风轮1本身也成为一个次热源,从而使得空气在进入贯流风轮1和吹出贯流风轮1时都经过了加热,可见,空气在进出贯流风轮1的过程中经过了多次加热,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热效率。另一方面,实施例3中的发热丝设置在贯流风轮1的内侧或外侧,从而使风阻显著降低,进而可以提高暖风机的送风风量以及送风距离,使得热效率(发热体工作时)和降温效率(发热体不工作时)均可以有所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13穿过耐高温绝缘防火叶盘14均匀地分布于贯流风轮1的金属叶片12内侧和外侧,耐高温绝缘防火叶盘14安装于贯流风轮1上。
具体的,将带均匀布孔的耐高温绝缘防火叶盘14安装在贯流风轮1上,发热体13连续穿过耐高温绝缘防火叶盘14的安装过孔II14a(此位置的安装过孔II14a,可以根据发热体需要的功率采用发热体串联或者先串联后并联等连线方式),安装完成后将发热体13上端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导线从贯流风轮1内部穿过;将轴承组件5安装在风道2上端的通孔中,再将供电装置3紧配合安装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上,将贯流风轮4金属轴的一端安装在风道2上的轴承组件5内孔上,进一步的将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安装在风道2的下部孔23,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从下部孔23中伸出后再进一步插入贯流风轮1下部,最后将驱动装置4固定在风道2下部位置中。带发热体13的贯流风轮1与带供电装置3的驱动装置4连接后,进一步将发热体13上端通过导线连接于供电装置3上部中的一根导线31,发热体13安装在贯流风轮1后的下端与供电装置3上部中的另一根导线31连接,供电装置3下部两根导线31与外部供电导线连接;进一步的将导风涡舌6安装在风道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轮1为金属材质,以使贯流风轮1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从而在发热体工作时能够很快升温成为次热源,且能耐高温有较轻的重量,减轻暖风机的整体重量,保证贯流风轮1结构的稳定。
如图15所示,贯流风轮1运行时形成的气流从风道2的进风口21进入后,经过带有发热体的贯流风轮1加热后从出风口22吹出,发热体13与贯流风轮1的金属叶片12是均布且距离很近,相当于整个贯流风轮1的金属叶片12发热,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耐高温绝缘防火叶盘14可以是加厚云母板或其他可耐高温且绝缘防火的材质,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体13除了是镍铬材质或其它,发热体13可以是发热丝、发热棒,还可以是其它任一种能够发热的组件,在此不一一列举。
以上是实施例3的自发热贯流风轮结构结合风机运用的实施方案,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运用也可套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均适用于现有技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包括圆形端板(11)及若干根金属叶片(12),所述金属叶片(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近所述圆形端板(11)的边缘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金属叶片(12)之间安装有发热体(13),所述发热体(13)与所述金属叶片(12)之间形成过风间隙(a);所述发热体(1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圆形端板(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3)为通长的镍铬发热片,其与所述金属叶片(12)的外形结构保持一致,使得所述镍铬发热片与金属叶片(12)呈间隔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3)为发热丝,其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圆形端板(11)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丝均布于所述金属叶片(12)之间,使得所述发热丝与金属叶片(12)呈间隔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3)设置于所述金属叶片(12)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发热体(13)为发热丝,其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圆形端板(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热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1)设置多节,相邻两节之间安装一防火叶盘(14),所述防火叶盘(14)上成型有若干个安装过孔I和安装过孔II(14a),所述安装过孔I用于贯穿所述金属叶片(12),所述安装过孔II(14a)用于贯穿所述发热体(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发热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发热体(13)之间根据功率及其阻值形成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或先串后并连接。
7.一种暖风机,包括贯流风轮(1)、风道(2)、供电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贯流风轮(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风道(2)中,所述风道(2)上设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位于所述贯流风轮(1)一端的圆形端板(11)上设有金属轴(15),其与设置在所述风道(2)一端的轴承组件(5)连接,位于所述贯流风轮(1)另一端的圆形端板(11)上的轴套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1)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发热贯流风轮,所述供电装置(3)与所述贯流风轮(1)中的发热体(13)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3)为导电滑环或集电环,其内侧紧配套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1)上,使其跟随所述驱动轴(41)同步旋转。
CN202322464299.3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Active CN220687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4299.3U CN220687661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4299.3U CN220687661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7661U true CN220687661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1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4299.3U Active CN220687661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7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2657U (zh) 暖风机
CN206669821U (zh) 一种炉头散热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烹调器
CN210165569U (zh) 一种环保多用途智能热风机
CN220687661U (zh)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CN116989001A (zh)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CN211376323U (zh) 一种ptc热敏电阻
CN212003712U (zh) 一种扇叶及应用该扇叶的冷暖两用风扇
CN116608588A (zh) 一种可提高温度均匀度的循环供热用热风炉
CN215724139U (zh) 一种叶片发热的贯流风鼓
CN101907334A (zh) 变频电磁冷暖风装置
CN212814939U (zh) 一种电吹风
CN112790621B (zh) 热风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05619425U (zh) 温差发电片供电防熏墙暖气散热装置
CN200979283Y (zh) 真空超导电热管暖风机
CN210035868U (zh) 一种暖风机
CN211625491U (zh) 一种家用空调用ptc加热器
CN112443969A (zh) 送风设备
CN220793251U (zh) 一种贯流暖风机
CN111219345A (zh) 一种双风叶冷暖循环扇
CN205566684U (zh) 一种集中式烤箱发热装置
CN220269665U (zh) 便于均匀供暖的暖风机
CN212252802U (zh) 一种速热踢脚线式取暖器
CN215983231U (zh) Ptc暖风机
CN217357565U (zh) 暖风机
CN210662796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蒸汽锅炉生产的可调式引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