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5628U - 装配式集水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集水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5628U
CN220685628U CN202322027462.XU CN202322027462U CN220685628U CN 220685628 U CN220685628 U CN 220685628U CN 202322027462 U CN202322027462 U CN 202322027462U CN 220685628 U CN220685628 U CN 220685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andard
festival
direct current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74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啸
冯韬
刘亦文
曾正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yu Tongt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yu Tongt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yu Tongt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yu Tongt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74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5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5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5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装配式集水井,包括集水井主体,集水井主体包括底部节、若干标准节和顶盖,底部节放置在砂浆垫层上方,底部节和标准节之间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连接,相邻标准节之间也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连接,位于最上端的标准节的上表面安装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底部节内侧壁上设置有集淤提篮,集淤提篮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的出水端与导水管连接,导水管与排水管连通。积水空间内的水经过泄水孔进入集水井主体内,当集水井主体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排水机构启动,将水经导水管导入排水管内排出,避免铁路线型发生变化,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人打开顶盖,将集淤提篮提出对其内部淤泥进行清洗,保证排水效率。

Description

装配式集水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装配式集水井。
背景技术
由于高速铁路路基由级配材料逐层回填碾压成型,然而路基基体不可避免会受到降雨渗透影响,造成基体含水量上升,导致路基基体膨胀与沉降,进而影响轨道线型的变化。
如图4所示,在双轨高速铁路两条轨道之间,由于双轨轨道板的阻挡,在两条轨道之间形成了排水不畅的集水空间,此积水空间的集水虽不多,但是由于集水无法及时排出,容易通过混凝土面板伸缩缝以及其它缺陷部位深入路基基体,最终造成由于路基基体含水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基体膨胀与沉降,最终致使高速铁路线型发生变化,影响高速铁路运行效率和安全。
如图5所示,根据现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要求,现有高速铁路线间集水井,是在线间设置直径不小于600mm、高度不小于1300mm的钢筋混凝土集水井,并且在集水井底部设置直径不小于200mm的横向PE排水管,其工作方式为双轨高速铁路线间出现的集水,自流通过集水井顶盖透水孔流入集水井井内,然后在常压状态下,井内积水自流通过横向设置PE排水管排到路基两侧坡面的排水明沟内,因为是通过自流的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将表面泥土带入集水井内,长期使用必然会出现井底淤泥增加,最终导致排水不畅直至失效,而且横向PE排水管一般设置在集水井的下端,需要工人下到井里对淤泥进行清理,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装配式集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装配式集水井,包括集水井主体,集水井主体位于路基内,且集水井主体位于两轨道之间,集水井主体包括底部节、若干标准节和顶盖,底部节放置在砂浆垫层上方,底部节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标准节,且底部节和标准节之间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连接,相邻标准节之间也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连接,位于最上端的标准节的上表面安装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底部节内放置有集淤提篮,集淤提篮上设置有刮泥板,刮泥板与集水井主体的内侧壁贴合,集淤提篮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的出水端与导水管连接,导水管贯穿顶盖与外部的排水管连通。
优选的,排水机构包括直流水泵,集淤提篮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支座,直流水泵安装在安装支座上,直流水泵的出水口与导水管连接,导水管上设置有水位阀,水位阀和直流水泵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标准节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加力筋,底部节的侧壁外侧和底部也设置有加力筋,且底部节和标准节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相邻标准节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b。
优选的,顶盖的外端通过尼龙紧固螺栓安装在最上端标准节的上表面,尼龙紧固螺栓在顶盖上呈圆周分布。
优选的,顶盖的外端与最上端标准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顶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安装有直流电池组,直流电池组用于给直流水泵、水位阀和PLC控制器供电,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用于显示直流电池组的电量。
优选的,顶盖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护格栅,防护格栅用于防止杂物进入集水井主体内,安装架设置在防护格栅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积水空间内的集水经过泄水孔进入集水井主体内,当集水井主体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排水机构启动,将水经导水管导入排水管内排出,避免铁路线型发生变化,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人打开顶盖,将集淤提篮提出对其内部淤泥进行清洗,从而保证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集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盖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配式集水井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积水空间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集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泄水孔,3-尼龙紧固螺栓,4-密封圈,5-防护格栅,6-导水管,7-密封圈b,8-水位阀,9-标准节,10-底部节,11-集淤提篮,12-直流水泵,13-安装支座,14-刮泥板,15-尼龙紧固螺栓b,16-通孔,17-指示灯,18-轨道,19-集水井主体,20-砂浆垫层,21-路基,22-排水管,23-直流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装配式集水井,包括集水井主体19,集水井主体19位于路基21内,且集水井主体19位于两轨道18之间,集水井主体19包括底部节10、若干标准节9和顶盖1,底部节10放置在砂浆垫层20上方,底部节1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标准节9,且底部节10和标准节9之间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15连接,相邻标准节9之间也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15连接,位于最上端的标准节9的上表面安装有顶盖1,顶盖1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2,底部节10内放置有集淤提篮11,集淤提篮11上设置有刮泥板14,刮泥板14与集水井主体19的内侧壁贴合,刮泥板14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淤泥掉落在集淤提篮11与集水井主体19之间,集淤提篮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的出水端与导水管6连接,导水管6贯穿顶盖1与外部的排水管22连通,优选的,顶盖1上开设有通孔16,导水管6穿过通孔16与排水管22连通。首先路基21分层回填碾压至设计标高,再旋挖钻孔在底部浇筑砂浆垫层20,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标准节9的数量,并将其与底部节10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15固定连接,再将顶盖1安装在最上端的标准节9上,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避水试验,即注水至最上端的标准节9的二分之一处,静置2小时,观察是否有渗漏现象,当未发生渗漏时,再将底部节10放置在砂浆垫层20上,其四周砂浆混凝土密实回填,从而使积水空间内的集水经过泄水孔2进入集水井主体19内,当集水井主体19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排水机构启动,将水经导水管6导入排水管22内排出,避免铁路线型发生变化,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人打开顶盖1,将集淤提篮11提出对其内部淤泥进行清洗,从而保证排水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底部节10和标准节9的高度为300mm,底部节10通过一次性注塑成型。集淤提篮11为现有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市购获得,工务人员每隔3个月打开顶盖1将集淤提篮11提出来。
进一步的,排水机构包括直流水泵12,集淤提篮1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支座13,直流水泵12安装在安装支座13上,直流水泵12的出水口与导水管6连接,导水管6上设置有水位阀8,水位阀8和直流水泵12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说,积水空间内的集水经过泄水孔2进入集水井主体19内,当集水井主体19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水位阀8向PLC控制器发送信号,PLC控制器接收信号,随即控制直流水泵12启动,直流水泵12将集水井主体19内的水抽入导水管6内,并导入排水管22内,当水位降低至设定水位后,水位阀8向PLC控制器发送信号,PLC控制器控制直流水泵12关闭,也就是说,通过“向上排水”取代了自流排水,从而避免安装长距离的横向排水管,降低了施工难度。在本实施例中,水位阀8为现有的浮漂式水位阀。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节9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加力筋,底部节10的侧壁外侧和底部也设置有加力筋,且底部节10和标准节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7,相邻标准节9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b7。具体地说,加力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标准节9和底部节10的强度和刚度,用于承受路基基体土壤的侧向压力,密封圈b7用于保证相邻节连接后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盖1的外端通过尼龙紧固螺栓3安装在最上端标准节9的上表面,尼龙紧固螺栓3在顶盖1上呈圆周分布。具体地说,尼龙紧固螺栓3用于将顶盖1固定安装在标准节9上,尼龙紧固螺栓3在顶盖1上呈圆周分布可以保证受力均匀,避免两列高速列车会车时产生的强大负压导致井盖飞起,影响列车运营安全。进一步的,顶盖1的外端与最上端标准节9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具体地说,密封圈4用于保证顶盖1与标准节9连接后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顶盖1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安装有直流电池组23,直流电池组23用于给直流水泵12、水位阀8和PLC控制器供电,顶盖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示灯17,指示灯17用于显示直流电池组23的电量。具体地说,由于集水井主体19内存在水液,为了保证供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因而集水井主体19内的导线外侧均设置有导线管,用于对导线进行防水保护,当工务人员进行巡检时,可直接通过指示灯17得知直流电池组23剩余电量,当指示灯17变红时,工务人员打开顶盖1更换蓄电池,并将更换的蓄电池带回充电。进一步的,顶盖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护格栅5,防护格栅5用于防止杂物进入集水井主体19内,安装架设置在防护格栅5的下表面。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主体(19),所述集水井主体(19)位于路基(21)内,且所述集水井主体(19)位于两轨道(18)之间,所述集水井主体(19)包括底部节(10)、若干标准节(9)和顶盖(1),所述底部节(10)放置在砂浆垫层(20)上方,所述底部节(1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所述标准节(9),且所述底部节(10)和所述标准节(9)之间通过尼龙紧固螺栓b(15)连接,相邻所述标准节(9)之间也通过所述尼龙紧固螺栓b(15)连接,位于最上端的所述标准节(9)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顶盖(1),所述顶盖(1)上开设有若干泄水孔(2),所述底部节(10)内放置有集淤提篮(11),所述集淤提篮(11)的上设置有刮泥板(14),所述刮泥板(14)与所述集水井主体(19)的内侧壁贴合,所述集淤提篮(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的出水端与导水管(6)连接,所述导水管(6)贯穿所述顶盖(1)与外部的排水管(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直流水泵(12),所述集淤提篮(1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支座(13),所述直流水泵(12)安装在所述安装支座(13)上,所述直流水泵(12)的出水口与所述导水管(6)连接,所述导水管(6)上设置有水位阀(8),所述水位阀(8)和所述直流水泵(12)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的侧壁外侧设置有加力筋,所述底部节(10)的侧壁外侧和底部也设置有所述加力筋,且所述底部节(10)和所述标准节(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7),相邻所述标准节(9)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密封圈b(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外端通过尼龙紧固螺栓(3)安装在最上端所述标准节(9)的上表面,所述尼龙紧固螺栓(3)在所述顶盖(1)上呈圆周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外端与最上端所述标准节(9)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安装有直流电池组(23),所述直流电池组(23)用于给所述直流水泵(12)、所述水位阀(8)和所述PLC控制器供电,所述顶盖(1)的上表面设置有指示灯(17),所述指示灯(17)用于显示所述直流电池组(23)的电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护格栅(5),所述防护格栅(5)用于防止杂物进入所述集水井主体(19)内,所述安装架设置在所述防护格栅(5)的下表面。
CN202322027462.XU 2023-07-31 2023-07-31 装配式集水井 Active CN220685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462.XU CN220685628U (zh) 2023-07-31 2023-07-31 装配式集水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462.XU CN220685628U (zh) 2023-07-31 2023-07-31 装配式集水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5628U true CN220685628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3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7462.XU Active CN220685628U (zh) 2023-07-31 2023-07-31 装配式集水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5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85628U (zh) 装配式集水井
CN212506692U (zh) 一种防淤积预制泵站
CN110905061A (zh) 一种码头面初期雨水及冲洗水收集装置和收集方法
CN207646830U (zh) 一体化自清洁除污井
CN115748411A (zh) 一种钢箱梁风嘴结构、钢箱梁桥和钢箱梁桥排水系统
CN212689185U (zh) 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
CN113250748A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排水系统结构
CN216839756U (zh) 一种集装箱堆场用排水机构
CN219732153U (zh) 箱式取水头部的格栅装置及其应用的新型箱式取水头部
CN218616584U (zh) 车辆自动冲洗装置
CN218060649U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一体化截流井
CN110031039A (zh) 压浆轨道运输装置及数据采集方法
CN215104391U (zh) 一种高速铁路一体化路肩结构
CN218986575U (zh) 一种周转式钢结构洗车槽
CN215926245U (zh) 一种集成化地下圆形雨水调蓄池
CN219863173U (zh) 可防堵塞的市政道路工程雨水排放系统
CN221030552U (zh) 基于智慧水务的城市排水装置
CN218757836U (zh) 一种排水压力检查井
CN219863256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泵站进水结构
CN110080820B (zh) 一种有砟隧道中心水沟检修系统及方法
CN216839820U (zh) 一种新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
CN214784501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16546110U (zh) 一种方便施工区出入口内侧设置的车辆冲洗系统
CN220580109U (zh) 一种水利工程地下泵站
CN220318355U (zh) 集水式逐级隔离的市政桥梁路面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