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8184U -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8184U
CN220628184U CN202322211543.5U CN202322211543U CN220628184U CN 220628184 U CN220628184 U CN 220628184U CN 202322211543 U CN202322211543 U CN 202322211543U CN 220628184 U CN220628184 U CN 220628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jection
cavity
belt
conveying
fe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115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木贵
钟腾云
冯志徽
黄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115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8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8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8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等压注液装置及注液机构,该注液机构包括腔道、输送带及阀门组件;腔道内设置有注液腔,腔道上开设有连通注液腔的进料口与出料口;腔道上设置有气孔以调节注液腔内的气压;输送带设置在注液腔内;阀门组件用于封盖进料口与出料口,以控制进料口与出料口的打开状态。通过气孔对注液腔内的整体气压进行调节控制,以对注液腔内的电池整体进行等压的注液操作,避免压力集中对电池造成变形甚至损坏,保证电池质量与尺寸规格;并通过设置输送带对注液腔内的电池进行输送,通过阀门组件对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注液操作,保证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主要包括正负极片及浸润正负极片的电解液,电芯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电池的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电芯正负极材料密度以及电芯压实密度进一步提升,导致电解液充分浸润正负极片变得越来越困难。
目前现有的注液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大注液设备的注液压力,将电解液压入电芯中对正负极片进行浸润,但是由于加压注入的方式压力集中在注液口处,导致电芯由于本身承受该压力而出现形变,进而影响电芯质量与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现有电芯在注液过程中由于承受压力会出现形变,影响电芯质量与尺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液机构,包括:
腔道;所述腔道内设置有注液腔,所述腔道上开设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均连通所述注液腔;所述腔道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注液腔连通,以调节所述注液腔内的气压;
输送带,设置在所述注液腔内,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及
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位置处,所述阀门组件用于封盖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以控制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的开关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门板、滑架及驱动件;所述门板盖设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所述滑架与所述门板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门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门板相对所述滑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门板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门板与所述滑架之间,所述滑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滚轮插设在所述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拉块,所述拉块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门板与所述驱动件;所述滑槽包括延伸部、倾斜部及紧压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紧压部之间,所述倾斜部自所述延伸部向靠近所述腔道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紧压部布置在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腔道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在所述腔道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输送带包括侧板、输送杆及动力件,所述侧板固定在所述注液腔内,所述输送杆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输送杆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侧板沿第二方向设置在输送杆的两端,所述输送杆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所述动力件穿过所述侧板与所述输送杆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杆相对所述侧板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还包括导向辊;所述导向辊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所述导向辊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辊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侧板上,所述导向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输送杆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输送杆上,所述托盘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承载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液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腔道连接,所述密封圈沿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的周缘延伸设置,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门组件与所述腔道之间。
一种等压注液装置,包括上料带、下料带及上述的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注液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带与所述下料带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带包括上料部及分散部,所述分散部沿所述上料部间隔设置,所述分散部与所述注液机构的设置数量相同,所述分散部分别对应各所述注液机构的进料口位置处的输送带;所述下料带包括排料部及收集部,所述排料部沿所述收集部间隔设置,所述排料部与所述注液机构的设置数量相同,所述排料部分别对应各所述注液机构的出料口位置处的输送带。
上述注液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气孔对注液腔内的整体气压进行调节控制,以对注液腔内的电池整体进行等压的注液操作,避免压力集中对电池造成变形甚至损坏,保证电池质量与尺寸规格;并通过设置输送带对注液腔内的电池进行输送,通过阀门组件对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注液操作,保证生产效率。
通过在滑槽内设置滚轮对门板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并通过倾斜部自延伸部向靠近腔道方向倾斜,使得紧压部布置在延伸部靠近腔道的一侧,门板通过倾斜部向紧压部移动过程中会向靠近腔道方向移动,进而提高门板与腔道之间接合位置处的气密性,且压紧力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提供,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通过设置导向辊对输送带上的电池进行导向,保证对电池自动化输送的稳定性。
通过在等压注液装置包括多个注液机构,通过对各注液机构的控制,即可实现对电池的连续不中断的注液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等压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注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圆圈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等压注液装置;
10、上料带;11、上料部;12、分散部;
20、下料带;21、排料部;22、收集部;
30、注液机构;
40、腔道;41、注液腔;42、进料口;43、出料口;45、气孔;
50、输送带;51、侧板;52、输送杆;53、动力件;54、导向辊;55、托盘;56、定位槽;
60、阀门组件;61、门板;62、滑架;63、驱动件;64、滚轮;65、拉块;66、滑槽;67、延伸部;68、倾斜部;69、紧压部;
70、密封圈;
90、电池;95、注液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两两相交,为了便于说明,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定义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定义第三方向为Z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X轴方向与Y轴方向互为共面垂直关系,Z轴方向垂直于X轴与Y轴的公共面,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说明,说明书中关于垂直的定义在九十度浮动百分之十都应当理解为垂直,即定义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八十度至九十度之间都应当理解为垂直。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注液机构30包括腔道40、输送带50及阀门组件60。该腔道40内设置有注液腔41,腔道40上开设有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均连通注液腔41,该进料口42用于将装有注液杯95的电池90输送至注液腔41内,注液杯95内容置有电解液,注液杯95内的电解液注入电池90后通过出料口43送出;该腔道40上设置有气孔45,气孔45与注液腔41连通,以调节注液腔41内的气压,注液腔41内整体气压变化,实现对电池90的等压注液操作,避免注液压力集中导致电池90变形或损坏。该输送带50设置在注液腔41内,输送带50设置在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之间,输送带50用于对注液腔41内的电池90进行输送,进而实现自动化的注液操作。该阀门组件60设置在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位置处,阀门组件60用于封盖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以控制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的打开状态,通过阀门组件60对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的封盖,使得注液腔41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而保证对注液腔41内部气压调节控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该腔道40呈矩形长条状,腔道40沿第一方向延伸,该腔道40设置在注液机构30的外侧,腔道40内部用于供电池90进行注液操作。该注液腔41呈矩形状连通腔道4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使得电池90可以沿第一方向通过腔道40,该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相对设置在腔道40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进而电池90通过腔道40沿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进入注液腔41,注液完成后再从第一方向上相对的另一侧离开注液腔41。可以理解地,不具体限制腔道40那一侧为进料口42,那一侧为出料口43,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也可以不相对设置在腔道40的两侧,输送带50可呈L状设置,进而将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设置在相邻两个侧面上,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场地的需求对腔道40的形状、注液腔41的形状以及输送带50的形状进行适应性修改。
进一步地,该气孔45设置有两个,两个气孔45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腔道40上,一个气孔45用于向注液腔41内充入气体,另一个气孔45用于抽离注液腔41内的气体,通过设置两个气孔45,分别用于对注液腔41内的气压进行加压与减压控制,而不是采用进气与抽气共用同一个气孔45,保证加压与减压不断切换的过程中,注液腔41内会产生气流的流动,进而保证注液腔41内的气压变化分布更均匀,进而提高电池90注液效果。
进一步地,该输送带50包括侧板51、输送杆52及动力件53。该侧板51大致呈矩形长条状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该侧板51固定在注液腔41内;该输送杆52与侧板51转动连接,输送杆52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第二方向设置,侧板51沿第二方向设置在输送杆52的两端,输送杆5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动力件53与侧板51连接,动力件53穿过侧板51与输送杆52连接,动力件53用于驱动输送杆52相对侧板51转动,进而提供驱动电池90在输送带50上移动所需的动力。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件53为电机;相邻两个输送杆52之间带传动或者链传动,以保证动力件53对各输送杆52进行同步驱动。
进一步地,该输送带50还包括导向辊54。导向辊54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导向辊54与侧板51转动连接,导向辊54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侧板51上,导向辊54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在输送杆52的两端,导向辊54用于对输送杆52上移动的电池90进行导向,进而避免电池90偏离预设的移动路径,保证对电池90输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输送带50还包括托盘55。该托盘55放置在输送杆52上,托盘55呈矩形状,托盘55上开设有定位槽56,定位槽56呈矩形凹槽状设置在托盘55远离输送杆52的一侧,该定位槽56用于供电池90装入。在本实施例中,该托盘5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槽56,定位槽56间隔布置在托盘55的同一侧,以实现对多个电池90的排放,并对电池90的设置位置进行限位,保证电池90输送过程中不会脱离输送带50,确保输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阀门组件60包括门板61、滑架62及驱动件63。该门板61呈矩形直板状,门板61盖设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该门板61用于控制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的开关状态;该滑架62与门板61活动连接,滑架62呈长条状沿第三方向设置,滑架62相对设置在门板61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门板61可相对滑架62滑动;该驱动件63与门板61连接,驱动件63固定在腔道40上,驱动件63沿第三方向设置,驱动件63驱动门板61相对滑架6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63为气缸、液压缸或丝杆机构中的一种,保证门板61可相对滑架62移动即可。
进一步地,该阀门组件60还包括滚轮64。该滚轮64呈圆柱状,滚轮64与门板61转动连接,滚轮64设置在门板61与滑架62之间;该滑架62上设置有滑槽66,滑槽66呈条形凹槽状设置,滚轮64插设在滑槽66内,通过滚轮64降低门板61与滑架62之间相对移动的阻力,进而提高门板61相对滑架62移动的平顺性。
进一步地,该阀门组件60还包括拉块65。该拉块65呈长条状,拉块65的两端分别铰接门板61与驱动件63,通过拉块65保证驱动件63可以驱动门板61沿第三方向升降移动,同时门板61可相对驱动件63在移动过程中偏转。更近一步地,该滑槽66包括延伸部67、倾斜部68及紧压部69;该延伸部67呈长条状,延伸部67沿驱动件63驱动方向延伸设置,即延伸部67沿第三方向设置,滚轮64在延伸部67内移动实现门板61在第三方向上的升降移动;该倾斜部68设置在延伸部67与紧压部69之间,倾斜部68自延伸部67向靠近腔道40方向倾斜设置,倾斜部68设置在延伸部67靠近腔道40的一端,使得滚轮64移动至倾斜部68时会带动门板61向靠近腔道40方向移动;该紧压部69布置在延伸部67靠近腔道40的一侧,该紧压部69沿第三方向延伸,滚轮64经过倾斜部68移动至紧压部69,使得门板61稳定的压紧在腔道40的进料口42或出料口43上,以保证门板61与腔道40接合位置处的气密性。
进一步地,该注液机构30还包括密封圈70。密封圈70与腔道40连接,密封圈70沿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的周缘延伸设置,密封圈70设置在阀门组件60与腔道40之间,密封圈70用于提高门板61与腔道40之间接合位置处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等压注液装置100,包括上料带10、下料带20及上述的注液机构30。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注液机构30并列设置,注液机构30设置在上料带10与下料带20之间,上料带10用于将待注液的电池90输送至腔道40内,待注液完成后,输送带50将注液完成的电池90输送至下料带20,以保证自动的注液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为三个,上料带10将待注液电池90输送至第一个注液机构30内时,第二个注液机构30内的电池90进行注液操作,同时下料带20将第三个注液机构30完成注液操作的电池90送出,以此交替操作即可保证对电池90的不间断注液操作。
进一步地,该上料带10包括上料部11及分散部12,分散部12沿上料部11间隔设置,分散部12与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相同,分散部12分别对应各注液机构30的进料口42位置处的输送带50;下料带20包括排料部21及收集部22,排料部21沿收集部22间隔设置,排料部21与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相同,排料部21分别对应各注液机构30的出料口43位置处的输送带50,以保证上料带10可以保证对各腔道40进行上料操作,下料带20可以保证对各腔道40进行下料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上料时,先将电池90放置在托盘55的定位槽56内,再将注液杯95插入电池90的注液孔内,将电解液倒入注液杯95内,准备完成后上料带10将待注液的电池90输送至注液腔41内,带注液腔41堆满电池90后,驱动件63驱动门板61将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封盖,此时通过气孔45对注液腔41内进行反复的加压与减压操作,直至电解液完全进入电池90内完成注液操作。下料时,驱动件63驱动门板61将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打开,输送带50将注液完成的电池90输送至下料带20上,进而由下料带20送出,完成电池90注液操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液机构30,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气孔45对注液腔41内的整体气压进行调节控制,以对注液腔41内的电池90整体进行等压的注液操作,避免压力集中对电池90造成变形甚至损坏,保证电池90质量与尺寸规格;并通过设置输送带50对注液腔41内的电池90进行输送,通过阀门组件60对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注液操作,保证生产效率。
2.通过在滑槽66内设置滚轮64对门板61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并通过倾斜部68自延伸部67向靠近腔道40方向倾斜,使得紧压部69布置在延伸部67靠近腔道40的一侧,门板61通过倾斜部68向紧压部69移动过程中会向靠近腔道40方向移动,进而提高门板61与腔道40之间接合位置处的气密性,且压紧力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提供,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3.通过设置导向辊54对输送带50上的电池90进行导向,保证对电池90自动化输送的稳定性。
4.通过在等压注液装置100包括多个注液机构30,通过对各注液机构30的控制,即可实现对电池90的连续不中断的注液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道(40),所述腔道(40)内设置有注液腔(41),所述腔道(40)上开设有进料口(42)与出料口(43),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均连通所述注液腔(41);所述腔道(40)上设置有气孔(45),所述气孔(45)与所述注液腔(41)连通,以调节所述注液腔(41)内的气压;
输送带(50),设置在所述注液腔(41)内,所述输送带(50)设置在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之间;及
阀门组件(60),所述阀门组件(60)设置在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位置处,所述阀门组件(60)用于封盖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以控制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60)包括门板(61)、滑架(62)及驱动件(63);所述门板(61)盖设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所述滑架(62)与所述门板(61)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63)与所述门板(61)连接,所述驱动件(63)驱动所述门板(61)相对所述滑架(6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60)还包括滚轮(64);所述滚轮(64)与所述门板(61)转动连接,所述滚轮(64)设置在所述门板(61)与所述滑架(62)之间,所述滑架(62)上设置有滑槽(66),所述滚轮(64)插设在所述滑槽(6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60)还包括拉块(65),所述拉块(65)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门板(61)与所述驱动件(63);所述滑槽(66)包括延伸部(67)、倾斜部(68)及紧压部(69);所述延伸部(67)沿所述驱动件(63)的驱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68)设置在所述延伸部(67)与所述紧压部(69)之间,所述倾斜部(68)自所述延伸部(67)向靠近所述腔道(40)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紧压部(69)布置在所述延伸部(67)靠近所述腔道(4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相对设置在所述腔道(40)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所述输送带(50)包括侧板(51)、输送杆(52)及动力件(53),所述侧板(51)固定在所述注液腔(41)内,所述输送杆(52)与所述侧板(51)转动连接,所述输送杆(52)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第二方向(Y)设置,所述侧板(51)沿所述第二方向(Y)设置在输送杆(52)的两端,所述输送杆(52)沿所述第一方向(X)间隔排列,所述动力件(53)穿过所述侧板(51)与所述输送杆(52)连接,所述动力件(53)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杆(52)相对所述侧板(51)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0)还包括导向辊(54);所述导向辊(54)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第三方向设置,所述导向辊(54)与所述侧板(51)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辊(54)沿所述第一方向(Y)间隔布置在侧板(51)上,所述导向辊(54)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在所述输送杆(52)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方向(Y)及所述第三方向(Z)两两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0)还包括托盘(55);所述托盘(55)放置在所述输送杆(52)上,所述托盘(55)上开设有定位槽(56),所述定位槽(56)用于承载电池(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构(3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机构(30)还包括密封圈(70);所述密封圈(70)与所述腔道(40)连接,所述密封圈(70)沿所述进料口(42)与所述出料口(43)的周缘延伸设置,所述密封圈(70)设置在所述阀门组件(60)与所述腔道(40)之间。
9.一种等压注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带(10)、下料带(20)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液机构(30);所述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注液机构(30)设置在所述上料带(10)与所述下料带(2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压注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带(10)包括上料部(11)及分散部(12),所述分散部(12)沿所述上料部(11)间隔设置,所述分散部(12)与所述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相同,所述分散部(12)分别对应各所述注液机构(30)的进料口(42)位置处的输送带(50);所述下料带(20)包括排料部(21)及收集部(22),所述排料部(21)沿所述收集部(22)间隔设置,所述排料部(21)与所述注液机构(30)的设置数量相同,所述排料部(21)分别对应各所述注液机构(30)的出料口(43)位置处的输送带(50)。
CN202322211543.5U 2023-08-16 2023-08-16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Active CN220628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1543.5U CN220628184U (zh) 2023-08-16 2023-08-16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1543.5U CN220628184U (zh) 2023-08-16 2023-08-16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8184U true CN220628184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11543.5U Active CN220628184U (zh) 2023-08-16 2023-08-16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8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8684B1 (ko) 전지용 전해액 주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해액 주입 방법
CN100521319C (zh) 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KR101170622B1 (ko) 집단식 이차전지용 극판 건조 및 이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8981375B (zh) 一种物料自动干燥冷却系统的上下料平台
CN220628184U (zh) 注液机构及等压注液装置
CN209730081U (zh) 多极群自动入壳设备
CN111301938A (zh) 电芯输送装置
CN206624363U (zh)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极片导引输送机
KR20090036793A (ko) 전해액 공급 노즐 장치
CN114986119B (zh) 一种电容本体自动装配机
CN218131735U (zh) 液态水泥助磨剂生产用自动进料控制装置
CN213680967U (zh) 一种用于电解液输送装置
CN116198989A (zh) 一种负极材料加工的负压吸料装置
CN212434692U (zh) 一种动力电池卷绕机的电芯下料装置
CN210192704U (zh) 圆柱电芯料斗强制下料与接料机构
CN109534004A (zh) 耐磨耐火可塑料出料传递系统
CN210463799U (zh) 一种锂电池双子星烘箱结构
CN207759144U (zh) 多工位卡片上料装置
CN111900494A (zh) 一种动力电池卷绕机的电芯下料装置
CN219844881U (zh) 一种红茶生产用发酵设备
CN21896249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加料机构
CN217309114U (zh) 一种新型烟叶打包机
CN218144602U (zh) 一种单料仓双工位喂料机
CN219905944U (zh) 一种锂电池钢壳加工收料装置
CN216334558U (zh) 一种用于塑料瓶盖加工的出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