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2346U -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2346U
CN220682346U CN202322481665.6U CN202322481665U CN220682346U CN 220682346 U CN220682346 U CN 220682346U CN 202322481665 U CN202322481665 U CN 202322481665U CN 220682346 U CN220682346 U CN 220682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adiator
gear
cool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16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Xiuji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Xiuji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Xiuji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Xiujian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816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2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2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2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轿车轿总成技术领域,包括桥总成,桥总成上设置强冷油泵出油口,强冷油泵出油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强冷油泵出油口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均设置在强冷油泵出油口上,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上均连通支管。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冷却系统,不需要增加外力,完全靠驱动桥内部动力来实现冷却油的循环冷却,该结构紧凑、简单、适用性强、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轿车轿总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驱动车桥总成在使用过程中因桥内温升过快、桥内润滑油过高提前失效造成油封、摩擦片及传动系统提前循坏,对整桥使用性能及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冷却方式基本都是通过外置循环泵进行冷却降温,但该结构成本较大,增加的部件较多,适用性不广泛,部分结构桥总成(湿式制动器在中央的不易实现);鉴于该种情况,急需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桥总成,桥总成上设置强冷油泵出油口,强冷油泵出油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强冷油泵出油口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均设置在强冷油泵出油口上,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上均连通支管,两个支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三通接头的一端安装出油管,桥总成的一侧设有齿轮油过滤器,齿轮油过滤器与强冷油泵出油口通过排油道连通,桥总成的一侧设有散热器,三通接头与散热器通过出油管连通,散热器与齿轮油过滤器通过输油管连通,桥总成的一端键连接强冷循环油泵。
如上所述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所述的散热器为齿轮散热器,齿轮散热器一侧的上端与三通接头通过出油管连通,齿轮散热器一侧的下端与齿轮油过滤器通过输油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所述的散热器为钎焊板式散热器,钎焊板式散热器的一端连通冷却进水管,钎焊板式散热器的另一端连通冷却出水管,钎焊板式散热器的一端与三通接头通过出油管连通,钎焊板式散热器的另一端与齿轮油过滤器通过输油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所述的强冷循环油泵包括湿式制动器总成、主减总成、油泵壳体、油泵齿轮、油泵端盖、油封、差速器总成,湿式制动器总成与主减总成固定连接,主减总成与油泵壳体固定连与接,油泵壳体油泵端盖通过油泵齿轮固定连接,油泵端盖与油泵齿轮之间设置油封,油泵端盖内设置差速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冷却系统,不需要增加外力,完全靠驱动桥内部动力来实现冷却油的循环冷却,该结构紧凑、简单、适用性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主减总成内部集成强冷循环油泵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桥总成、2-散热器、21-齿轮散热器、22-钎焊板式散热器、3-强冷循环油泵、31-湿式制动器总成、32-主减总成、33-油泵壳体、34-油泵齿轮、35-油泵端盖、36-油封、37-差速器总成、4-三通接头、5-齿轮油过滤器、6-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8-强冷油泵出油口、9-输油管、10-出油管、12-冷却进水管、13-冷却出水管、14-支管、15-排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桥总成1,桥总成1上设置强冷油泵出油口8,强冷油泵出油口8的一侧设有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强冷油泵出油口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均设置在强冷油泵出油口8上,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上均连通支管14,两个支管14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三通接头4的一端安装出油管10,桥总成1的一侧设有齿轮油过滤器5,齿轮油过滤器5与强冷油泵出油口8通过排油道15连通,桥总成1的一侧设有散热器2,三通接头4与散热器2通过出油管10连通,散热器2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桥总成1的一端键连接强冷循环油泵3;
散热器2为齿轮散热器21,齿轮散热器21一侧的上端与三通接头4通过出油管10连通,齿轮散热器21一侧的下端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
强冷循环油泵包括湿式制动器总成31、主减总成32、油泵壳体33、油泵齿轮34、油泵端盖35、油封36、差速器总成37,湿式制动器总成31与主减总成32固定连接,主减总成32与油泵壳体33固定连与接,油泵壳体33油泵端盖35通过油泵齿轮34固定连接,油泵端盖35与油泵齿轮34之间设置油封36,油泵端盖35内设置差速器总成37;
该自循环冷却油泵结构高度集成在车桥主减总成内部通过壳盖与主减速器连接,油泵为摆线转子齿轮泵;泵体内部摆线转子齿轮通过键连接安装在主减总成32内部的差速器轴承径外圆上面,转子齿轮外部连接换向盘(转子外圈),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车桥前进或者倒车状态下,油泵始终处于泵油循环状态;当来自变速箱的动力通过传动轴驱动车桥主减总成32内部的差速器总成37高速旋转,差速器带动泵体内部的转子齿轮高速旋转形成真空区,从而将主减壳体内部的齿轮油流经集油器粗滤后通过壳盖内部油道吸入齿轮泵,加压后通过油泵壳体33内部排油道15排出进入机油滤清器5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的齿轮油通过输油管9进入外置冷却风扇的风冷散热器21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齿轮油从散热器2流出,通过三通接头4分别流入主减两侧湿式制动器对制动片31进行冷却,至此,自循环冷却系统的一个循环完成,此过程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实现车桥制动器的冷却。
实施例2
桥总成1,桥总成1上设置强冷油泵出油口8,强冷油泵出油口8的一侧设有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强冷油泵出油口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均设置在强冷油泵出油口8上,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上均连通支管14,两个支管14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三通接头4的一端安装出油管10,桥总成1的一侧设有齿轮油过滤器5,齿轮油过滤器5与强冷油泵出油口8通过排油道15连通,桥总成1的一侧设有散热器2,三通接头4与散热器2通过出油管10连通,散热器2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桥总成1的一端键连接强冷循环油泵3;
散热器2为钎焊板式散热器22,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一端连通冷却进水管12,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另一端连通冷却出水管13,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一端与三通接头4通过出油管10连通,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另一端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
强冷循环油泵包括湿式制动器总成31、主减总成32、油泵壳体33、油泵齿轮34、油泵端盖35、油封36、差速器总成37,湿式制动器总成31与主减总成32固定连接,主减总成32与油泵壳体33固定连与接,油泵壳体33油泵端盖35通过油泵齿轮34固定连接,油泵端盖35与油泵齿轮34之间设置油封36,油泵端盖35内设置差速器总成37;
该自循环冷却油泵结构高度集成在车桥主减总成内部通过壳盖与主减速器连接,油泵为摆线转子齿轮泵,泵体内部摆线转子齿轮通过键连接安装在主减总成32内部的差速器轴承径外圆上面,转子齿轮外部连接换向盘(转子外圈),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车桥前进或者倒车状态下,油泵始终处于泵油循环状态;当来自变速箱的动力通过传动轴驱动车桥主减总成32内部的差速器高速旋转,差速器带动泵体内部的转子齿轮高速旋转形成真空区,从而将主减壳体内部的齿轮油流经集油器粗滤后通过壳盖内部油道吸入齿轮泵加压后通过壳盖内部排油道15排出进入机油滤清器5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的齿轮油通过输油管9进入钎焊板式散热器22,该冷却器内部共有两处通道,一处接驳齿轮泵的出油管10;一处接驳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冷却进水管12,由发动机冷却水流入钎焊板式散热器22对高温的齿轮油进行热交换降温;冷却后的齿轮油从散热器2连通的出油管10流出,通过三通管路4分别流入主减两侧湿式制动器对制动片31进行冷却,至此,自循环冷却系统的一个循环完成,此过程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实现车桥制动器的冷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4)

1.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总成(1),桥总成(1)上设置强冷油泵出油口(8),强冷油泵出油口(8)的一侧设有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强冷油泵出油口(8)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均设置在强冷油泵出油口(8)上,第一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6)、第二制动器冷却油进油孔(7)上均连通支管(14),两个支管(14)通过三通接头(4)连接,三通接头(4)的一端安装出油管(10),桥总成(1)的一侧设有齿轮油过滤器(5),齿轮油过滤器(5)与强冷油泵出油口(8)通过排油道(15)连通,桥总成(1)的一侧设有散热器(2),三通接头(4)与散热器(2)通过出油管(10)连通,散热器(2)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桥总成(1)的一端键连接强冷循环油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2)为齿轮散热器(21),齿轮散热器(21)一侧的上端与三通接头(4)通过出油管(10)连通,齿轮散热器(21)一侧的下端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2)为钎焊板式散热器(22),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一端连通冷却进水管(12),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另一端连通冷却出水管(13),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一端与三通接头(4)通过出油管(10)连通,钎焊板式散热器(22)的另一端与齿轮油过滤器(5)通过输油管(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冷循环油泵包括湿式制动器总成(31)、主减总成(32)、油泵壳体(33)、油泵齿轮(34)、油泵端盖(35)、油封(36)、差速器总成(37),湿式制动器总成(31)与主减总成(32)固定连接,主减总成(32)与油泵壳体(33)固定连与接,油泵壳体(33)油泵端盖(35)通过油泵齿轮(34)固定连接,油泵端盖(35)与油泵齿轮(34)之间设置油封(36),油泵端盖(35)内设置差速器总成(37)。
CN202322481665.6U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Active CN220682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1665.6U CN220682346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1665.6U CN220682346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2346U true CN220682346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81665.6U Active CN220682346U (zh) 2023-09-13 2023-09-13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2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195764A (ja) 変速機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変速機等
CN201090283Y (zh) 双循环水路双风扇起重机散热装置
WO2011044797A1 (zh) 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
US11280230B2 (en) Electric oil pump system integrated with heat exchanger
CN102717699A (zh) 组合式散热系统、车辆底盘及工程车辆
WO2023010947A1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冷却润滑装置和电驱动总成
CN114455513A (zh) 一种电动叉车双驱系统
CN220682346U (zh) 一种驱动车桥总成自冷却循环系统
CN113565948B (zh) 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08422852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动力耦合系统集成装置
CN108757143A (zh) 发动机废气动力涡轮驱动水泵的工作装置
CN108775354B (zh) 安装在驱动轴上的车辆制动用磁力减速器
CN108832796B (zh) 车辆减速用磁力减速器
JP4625597B2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21526795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减速电机
CN217381130U (zh) 一种作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散热装置
CN105909752A (zh) 车辆减速用液力减速器
CN219866194U (zh) 散热型减速器壳体、矿用减速器、矿用破碎设备
CN218992296U (zh) 一种具有油冷控制功能的齿轮变速箱
CN100443703C (zh) 改进的发动机热交换器
CN205639577U (zh) 轨道车用具有预热功能的复合冷却装置
CN206723358U (zh) 一种与换向器连接的齿轮减速机
CN212056682U (zh) 一种离心机的轴承润滑系统
CN212637140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电机转子冷却系统
CN218624364U (zh) 旁通式机油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