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2184U - 一种新型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2184U
CN220662184U CN202322468495.8U CN202322468495U CN220662184U CN 220662184 U CN220662184 U CN 220662184U CN 202322468495 U CN202322468495 U CN 202322468495U CN 220662184 U CN220662184 U CN 220662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ire
layer
tread
novel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84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业敬
岳恒崇
王芳芳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Shandong Hongsheng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sheng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84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2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2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2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轮胎,属于轮胎技术领域。该新型轮胎包括胎面部和胎侧部,胎侧部设于胎面部两侧,胎面部与胎侧部相连;胎面部设有沟槽,沟槽内设有凸球;胎侧部设有若干耐磨条。本申请通过在胎面部设置沟槽,并在沟槽内设有凸球,以减少在轮胎的使用过程中,大小相近的石块嵌入并夹持在沟槽内,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通过在胎侧部设有耐磨条,以进一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轮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轮胎,属于轮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现有的轮胎在是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为了提高轮胎的抓地力,通常在轮胎的表面设置沟槽,然而车辆轮胎行驶在种路面上时,其胎面上的沟槽常常容易嵌入大小相近的石块,并夹持在沟槽内,该夹持的石块即使在轮胎高速行驶时也不易排出,而石块在沟槽内长时间地受到挤压,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以及行车安全;如果不设置沟槽,则轮胎的抓地力则会下降;此外,在车辆轮胎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路况的不同会产生颠簸及行驶噪音,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及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轮胎,通过在胎面部设置沟槽,并在沟槽内设有凸球,以减少在轮胎的使用过程中,大小相近的石块嵌入并夹持在沟槽内,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通过设置凸球,在尽量不影响轮胎抓地力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石块等杂物嵌入沟槽的概率;通过在胎侧部设有耐磨条,以进一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轮胎,包括胎面部和胎侧部,所述胎侧部设于所述胎面部两侧,所述胎面部与所述胎侧部相连;所述胎面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凸球;所述胎侧部设有若干耐磨条。
可选地,所述胎面部的内部设有若干弹性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胎面部内侧设有钢丝带束层、帘布层和气密层;所述帘布层设于钢丝带束层和气密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气密层包括纤维层和橡胶层,所述纤维层设于橡胶层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气密层内侧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为吸音材料。
可选地,所述沟槽的深度为2.5~5mm。
可选地,所述沟槽包括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通过第三沟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之间设有抓地组件,所述抓地组件包括第一抓地组件和第二抓地组件,所述第一抓地组件和所述第二抓地组件沿所述新型轮胎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抓地组件包括若干第一抓地块,所述第二抓地组件包括若干第二抓地块,所述第一抓地块与所述第二抓地块的设置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抓地块和第二抓地块的形状为箭头形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抓地块和第二抓地块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点。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新型轮胎,通过在胎面部设置沟槽,并在沟槽内设有凸球,以减少在轮胎的使用过程中,大小相近的石块嵌入并夹持在沟槽内,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通过在胎侧部设有耐磨条,以进一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本申请所提供的新型轮胎,通过在胎面部的内部设置若干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能够对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颠簸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钢丝带束层、帘布层和气密层,提高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有效减少轮胎被硬物刺穿,减少爆胎情况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
3.本申请所提供的新型轮胎,具有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通过第三沟槽连通,并限定了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的深度,有效保证轮胎的抓地力的同时,避免由于沟槽过深嵌入异物,也能够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
4.本申请所提供的新型轮胎,具有抓地组件,并通过限定抓地组件的位置、排列方式和形状,以提升轮胎的抓地能力,通过在第一抓地块和第二抓地块上设置防滑凸点,进一步提升防滑性能,使得该轮胎抓地能力强,防滑性能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新型轮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新型胎面部结构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胎面部;2.胎侧部;3.凸球;4.耐磨条;5.弹性支撑件;6.钢丝带束层;7.帘布层;8.气密层;9.纤维层;10.橡胶层;11.降噪层;12.第一沟槽;13.第二沟槽;14.第三沟槽;15.第一抓地块;16.第二抓地块;17.防滑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考图1-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轮胎,包括胎面部1和胎侧部2,胎侧部2设于胎面部1两侧,胎面部1与胎侧部2相连;胎面部1设有沟槽,沟槽内设有凸球3;胎侧部2设有若干耐磨条4。
具体地,通过在胎面部1设置沟槽,并在沟槽内设有凸球3,以减少在轮胎的使用过程中,大小相近的石块嵌入并夹持在沟槽内,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通过在胎侧部2设有耐磨条4,以进一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本申请不对耐磨条4的数量做出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个女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胎面部1的内部设有若干弹性支撑件5。
具体地,本申请不对弹性支撑件5的数量及形状做出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5的横截面为横置的U形,弹性支撑件5能够提供良好的弹性性能,提高轮胎的弹性,能够对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颠簸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胎面部1内侧设有钢丝带束层6、帘布层7和气密层8;帘布层7设于钢丝带束层6和气密层8之间。
具体地,通过设置钢丝带束层6、帘布层7和气密层8,提高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有效减少轮胎被硬物刺穿,减少爆胎情况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气密层8包括纤维层9和橡胶层10,纤维层9设于橡胶层10的外侧。
具体地,纤维层9和橡胶层10粘结为一个整体,气密性良好,加之在钢丝带束层6和帘布层7的作用下,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提高,使得大大降低轮胎的爆胎几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气密层8内侧设有降噪层11,降噪层11为吸音材料。
具体地,本申请不对吸音材料做出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本申请不对纤维层9、橡胶层10和降噪层11的厚度做出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吸音材料包括静音海绵。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沟槽的深度为3mm。
具体地,本申请还限定了沟槽的深度,有效保证轮胎的抓地力的同时,避免由于沟槽过深嵌入异物,也能够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沟槽包括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和第三沟槽14,第一沟槽12与第二沟槽13通过第三沟槽14连通。
具体地,第一沟槽12与第二沟槽13通过第三沟槽14连通,进一步保证轮胎的排水性能,同时沟槽的存在也能够提升轮胎的抓地力,提升轮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和第三沟槽14之间设有抓地组件,抓地组件包括第一抓地组件和第二抓地组件,第一抓地组件和第二抓地组件沿新型轮胎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抓地组件包括若干第一抓地块15,第二抓地组件包括若干第二抓地块16,第一抓地块15与第二抓地块16的设置方向相反。
具体地,在第一沟槽12、第二沟槽13和第三沟槽14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沿轮胎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且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方向相反,以提供更强的抓地力。
具体地,本申请不对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的形状和大小做出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的形状为箭头形状。
具体地,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为方向相反的箭头形状,以为轮胎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点17
具体地,本申请不对防滑凸点17的数量和大小做出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地,防滑凸点17的高度为7mm。
具体地,通过在第一抓地块15和第二抓地块16上设置防滑凸点17,进一步提升防滑性能,使得该轮胎抓地能力强,防滑性能好。
具体地,本申请通过设置沟槽及沟槽内的凸球3,以减少在轮胎的使用过程中,大小相近的石块嵌入并夹持在沟槽内,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饼限定沟槽的深度,有效保证轮胎的抓地力的同时,避免由于沟槽过深嵌入异物,也能够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方向相反的第一抓地组件和第二抓地组件以及防滑凸点17的设置,进一步提高轮胎的抓地力;钢丝带束层6、帘布层7、气密层8和降噪层11的设置使得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气密性以及降噪性得到提升;弹性支撑件的设置使得大大提高了轮胎的弹性,以进一步提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面部和胎侧部,所述胎侧部设于所述胎面部两侧,所述胎面部与所述胎侧部相连;所述胎面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凸球;所述胎侧部设有若干耐磨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的内部设有若干弹性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内侧设有钢丝带束层、帘布层和气密层;所述帘布层设于钢丝带束层和气密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层包括纤维层和橡胶层,所述纤维层设于橡胶层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层内侧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为吸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深度为2.5~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包括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通过第三沟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第三沟槽之间设有抓地组件,所述抓地组件包括第一抓地组件和第二抓地组件,所述第一抓地组件和所述第二抓地组件沿所述新型轮胎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抓地组件包括若干第一抓地块,所述第二抓地组件包括若干第二抓地块,所述第一抓地块与所述第二抓地块的设置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地块和第二抓地块的形状为箭头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地块和第二抓地块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点。
CN202322468495.8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轮胎 Active CN220662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8495.8U CN220662184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8495.8U CN220662184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2184U true CN220662184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4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8495.8U Active CN220662184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2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9612A (zh) 低噪音充气轮胎
EP1584494A2 (en) Pneumatic run-flat tire
CN211468079U (zh) 一种车辆工程耐磨轮胎
US20090165910A1 (en) Pneumatic tire
CN220662184U (zh) 一种新型轮胎
JP417006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89335C (zh) 轮胎及其胎面
CN210416073U (zh) 一种新型结构非充气车轮
CN209191606U (zh) 重型矿车专用聚氨酯实心轮胎
CN211364176U (zh) 一种加工后的耐磨静音轮胎
CN218084956U (zh) 免充气内胎和车轮
CN111660719A (zh) 一种越野脱困副轮
CN112996674B (zh) 在胎圈区域具有凹部的轮胎
CN217495737U (zh) 免充气轮胎、车轮及车辆
CN219523590U (zh) 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轮胎
CN218084955U (zh) 免充气内胎和车轮
CN220009356U (zh) 一种防弹减噪橡胶轮胎
CN212098291U (zh) 一种新型防震轮胎
CN115257239B (zh) 一种花纹具有防滑排水功能的轮胎
CN210821631U (zh) 一种防止胎侧开裂的轮胎
CN220682065U (zh) 一种降噪耐磨轮胎
CN211308148U (zh) 一种工程机械车辆用轮胎结构
JP4445282B2 (ja) ホイールリムとサポートリングとの組立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組立体
CN219487085U (zh) 免充气减震轮胎
CN220281049U (zh) 一种便于矿山使用的防爆轮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