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1714U -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1714U
CN220641714U CN202322025108.3U CN202322025108U CN220641714U CN 220641714 U CN220641714 U CN 220641714U CN 202322025108 U CN202322025108 U CN 202322025108U CN 220641714 U CN220641714 U CN 220641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p
clamping
packaging
support frame
p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51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壬康
陈勇君
梁堂
刘小军
刘福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Liya Fiber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Siliya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Liya Fiber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Siliya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Liya Fiber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Siliya Fi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Liya Fiber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1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涉及纤维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机构、抱夹机构和和升降机构,所述抱夹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机上侧,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由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抱夹机构上下移动,改变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的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抱夹机构和升降机构组合能够快速分离浆粕小包,而输送机构能够立刻将分离的浆粕小包输送离开,拆分过程中只需要输送机构将浆粕小包离开原位即可,拆分过程中浆粕小包的移动距离短,从而使得浆粕大包得到高效地拆分,提高了浆粕大包的拆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生产过程中,中间产物浆粕在生产后需要转移至下一生产工序。而为了便于浆粕运输,通常将浆粕打包为小包,然后再将多个小包堆叠大包为一个大包,从而便于对浆粕进行搬运。而在浆粕大包移动至下一生产工序时,则需要将堆叠的浆粕大包重新分为多个浆粕小包。
在现有技术中,将堆叠的浆粕大包重新分为多个浆粕小包,需要将浆粕大包上的钢丝剪断。在剪断钢丝后,主要通过叉车叉抱车等工具将堆叠在一起的浆粕小包转分开,并将浆粕小包转移至其它位置,例如利用叉抱车将浆粕小包搬运至存储仓库,或者搬运至下一工序的输送机构处。然而,在叉车或者叉抱车转移浆粕小包时,每个浆粕小包需要单独转移至指定位置,搬运的路程长,叉抱车往复花费的时间长,浆粕大包拆分为浆粕小包的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用于解决浆粕大包拆分为浆粕小包的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抱夹机构和和升降机构,所述抱夹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机上侧,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由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抱夹机构上下移动,改变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的间距。
在本方案中,采用抱夹机构能够夹持一层浆粕小包,使浆粕小包得到固定。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抱夹机构向上移动,从而使被夹持的浆粕小包和下侧的浆粕小包分离。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留在输送机构上的浆粕小包输送离开。在输送机构将浆粕小包输送离开后,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抱夹机构向下移动,从而使抱夹机构将夹持的浆粕小包移动至输送机构,然后抱夹机构松开对浆粕小包的夹持,使浆粕小包落在输送机构上,然后升降机构重新带动抱夹机构向上移动,使抱夹机构重新夹持一层浆粕小包,浆粕小包得到固定。重复上述动作,最下层的浆粕小包能够在输送装置作用下快速运输至其它位置,而抱夹机构与升降机构组合能够高效地分离浆粕小包,即可将浆粕小包快速分离,提高浆粕大包拆分为浆粕小包的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
在本方案中,设置支架可以使升降机构与支架的顶部安装,使升降机构可以位于输送机构上侧,便于升降机构的安装。
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分别与所述抱夹机构和支架连接,用于对所述抱夹机构的移动方向进行约束。
在本方案中,设置导向机构能够对抱夹机构的移动方向进行约束,使抱夹机构能够准确地将夹持的浆粕小包放置到输送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抱夹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点,各连接点均匀分布于所述抱夹机构。
在本方案中,使升降机构与抱夹机构设置多个连接点,能够确保抱夹机构的受力保持均匀,从而避免抱夹机构发生倾斜等情况,从而确保浆粕小包的位置准确。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卷筒和钢索,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钢索一端与卷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抱夹机构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驱动机构驱动卷筒和钢索来带动抱夹机构,卷筒和钢索的组合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并且能够确保升降机构的精度,使抱夹机构能够停止在更精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抱夹机构包括支撑架、夹紧油缸和夹持板,所述夹紧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和支撑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夹紧油缸推动夹持板移动,从而使夹持板能够从侧面抵靠于浆粕小包。夹紧油缸持续向夹持板提供推力,从而使夹持板能够稳定地夹持浆粕小包,避免夹持板与浆粕小包出现相对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矩形框架结构。
在本方案中,支撑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浆粕大包从矩形框架结构中部穿过,夹持板朝向浆粕大包的方向,使夹持板能够从四周对浆粕大包进行夹持。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至少两个夹持板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夹持板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夹紧油缸。
在本方案中,一个支撑架设置多个夹持板,从而使一个支撑架上的夹持板能够从多个位置对浆粕小包进行夹持,从而提高夹持效果的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夹持板铰接,各夹持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杆,各夹持板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杆相互平行。
在本方案中,设置连接杆能够确保夹持板的角度不会改变,从而确保夹持板与浆粕小包的接触面积,使夹持板能够稳定夹持浆粕小包。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和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于所述抱夹机构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的间距,所述测距传感器、输送机构、抱夹机构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测距传感器和控制器对抱夹机构的位置进行控制,使抱夹机构能够准确地夹持第二层的浆粕小包,提高抱夹机构的控制精度,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抱夹机构和升降机构组合能够快速分离浆粕小包,而输送机构能够立刻将分离的浆粕小包输送离开,拆分过程中只需要输送机构将浆粕小包离开原位即可,拆分过程中浆粕小包的移动距离短,从而使得浆粕大包得到高效地拆分,提高了浆粕大包的拆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与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A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架;2、导轨;3、支撑架;4、导轮;5、输送机构;6、浆粕小包;7、加持板;8、夹紧油缸;9、驱动机构;10、电机、11、卷筒;12、连杆;13、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包括输送机构5、抱夹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抱夹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5上侧。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抱夹机构上下移动,所述抱夹机构相对于输送机构5的最低位置低于一个浆粕小包6的高度,所述抱夹机构的相对于输送机构5的最高位置高于一个浆粕小包6的高度。
在进行工作时,在从下向上的方向上,所述抱夹机构用于抱夹第二层的浆粕小包6,当抱夹机构抱夹浆粕小包6后,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抱夹机构向上移动,然后使抱夹机构抱夹的浆粕小包6上移。此时输送机构5将最下层的浆粕小包6输送至下游工序。在输送机构5将最下层的浆粕小包6输送离开后,输送机构5停止运输。此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抱夹机构下降,将抱夹机构夹持的浆粕小包6放置于输送机构5,抱夹机构松开浆粕小包6。升降机构带动抱夹机构上移至由下向上数的第二层浆粕小包6的位置,所述抱夹机构再次夹持浆粕小包6。在抱夹机构再次夹持浆粕小包6后,升降机构再次带动抱夹机构向上移动,从而使夹持的浆粕小包6与最下层的浆粕小包6分离。
所述抱夹机构包括支撑架3、两个夹持板和至少两个夹紧油缸8,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支撑架3铰接,使所述夹持板可以相对于所述支撑架3摆动。两个所述夹持板均位于靠近浆粕小包6的一侧,所述夹持板摆动时,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距缩短,从而达到夹持浆粕小包6的目的。所述夹紧油缸8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板和支撑架3铰接。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当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动作时,升降机构带动支撑架3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架3为矩形框架,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支撑架3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铰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9和导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9和导向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9用于向支撑架3提供动力,所述导向机构用于约束所述支撑架3的移动方向。
所述驱动机构9可以电机10、卷筒11和钢索的组合,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卷筒11,所述卷筒11上盘绕有钢索。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耳板13,所述钢索的端部与所述耳板13连接。所述耳板13上设置有孔,便于钢索穿过固定。当所述驱动机构9驱动卷筒11转动时,所述卷筒11收卷钢索或者放出钢索。当卷筒11放出钢索时,所述支撑架3下降;当卷筒11收卷钢索时,所述支撑架3上移。
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有两个卷筒11,所述两个卷筒11与输出轴的传动比相同并且两个卷筒11同步转动。采用两个卷筒11可以使支撑架3受力更均匀,避免支撑架3受力不均而倾斜。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2和导轮4,所述导轮4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所述导轮4与所述导轨2滚动连接。所述导轨2竖直设置,使所述导轮4沿竖直方向滚动。
所述支撑架3两侧均设置有导轮4和导轨2,导轨2与导轮4配合从两侧对支撑架3进行约束,支撑架3两侧均受到约束,从而确保支撑架3的移动方向受到约束,使支撑架3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导向机构还可以是滑轨和滑块的组合结构,也可以是套筒和导向杆的组合结构。
所述导轨2和所述驱动机构9均安装于支架1,所述支架1为型材构成的立体框架结构。所述驱动机构9安装于所述支架1顶部,所述导轨2安装于所述支架1的立柱上。
还包括测距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测距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底部,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9、输送机构5和升降机构电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5的间距,从而使抱夹机构能够在合适的位置停止,对浆粕小包6进行抱夹或者放下。例如,当抱夹机构需要夹持第二层的浆粕小包6时,测距传感器检测到抱夹机构与输送机构5的间距并通过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当测距传感器接收到抱夹机构与输送机构5的间距大于浆粕小包6的高度,则抱夹机构的位置与第二层浆粕小包6对应,从而控制抱夹机构对浆粕小包6进行抱夹,从而控制抱夹机构进行抱夹,然后控制升降机构将抱夹机构的高度升高,从而使第二层的浆粕小包6与最下层的浆粕小包6分离。又例如,在控制器控制抱夹机构和升降机构将第二层与最下层的浆粕小包6分离后,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5开始运行指定时间,使最下层的浆粕小包6能够从抱夹机构下侧移走,然后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下降,并控制输送机构5停止输送工作。升降机构下降使抱夹机构抱夹的浆粕小包6落至输送机构5,测距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抱夹机构松开对浆粕小包6的抱夹,从而使得抱夹机构能够松开对浆粕小包6的抱夹,使抱夹机构松开对浆粕小包6的抱夹,使浆粕小包6放置到输送机构5上。然后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上升,使抱夹机构再次对第二层的浆粕小包6进行抱夹。
所述输送机构5可以是皮带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或者辊筒输送及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驱动机构9采用液压油缸和油泵的组合。液压油缸的底端与支架1连接,液压油缸的顶端与支撑架3连接。当液压油缸伸长时,所述支撑架3上升,当液压油缸缩短时,支撑架3下降。所述输送机构5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油缸,从而使支撑架3的受力更均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抱夹机构的结构不同,所述抱夹机构包括支撑架3、两个夹持板和至少两个夹紧油缸8,还包括连杆12,所述夹持板通过至少两根连杆12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所述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和支撑架3铰接。与夹持板连接的两根连杆12相互平行,在夹紧油缸8伸长或者缩短时,夹持板与支撑架3的间距会发生改变,连杆12相对于支撑架3的角度会也会改变。两根连杆12能够时夹持板的位置改变时,两根平行的连杆12的位置变化速率相同,因此两根连杆12与夹持板的连接处的位置变化速率相同。因此,使夹持板的发生移动时,夹持板相对于竖直面的角度不会发生改变,从而确保夹持板能够始终贴合浆粕小包6,确保夹持板与浆粕小包6的接触面积,避免浆粕小包6受到的压强过大而损坏。

Claims (9)

1.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5)、抱夹机构和和升降机构,所述抱夹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机上侧,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由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抱夹机构上下移动,改变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5)的间距,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9)、卷筒(11)和钢索,所述驱动机构(9)的输出轴与所述卷筒(11)连接,所述钢索一端与卷筒(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抱夹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分别与所述抱夹机构和支架(1)连接,用于对所述抱夹机构的移动方向进行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抱夹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点,各连接点均匀分布于所述抱夹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机构包括支撑架(3)、夹紧油缸(8)和夹持板,所述夹紧油缸(8)的两端分别与夹持板和支撑架(3)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为矩形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与至少两个夹持板连接,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夹持板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夹紧油缸(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3)和夹持板铰接,各夹持板与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杆,各夹持板与支撑架(3)之间的连接杆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于所述抱夹机构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抱夹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5)的间距,所述测距传感器、输送机构(5)、抱夹机构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322025108.3U 2023-07-21 2023-07-28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Active CN2206417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2433 2023-07-21
CN202321942433X 2023-07-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1714U true CN220641714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5108.3U Active CN220641714U (zh) 2023-07-21 2023-07-28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1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5431A (zh)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装置
CN111252565A (zh) 高位留孔码垛生产线
CN105151374A (zh) 砖料打包系统
CN113772436A (zh) 一种标砖及空心砖半自动打包的生产线及双码垛方法
CN216426054U (zh) 高位码垛机
CN210973030U (zh) 一种离线码垛生产线
CN110816941A (zh) 一种用于卸垛生产线的托盘循环线
US3471036A (en) Brick stacking machine
CN220641714U (zh) 一种浆粕包分包装置
CN112456057A (zh) 一种自动上托盘装置及其方法
CN111703793B (zh) 一种智能存取系统
CN116216341B (zh) 一种捻线机产线自动落筒码垛系统
CN112249737A (zh) 一种复烤烟包智能卸车装框系统
CN111268440A (zh) 用于双块式轨枕模具的自动码垛机
CN211544011U (zh) 一种小垛单元卸砖打包生产线
CN210795025U (zh) 一种能自动送入托盘的码垛装置
CN110386466B (zh) 一种酒瓶卸垛装置
CN209905657U (zh) 编组站及包含其的装卸系统
CN209998321U (zh) 一种异形铝锭抬升排出装置
CN219155870U (zh) 一种用于模具堆码的装置及自动堆码系统
CN215100184U (zh) 一种送料设备
CN211336567U (zh) 一种用于卸垛生产线的托盘循环线
CN218477760U (zh) 一种复合肥包装袋堆叠装置
CN213474383U (zh) 一种全自动无需托盘的码垛装置
CN215156047U (zh) 一种用于打包抱砖输出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