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7049U -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7049U
CN220627049U CN202322402897.8U CN202322402897U CN220627049U CN 220627049 U CN220627049 U CN 220627049U CN 202322402897 U CN202322402897 U CN 202322402897U CN 220627049 U CN220627049 U CN 220627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body
door
column
adjustable
low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2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建信
陈�光
苏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2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7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7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7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该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包括机架和门洞调节装置;门洞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上梁体和下梁体,以及设于上梁体与下梁体之间的门洞调节机构,上梁体和/或下梁体在机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门洞调节机构包括沿下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下梁体上的两个立柱,以及铰接在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上门梁,上门梁通过第一升降部设于上梁体上,第一升降部用于调节上门梁的高度,各立柱的长度可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对门洞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模拟不同规格的门洞,不仅利于提高验证设备的通用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刚性验证方式,利于降低验证成本。

Description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研发阶段需要针对主要结构使用验证台架进行人机验证,通过模拟人的使用感受,验证主要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并作为汽车优化设计的依据。目前较为常见的验证台架分为刚性验证台架和柔性验证台架。
其中,刚性验证台架中需要将待验证的部件进行完整模型的制作,针对不同车型不同规格,则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因此使用刚性验证台架的验证方式存在验证成本高,周期长以及通用性差的问题。而柔性验证台架则可以调节待验证部件,以满足至少两种不同车型的验证需求。常见的柔性验证台架,主要应用在座椅等部件的调节上。
车门门洞作为车门安装中的重要部件,应当满足进出车辆舒适性的需求。因此对于门洞的人机验证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车门门洞人机验证前需要将车门制作出来,再安装到验证台架的骨架上进行验证。若想要对不同规格的门洞进行验证,则需要在不同的车门上制作出不同的门洞,使得验证成本较高,且周期较长。因此,如何优化门洞的验证方式,以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以便于对门洞进行人机验证,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门洞调节装置;
所述门洞调节装置包括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梁体和下梁体,以及设于所述上梁体与所述下梁体之间的门洞调节机构,且所述上梁体和/或所述下梁体在所述机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所述门洞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下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下梁体上的两个立柱,以及铰接在两个所述立柱顶部之间的上门梁,所述上门梁通过第一升降部设于所述上梁体上,所述第一升降部用于调节所述上门梁的高度,且各所述立柱的长度可调。
进一步的,至少其一所述立柱包括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和立柱上部分,所述立柱上部分与所述上门梁铰接相连;
所述立柱下部分和/或所述立柱上部分的长度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上门梁的长度可调,至少其一所述立柱的所述立柱下部分在所述下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
各所述立柱的所述立柱下部分在所述下梁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立柱均包括铰接相连的所述立柱下部分和所述立柱上部分,且靠近所述机架端部的所述立柱的所述立柱下部分和所述立柱上部分通过关节轴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下部分和/或所述立柱上部分包括内柱体、套设在所述内柱体外的外柱体,以及锁定所述内柱体与所述外柱体相对位置的锁定部;
所述锁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外柱体上的锁定孔,嵌设在所述锁定孔内的滚珠,以及螺接在所述锁定孔内的顶丝,所述顶丝通过所述滚珠抵紧所述内柱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梁体与所述下梁体之间的安全带调节机构;
所述安全带调节机构包括安全带,通过连接梁设于所述上梁体上的上安装座,以及沿所述下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下梁体上的两个下安装座;
所述安全带的一端设于其一所述下安装座上,所述安全带的另一端设于另一所述下安装座上,所述安全带通过支座设于所述上安装座上,且所述支座能够相对于所述上安装座在所述机架的YZ平面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带的至少一端在对应的所述下安装座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连接梁在所述上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
所述支座沿所述上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支座上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
所述安全带通过连接件设于所述滑道上,且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滑道上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梁体上的门槛调节机构,且所述门槛调节机构位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所述门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升降部的升降端的门槛,且所述第二升降部在所述下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梁体上的车门调节机构,且所述车门调节机构位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所述车门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下梁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下梁体上的两个安装柱,以及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的车门;
在所述车门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设有水切角模拟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水切角模拟板与所述下梁体之间的夹角,和/或,在所述车门上通过调节组件设有扶手模拟板,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扶手模拟板在所述机架高度和/或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在所述安装柱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
各所述安装柱在所述下梁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上梁体和下梁体,间隔设于下梁体上的两个立柱,以及铰接在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上门梁,且上门梁通过第一升降部设于上梁体上,使得下梁体、两个立柱和上梁体即可模拟门洞,并通过上梁体和/或下梁体在机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第一升降部调节上门梁的高度,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对门洞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模拟不同规格的门洞,不仅利于提高验证设备的通用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刚性验证方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立柱包括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和立柱上部分,立柱上部分与上门梁铰接相连,利于提高与汽车上立柱的一致性,立柱下部分和/或立柱上部分的长度可调,可根据使用需求调整立柱的长度,而提升模拟效果。使得上门梁的长度可调,以及至少其一立柱的立柱下部分在下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能够改变门洞的宽度和高度,进一步提高通用性;立柱下部分在下梁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也利于改变门洞的规格,而进一步提升验证设备的通用性。
其次,靠近机架端部的立柱下部分和立柱上部分通过关节轴承铰接相连,使得立柱的立柱上部分能够相对于立柱下部分在任意角度内旋转和摆动,提高对A柱、C柱的模拟效果,进而提升验证精度。立柱下部分和/或上部分包括内柱体、外柱体,以及锁锁定部,利于调整柱下部分和/或上部分的高度,锁定部中通过拧紧顶丝,即可通过滚珠抵紧在内柱体上从而将内柱体和外柱体锁定在一起,不仅便于操作,且锁定效果好。通过一个上安装座和两个下安装座配合便于安全带的安装,并使得安全带通过支座设于上安装座上,支座能够相对于上安装座在机架的YZ平面内转动,利于模拟安全带的使用状态,从而利于验证安全带的舒适性。
另外,安全带的至少一端在对应的下安装座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连接梁在上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利于调节安全带的高度,从而提高验证效果;支座沿上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支座上设有滑道,安全带通过连接件设于滑道上,且连接件在滑道上的位置可调,利于改变安全带顶部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带验证的通用性。门槛调节机构中的第二升降部利于改变门槛的高度,第二升降部在下梁体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利于改变门槛的前后位置,能够根据门洞的规格对门槛进行调节并验证,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再者,在车门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设有水切角模拟板,并设置调节水切角模拟板与下梁体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利于对水切进行验证,且具有较好通用性;在车门上通过调节组件设有扶手模拟板,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扶手模拟板在机架高度和/或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则利于实现对扶手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通过车门在安装柱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使得水切模拟板和扶手模拟板的高度均可调节,进一步提高验证的灵活性;各安装柱在下梁体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能够使得水切模拟板和扶手模拟板在机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更进一步地提升水切模拟板和扶手模拟板的验证通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部分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部分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门洞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部分立柱下部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门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上门梁;3、立柱;4、安全带;5、车门;6、门槛;
101、上梁体;102、下梁体;103、连接梁;1031、安装套;104、第一导向柱;105、第三丝杠;106、第三安装板;107、下安装座;1071、第一连接孔;1072、第二连接孔;108、第一丝杠;109、支座;1091、滑道;110、第二丝杠;111、第一安装板;112、第二连接块;113、第二滑块;114、第二滑轨;115、第一安装柱;1151、内柱;1152、外柱;116、第二安装柱;117、第六丝杠;118、第二安装板;119、上安装座;120、第四安装板;121、弧形孔;122、连接座;
201、内门梁;202、外门梁;
301、立柱上部分;3011、内柱体;3012、外柱体;302、立柱下部分;3021、导向槽;303、顶丝;304、滚珠;
501、水切角模拟板;5011、第一调节孔;5012、第一调节配合孔;502、第二调节配合孔;503、连接板;504、扶手模拟板;5041、第二调节孔;
601、第四丝杠;602、第二导向柱;603、第六安装板;604、第五安装板;605、第五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以能够利于对不同规格的汽车门洞进行模拟,以验证门洞的设计是否合理,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整体构成上,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门洞调节装置。其中,门洞调节装置包括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设于机架1上的上梁体101和下梁体102,以及设于上梁体101与下梁体102之间的门洞调节机构,且上梁体101和/或下梁体102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门洞调节机构包括沿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下梁体102上的两个立柱3,以及铰接在两个立柱3顶部之间的上门梁2,上门梁2通过第一升降部设于上梁体101上,第一升降部用于调节上门梁2的高度,且各立柱3的长度可调。
本实施例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上梁体101和下梁体102,间隔设于下梁体102上的两个立柱3,以及铰接在两个立柱3顶部之间的上门梁2,使得下梁体102、两个立柱3和上梁体101即可模拟门洞。并通过上梁体101和/或下梁体102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第一升降部调节上门梁2的高度,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对门洞的宽度和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模拟不同规格的门洞。该人机交互验证设备不仅利于对门洞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验证,而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刚性验证方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结构上,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机架1作为整个验证设备的承载基体,机架1与整车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保持一致,以提升验证设备的验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上梁体101布置在机架1的顶部,下梁体102布置在机架1的底部,上梁体101为上门梁2的安装提供基础,上门梁2和下梁体102配合为立柱3提供了安装基础。其中,下梁体102、两个立柱3和上梁体101四者之间围构形成模拟门洞。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门洞调节机构为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以能够对汽车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进行模拟验证,如此利于提高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的使用效果。例如,图中位于左侧的门洞调节机构用于模拟前门洞,位于右侧的门洞调节机构用于模拟后门洞。此时,前门洞中靠近机架1前端的立柱3用于模拟A柱,另一立柱3用于模拟B柱。后门洞中靠近机架1后端的立柱3用于模拟C柱,而另一立柱3用于模拟B柱。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梁体101和下梁体102两者均能够在机架1的宽度方向上位置可调,使得门洞顶部和底部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可调。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机架1的顶部和上梁体101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机架1的底部和下梁体102的两端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其中,第一调节机构用于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调节上梁体101的位置,第二调节机构用于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调节下梁体10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均为丝杠调节机构,其结构简单,便于布置操作,且使用效果好。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于上梁体101端部的第一连接块,转动设于机架1上,且穿经第一连接块设置的第一丝杠108,第一丝杠108与第一连接块上的丝杠螺母螺接相连。
在上梁体101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在机架1上分别设有沿机架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轨。转动第一丝杠108的手柄时,即可通过第一连接块带动上梁体101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移动,且过程中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的配合使得上梁体101在移动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如图6和图9中所示,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的具体结构大致相同。在下梁体102的两端分别设有大致呈“Z”形的第一安装板111,第一安装板111的底部与下梁体102相连。在机架1上转动设有第二丝杠110,且第二丝杠110上设有具有丝杠螺母的第二连接块112,第二连接块112用于和第一安装板111相连。
为确保第二连接块112的使用效果,在第二连接块112的外侧设有第二滑块113,在机架1上设有与第二滑块113对应设置的第二滑轨114。转动第二丝杠110的手柄时,即可通过第二连接块112和第一安装板111带动下梁体102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移动,且过程中第二滑块113和第二滑轨114的配合使得下梁体102在移动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下梁体102在调节中的稳定性,还可在第一安装板111顶部设有沿机架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滑块,在机架1上设有与第三滑块对应设置的第三滑轨。如此设置,在第二丝杠110转动时,第三滑块也在第三滑轨的导向下滑动,使得下梁体102的移动更加平稳。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上梁体101或下梁体102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的方案也是可行的。另外,除了使用丝杠调节机构外,还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其他调节机构调节上梁体101和下梁体102的位置,只要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本实施例中,至少其一立柱3包括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立柱上部分301与上门梁2铰接相连,立柱下部分302和/或立柱上部分301的长度可调。此处,立柱3包括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立柱上部分301与上门梁2铰接相连,能够适应上门梁2和下梁体102之间在机架1宽度上不同间距以及不同高度的布置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立柱3均包括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且靠近机架1端部的立柱3的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通过关节轴承相连。也就是说,用于模拟A柱和C柱的各立柱3中,立柱上部分301和立柱下部分302通过关节轴承相连。
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上门梁2位于下梁体102的内侧,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使得立柱上部分301能够相对于立柱下部分302倾斜设置,从而满足立柱3在上门梁2和下梁体102之间的布置需求。同时,用于模拟A柱和C柱的各立柱3中,立柱上部分301和立柱下部分302通过关节轴承相连,使得立柱3的立柱上部分301能够相对于立柱下部分302在任意角度内旋转和摆动,从而利于提高对A柱、C柱的模拟效果,进而提升验证精度。
具体实施时,根据门洞的设计规格,可对本实施例中各立柱3的立柱上部分301和立柱下部分302进行调整,使得模拟门洞和设计门洞的规格一致,从而利于提高对门洞的验证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中所示,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均包括内柱体3011、套设在内柱体3011外的外柱体3012,以及内柱体3011与外柱体3012相对位置的锁定部。其中,锁定部包括设于外柱体3012上的锁定孔,嵌设在锁定孔内的滚珠304,以及螺接在锁定孔内的顶丝303,顶丝303通过滚珠304抵紧内柱体3011,从而将内柱体3011锁定在外柱体3012内,实现对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长度的调整。此处锁定部的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实施,且滚珠304的设置,利于减小对内柱体3011在滑动和锁定下的损伤。
当需要调整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的长度时,反向旋拧顶丝303,使得滚珠304解除对内柱体3011的抵紧,此时根据使用需求上下滑动内柱体3011,最后旋拧顶丝303,使得滚珠304对内柱体3011进行抵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仅立柱上部分301或立柱下部分302包括内柱体3011和外柱体3012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门梁2的长度可调。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门梁2包括连接在两个立柱3的顶端之间的内门梁201,以及套设在内门梁201外的外门梁202。其中内门梁201的长度可调,具体结构形式可参照立柱上部分301。外门梁202通过穿经自身的螺栓抵紧在内门梁201上,而相对于内门梁201固定设置。两个立柱3的顶端与内门梁201的两端铰接相连,外门梁202与上梁体101相连。
当需要调整上门梁2的长度时,先松动外门梁202上的螺栓,解除螺栓对内门梁201的抵紧,然后将内门梁201的长度调整至设计长度,最后拧紧螺栓,使得外门梁202固定在内门梁201上即可。本实施例中,通过上门梁2的长度可调,能够对顶部不同宽度的门洞进行模拟,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另外,各立柱3的立柱下部分302在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利于改变门洞的规格,而满足不同的验证需求。如图3中所示,对应于各立柱3的底部,在下梁体102上分别设有沿下梁体102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固定座,在各固定座上设有沿下梁体102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滑轨,且在各立柱下部分302的底端分别设有滑动设于对应滑轨内的滑块。通过滑块在滑轨内的滑动,即可改变立柱3在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移动到位的立柱3能够进行固定。当然,同一模拟门洞中仅其一立柱下部分302在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位置可调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为实现对不同宽度门洞的模拟效果,本实施例中,至少其一立柱3的立柱下部分302在下梁体10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作为优选的,两个立柱3的立柱下部分302在下梁体102上的长度均可调节。如图中所示,在下梁体102上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滑槽,在固定座上设有导向滑动设于第三滑槽内的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上设有穿出第三滑槽设置的螺栓,通过螺栓与螺母的拧紧,即可将滑动到位的固定座锁定在下梁体102上。此处,立柱下部分302的调节方式简单,便于操作实施。
上述第一升降部的结构如图6和图10中所示,在上梁体101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18,第二安装板118的上方间隔设有第三安装板106,且上门梁2的两端和第三安装板106之间设有穿经第二安装板118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向柱104。在第二安装板118上转动设沿机架1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三丝杠105,第三丝杠105与第三安装板106上的丝杠螺母螺接相连。
具体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三丝杠105的手柄,即可使得第三安装板106和第一导向柱104带动上门梁2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上门梁2在机架1上的高度。此时各立柱3的长度可调,能够随着上门梁2的高度变化,从而形成不同高度规格的门洞。
为进一步提升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的使用效果,如图3、图11及图1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验证设备还包括设于上梁体101与下梁体102之间的安全带调节机构。安全带调节机构包括安全带4,通过连接梁103设于上梁体101上的上安装座119,以及沿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下梁体102上的两个下安装座107。安全带4的一端设于其一下安装座107上,安全带4的另一端设于另一下安装座107上,安全带4通过支座109设于上安装座119上,且支座109能够相对于上安装座119在机架1的YZ平面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全带调节机构中上安装座119和两个下安装座107的配合,安装上需要验证的安全带4,可以实现模拟驾驶时安全带4的人机状态,利于验证安全带4顶部和底部的布置位置是否合理,并使得安全带4通过支座109设于上安装座119上,且支座109能够相对于上安装座119在机架1的YZ平面内转动,利于对安全带4顶部在不同角度下的舒适性。
详细结构上,安全带调节机构对应于座椅,设于位于门洞后部的内侧,连接梁103的顶部连接在上梁体101上,且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的上安装座119具体连接在连接梁103底端朝向车头的一侧。为便于安全带4顶部的安装,在连接梁103底端朝向车头设置的一侧设有竖直的第四安装板120,该第四安装板120与机架1的YZ平面共面设置。上安装座119优选呈圆形,且转动设于第四安装板120上。上述的支座109沿上梁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支座109垂直于上安装座119设置,且与上安装座119转动相连。
为实现支座109转动后在上安装座119上的锁定,如图11中所示,在上安装座119上上设有绕自身轴线间隔布置的两个弧形孔121,对应于各弧形孔121,在第四安装板120上设有螺纹孔。调节板带动连接板503转动到位后,通过螺栓穿经弧形孔121且与对应的螺纹孔螺接,且螺栓的头部抵紧在调节板上,即可将支座109连接在上安装座119上。此处,上安装座119和支座109的设置,使得支座109仅能够相对于上安装座119在机架1的YZ平面内转动,从而能够在安全带4上固定点在不同角度时,验证人乘坐时安全带4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下安装座107整体呈“L”形,下安装座107的水平部分安装在下梁体102上,竖直部分用于安装安全带4。作为优选的,安全带4的至少一端在对应的下安装座107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连接梁103在上梁体10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此处,通过安全带4在下安装座107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并通过连接梁103在上梁体10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利于对安全带4底部在不同安装位置的舒适性进行验证,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具体来说,在各下安装座107的竖直部分上均设有两组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071,各组第一连接孔1071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071均沿机架1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安全带4的底端连接在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孔1071内,即可改变安全带4底部的高度。此处下安装座107以及其上第一连接孔1071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且连接效果好。
另外,在各下安装座107的水平部分上也设有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组第二连接孔1072,各组均具有沿机架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孔1072,且两个第二连接孔1072在机架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各下安装座107通过穿经其一组第二连接孔1072的螺栓连接在下梁体102上。具体实施时,通过改变该螺栓穿经第二连接孔1072内的位置,以及不同组的第二连接孔1072,即可改变下安装座107在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为实现连接梁103在上梁体10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以适应门洞的规格而改变安全带4顶部在机架1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如图6中所示,在上梁体101上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四滑轨,在第四滑轨上滑动设有第四滑块,且在第四滑块上设有沿机架1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套1031,连接梁103的顶部与安装套1031相连。驱使第四滑块沿第四滑轨滑动时,即可改变连接梁103在上梁体10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滑动到位后的第四滑块可通过穿经自身,且抵紧在第四滑轨上的螺栓进行锁定。
进一步的,连接梁103在机架1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利于改变安全带4顶部的高度位置,从而实现对安全带4顶部高度位置的模拟验证。如图6中所示,连接梁103的顶部插设在安装套1031内,通过改变连接梁103相对于安装套1031的位置,即可调整连接梁103在机架1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并通过穿经安装套1031的螺栓抵紧在连接梁103上,即可将连接梁103锁定在安装套1031内。
如11图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支座109上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1091,安全带4通过连接件设于滑道1091上,且连接件在滑道1091上的位置可调。此处的连接件具体为设于穿经结构上的螺栓,通过调整螺栓在滑道1091上的位置,即可改变安全带4顶部在上梁体10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而调整到位的连接件通过与螺母螺接,即可将连接件固定在支座109上实现锁定。此处,通过改变连接件在滑道1091上的位置,能够对安全带4顶部的安装点进行验证。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还包括设于下梁体102上的门槛调节机构,且门槛调节机构位于两个立柱3之间。其中,门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部,以及设于第二升降部的升降端的门槛6,且第二升降部在下梁体10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此处通过第二升降部调节门槛6的高度,利于实现对不同高度门槛6的验证,而提升门槛6验证的舒适性。
具体结构上,如图3和图13中所示,第二升降部包括设于下梁体102底部的第五安装板604,间隔设于第五安装板604下方的第六安装板603,门槛6底部的两端和第六安装板603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导向柱602,两个第二导向柱602穿经第五安装板604设置,而能够相对于第五安装板604滑动。且第六安装板603上转动设有第四丝杠601,第四丝杠601与第六安装板603上的丝杠螺母螺接相连。通过转动第四丝杠601上的手轮,即可驱使第六安装板603和两个连接柱带动门槛6上下移动,从而改变门槛6的高度。
当需要验证设计的门槛6高度是否合理时,只需要通过转动第四丝杠601即可将门槛6调整至设计高度,再对该高度下的门槛6进行人机验证。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升降部可将门槛6调整到任意设计高度,具有较好的验证灵活性,且整个门槛调节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实施,且使用效果好。
作为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升降部在下梁体10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如图13中所示,第五安装板604上设有沿下梁体102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五滑轨605,下梁体102上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五滑块,第五滑块滑动设于第五滑轨605上。通过驱使第五安装板604沿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第五滑块与第五滑轨605导向配合,即可改变门槛6在门洞底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移动到位的门槛6进行锁定。此处通过调节门槛6在下梁体10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能够在门洞的宽度发生变化时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门槛6的人机验证效果。
如图2、图14至图1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还包括设于下梁体102上的车门调节机构,且车门调节机构位于两个立柱3之间。车门调节机构包括沿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下梁体102上的两个安装柱,以及设于两个安装柱之间的车门5。
进一步的,在车门5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设有水切角模拟板501,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水切角模拟板501与下梁体102之间的夹角。在车门5上通过调节组件设有扶手模拟板504,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扶手模拟板504在机架1高度和/或长度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水切角模拟板501和扶手模拟板504,能够模拟驾驶状态时车门5扶手、水切与水平面夹角对驾驶员的影响。另外,车门5上设计有螺纹孔,可以在车门5上安装内饰件。
如图14中所示,车门5整体呈矩形,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在车门5前后两侧分别与同侧的安装柱相连。上述的水切角模拟板501设置在车门5的顶部,其中,水切角模拟板501的前端与车门5顶部的前端铰接相连,以使得水切角模拟板501能够以铰接处为圆心转动,从而改变水切角模拟板501与下梁体102(也即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进而验证水切角度的设计是否合理。
为便于调节水切角模拟板501的角度,在水切模拟板靠近自由端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延伸部分,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延伸部分上,且沿延伸方向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调节孔5011,以及对应于第一调节孔5011,设于车门5顶部且沿机架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调节配合孔5012。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穿经第一调节孔5011和第一调节配合孔5012的螺栓,以及与螺栓螺接的螺母。水切模拟板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而固定在车门5上。
作为优选的,水切角模拟板50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调节孔5011与第一调节配合孔5012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水切角模拟板501的角度时,松动螺栓上的螺母,接着将水切角模拟板501转动到预设角度,再将螺栓和螺母拧紧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水切角模拟板501模拟水切,角度调节机构对水切角模拟板501的角度进行调节,利于验证水切角度设计是否合理,并利于满足不同设计角度的验证需求,使得水切角模拟板501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如图1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扶手模拟板504布置在车门5的内侧,且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与扶手在车门5上的实际布置位置一致,从而实现对车门5扶手的模拟。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优选同时能够调节扶手模拟板504在机架1高度和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满足对扶手模拟板504不同位置的调节,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当然,调节组件优选仅能够调节扶手模拟板504在机架1高度或长度方向上位置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具体来说,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扶手模拟板504的两端的两个第二调节孔5041,以及对应于各第二调节孔5041,分别沿车门5高度方向延伸设于车门5上的两个第二调节配合孔502。扶手模拟板504的两端通过穿经第二调节孔5041和对应第二调节配合孔502的螺栓与螺母的紧固,而固定在车门5上。当需要调节扶手模拟板504在车门5的高度时,松动螺母,并沿车门5高度方向滑动扶手模拟板504至预设位置,最后将螺母和螺栓进行紧固即可。
进一步的,上述的第二调节孔5041为沿车门5宽度方向(也即长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条孔。通过沿车门5宽度方向滑动扶手模拟板504,即可改变调节扶手模拟板504在机架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本实施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实施,且调节方便,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车门5在安装柱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其一安装柱上设有用于驱使车门5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以及导向单元。为便于描述,将设有高度调节机构的安装柱称为第一安装柱115,将另一安装柱称为第二安装柱116。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柱115包括底端与下梁体102相连的内柱1151,以及套设在内柱1151外,且能够相对于内柱1151滑动的外柱1152。其中,内柱1151和外柱1152的横截面均呈方形,使得内柱1151和外柱1152无法相对转动。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内柱1151顶部的第六丝杠117,且第六丝杠117穿经外柱1152顶部的端板,且与该端板上的丝杠螺母螺接相连。
在车门5朝向第一安装柱115的一侧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连接板503,第一安装柱115通过两个连接板503与外柱相连。上述导向单元用于引导车门5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在第二安装柱116上滑动。具体实施时,导向单元可采用设于车门5上的上下间隔布置的多个柱体,以及设于第二安装柱116上,且沿机架1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孔,多个柱体导向滑动设于导向孔内。当然,导向单元也可采用能够实现导向效果的其他结构。如图中所示,导向单元还包括设于外柱1152一侧立柱3上的导向槽3021,外柱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导向滑动在导向槽3021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第六丝杠117顶部的手柄,即可通过外柱1152上的端板驱使外柱沿机架1高度方向移动,进而在导向单元的配合下带动车门5上下移动,从而改变水切角模拟板501和扶手模拟板504两者的高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各安装柱在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以改变车门5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而满足不同车型上车门5的布置需求,使得验证精度更和灵活性更高。
具体结构上,对应于各安装柱的底部,在下梁体10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连接座122。在各连接座122上设有沿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也即机架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八滑轨,在各安装柱的底部设有滑动设于对应第六滑轨上的第六滑块。在需要调整车门5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时,驱使两个安装柱上的第六滑块在第六滑轨上滑动,滑动到位后通过穿经第八滑块的螺栓抵紧在第六滑轨上,即可锁定两个安装柱在连接座122上的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丝杠优选为梯形丝杠,与丝杠螺接配合的丝杠螺母为梯形螺母。本实施例中的与滑块配合的滑轨优选呈“C”形,不仅便于实施,且导向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通过门洞调节机构对立柱3和上门梁2的调节,安全带调节机构对安全带4的使用状态进行模拟,门槛调节机构对门槛6的调节,以及车门调节机构的配合,并安装相应的内饰件,能够模拟出人进出门洞时人机状态,从而具有较好的验证效果,且利于根据需求调整门洞规格,而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门洞调节装置;
所述门洞调节装置包括沿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上梁体(101)和下梁体(102),以及设于所述上梁体(101)与所述下梁体(102)之间的门洞调节机构,且所述上梁体(101)和/或所述下梁体(102)在所述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所述门洞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下梁体(102)上的两个立柱(3),以及铰接在两个所述立柱(3)顶部之间的上门梁(2),所述上门梁(2)通过第一升降部设于所述上梁体(101)上,所述第一升降部用于调节所述上门梁(2)的高度,且各所述立柱(3)的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其一所述立柱(3)包括铰接相连的立柱下部分(302)和立柱上部分(301),所述立柱上部分(301)与所述上门梁(2)铰接相连;
所述立柱下部分(302)和/或所述立柱上部分(301)的长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门梁(2)的长度可调,至少其一所述立柱(3)的所述立柱下部分(302)在所述下梁体(10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
各所述立柱(3)的所述立柱下部分(302)在所述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立柱(3)均包括铰接相连的所述立柱下部分(302)和所述立柱上部分(301),且靠近所述机架(1)端部的所述立柱(3)的所述立柱下部分(302)和所述立柱上部分(301)通过关节轴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下部分(302)和/或所述立柱上部分(301)包括内柱体(3011)、套设在所述内柱体(3011)外的外柱体(3012),以及锁定所述内柱体(3011)与所述外柱体(3012)相对位置的锁定部;
所述锁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外柱体(3012)上的锁定孔,嵌设在所述锁定孔内的滚珠(304),以及螺接在所述锁定孔内的顶丝(303),所述顶丝(303)通过所述滚珠(304)抵紧所述内柱体(30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上梁体(101)与所述下梁体(102)之间的安全带调节机构;
所述安全带调节机构包括安全带(4),通过连接梁(103)设于所述上梁体(101)上的上安装座(119),以及沿所述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下梁体(102)上的两个下安装座(107);
所述安全带(4)的一端设于其一所述下安装座(107)上,所述安全带(4)的另一端设于另一所述下安装座(107)上,所述安全带(4)通过支座(109)设于所述上安装座(119)上,且所述支座(109)能够相对于所述上安装座(119)在所述机架(1)的YZ平面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4)的至少一端在对应的所述下安装座(107)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连接梁(103)在所述上梁体(10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
所述支座(109)沿所述上梁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所述支座(109)上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滑道(1091);
所述安全带(4)通过连接件设于所述滑道(1091)上,且所述连接件在所述滑道(1091)上的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梁体(102)上的门槛调节机构,且所述门槛调节机构位于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
所述门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升降部的升降端的门槛(6),且所述第二升降部在所述下梁体(102)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梁体(102)上的车门调节机构,且所述车门调节机构位于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
所述车门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下梁体(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所述下梁体(102)上的两个安装柱,以及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的车门(5);
在所述车门(5)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设有水切角模拟板(501),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水切角模拟板(501)与所述下梁体(102)之间的夹角,和/或,在所述车门(5)上通过调节组件设有扶手模拟板(504),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扶手模拟板(504)在所述机架(1)高度和/或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5)在所述安装柱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
各所述安装柱在所述下梁体(10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CN202322402897.8U 2023-09-05 2023-09-05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Active CN220627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2897.8U CN220627049U (zh) 2023-09-05 2023-09-05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2897.8U CN220627049U (zh) 2023-09-05 2023-09-05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7049U true CN220627049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6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2897.8U Active CN220627049U (zh) 2023-09-05 2023-09-05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7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3410B (zh) 车辆的人机主观评价通用平台
CN21157656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系统耐久测试装置
CN111982541A (zh) 汽车车机人机交互测试台架
CN205300935U (zh) 车辆的人机主观评价通用平台
CN210757270U (zh) 汽车用工装治具
CN113492284B (zh) 装载机机罩自动拼焊装置
CN220627049U (zh) 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KR20080026817A (ko) 모의충돌시험용 공용대차
CN215146117U (zh) 高精度机器人后门焊接夹具
CN111795811B (zh) 一种装配模拟安全带实车状态的安装装置
CN112537231A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自动滑轨装置
CN218098329U (zh) 前风挡玻璃验证台架及验证系统
CN108482522B (zh) 全铝车身数控合装胎
CN219914876U (zh) 汽车验证用顶棚调节装置及汽车人机交互验证设备
CN110181436B (zh) 汽车用工装治具
CN206185375U (zh) 可调式活动焊接工装
CN214641613U (zh) 车门铰链自动安装设备
CN218600864U (zh) 一种车辆测试装置
CN20989449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车门门锁系统安全性能测试装置
CN218885438U (zh) 一种用于车辆验证的测试平台
CN111017072B (zh) 翼子板定位装置及翼子板定位方法
CN113788286A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机构
CN214844013U (zh) 汽车屏幕的验证台架
CN113029606A (zh) 一种新型龙门式底盘悬架试验工装
CN211373990U (zh) 一种用于安装商用车驾驶室撞击器的辅助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