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6919U -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6919U
CN220636919U CN202321832980.2U CN202321832980U CN220636919U CN 220636919 U CN220636919 U CN 220636919U CN 202321832980 U CN202321832980 U CN 202321832980U CN 220636919 U CN220636919 U CN 220636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ositioning
chassis
fram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29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开
罗晨
王斐
邓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29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6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6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6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包括底架输送台、设于底架输送台末端的前端定位台以及对称设于底架输送台两侧的底架定位台,所述底架定位台的上方设有侧板定位台,所述侧板定位台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架输送台实现底架组件的地面运输,配合现有的吊装方式运输侧板组件,通过人工将前端组件放置在前端定位台上,整体占地面积小,实现底架组件、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自动定位,结构简洁、成本低;侧板定位台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同时将侧板组件的下部和顶部的位置固定,避免侧板组件变形,提高侧板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背景技术
在集装箱制造过程中,当前端组件、门端组件、底架组件、顶板组件以及左右侧板组件备料完毕后,将全部运送至总装车间,在总装车间将上述各组件进行组装并通过人工点焊到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立体空间的集装箱,整体工作量较大。
公告号为CN 102773618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全自动高速自定位集装箱总装方法,利用多个输送车分别将底架、前端、门端、左侧墙、右侧墙以及顶板输送至总装台并定位在总装台的各设定位置,通过焊枪自动焊接底架、侧墙、前端、门端以及顶板相互之间的连接位置以连接成集装箱箱体,之后,松开相应输送车对侧墙、前端、门端以及顶板的定位,最后将集装箱箱体移出总装台,使各输送车分别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该技术方案中虽然实现了全自动高速自定位集装箱总装,但是整体结构复杂,产线成本布置较高,并且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侧板长度较大,仅仅依靠外侧支撑立起,很难实现顶部的精准定位。
通常进行拼装时,当底架组件、两侧的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点焊固定后,集装箱的基本空间雏形已经完成,当空间雏形完成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门端组件和顶板组件的定位焊接相对简单,并且采用吊装运输可以有效解决地面占地问题,为此需要重新设计一种总装台,配合吊装运输方式和地面运输两种方式,实现底架组件、两侧的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自动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集装箱总装台,配合吊装运输和地面运输两种方式,实现底架组件、两侧的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自动定位,结构简洁,并且整体占地空间小,成本更低。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包括底架输送台、设于底架输送台末端的前端定位台以及对称设于底架输送台两侧的底架定位台,所述底架定位台的上方设有侧板定位台,所述侧板定位台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定位台包括沿底架输送台的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底架夹紧机构,所述底架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贯穿第一机架并铰接有朝向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弯曲的弯钩,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底架输送台一侧与弯钩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定位台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位于底架夹紧机构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的底架推动部,所述底架推动部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端正对弯钩且固定安装有推动头。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沿第一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侧板定位块和侧板限位组件,所述侧板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侧板输送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推动块。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推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并通过连杆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罩设在第一气缸上的防尘罩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包括第二机架以及沿第二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侧板顶部夹紧部,所述侧板顶部夹紧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铰接有第三气缸和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的端部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定位台包括前端底部定位组件以及位于前端底部定位组件的上方且对称位于底架输送台两端的前端顶部定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底部定位组件包括前端底部推动部以及可升降的定位架,所述前端底部推动部包括第三机架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铰接有正对定位架的推动杆,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推动杆的上部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顶部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并与侧板顶部夹紧组件相平齐的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上铰接有第二压头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压头的端部相铰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架输送台实现底架组件的地面运输,配合现有的吊装方式运输侧板组件,通过人工将前端组件放置在前端定位台上,整体占地面积小,然后再通过底架定位台、前端定位台和侧板定位台实现底架组件、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自动定位,结构简洁、成本低;侧板定位台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同时将侧板组件的下部和顶部的位置固定,避免侧板组件变形,提高侧板定位精度。
(2)本实用新型底架定位台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弯钩转动,从而实现自动夹紧和固定底架组件,结构简洁。
(3)本实用新型底架定位台还设有底架推动部,能够自动调整底架组件的位置,保证底架组件居中设置,避免底架组件在输送过程中偏斜而导致无法顺利拼装。
(4)本实用新型侧板底部定位组件通过设置侧板定位块与侧板组件上的方管相对应,从而实现侧板组件的定位,再通过侧板限位组件的第一气缸带动推动块朝向底架输送台运动,从而将侧板组件的底部自动固定,结构简洁。
(5)本实用新型推动块设有两个,从而增加与侧板组件的接触点,提高侧板组件拼装时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设有防尘板,从而保护内部的气缸,避免外部杂质落在裸露的气缸活塞杆上,造成伸缩不畅。
(7)本实用新型侧板顶部夹紧组件通过第三气缸带动第一压头上下运动,从而将侧板组件的顶部固定,方便拼装点焊。
(8)本实用新型前端定位台分别采用前端底部定位组件和前端顶部定位组件对前端组件的底部和顶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前端组件拼焊时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9)本实用新型前端底部定位组件通过定位架来限定前端组件的位置,通过第四气缸驱动推动杆将水平放置的前端组件自动竖起并抵住,实现前端组件的翻转和定位。
(10)本实用新型前端顶部定位组件通过第五气缸带动第二压头动作,从而实现前端组件顶部的自动固定,结构简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端定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端顶部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侧板顶部夹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底架输送台1;
前端定位台2、前端底部定位组件2-1、定位架2-1-1、第三机架2-1-2、第一安装座2-1-3、第二安装座2-1-4、推动杆2-1-5、第四气缸2-1-6、前端顶部定位组件2-2、第三安装座2-2-1、第二压头2-2-2、第五气缸2-2-3;
底架定位台3、第一机架3-1、第一气缸3-2、弯钩3-3、连杆3-4、第二气缸3-5、推动头3-6;
侧板定位台4、侧板定位块4-1、侧板限位组件4-2、底座4-2-1、第一气缸4-2-2、推动块4-2-3、防尘罩板4-2-4、第二机架4-3、侧板顶部夹紧部4-4、底板4-4-1、支撑板4-4-2、第三气缸4-4-3、第一压头4-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的集装箱总装台,包括底架输送台1、前端定位台2、底架定位台3和侧板定位台4,其中前端定位台2设于底架输送台1的末端,底架定位台3设有两组并对称设于底架输送台1的两侧,侧板定位台4同样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两个侧板定位台4的上方,通过设置底架输送台1实现底架组件的地面运输,配合现有的吊装方式运输侧板组件,通过人工将前端组件放置在前端定位台2上,整体占地面积小,然后再通过底架定位台3、前端定位台2和侧板定位台4实现底架组件、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自动定位,结构简洁、成本低。侧板定位台4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能够同时将侧板组件的下部和顶部的位置固定,避免侧板组件变形,提高侧板定位精度。
具体地,底架定位台3包括沿底架输送台1的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机架3-1,第一机架3-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底架夹紧机构,每个底架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3-1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的第一气缸3-2,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垂直贯穿第一机架3-1并铰接有朝向远离底架输送台1一侧弯曲的弯钩3-3,第一机架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杆3-4,连杆3-4靠近底架输送台1一侧与弯钩3-3相铰接。通过第一气缸3-2驱动弯钩3-3转动,从而实现自动夹紧和固定底架组件,结构简洁。底架夹紧机构远离底架输送台1的一侧设有底架推动部,底架推动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3-1上的第二气缸3-5,第二气缸3-5的活塞端正对弯钩3-3且固定安装有推动头3-6,通过第二气缸3-5带动推动头3-6动作,从而将输送过来的底架组件自动调正,保证底架组件居中设置,避免底架组件在输送过程中偏斜而导致无法顺利拼装。
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3-1上且沿第一机架3-1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侧板定位块4-1和侧板限位组件4-2,侧板限位组件4-2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3-1上的底座4-2-1,底座4-2-1上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4-2-2,第一气缸4-2-2的活塞杆垂直于侧板输送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推动块4-2-3。通过设置侧板定位块4-1与侧板组件上的方管相对应,从而实现侧板组件的定位,再通过侧板限位组件4-2的第一气缸带动推动块朝向底架输送台运动,从而将侧板组件的底部自动固定,结构简洁。其中推动块4-2-3设有两个,两个推动块4-2-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并通过连杆与第一气缸4-2-2的活塞杆固定相连,从而增加与侧板组件的接触点,提高侧板组件拼装时的稳定性。底座4-2-1上固定安装有罩设在第一气缸4-2-2上的防尘罩板4-2-4,从而保护内部的气缸,避免外部杂质落在裸露的气缸活塞杆上,造成伸缩不畅。
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包括第二机架4-3以及沿第二机架4-3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侧板顶部夹紧部4-4,侧板顶部夹紧部4-4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4-3上底板4-4-1,底板4-4-1上垂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支撑板4-4-2,支撑板4-4-2之间铰接有第三气缸4-4-3和第一压头4-4-4,第一压头4-4-4的端部与第三气缸4-4-3的活塞杆相铰接。通过第三气缸4-4-3带动第一压头4-4-4上下运动,从而将侧板组件的顶部固定,方便拼装点焊。
前端定位台2包括前端底部定位组件2-1以及位于前端底部定位组件2-1的上方且对称位于底架输送台1两端的前端顶部定位组件2-2。前端底部定位组件2-1包括前端底部推动部以及可升降的定位架2-1-1,定位架2-1-1的底部连接有第六气缸,通过第六气缸实现升降。前端底部推动部包括第三机架2-1-2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2-1-2上的第一安装座2-1-3和第二安装座2-1-4,第一安装座2-1-3上铰接有正对定位架2-1-1的推动杆2-1-5,第二安装座2-1-4上铰接有第四气缸2-1-6,第四气缸2-1-6的活塞杆端部与推动杆2-1-5的上部相铰接。通过第四气缸2-1-6驱动推动杆2-1-5将水平放置的前端组件自动竖起并抵住,实现前端组件的翻转和定位。
前端顶部定位组件2-2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2-1-2上的第三安装座2-2-1,第三安装座2-2-1上铰接有第二压头2-2-2和第五气缸2-2-3,第五气缸2-2-3的活塞杆与第二压头2-2-2的端部相铰接。通过第五气缸带动第二压头动作,从而实现前端组件顶部的自动固定,结构简洁。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底架输送台实现底架组件的地面运输,配合现有的吊装方式运输侧板组件,通过人工将前端组件放置在前端定位台上,整体占地面积小,然后再通过底架定位台、前端定位台和侧板定位台实现底架组件、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自动定位,结构简洁、成本低;侧板定位台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同时将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的的下部和顶部的位置固定,避免侧板组件和前端组件变形,提高定位精度。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集装箱规定预先安装多种位置规格的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和前端顶部定位组件,满足不同高度、长度的集装箱拼装定位需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输送台、设于底架输送台末端的前端定位台以及对称设于底架输送台两侧的底架定位台,所述底架定位台的上方设有侧板定位台,所述侧板定位台包括呈上下对齐设置的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和侧板顶部夹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定位台包括沿底架输送台的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底架夹紧机构,所述底架夹紧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贯穿第一机架并铰接有朝向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弯曲的弯钩,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靠近底架输送台一侧与弯钩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定位台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位于底架夹紧机构远离底架输送台一侧的底架推动部,所述底架推动部包括固定设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端正对弯钩且固定安装有推动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底部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沿第一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侧板定位块和侧板限位组件,所述侧板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侧板输送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推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推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并通过连杆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罩设在第一气缸上的防尘罩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顶部夹紧组件包括第二机架以及沿第二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侧板顶部夹紧部,所述侧板顶部夹紧部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上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安装有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铰接有第三气缸和第一压头,所述第一压头的端部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定位台包括前端底部定位组件以及位于前端底部定位组件的上方且对称位于底架输送台两端的前端顶部定位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底部定位组件包括前端底部推动部以及可升降的定位架,所述前端底部推动部包括第三机架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铰接有正对定位架的推动杆,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推动杆的上部相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总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顶部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并与侧板顶部夹紧组件相平齐的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上铰接有第二压头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压头的端部相铰接。
CN202321832980.2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Active CN220636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2980.2U CN220636919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2980.2U CN220636919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6919U true CN220636919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6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2980.2U Active CN220636919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6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98954U (zh) 集装箱门板结构的装配焊接装置
CN220636919U (zh) 一种集装箱总装台
CN209469057U (zh) 一种用于agv停车机器人的斜置托架
CN212734867U (zh) 一种螺栓上料压装系统
CN109515943A (zh) 一种适用于白车身顶盖的上料机构
CN212823393U (zh) 一种激光焊接机
CN218800178U (zh) 一种电池托盘边梁及框架总成焊接工装
CN112105156B (zh) 一种pcb载具车及提升成型工序生产效率的方法
CN112809296B (zh) 一种边梁式车架的模块化柔性组合焊接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9426059U (zh) 一种集装箱前端总装定位焊接平台
CN210359900U (zh) 一种轨道车辆底架预组工装
CN113501272A (zh) 曲轴自动送料机构
CN112059578A (zh) 一种轮毂上下轴承压装生产线
CN216178283U (zh) 一种三合一自动组装机
CN218396841U (zh) 一种用于举升油缸装配的工作台
CN219633025U (zh) 一种集装箱侧板生产线
CN215393393U (zh) 一种纵梁后段总成夹具
JPH08252730A (ja) 自動車用部品の組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1136011U (zh) 一种载板输送机构
CN2592432Y (zh) 车辆运输车的上平台升举装置
CN218745984U (zh) 一种上料机塞钉机构
CN211136169U (zh) 一种框板组装装置
CN219633035U (zh) 铁路车辆轴承自动退卸及自动下料分拣装置
CN215658558U (zh) 一种agv传输式焊接快换夹具工作站
CN110027894B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组件的零件组装上下料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