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5941U -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5941U
CN220635941U CN202322184636.3U CN202322184636U CN220635941U CN 220635941 U CN220635941 U CN 220635941U CN 202322184636 U CN202322184636 U CN 202322184636U CN 220635941 U CN220635941 U CN 220635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ller frame
driving
flang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846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明
夏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sh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sh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sh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sh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846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5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5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5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包括机座、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对应的下折边辊;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竖向滑动安装有移动辊架,移动辊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折边辊对应的上折边辊;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同侧的所有的上折边辊同步竖向运动,从而使得所有上折边辊同步远离或靠近对应的下折边辊,进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避免出现调节各个上折边辊高度时与下折边辊间隙不一致的问题。该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板材辊轧折边,解决现有的辊轧折边设备不能同步调节适配不同厚度板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产品采用金属板材作为面板,如果面板较薄时,其面板边沿通常都会弯折,以增加其强度及方便安装固定。金属面板在复合折边(单侧折边两次)的情况下,面板强度更高,同时也方便安装装配,但复合折边加大了加工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785598A)公布了一种板材辊轧折边设备,该设备通过牵引部将板材送入渐变锥轮和对应的辅轮构成的折弯腔道内,依次通过多个渐变的锥轮和对应的辅轮,逐级完成对板材的折边。并可以通过调节螺杆调节顶部轴承座的垂直高度,从而调节安装在顶部轴承座上的辅轮的高度,进而调节折弯腔道的间隙来应对不同厚度的板材。
但是该设备需要调节每一个轴承座对应的螺杆,从而使得每个锥轮与对应的辅轮之间的折弯腔道适配板材的厚度。操作复杂,并且调节精度低,容易造成各个锥轮与对应的辅轮之间的间隙不一致,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解决现有的辊轧折边设备不能同步调节适配不同厚度板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包括机座、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均沿机座的纵向安装在机座上;
所述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对应的下折边辊;所述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转动安装有下输送辊,所述下输送辊、下折边辊依次沿着板材传送的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竖向滑动安装有移动辊架,所述移动辊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折边辊对应的上折边辊,所述上折边辊与下折边辊间隙配合;所述移动辊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输送辊对应的上输送辊;所述上折边辊与对应的下折边辊至少有一个设有折边模条部,位于同一侧的各个所述折边模条部沿板材传送方向从一端至另一端形状渐变;
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有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上均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应侧的移动辊架竖向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使用时,对应的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共同将板材夹住,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下输送辊转动,上输送辊和下输送辊共同作用将板材向板材折边加工的方向传输。板材的边沿依次序进入对应侧的每个上折边辊与对应的下折边辊之间的间隙内,上折边辊、下折边辊以及对应的折边模条逐步将板材折边成型。由于需要折边加工的板材厚度不同,需要根据板材的厚度调节上输送辊和对应的下输送辊之间以及上折边辊和对应的下折边辊之间的间隙,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板材。使用时,启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对应侧的移动辊架竖向运动,移动辊架竖向运动带动同侧的所有的上折边辊和上输送辊同步竖向运动,从而使得上折边辊远离或靠近对应的下折边辊,同时使得上输送辊与上折边辊同步远离或靠近对应的下输送辊,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操作简单,调节精度高、速度快。并且由于所有对应侧的上折边辊和输送辊的高度同步调节,各个上折边辊高度调节幅度一致,有效避免了分别调节各个上折边辊高度而造成与对应的下折边辊间隙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辊架横向滑动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第二辊架固定连接在机座上,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一辊架在机座上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批次加工的板材的宽度不同,在使用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带动第一辊架在机座上横向滑动,从而适配不同宽度的板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上安装有位于板材进料一端的托板,所述托板的水平高度与上折边辊和对应的下折边辊的间隙对应,所述托板上安装有水平定位组件,所述水平定位组件用于调节托板上的板材与对应边的上折边辊和下折边辊之间的间隙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板材通过托板支撑将板材水平定位至与上折边辊与对应的下折边辊之间的间隙对应的高度,通过水平定位组件方便定位板材的水平位置,从而达到方便将板材输送至对应上折边辊与下折边辊的间隙中进行折边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定位组件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固定挡条、活动挡条,所述固定挡条和活动挡条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挡条固定连接在托板上,所述活动挡条滑动安装在托板上,所述活动挡条与第二辊架位于同侧,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活动挡条在托板上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板材的宽度不同,对板材进行水平定位时,通过第四驱动组件带动活动挡条在托板上滑动,通过活动挡条与固定挡条配合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板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动力组件、主动轴和两套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转动安装在机座上,所述主动轴沿机座的横向设置;所述主动轴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同步组件连接;所述同步组件用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辊架横向同步运动,还用于带动主动轴与第一主动齿轮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第一套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辊架上的所有的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通过第二套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辊架上的所有的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启动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同步组件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主动轴同步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分别通过对应的传动组件带动对应侧的所有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从而方便对板材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组件包括门形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第一辊架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位于定位座与第一辊架之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内圈侧开设有内键槽,所述内键槽横向贯通第一主动齿轮,所述内键槽内滑动连接有平键,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主动齿轮两侧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第一主动齿轮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位于定位座与第一辊架之间,所述主动轴上沿轴向开设有与内键槽对应的外键槽,所述平键位于内键槽外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外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板材加工前,根据板材的宽度调节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对应的上折边辊和下折边辊适配板材的宽度。需要调节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之间的间距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带动第一辊架在机座上滑动。第一辊架带动定位座移动,定位座与第一辊架共同带动限位环、第一主动齿轮移动。两个限位环共同限制平键脱离内键槽,从而带动平键在外键槽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主动齿轮随第一辊架横向移动后仍然能够与主动轴同步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前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后侧视角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纵向剖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9是第一组折边模条部从180°渐变至90°的示意图;
图10至图14是第二组折边模条部从90°渐变至0°的示意图。
图中:动力组件1、传动组件2、同步组件3、第二驱动组件4、第三驱动组件5、第四驱动组件6、机座7、第一辊架8、第二辊架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下折边辊12、下输送辊13、移动架14、辊座15、上输送辊16、上折边辊17、折边模条部18、第一主动齿轮19、第二主动齿轮20、托板架21、托板22、滑孔23、固定挡条24、活动挡条25、锁紧螺栓26、调节螺栓27、主动轴28、移动辊架29、从动齿轮201、传动齿轮202、定位座301、外键槽302、第一同步转轴401、第一电机402、第一换向器403、第一丝杆404、第二同步转轴501、第二换向器502、第二丝杆503、第二电机504、第三电机601、连接块602、第三丝杆6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如图1-14所示,包括机座7、第一辊架8和第二辊架9,第一辊架8和第二辊架9均沿机座7的纵向安装在机座7上,第一辊架8与第二辊架9对称设置;第一辊架8与第二辊架9上均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对应的第一转轴10,第一辊架8与第二辊架9上均转动安装有相对应的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和多个第一转轴10沿着机座7的纵向从左至右依次间隔排列。对应的两个第一转轴10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折边辊12,两个第二转轴11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输送辊13;第一辊架8与第二辊架9上均竖向滑动安装有移动辊架29,移动辊架29位于下输送辊13上方。移动辊架29上沿着纵向间隔开始有若干组通孔,通孔竖向开设,每组通孔包括两个定位通孔和两个调节螺纹孔。移动辊架29的下侧间隔设有多个辊座15,每个辊座15上均开设有两个定位螺纹孔,同一辊座15上的定位螺纹孔与一组通孔中的定位通孔一一对应。定位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锁紧螺栓26,锁紧螺栓26的下段螺纹连接在对应的定位螺纹孔内。调节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27,调节螺栓27下端与对应的辊座15上端相抵。通过调节锁紧螺栓26下段连接在定位螺纹孔内的长度可以调节辊座15上端与移动辊架29下侧的间隙,再通过调节螺栓27与辊架15上的调节螺纹孔配合,使得调节螺栓27的下端与辊座15的上端抵紧,从而将辊座15与移动辊架29固定在一起,以便于微调上折边辊17与下折边辊12的间距。左端的辊座15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输送辊13对应的上输送辊16,其余辊座15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折边辊12对应的上折边辊17,上折边辊17与下折边辊12间隙配合;上输送辊16与下输送辊13间隙配合;上折边辊17与下折边辊12均设有两组,每组均包括多个上折边辊17和对应的下折边辊12。第一组下折边辊12上设有折边模条部18,折边模条部18沿着板材传送的方向从左端至右端形状渐变。第一组下折边辊12的折边模条部18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为从180°依次渐变至90°,可以采用180°、165°、150°、120°、90°的渐变角度。第二组上折边辊17上设有折边模条部18,第二组折边模条部18沿着板材传送的方向从左端至右端形状渐变,第二组折边模条部18与水平面的夹角从90°依次渐变至0°,可以采用60°30°、15°、0°的渐变角度。
机座7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有下折边辊12和下输送辊13同步转动;
第一辊架8和第二辊架9上均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对应侧的移动辊架29竖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02和第一同步转轴401,第一辊架8和第二辊架9的左右两端均竖向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404,第一丝杆404上连接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404座,第一丝杆404座与移动辊架29的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辊架8和第二辊架9上侧均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一同步转轴401,第一辊架8和第二辊架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换向器403。第一同步转轴401的两端均通过对应的第一换向器403与对应端的第一丝杆404连接,第一换向器403为现有技术,通过第一换向器403使得第一丝杆404与第一同步转轴401同步转动。
第一辊架8横向滑动安装在机座7上,第二辊架9固定连接在机座7上,机座7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组件5,第三驱动组件5用于带动第一辊架8在机座7上滑动。第三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电机504和两根第二丝杆503和第二同步转轴501,第二电机504的输出轴与第二同步转轴501连接。第二丝杆503横向转动安装在机座7上,两根第二丝杆503间隔设置。机座7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与两个第二丝杆503对应的第二换向器502,第二同步转轴501通过对应端的第二换向器502与对应端的第二丝杆503连接。第二丝杆503上连接有与其配合的第二丝杆503座,第二丝杆503座与第一辊架8固定连接。第二换向器502为现有技术,通过第二换向器502使得第二丝杆503与第二同步转轴501同步转动。
机座7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托板架21,托板架21上固定连接有托板22。托板22的水平高度与上折边辊17和对应的下折边辊12的间隙对应,托板22上安装有水平定位组件,水平定位组件用于调节托板22上的板材与对应边的上折边辊17和下折边辊12之间的间隙对齐。水平定位组件包括第四驱动组件6、固定挡条24、活动挡条25,固定挡条24和活动挡条25相对设置,固定挡条24固定连接在托板22上,活动挡条25滑动安装在托板22上,活动挡条25与第二辊架9位于同侧,第四驱动组件6用于带动活动挡条25在托板22上滑动。第四驱动组件6包括第三电机601和第三丝杆603,第三电机601横向固定安装在托板架21上,第三丝杆603转动安装在托板架21上,第三电机601的输出端与第三丝杆603固定连接。第三丝杆603上连接有与其匹配的第三丝杆603座。托板22上沿着机座7的横向开设有滑孔23,活动挡条25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2,连接块602的中部滑动连接在滑孔23内,连接块602的一端延伸至滑孔23下方,连接块602与第三丝杆603座固定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动力组件1、主动轴28和两套传动组件2,动力组件1用于带动主动轴28转动。动力组件1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座7上,主动轴28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两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主动轴28转动安装在机座7上,主动轴28沿机座7的横向设置;主动轴28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19,第一主动齿轮19与主动轴28之间通过同步组件3连接;同步组件3用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9与第一辊架8横向同步运动,还用于带动主动轴28与第一主动齿轮19同步转动;
第一主动齿轮19通过第一套传动组件2带动第一辊架8上的所有的下折边辊12和下输送辊13同步转动;主动轴2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20,第二主动齿轮20通过第二套传动组件2带动第二辊架9上的所有的下折边辊12和下输送辊13同步转动。传动组件2包括从动齿轮201和传动齿轮202,每个第一转轴10远离下折边辊12的一端以及第二转轴11远离下输送辊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01,主动齿轮与相邻的两个从动齿轮201啮合连接,其余的两个相邻的从动齿轮201之间均设有传动齿轮202,传动齿轮202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辊架8或者对应的第二辊架9上,传动齿轮202与相邻的两个从动齿轮201啮合连接。
同步组件3包括门形的定位座301,定位座301固定连接在第一辊架8上,第一主动齿轮19位于定位座301与第一辊架8之间,第一主动齿轮19内圈侧开设有内键槽,内键槽横向贯通第一主动齿轮19,内键槽内滑动连接有平键,主动轴28上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主动齿轮19两侧的限位环,限位环与第一主动齿轮19间隙配合,限位环位于定位座301与第一辊架8之间,主动轴28上沿轴向开设有与内键槽对应的外键槽302,平键位于内键槽外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外键槽302内。
工作原理:使用时,对应的上输送辊16和下输送辊13共同将板材夹住,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下输送辊13转动,上输送辊16和下输送辊13共同作用将板材向板材折边加工的方向传输。板材的边沿依次序进入对应侧的每个上折边辊17与对应的下折边辊12之间的间隙内,上折边辊17、下折边辊12以及对应的折边模条逐步将板材折边成型。由于需要折边加工的板材厚度不同,需要根据板材的厚度调节上输送辊16和对应的下输送辊13之间以及上折边辊17和对应的下折边辊12之间的间隙,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板材。使用时,启动敌人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4带动对应侧的移动辊架29竖向运动,移动辊架29竖向运动带动同侧的所有的上折边辊17和上输送辊16同步竖向运动,从而使得上折边辊17远离或靠近对应的下折边辊12,同时使得上输送辊16与上折边辊17同步远离或靠近对应的下输送辊13,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操作简单,调节精度高、速度快。并且由于所有对应侧的上折边辊17和输送辊的高度同步调节,各个上折边辊17高度调节幅度一致,有效避免了分别调节各个上折边辊17高度而造成与对应的下折边辊12间隙不一致的情况发生。由于各批次加工的板材的宽度不同,在使用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5,第三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辊架8在机座7上横向滑动,从而适配不同宽度的板材。加工时,板材通过托板22支撑将板材水平定位至与上折边辊17与对应的下折边辊12之间的间隙对应的高度,通过水平定位组件方便定位板材的水平位置,从而达到方便将板材输送至对应上折边辊17与下折边辊12的间隙中进行折边加工。由于板材的宽度不同,对板材进行水平定位时,通过第四驱动组件6带动活动挡条25在托板22上滑动,通过活动挡条25与固定挡条24配合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板材。使用时,启动动力组件1,动力组件1带动主动轴28转动,主动轴28通过同步组件3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9转动,主动轴28同步带动第二主动齿轮20转动。第一主动齿轮19和第二主动齿轮20分别通过对应的传动组件2带动对应侧的所有下折边辊12和下输送辊13同步转动,从而方便对板材进行加工。
在进行板材加工前,根据板材的宽度调节第一辊架8与第二辊架9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对应的上折边辊17和下折边辊12适配板材的宽度。需要调节第一辊架8与第二辊架9之间的间距时,启动第三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辊架8在机座7上滑动。第一辊架8带动定位座301移动,定位座301与第一辊架8共同带动限位环、第一主动齿轮19移动。两个限位环共同限制平键脱离内键槽,从而带动平键在外键槽302内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主动齿轮19随第一辊架8横向移动后仍然能够与主动轴28同步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均沿机座的纵向安装在机座上;
所述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转动安装有多个相对应的下折边辊;所述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转动安装有下输送辊,所述下输送辊、下折边辊依次沿着板材传送的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辊架与第二辊架上均竖向滑动安装有移动辊架,所述移动辊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折边辊对应的上折边辊,所述上折边辊与下折边辊间隙配合;所述移动辊架上转动安装有与对应侧的下输送辊对应的上输送辊;所述上折边辊与对应的下折边辊至少有一个设有折边模条部,位于同一侧的各个所述折边模条部沿板材传送方向从一端至另一端形状渐变;
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有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辊架和第二辊架上均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应侧的移动辊架竖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架横向滑动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第二辊架固定连接在机座上,所述机座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一辊架在机座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安装有位于板材进料一端的托板,所述托板的水平高度与上折边辊和对应的下折边辊的间隙对应,所述托板上安装有水平定位组件,所述水平定位组件用于调节托板上的板材与对应边的上折边辊和下折边辊之间的间隙对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定位组件包括第四驱动组件、固定挡条、活动挡条,所述固定挡条和活动挡条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挡条固定连接在托板上,所述活动挡条滑动安装在托板上,所述活动挡条与第二辊架位于同侧,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活动挡条在托板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动力组件、主动轴和两套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转动安装在机座上,所述主动轴沿机座的横向设置;所述主动轴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同步组件连接;所述同步组件用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辊架横向同步运动,还用于带动主动轴与第一主动齿轮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第一套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辊架上的所有的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通过第二套传动组件带动第二辊架上的所有的下折边辊和下输送辊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包括门形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在第一辊架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位于定位座与第一辊架之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内圈侧开设有内键槽,所述内键槽横向贯通第一主动齿轮,所述内键槽内滑动连接有平键,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主动齿轮两侧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第一主动齿轮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位于定位座与第一辊架之间,所述主动轴上沿轴向开设有与内键槽对应的外键槽,所述平键位于内键槽外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外键槽内。
CN202322184636.3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Active CN220635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4636.3U CN220635941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84636.3U CN220635941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5941U true CN220635941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84636.3U Active CN220635941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5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0914U (zh) 一种pvc发泡板的切割装置
CN212598106U (zh) 自动滚压成型机
CN110773612B (zh) 一种冰柜门板加工用辊轧折边机
CN111890791A (zh) 全自动高速玻璃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
CN220635941U (zh) 一种钣金多功能折边装置
CN216370371U (zh) 一种钣金箱柜壳体生产制造智能剪板机
CN215880087U (zh) 一种锌钢护栏加工用切割装置
CN115591977A (zh) 一种大型钣金件全自动压制生产线
CN111374156B (zh) 面带擀压展宽机
CN1229193C (zh) 联合角合缝机
CN111657313A (zh)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用联调装置
CN219542563U (zh) 一种铝板表面打磨装置
CN116140694B (zh) 一种用于铝板剪切的输送设备
CN213052429U (zh) 数控折弯机
CN214133673U (zh) 适用于多工位自动拉伸的冲床装置
CN212889398U (zh) 全自动高速玻璃印刷设备
CN219525388U (zh) 一种地板片材的翻面装置
CN215844897U (zh) 用于加热炉装钢辊道板坯的夹持装置
CN219258514U (zh) 一种线槽夹持变距同动力输送机构
CN2619737Y (zh) 联合角合缝机
CN219053147U (zh) 一种高速穿孔机的固定结构
CN218982870U (zh) 一种勾搭天花板生产设备
CN216632129U (zh) 弯度可调的多用压弯辊床
CN220837214U (zh) 一种铜套加工用压延机
CN108296596A (zh) 一种工件仿形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