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7370U - 加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7370U
CN220657370U CN202321892864.XU CN202321892864U CN220657370U CN 220657370 U CN220657370 U CN 220657370U CN 202321892864 U CN202321892864 U CN 202321892864U CN 220657370 U CN220657370 U CN 220657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level
tank
tank body
level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28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彭飞
杨文达
李艳
冯涛
陈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Hailiang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Hailiang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Hailiang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Hailiang New Energy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28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7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7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7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液装置,涉及铜箔生产技术领域。该加液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第一液位检测器和第一控制阀;各个罐体串联设置并共同限定出输液管路,其中,位于输液管路末端的罐体为输出罐体,输出罐体具有高液位区;第一液位检测器安装在高液位区,用于检测输出罐体内的高液位;第一控制阀连接于输出罐体的输入口,第一控制阀能够响应于第一液位检测器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通过第一液位检测器的设置能够检测输出罐体的高液位,第一控制阀能够根据第一液位检测器的液位信号进行打开或者关闭,以使输出罐体中的液位能够保持在高液位区,使得溶液流量输出速度稳定。

Description

加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铜箔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液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箔是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制造的重要的材料,主要由铜和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属打制而成。在铜箔生产过程中,添加剂、活性炭等溶液的配置、贮存和稳定持续地输出尤为重要。在相关技术中,需要将添加剂或活性炭中加入电解液以进行配置,而后将其存储并输入电解槽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罐里的液体流量降低,会导致不能稳定输出,也就造成电解液中某种物质含量动态失衡,进而造成铜箔抗拉降低、铜箔出现毛刺等问题,影响铜箔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铜箔生产质量的加液装置。
一种加液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罐体、第一液位检测器和第一控制阀;各个所述罐体串联设置并共同限定出输液管路,其中,以位于所述输液管路末端的所述罐体为输出罐体,所述输出罐体具有高液位区;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安装在所述高液位区;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于所述输出罐体的输入口,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响应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两个罐体串联设置,每个罐体对应不同的功效,能够实现至少两种功能集成为一体。其中,输出罐体可以与电解槽连接,以将其内的电解液输送至电解槽内。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液位检测器的设置能够检测输出罐体的高液位,第一控制阀能够根据第一液位检测器的液位信号进行打开或者关闭,以使输出罐体中的液位能够保持在高液位区,使得溶液流量输出速度稳定,溶液中的物质成分保持动态平衡,进而确保铜箔的生产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罐体中,连接于所述输出罐体的输入口的为存储罐体,所述存储罐体具有第一低液位区;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安装在所述存储罐体的第一低液位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罐体中,连接于所述存储罐体的输入口的罐体为制备罐体;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于所述制备罐体和所述存储罐体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响应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罐体具有第二低液位区;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制备罐体的第二低液位区,所述第二控制阀还能够响应于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的安装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的安装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制备罐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所述制备罐体构造有通口和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用于封堵所述通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具有多个第一分液口,各个所述第一分液口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罐体;和/或,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具有多个第二分液口,各个所述第一分液口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罐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路和所述出液管路均包括集液管和多个支管,各个所述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液管,另一端限定为所述第一分液口或所述第二分液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输出罐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罐体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罐体之间具有装配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液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各个所述罐体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加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加液装置;10、罐体;11、输出罐体;12、存储罐体;13、制备罐体;21、第一液位检测器;22、第二液位检测器;23、第三液位检测器;31、第一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101、通口;102、保护盖;40、搅拌机构;50、进液管路;60、出液管路;51、进液管;52、进液集管;61、出液管;62、出液集管;70、支架;71、底座;72、支撑板;8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液装置100,该加液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罐体10、第一液位检测器21和第一控制阀31;各个罐体10串联设置并共同限定出输液管路,其中,以位于输液管路末端的罐体10为输出罐体11,输出罐体11具有高液位区;第一液位检测器21安装在输出罐体11的高液位区,用于检测输出罐体11内的高液位;第一控制阀31连接于输出罐体11的输入口,第一控制阀31能够响应于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如此,至少两个罐体10串联设置使相邻罐体10之间流体流通,溶液沿着输液管路流动,直至流入输液管路末端的输出罐体11中,由输出罐体11将溶液稳定输出至电解槽内。在这个过程中,溶液流量的稳定输出对于铜箔生产质量尤为重要。将输出罐体11与隔膜泵连接,可得到公式其中,P1为大气压Pa,H为隔膜泵的扬程,P2为压力表读数,f为管道阻力,Z1为输出罐体11的液位,u为输出罐体11中的溶液流速,ρ为溶液密度,P1、H、P2、ρ以及f均为定值。由此可得出,当输出罐体11液位Z1下降时,溶液流速u下降,进而使得溶液流量减少,溶液流量的减少会引起溶液中的成分动态失衡,影响铜箔生产质量。故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设置能够检测输出罐体11中的溶液是否位于高液位。当溶液减少,低于所设定的高液位时,第一液位检测器21发出溶液低于高液位的信号,第一控制阀31能够根据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液位信号打开,与输出罐体11输入口直接连通的罐体10为输出罐体11提供溶液;当溶液达到高液位时,第一液位检测器21发出溶液达到高液位的信号,第一控制阀31关闭,与输出罐体11输入口直接连通的罐体10停止为输出罐体11提供溶液。这便使得与输出罐体11输入口直接连通的罐体10能够持续向输出罐体11输入溶液,以使溶液保持在高液位,进而使得溶液的输出流速稳定,确保溶液流量稳定输送,且溶液中的成分能够得到稳定补给并保持动态平衡,最终能够保证铜箔的生产质量。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罐体10中,连接于输出罐体11的输入口的为存储罐体12,存储罐体12具有第一低液位区;加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液位检测器22,第二液位检测器22安装在存储罐体12的第一低液位区。也就是说,存储罐体12的设置能够向输出罐体11输送溶液,第二液位检测器22能够检测存储罐体12中的溶液是否低于第一低液位,当存储罐体12中的溶液的液位低于第一低液位时,意味着溶液的量较少,需要通过与存储罐体12直接连通的罐体10或者通过外部的输入来及时进行补充,以使存储罐体12能够持续为输出罐体11输入溶液。
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罐体10中,连接于存储罐体12的输入口的罐体10为制备罐体13;加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32连接于制备罐体13和存储罐体12之间,第二控制阀32能够响应于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如此,制备罐体13能够制备用于生产铜箔的溶液,并将溶液输入至存储罐体12中,存储罐体12再将溶液持续输入至输出罐体11中。这样设置使得配液、存储和输出的工序集成为一体,生产时的效率更高。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控制阀32的设置能够在第二液位检测器22检测到存储罐体12中的溶液低于第一低液位时打开,以使制备罐体13将溶液输入至存储罐体12。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制备罐体13具有第二低液位区;加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三液位检测器23,第三液位检测器23设置于制备罐体13的第二低液位区,第二控制阀32还能够响应于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也就是说,第三液位检测器23能够检测制备罐体13中的溶液是否低于第二低液位。如此,当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检测到制备罐体13中的溶液液位低于第二低液位时,表明制备罐体13中的溶液的量很少,而存储罐体12中的溶液的量较多,此时,第二控制阀32根据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信号关闭,结束制备罐体13向存储罐体12输入溶液的进程,以便制备罐体13重新制备溶液。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安装高度不小于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安装高度。其中,安装高度是指第二液位检测器22或者第三液位检测器23上用于感应液位的感应结构距离其所在罐体10底部的垂直距离。如此,由于输出罐体11需保持持续的高液位,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安装高度较高,使得存储罐体12中的溶液低于第一低液位时,能够给第二液位检测器22和第二控制阀32一定的反应操作时间,在这段反应操作时间内,仍能有小部分预留溶液继续为输出罐体11供液,以确保输出罐体11能够持续保持在高液位。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安装高度较低则是为了使得制备罐体13中的溶液尽可能完全进入到存储罐体12,以便制备罐体13重新制备新的溶液。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沿输出罐体11的轴向,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安装高度占输出罐体11轴向长度的85%-98%。如此,能够较为精确的限定出输出罐体11的高液位区,并预留出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安装空间,便于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准确安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沿输出罐体11的轴向,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安装高度占输出罐体11轴向长度的85%、90%或者98%。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存储罐体12的轴向,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安装高度占存储罐体12轴向长度的10%-35%。如此,能够较为精确的限定出存储罐体12的第一低液位区,并预留出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安装空间,便于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准确安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沿存储罐体12的轴向,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安装高度占存储罐体12轴向长度的10%、20%或者35%。
作为更进一步的实施,沿制备罐体13的轴向,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安装高度占制备罐体13轴向长度的5%-25%。如此,能够较为精确的限定出制备罐体13的第二低液位区,并预留出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安装空间,便于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准确安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沿制备罐体13的轴向,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安装高度占制备罐体13轴向长度的5%、15%或者25%。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接收第一液位检测器21、第二液位检测器22和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液位信号,并根据液位信号来控制对应的第一控制阀31或者第二控制阀32进行开闭。
如图1所示,关于本申请中罐体10的安装放置,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个罐体10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罐体10之间具有装配间隙。也就是说,第一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也就是重力方向。如此,竖直放置的方式能够减少罐体10的占地面积,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同一生产空间内放置更多的加液装置100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这样设置使得流体的流动方向沿着重力方向,流体有较快的流速,罐体10间的溶液传输效率提升。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也就是制备罐体13、存储罐体12和输出罐体11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支架70,支架70与各个罐体10连接。如此,竖直设置的罐体10能够通过支架70得到固定支撑。
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架70包括底座71和多个支撑板72,多个支撑板72沿竖直方向的一端于底座71连接,每个支撑板72与底座71成角度设置,多个支撑板72沿罐体10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罐体10均与多个支撑板72连接。如此,底座71能够为多个支撑板72提供支撑固定。一般的,加液装置100工作时放置在地面或者置物结构的表面,故底座71能够保护加液装置100所在的地面或者置物结构的表面保持平整。支撑板72能够固定安装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罐体10,为罐体10提供支撑。在其他实施例中,以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支架70对罐体10固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为罐体10的放置和安装,以下将对罐体10上的其他结构和与罐体10相连的其他结构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制备罐体13沿第一方向于自身顶部构造有通口101和保护盖102,保护盖102转动连接于通口101处的罐壁,保护盖102能够封堵住通口101。如此,制备罐体13上的通口101能够作为加料的进口,同时该通口101还可以作为溶液制备时的观察口,通过该通口101可以观察到溶液的制备情况。保护盖102的设置能够覆盖住通口101,防止杂质、灰尘等进入到罐体10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罐体12和输出罐体11上亦设置有通口101和保护盖102,以观察溶液的反应情况。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搅拌机构40,搅拌机构40安装于制备罐体13。也就是说,通过搅拌机构40的设置,能够将制备罐体13中配料和水打散,搅拌均匀以形成所需的配备溶液。其中,搅拌机构40包括动力源、转动轴和多个叶片,动力源能够为转动轴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使转动轴能够高速转动,进而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多个叶片沿转动轴的轴向间隔布置,以作用于制备罐体内的溶液,实现搅拌。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动力源可以使用电机。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液装置100还包括进液管路50和出液管路60,进液管路50和出液管路60均包括多个分液口,各个分液口分别连通于一罐体10,实现该罐体10的进液和出液。其中,以进液管路50的分液口为第一分液口,出液管路60的分液口为第二分液口。在实际使用时,进液管路50和出液管路60均包括集液管和多个支管,各个支管的一端连接于集液管,另一端限定为分液口。同时,在各个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以进行支管通断的调节。
为方便描述,以进液管路50对应的支管为进液管51,对应的集液管为进液集管52,并对应第一调节阀;出液管路60对应的支管为出液管61,对应的集液管为出液集管62,并对应第二调节阀。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进液管51的一端对应连接有一罐体10,另一端分别与进液集管52连通,每个进液管51上设置有一第一调节阀。如此,与制备罐体13连接的进液管51能够向制备罐体13输送清水用于制备溶液。同时,进液管51还能够向各个罐体10内输入清洁液以清洁罐体10内部。第一调节阀的设置能够控制进液管51中的流体通断,使得每个罐体10够能够进行单独清洗,清洗效率更高。进液集管52能够同时向多个进液管51输送流体,进行分流。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每个出液管61的一端对应连接有一罐体10,另一端分别与出液集管62连通,每个出液管61上设置有一第二调节阀,如此,出液管61能够将各个罐体10中的废液排出,尤其是当罐体10清洗后,将罐体10中的清洗液排出。同样的,第二调节阀亦能够起到控制出液管61中流体通断的作用。出液集管62能够将多个出液管61中的流体收集、汇聚在一起,以便提高流体输送的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排液管80,排液管80与输出罐体11连通,且排液管80上安装有第三调节阀。如此,输出罐体11能够提供排液管80将溶液输出。一般的,排液管80主要位于输出罐体11的低液位区或者输出罐体11的底部,以便溶液的输出。在本申请中,排液管80位于输出罐体11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排液管80包括第一排液段和第二排液段,第一排液段和第二排液段连通且二者互相垂直或趋于垂直设置,第一排液段的轴向与竖直方向相同。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装置(100)包括:
至少两个罐体(10),各个所述罐体(10)串联设置并共同限定出输液管路;其中,以位于所述输液管路末端的所述罐体(10)为输出罐体(11),所述输出罐体(11)具有高液位区;
第一液位检测器(21),安装在所述高液位区;
第一控制阀(31),连接于所述输出罐体(11)的输入口,所述第一控制阀(31)能够响应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21)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罐体(10)中,连接于所述输出罐体(11)的输入口的为存储罐体(12),所述存储罐体(12)具有第一低液位区;
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液位检测器(22),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22)安装在所述存储罐体(12)的第一低液位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罐体(10)中,连接于所述存储罐体(12)的输入口的罐体(10)为制备罐体(13);
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控制阀(32),所述第二控制阀(32)连接于所述制备罐体(13)和所述存储罐体(12)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32)能够响应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罐体(13)具有第二低液位区;
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第三液位检测器(23),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23)设置于所述制备罐体(13)的第二低液位区,所述第二控制阀(32)还能够响应于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液位信号进行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22)的安装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23)的安装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搅拌机构(40),所述搅拌机构(40)安装于所述制备罐体(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制备罐体(13)构造有通口(101)和保护盖(102),所述保护盖(102)用于封堵所述通口(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进液管路(50),所述进液管路(50)具有多个第一分液口,各个所述第一分液口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罐体(10);和/或,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出液管路(60),所述出液管路(60)具有多个第二分液口,各个所述第一分液口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罐体(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50)和所述出液管路(60)均包括集液管和多个支管,各个所述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液管,另一端限定为所述第一分液口或所述第二分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排液管(80),所述排液管(80)与所述输出罐体(11)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罐体(10)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罐体(10)之间具有装配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装置(100)还包括支架(70),所述支架(70)与各个所述罐体(10)连接。
CN202321892864.XU 2023-07-18 2023-07-18 加液装置 Active CN220657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864.XU CN220657370U (zh) 2023-07-18 2023-07-18 加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864.XU CN220657370U (zh) 2023-07-18 2023-07-18 加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7370U true CN22065737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2864.XU Active CN220657370U (zh) 2023-07-18 2023-07-18 加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7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57370U (zh) 加液装置
CN20960242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浸泡罐
CN219836636U (zh) 控制系统及浮沉仪
CN110964902A (zh) 一种氧化矿的连续匀酸浸出装置
US1099396A (en) Apparatus for thickening pulps.
CN210392988U (zh) 一种粮水混合输送装置
CN214829147U (zh) 溶气水制备装置
CN215404260U (zh) 一种具有搅拌和温控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发酵罐
CN213925114U (zh) 一种铜粉循环添加装置
CN209338194U (zh) Pam配药装置的自动加水管路
CN210544589U (zh) 一种自动加药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210487228U (zh) 实验装置
CN211487652U (zh) 一种高中化学固液反应装置
CN206783672U (zh) 一种去除细胞培养液中气体的装置
CN102489394A (zh) 自动添加重介质悬浮液的系统和添加方法
CN205635023U (zh) 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
CN114452917A (zh) 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生产线
CN219984597U (zh) 铜箔添加剂配料装置和铜箔生产系统
CN216879086U (zh) 一种固液两相流浓度均匀化输送装置
CN215099629U (zh) 玻璃胶助剂中间缓冲补料储存装置
CN214304338U (zh) 一种具有计量功能的泥浆喂料装置
CN214503219U (zh) 一种膜层耐磨性测试装置及其料罐
CN220999885U (zh) 一种电解铜箔添加剂控制装置
CN214051275U (zh) 一种消泡剂输送储存罐
CN213824561U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浓度调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