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9307U -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9307U
CN220679307U CN202322260428.7U CN202322260428U CN220679307U CN 220679307 U CN220679307 U CN 220679307U CN 202322260428 U CN202322260428 U CN 202322260428U CN 220679307 U CN220679307 U CN 22067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ing
pipe
slag
return pip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0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钟谦
陈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Quj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heng Gang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Quj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heng Gang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Quj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heng Gang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Quj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heng Gang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0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包括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和支架,支架的上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两端对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浸入式水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洒机构,每个喷洒机构均包括竖杆和固定在竖杆下端的回形管,回形管的内侧边形状与浸入式水口的外壁形状一致,回形管其余各个侧边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结晶器侧壁形状一致,竖杆的上端通过横移块与螺杆螺纹连接,回形管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输料层,外层为输气层,输料层的底部均布有多排喷渣管,两回形管的输气层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喷洒均匀,不存在喷渣死角,使用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连铸工序中,普遍采用侵入式水口+保护渣的保护浇注技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是连铸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冶金辅助材料,普遍采用颗粒状保护渣,保护渣加入到结晶器内后的钢液表面后迅速熔化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液渣层及熔融层,均匀覆盖在钢液表面,起到阻隔空气的作用,防止钢液二次氧化,在凝固坯壳与结晶器壁间形成润滑膜,改善结晶器与坯壳之间的传热,起到保温作用,减少热损失,液渣层能吸收非金属夹杂,对铸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动加渣喷渣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加料仓通过电机送料到输渣管,打开送料管内的氩气等气体,保护渣在送料气体推动下,经输渣管从加渣喷头出,直接喷洒在结晶器钢水液面上。现有的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保护渣在进行喷洒时,存在喷洒不均匀的问题,尤其是在大方坯连铸机上体现尤为突出,在远离喷头的结晶器角部和边部保护渣消耗快,渣层过薄,而喷头下方却堆积过多的保护渣,渣层过厚,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保护渣的三层结构,进而影响铸坯质量;二是存在喷头的喷洒范围无法覆盖整个钢液面的问题,存在喷洒死角,难以形成稳定的液渣层,增大了铸坯质量缺陷产生的可能性;三是由于受到结晶器内钢水高温及水蒸汽的直接影响,喷洒部件很容易受损,备件损耗较大,使用成本较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喷洒均匀,不存在喷渣死角,使用寿命长的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洒均匀,不存在喷渣死角,使用寿命长的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和支架,支架的上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两端对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浸入式水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洒机构,每个喷洒机构均包括竖杆和固定在竖杆下端的回形管,回形管的内侧边形状与浸入式水口的外壁形状一致,回形管其余各个侧边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结晶器侧壁形状一致,竖杆的上端通过横移块与螺杆螺纹连接,回形管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输料层,外层为输气层,输料层的底部均布有多排喷渣管,输料层连接有进料管,其中一根回形管的输气层连接有进气管,另一根回形管的输气层连接有出气管,两回形管的输气层之间通过伸缩软管连通。
进一步的,竖杆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机构。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为减速电机或手轮。
进一步的,喷渣管内壁的横截面积沿进口端到出口端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喷渣管周围的输气层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喷气管,喷气管的形状与喷渣管的形状一致,喷气管与喷渣管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上端与输气层连通,出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回形管的外侧设置有T形连通管,T形连通管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两根进料管连通,T形连通管的进口端连接有快速接头,进料管为软管结构。
进一步的,回形管的内侧连通有辅助管,辅助管的结构与回形管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安装在结晶器的上方,使用时,通过气力输送系统将保护渣通入进料管,然后从进料管通入回形管内的输料层,并沿回形管流动,最后从输料层底部的喷渣管喷出。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护渣从喷渣管喷出,喷渣管均布在回形管的底部,可达到均匀喷洒的目的,同时,在保护渣的喷洒过程中,驱动机构带动螺杆转动,使得两块横移块能够同时相向或反向移动,即两块横移块之间的距离缩短或远离,这样就带动两个喷洒机构靠近或远离,使得回形管和喷渣管能够在钢水液面的上方来回移动,将保护渣均匀的喷洒在钢水液面上,确保各部位的渣层厚度一致,维持保护渣的三层结构,同时扩大保护渣的喷洒范围,使得喷渣管的喷洒范围能够覆盖整个钢水液面,消除喷洒死角,促进保护渣形成稳定的液渣层,防止铸坯产生质量缺陷;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回形管内侧边形状与浸入式水口的外壁形状一致,回形管其余各个侧边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结晶器侧壁形状一致,确保保护渣能够喷洒到浸入式水口外壁以及结晶器内壁的边缘位置,进一步消除在结晶器转角部位、边缘部位以及靠近浸入式水口的部位产生的喷洒死角,确保保护渣能完全覆盖整个钢水液面;最后,回形管设置成双层结构,在回形管外层的输气层内通入流动状态的冷却气体,可有效吸收回形管和喷渣管上的热量,降低其损坏几率,延长使用寿命,减小备件损耗,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喷洒均匀,不存在喷渣死角,使用寿命长,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回形管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结晶器,2-浸入式水口,3-支架,4-螺杆,5-驱动机构,6-竖杆,7-回形管,8-横移块,9-输料层,10-输气层,11-喷渣管,12-进料管,13-进气管,14-出气管,15-伸缩软管,16-电动伸缩机构,17-喷气管,18-喷气通道,19- T形连通管,20-快速接头,21-辅助管。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结晶器1、浸入式水口2和支架3,结晶器1、浸入式水口2和支架3均为现有技术,其中支架3用于对整个加渣喷渣装置提供支撑,支架3的上部设置有螺杆4,螺杆4的两端对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两块横移块8分别位于旋向相反的螺纹上,螺杆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为现有技术,用于驱动螺杆4进行转动,可为电动也可为手动,浸入式水口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洒机构,每个喷洒机构均包括竖杆6和固定在竖杆6下端的回形管7,回形管7的内侧边形状与浸入式水口2的外壁形状一致,回形管7其余各个侧边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结晶器1侧壁形状一致,通常来说,浸入式水口2为圆形,回形管7的内侧边形状为圆弧形,结晶器1为矩形,回形管7其余各个侧边与矩形相适应,竖杆6的上端通过横移块8与螺杆4螺纹连接,回形管7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输料层9,外层为输气层10,输料层9的底部均布有多排喷渣管11,多排喷渣管11同时喷出保护渣,喷洒效率较高,喷洒范围较大,喷洒较均匀,输料层9连接有进料管12,其中一根回形管7的输气层10连接有进气管13,另一根回形管7的输气层10连接有出气管14,两回形管7的输气层10之间通过伸缩软管15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3安装在结晶器1的上方,使用时,通过气力输送系统将保护渣通入进料管12,然后从进料管12通入回形管7内的输料层9,并沿回形管7流动,最后从输料层9底部的喷渣管11喷出。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护渣从喷渣管11喷出,喷渣管11均布在回形管7的底部,可达到均匀喷洒的目的,同时,在保护渣的喷洒过程中,驱动机构5带动螺杆4转动,使得两块横移块8能够同时相向或反向移动,即两块横移块8之间的距离缩短或远离,这样就带动两个喷洒机构靠近或远离,使得回形管7和喷渣管11能够在钢水液面的上方来回移动,将保护渣均匀的喷洒在钢水液面上,确保各部位的渣层厚度一致,维持保护渣的三层结构,同时扩大保护渣的喷洒范围,使得喷渣管11的喷洒范围能够覆盖整个钢水液面,消除喷洒死角,促进保护渣形成稳定的液渣层,防止铸坯产生质量缺陷;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回形管7内侧边形状与浸入式水口2的外壁形状一致,回形管7其余各个侧边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结晶器1侧壁形状一致,确保保护渣能够喷洒到浸入式水口2外壁以及结晶器1内壁的边缘位置,进一步消除在结晶器1转角部位、边缘部位以及靠近浸入式水口2的部位产生的喷洒死角,确保保护渣能完全覆盖整个钢水液面;最后,回形管7设置成双层结构,在回形管7外层的输气层10内通入流动状态的冷却气体,可有效吸收回形管7和喷渣管11上的热量,降低其损坏几率,延长使用寿命,减小备件损耗,降低使用成本。
竖杆6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机构16,电动伸缩机构16为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自动缩短和伸长,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机构16带动竖杆6缩短和伸长,进而调节回形管7的高度,调节回形管7与钢水液面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保护渣喷洒的均匀性和喷洒范围,同时适应各种钢水液面高度的需要。
驱动机构5为减速电机或手轮,驱动机构5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可选用减速电机进行自动驱动,也可通过手轮手工操作。
喷渣管11内壁的横截面积沿进口端到出口端逐渐变大,将喷渣管11设置为扩口的喇叭形,保护渣喷出时,能够扩大其喷洒范围,同时保护渣分散开,也能提高保护渣喷洒的均匀性。
喷渣管11周围的输气层10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喷气管17,喷气管17的形状与喷渣管11的形状一致,喷气管17与喷渣管1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喷气通道18,喷气通道18的上端与输气层10连通,出气管1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由于保护渣为颗粒结构,其中难免会有一部分渣灰,当这些保护渣随同气流一同从喷渣管11喷出时,大部分保护渣会喷向钢水液面,但也有小部分保护渣以及渣灰会被气流裹挟飞起,造成扬尘,污染到结晶器1周围的环境,为了改善和避免这种情况而设置了喷气管17,在运行时,通过流量调节阀调小出气管14的通气量,必要时也可关闭流量调节阀,使得输气层10中的气流能够沿喷气通道18喷出,当气流从喷气通道18喷出时,形成环形气流层将保护渣包围在其中,当保护渣和渣灰扬起时,及时将其吹向钢水液面,进而防止扬尘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防尘抑尘作用,防止结晶器1周围的环境受到破坏。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够快速的将进料管12与气力输送管道连通,回形管7的外侧设置有T形连通管19,T形连通管19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两根进料管12连通,T形连通管19的进口端连接有快速接头20,为了适应回形管7移动的需要,进料管12为软管结构,使用时,将快速接头20与气力输送管道连接即可,快速接头20为现有连接接头,连接快速方便,物料从T形连通管19的两个出口端分流进入两根进料管12,再进入回形管7,最后从喷渣管11喷出。
回形管7的内侧连通有辅助管21,辅助管21的结构与回形管7的结构相同,在辅助管21上也同样设置有喷渣管11,当保护渣进入回形管7内后,会有一部分进入辅助管21,并从辅助管21上的喷渣管11喷出,加快喷渣速度,提高回形管7的喷渣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为了提高回形管7移动时的稳定性,可在支架3的顶部加工滑道,使得横移块8的顶部与滑道滑动连接,滑道对横移块8的移动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防止横移块8晃动,提高保护渣喷洒时的稳定性,进而提供保护渣的喷洒质量。

Claims (7)

1.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包括结晶器(1)、浸入式水口(2)和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上部设置有螺杆(4),螺杆(4)的两端对称加工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螺杆(4)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浸入式水口(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洒机构,每个喷洒机构均包括竖杆(6)和固定在竖杆(6)下端的回形管(7),回形管(7)的内侧边形状与浸入式水口(2)的外壁形状一致,回形管(7)其余各个侧边的形状分别与相对应的结晶器(1)侧壁形状一致,所述竖杆(6)的上端通过横移块(8)与螺杆(4)螺纹连接,所述回形管(7)为双层结构,内层为输料层(9),外层为输气层(10),输料层(9)的底部均布有多排喷渣管(11),输料层(9)连接有进料管(12),其中一根回形管(7)的输气层(10)连接有进气管(13),另一根回形管(7)的输气层(10)连接有出气管(14),两回形管(7)的输气层(10)之间通过伸缩软管(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6)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机构(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为减速电机或手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渣管(11)内壁的横截面积沿进口端到出口端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渣管(11)周围的输气层(10)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喷气管(17),喷气管(17)的形状与喷渣管(11)的形状一致,喷气管(17)与喷渣管(1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喷气通道(18),喷气通道(18)的上端与输气层(10)连通,所述出气管(1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管(7)的外侧设置有T形连通管(19),T形连通管(19)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两根进料管(12)连通,T形连通管(19)的进口端连接有快速接头(20),所述进料管(12)为软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管(7)的内侧连通有辅助管(21),辅助管(21)的结构与回形管(7)的结构相同。
CN202322260428.7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Active CN22067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0428.7U CN2206793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0428.7U CN2206793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9307U true CN220679307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0428.7U Active CN220679307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9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882571A (en) Method of casting metals
CN220679307U (zh) 一种连铸自动加渣喷渣装置
CA2516038A1 (en)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
CN209632077U (zh) 节能型铝锭二次冷却装置
CN108859103B (zh) 一种控制fdm打印体成型温度的装置
US3200456A (en)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332613B (zh) 一种基于氮气辅助的铝合金铸锭自动化生产线
CN206089736U (zh) 一种淬火冷却装置
CN203853545U (zh) 一种浸入式水口冷却装置
CN203030884U (zh) 一种连铸用多孔式浸入式水口
CN208083378U (zh) 一种多工位环形间歇回转循环铸造的浇铸设备
US4527616A (en) Horizontal continuous casting installation
CN213944809U (zh) 一种连铸机自动加渣喷头装置
US2799068A (en) Method of casting metals
CN203076547U (zh) 结晶器冷却装置
CN110205508B (zh) 一种宽幅镁合金薄板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206405575U (zh) 一种改进的耐磨板堆焊机
CN220049963U (zh) 一种用于连铸铅锭的钢带轮式连铸装置
JPS6039142Y2 (ja) 水平連続鋳造装置
CN212734078U (zh) 用于精铅铸锭生产的防粘连装置
CN217595853U (zh) 一种适用于板坯连铸机的自动保护渣加入系统
CN107790653A (zh) 一种连铸结晶器及其连铸方法
CN211248882U (zh) 焊管机组中的冷却液箱
CN202263905U (zh) 一种20kg铝锭连续铸造机用水溶性脱模剂喷涂装置
JP6497200B2 (ja) ストリップ鋳造装置用浸漬ノズルおよびストリップ鋳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