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5514U - 一种围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5514U
CN220645514U CN202321910373.3U CN202321910373U CN220645514U CN 220645514 U CN220645514 U CN 220645514U CN 202321910373 U CN202321910373 U CN 202321910373U CN 220645514 U CN220645514 U CN 220645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clamping groove
frame structure
upright posts
c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03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志良
崔栋彧
张伟
陈衍茁
曹东
范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23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f Minmetals
Original Assignee
23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f Minmet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23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f Minmetals filed Critical 23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f Minmetals
Priority to CN2023219103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5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5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5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围挡结构,该围挡结构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并包括座体、安装结构以及围板,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立柱和横架结构,各立柱安装于座体,横架结构设于各相邻的两立柱之间,横架结构形成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两相邻立柱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围板与安装结构连接,以安装固定于安装空间内,提高围挡结构的装配定位强度,降低了承受意外后对施工过程的负面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围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挡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多用围挡对施工场地进行围护,以降低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对施工场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场地围护多为砌体围墙或型钢+彩钢瓦焊接组合围挡,上述围挡施工繁琐、周期长,难以回收利用,导致浪费严重。基于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部分装配式的围挡,这些装配式围挡出于节约材料、可回收、安装便捷等目的,其围板多通过挂钩等安装结构直接安装于立柱之间,虽能够达到上述目的,但由于围板仅通过挂钩等安装结构进行局部定位,围板的定位并不十分可靠。例如,在大风、大雨等天气情况下,围板可能与挂钩等安装结构松脱而倒塌,围板倒塌磕碰后,挂钩等安装结构容易变形,围板再难装配回原样;或者,围板和挂钩等安装结构必须经过修理后才能再次进行装配,这无疑对施工的过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围挡结构,旨在提高围挡结构的装配定位强度,降低承受意外后对施工过程的负面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围挡结构,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所述围挡结构包括:
座体;
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立柱和横架结构,各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座体,所述横架结构设于各相邻的两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横架结构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两相邻所述立柱围合形成安装空间;以及
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横架结构连接,以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立柱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横架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卡槽;
两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的两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两所述第一卡槽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立柱,两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相对,以与两所述第二卡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横架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和两个槽钢;
两所述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其中一所述连接件与两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其中另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体连接;每一所述槽钢与一所述连接件焊接,所述槽钢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
可选地,两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和一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一所述槽钢焊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预埋锚栓,所述预埋锚栓设于所述座体并显露于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以与一所述槽钢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所述预埋锚栓,各所述预埋锚栓沿两相邻的所述立柱的相对设置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预埋锚栓与所述槽钢焊接。
可选地,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二卡槽通过螺栓紧固。
可选地,所述横架结构还包括安装栓钉,所述安装栓钉自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贯穿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并与所述围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两个支座,所述支座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支座相对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两相邻的所述支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围板为彩钢夹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结构的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横架结构,横架结构上形成有第一卡槽,并以第一卡槽与两个相邻的立柱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围板与第二卡槽连接并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安装空间在多个方向同时对围板进行限位,以此提高围挡结构的装配定位强度,并且在意外倒塌的情况下,围板也不会脱出安装空间,无需再次对围板进行安装,能够更快地将围挡结构恢复至倒塌前的位置,降低了承受意外后对施工过程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围挡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第一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第二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第三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第四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围挡结构 221 连接件
1 座体 2211 第一连接件
11 支座 2211a 横梁
111 第一连接部 2212 第二连接件
112 第二连接部 2212a 预埋锚栓
113 安装孔 222 槽钢
2 安装结构 2221 第一卡槽
21 立柱 223 安装栓钉
211 第二卡槽 3 围板
22 横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的围挡结构1000,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围挡结构1000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围挡结构1000包括座体1、安装结构2以及围板3,所述安装结构2包括至少两个立柱21和横架结构22,各所述立柱21安装于所述座体1,所述横架结构22设于各相邻的两所述立柱21之间,所述横架结构22与两相邻所述立柱21围合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围板3与所述安装结构2连接,以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结构2的两个相邻的立柱21之间设置横架结构22,横架结构形成有第一卡槽2221,并以第一卡槽2221与两个相邻的立柱21围合形成安装空间,围板3与第一卡槽2221连接并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安装空间在多个方向同时对围板3进行限位,以此提高围挡结构1000的装配定位强度,并且在意外倒塌的情况下,围板3也不会脱出安装空间,无需再次对围板3进行安装,能够更快地将围挡结构1000恢复至倒塌前的位置,降低了承受意外后对施工过程的负面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围板3在安装空间内的限位,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述立柱21设有第二卡槽211,所述横架结构22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槽2221,两相邻的所述立柱21之间的两所述第二卡槽2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槽211沿所述立柱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两所述第一卡槽2221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立柱21,两所述第一卡槽2221的槽口相对,以与两所述第二卡槽211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围板3同时被所述第二卡槽211和第一卡槽2221的槽底限制上下、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且以所述第二卡槽211和第一卡槽2221的侧壁共同限制所述围板3在前后方向的移动,限位完全,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所述围板3脱出所述安装空间。
为具体实现所述横架结构22的限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架结构22包括两个连接件221和两个槽钢222,所述槽钢222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2221;两所述连接件221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其中一所述连接件221与两相邻的所述立柱21连接,其中另一所述连接件221与所述座体1连接,即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件221连接于两相邻的所述立柱21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槽钢222通过与所述连接件221焊接以与所述立柱21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连接件221与所述座体1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槽钢222与该连接件221焊接,由于所述立柱21安装于所述座体1上,不仅使得所述槽钢222与所述立柱21具有确定的位置关系,还使得所述槽钢222与所述座体1相连,提高了安装稳定性。
为进一步实现所述槽钢222与所述立柱21或所述座体1之间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两所述连接件221包括第一连接件2211和第二连接件2212,所述第一连接件221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2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件2211包括横梁2211a,所述横梁2211a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立柱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211与一所述槽钢222焊接,以实现上方的槽钢222与立柱21之间的连接;考虑到提高所述座体1的稳定性需要其具有较大的质量,故座体1最好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因而所述槽钢222与座体1之间直接进行连接的效果不好,为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212包括预埋锚栓2212a,所述预埋锚栓2212a设于所述座体1,并显露于所述座体1的上端面,以与所述槽钢222焊接,以此实现所述槽钢222与所述座体1之间的连接,并能够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槽钢222与所述立柱21的所述第二卡槽211相对,也可通过进一步的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手段使得位于下方的槽钢222与所述立柱21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2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212可以均为横梁2211a,只是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梁2211a会使安装所述围板3的位置的高度增加,所述立柱21也应具有更大的长度以适应这一变化。
为提高所述槽钢222与所述座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连接件2212包括多个预埋锚栓2212a,各所述预埋锚栓2212a沿两相邻的所述立柱21的相对设置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预埋锚栓2212a与所述槽钢222焊接,以在两相邻立柱21之间使所述槽钢222与所述座体1具有多个连接点,提高连接强度。
为降低所述围挡结构1000在运输过程中的压力,所述横梁2211a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卡槽211可拆卸连接,在运输过程中,所述横梁2211a和所述立柱21处于未连接的状态,不但能够节约运输空间,还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输过程中对两者连接点处的损坏的可能性,到达安装围挡结构1000的施工点再进行连接装配。
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考虑到所述围挡结构1000需对所述围板3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梁2211a与所述第二卡槽211通过螺栓紧固,所述螺栓从第二卡槽211的一侧的侧壁贯穿所述横梁2211a并从所述第二卡槽211的另一侧的侧壁穿出,再以螺母进行紧固,连接稳定性极强,难以损坏,并能够兼顾随时可进行拆卸。
为进一步实现所述围板3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固定,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横架结构22还包括安装栓钉223,所述安装栓钉223自所述第一卡槽2221的外侧贯穿所述第一卡槽2221的侧壁并与所述围板3连接,以将所述围板3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且在施工完成后,通过将所述安装栓钉223拆除后,所述围板3还能够从所述安装结构2上拆下进行重复使用。
为简化所述座体1的成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包括至少两个支座11,各所述支座11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座体1,为进一步加强各所述支座11之间的连接,结合图2,所述支座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12分别形成于所述支座11相对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2配合,以使两相邻的所述支座11连接,并能够进一步使得各所述支座11拼接安装后以所述立柱21与所述围板3等的安装加强各所述支座1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1上设有安装孔113,所述安装孔113用于供所述立柱21安装于所述支座11上,同样地,所述立柱21插入所述安装孔113后,也对各所述支座11之间的连接进行了加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围板3为彩钢夹芯板,所述彩钢夹芯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安装至所述安装空间内与所述横架结构22的连接更稳定,并且所述彩钢夹芯板具有彩钢包边,自身结构强度有保障,还能够在其外侧板面上刷反光的黄黑相间的警示带等,不仅能够起到施工警示的作用,也具有不错的外观,不会对市容市貌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围挡结构,应用于建筑施工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结构包括:
座体;
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立柱和横架结构,各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座体,所述横架结构设于各相邻的两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横架结构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两相邻所述立柱围合形成安装空间;以及
围板,所述围板与所述横架结构连接,以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座体包括至少两个支座,所述支座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支座相对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以使两相邻的所述支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横架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卡槽;
两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的两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两所述第一卡槽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立柱,两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相对,以与两所述第二卡槽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和两个槽钢;
两所述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其中一所述连接件与两相邻的所述立柱连接,其中另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座体连接;每一所述槽钢与一所述连接件焊接,所述槽钢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和一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一所述槽钢焊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预埋锚栓,所述预埋锚栓设于所述座体并显露于所述座体的上端面,以与一所述槽钢焊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所述预埋锚栓,各所述预埋锚栓沿两相邻的所述立柱的相对设置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预埋锚栓与所述槽钢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卡槽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二卡槽通过螺栓紧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结构还包括安装栓钉,所述安装栓钉自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贯穿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并与所述围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围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为彩钢夹芯板。
CN202321910373.3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围挡结构 Active CN220645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373.3U CN220645514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围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373.3U CN220645514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围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5514U true CN220645514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0373.3U Active CN220645514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围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5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0391B2 (en) Fixed bollard system
CN220645514U (zh) 一种围挡结构
KR102252648B1 (ko) 철골구조물용 빔의 조립구조
CN112681331A (zh) 钢支撑与钢栈桥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H059977A (ja) 座屈拘束筋かい部材
JP3582648B2 (ja) 型枠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押さえ部材並びに型枠組立方法
CN214246565U (zh) 脚手架支撑平台及高空大跨度梁模板支撑系统
JP3027130B2 (ja) 吊り足場の組立構造
CN212271314U (zh) 钢板剪力墙
CN113202281A (zh)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JP7182475B2 (ja) 木製横架材と鋼製横架材との接合構造および受け金物
CN210421140U (zh) 一种钢支座及钢结构建筑用钢柱与固定基础连接节点
CN113235427A (zh) 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3772116B2 (ja) 土留め擁壁ブロックの構造
CN215631489U (zh)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KR100433700B1 (ko) 교량용 슬라브 콘크리트 타설을 위한 거푸집 시스템
KR200360595Y1 (ko) 토류벽과 버팀보의 연결구조
CN218990202U (zh) 支撑系统
KR200285281Y1 (ko) 콘크리트 합벽 지지대
CN209800464U (zh) 一种多向连接件
CN214362887U (zh) 一种拼接式钢锚梁
CN220504622U (zh) 一种电梯井架的节点加固结构
CN216893559U (zh) 装配式钢结构坡道
CN219240301U (zh) 一种高架桥墩柱的无支架施工平台
KR102553850B1 (ko) 맞벽용 무지주 거푸집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